当前位置:才华都>地域作文>云南作文>

云南风景的作文5篇

云南作文 阅读(2.4W)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云南风景的作文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云南风景的作文5篇

云南风景的作文 篇1

云南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那里有苍山,洱海,大理古城,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西双版纳和香格里拉等风景优美的地方。今年有幸到云南一游,真是有点小激动。我乘机抵达昆明已是晚上十点多钟,匆匆找了一家宾馆住下,因为第二天要早起,洗漱完毕,就直奔梦乡去了。

我们去的第一站就是九乡,九乡位于昆明市宜良县的山区,属于彝族自治区。刚来到景区,就看见一个牌匾上写着:不来九乡,枉来云南,八个大字。以前很少听说九乡的名字,看到这个牌匾,心想一定不虚此行。我们来到景区门口,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彝族导游,她一边讲解,带着我们走到一条蜿蜒曲折的石阶路上,顺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是翠荫峡,走了一半路程的时候,就听见一阵瀑布的轰鸣,我迫不及待的想马上下去看看,可是阶梯陡而滑,只有一步一个台阶的下。来到下面往上一看,不愧是荫翠峡,山顶上的灌木真是遮天蔽日。荫翠峡长一千多米,有滇中第一峡的美誉,两岸古崖苍苍,浓荫摇曳,一泓碧水,清幽迷人,如诗如画的景致使人流连忘返。荫翠峡又叫情人谷,每到彝族节日的时候,青年男女都会到这里唱情歌来定情。导游一面让我们排队等候坐船游览,一面给我们讲解说,有很多电视剧都是在九乡拍摄的,比如:成龙主演的【神话】和【千机变】。我们穿上救生衣上了船,才发现水是碧绿色的,而且水流缓慢,两侧崖壁的青苔也是翠绿色的,或许荫翠峡是因此得名的吧。乘船往里面走,两侧崖壁越来越窄,有点凸出来,有的凹进去,很像碧玉上镶刻着一副美丽的画卷。

我们顺着长长的栈道行走到了聚仙谷,见两侧崖壁陡峭如削,峡底激流轰鸣。飞涛漱白,碎水生花,他的顶部光滑圆润,再加上灯光的作用,真是如同人间仙境呀!绿树苍泓,仙气缭绕飘渺,真的好美啊!

在往前走不多远是卧龙洞,雌雄双瀑就位于卧龙洞中,是地下瀑布,九乡母亲河在扑向卧龙洞时,被河中巨石劈开,一分为二,泻入壑底,形成两条巨大的瀑流。一雌一雄,故曰雌雄瀑。由三十多米訇然而下,震耳欲聋,那雄浑壮丽的气势惊天动地,宏伟壮观。

停驻于"观稼台"上,远处那层层梯田状的钟乳凝石就是举世闻名的神田,神田田陇之中那一枚巨型圆锥状的凝石则可以看作是金黄色的粮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的是让人无比感叹。过了神田的是蝙蝠洞,洞里由许多大大小小倒挂着的钟乳石,形成了地下倒石林景观,形态各异,再加上各种色彩的灯光照射着,让人忽然感觉走进了神仙洞府一样。

雄狮厅是由因南洞口钟乳凝石堆垒如雄狮而得名。它宽敞刚到,高度大概有二三十米,总面积由15000平方米,同时可容纳一万多人。洞顶是由一块巨大完整的岩石构成,天衣无缝。我一边走,一边拍摄着美景,不知不觉间,就走出了溶洞,虽然已经在里面行走了两三个小时,但没有感觉到一点累,反而觉得有点意犹未尽。九乡啊!你美的让我震撼。你是我有生以来见过最美的风景。

导游对我们说,九乡风景区是不走回头路的,我们下一站,就是要坐高空缆车到风景区门口。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候着。等缆车缓缓升起的时候,我俯瞰着下面的风景欢呼了起来,而有的却害怕的尖叫着。缆车横跨在青山峻岭间,我不由得感叹到,祖国的河山真是大美无疆。

最后,我还想说,九乡风景区你真的很美。

云南风景的作文 篇2

在我那如诗如画的家乡,有一个美丽无比的广场,名字叫做滇红园广场,它仿佛是一幅优美动人的画卷,让人陶醉。

走进滇红园广场,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宽阔的广场了。广场四周生长着千百棵古树,这些从乡间移栽而来的古树高大挺秀,尽管初春的阳光还不是很强烈,但古树已展现勃勃生机。突然间,我听到几声鸟语,清丽而婉转,非常动听,让我想起乡下的外婆家门外,那些青青的山,那些绿绿的树。这时,太阳就要坠入西边的山巅,留下奇丽的云朵,有的似霞,有的如烟,有的像飞奔的马群。仍然是小鸟,在天空疾飞,仿佛想回家一样。此刻,广场上便热闹起来,不论大人、小孩,甚至老人,都不约而同地来到广场上。一些中年妇女开始在广场上跳舞,优美动听的民族歌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其中,跳舞的人围着广场中央,成为整个滇红园广场的亮丽风景。老人们有的在散步,有的在聊天,有的带着小孙子放风筝,好不自在!一些青年人则在广场上悠闲地打着羽毛球,小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在一起玩耍嬉戏。这是一幅和谐的画。

再往前一看,古老的水车吱吱嘎嘎转动着,给滇红园广场增添了几丝古老的气息,清澈的流水,被水车带到高处落下,现在出五彩的红霓。周围葱翠的树木和一座座中国结彩灯,使广场到处都弥漫着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风。这是一幅古老的画。

那翠绿色的小山丘,铺满了那绿得可爱,绿得耀眼的小草,几位辛勤的园丁正在给小草浇水,夕阳下的水珠,犹如一颗颗珍珠。一条条石板小路弯弯曲曲地穿梭在小丘之中,我走在上面,恍然间,又想起了乡下的那些山径,总是让我留连忘返。这是一幅自然的画。

滇红园广场四季优美。春天,是迎春花事先通知的,接着有柳絮泄露了春的美丽;夏天树木葱郁,阳光经过树叶筛选,连一缕缕风,也清凉无比;我最爱滇红园广场的秋天,这时,金色的落叶铺满林间小路,慢步其间,总觉得是在步入铺着地毯的宫殿。南国的冬天,没有童话般的雪花落下,但一层银霜会在一夜之间铺张开来,使整个广场呈现出一种诗意……所有的美景只对你说一句话:“茶乡欢迎您!”

云南风景的作文 篇3

七彩云南,彩云之南。这个暑假,我去了如画般的云南,这里的山,青翠欲滴;这里的水,清澈见底;这里的花,五彩缤纷;这里的人,勤劳质朴。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虎跳峡的美景和拉市海骑马了。

虎跳峡共分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个段。我们去的是上虎跳,这里是由金沙江、怒江和澜沧江三江交汇而成。虎跳峡作为金沙江上水流域最气势磅礴的一段,果然名不虚传。一到景区,我便听到震耳欲聋的“轰隆”声。一眼望去,一只威风凛凛的大老虎正转过头来,张开大嘴,好像想要一口把我吃掉似的。站在江边,我不由地裹紧了衣服,可眼镜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打湿,我只好摘掉眼镜欣赏眼前的壮阔的景象,卷着泥、沙的江水好像比赛似的争先恐后得“跳”了起来。江水可真猛啊,它咆哮着奔向前方,势不可挡。

“云南十八怪,小湖也叫海”。以前的云南人以为湖就是海,所以很多湖泊都以海命名,日久月深,也就流传至今,拉市海便是如此,这里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一到拉市海,顿时我觉得轻松了不少。遍地花花草草,正是跑马以及体验茶马古道的好时机,人们悠闲地骑在马背上,可开心了。我赶紧去选了一匹白色的小马想坐上去,我一边幻想着古代人“飞身上马”的情景,一边挣扎着上马背。不一会儿,赶马的老奶奶就拉着马儿,带着我们出发。我们一边看风景,一边听着“叮当叮当”的声音,那是马脖子上的铃铛。突然,铃铛“叮当”响了一声,马把头一扭,把嘴凑到路边的矮树丛里去吃嫩草,我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我赶紧抓紧了缰绳。一个小时的骑马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跟小马说了再见,也不知道它能不能听懂……

时间过得飞快,回到南京已经好一阵子了,但我仍然忘不了奔腾的河水和可爱的马儿。

云南风景的作文 篇4

清新的空气,美丽的山水,各族的服装,不同的语言,这是哪儿?这就是云南。

我看过波涛汹涌的大海,玩赏过波光粼粼的洞庭湖,却都比不上云南令人难忘的耳海,船慢慢开动了,向湖中心驶去,柔和的阳光照耀着湖面,凉爽的风不断地吹来,轻轻地抚摸着湖面,漂亮极了。向远处远眺,远处的群山在云雾的包裹下若隐若现,仿佛是一位位穿着白纱的少女在借耳海作镜子梳妆打扮。耳海的水真静啊,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供人打扮;耳海的`水真蓝啊,蓝得好像染上了颜料似的;

耳海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仔细地看见鱼虾在海底游动;耳海的水真亮啊,亮得像是谁在上面洒了一层碎金纸,金光闪闪。

我攀登过怪石嶙峋的黄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是都不及云南的玉龙雪山。还在山脚下,我就已经感觉到袭人的寒气,看来要登上雪山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玉龙雪山真壮观啊,翻滚的云海缠绕在山腰,白茫茫一片,好不壮观啊!玉龙雪山真高耸啊,海拔五千多米,连登山队也没将它制服,玉龙雪山真秀丽啊,灰白色的石头与翠绿的树木形成了完美搭配,再加上云雾迷蒙,显得更加美丽、迷人。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还有空中云雾缠绕,山间绿树翠草,海上游船小舟,真是“人在云南游,犹如画中走。”

云南风景的作文 篇5

大理在我的想象中本就是一座美丽文明的古城。很早就知道大理的“风花雪月”,感觉别有诗意,不由心向往之,再加上武侠小说的熏陶,飘渺峰、天龙寺、六脉神剑……让“大理”二字多了几分奇幻与神圣。

大理也的确是座美丽文明的古城。汉代称叶榆,唐代建南诏国,宋朝建大理国。千年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大理留下了点点印迹。著名的崇圣寺三塔可算是大理的标志了。这三座塔始建于南诏丰诺年间,至今已两千多年历史。主塔名千寻塔,高69.13米,为16层方形密檐式塔,其外观似西安的小雁塔,都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南北两座小塔高43米,是10级密檐式八角形砖塔。三座塔历经风雨仍岿然耸立,气势庄严雄奇,就如主塔塔基上所题的“永镇山川”一样,大有威震四方的磅礴气势。杨导指着中间那座塔说,当年段誉就躲在那后面。尽管这只是小说,但当年确实是佛教盛行,大理已成佛国。只是后来咸丰年间原“天龙寺”(即崇圣寺)寺宇被毁,仅存三塔。现在三塔背后,沿着苍山往上,逐渐修葺了许多庙宇,香火越来越旺盛,但在游客眼中恐怕依然只有那三座塔。在崇圣寺南北两面百米处各有一倒影公园,是拍摄三塔倒影的最佳去处。可惜我在那里并没有拍到满意的片子,倒是在正面和快出门的侧面拍了映在蓝天下的巍巍三塔,竟也别样壮丽。

大理古城在崇圣寺南面,是我们在大理的第二站。这是一座颇有韵味的古城,外雄内秀。城为方形,城墙敦厚,城四面建城门楼,四角建角楼,基本保留了明代的风格,显得古朴大方。而城内街道纵横交错,一律的大理白族建筑,青瓦白墙,尤为别致。苍山的雪泉流过古城,走街串巷,清可照人,流水叮咚,顿时给整条街道增添了几分雅致意趣。走在古城里,有一种清新明亮、一尘不染的感觉,让人舒适得不愿离去。偏那杨导催命似的,害我们只走到水景街便狂奔而回,古城的大部分都还在视野之外。遗憾哪!

蝴蝶泉在白族人民心中是一个象征爱情忠贞的泉,每年农历四月十五都要举行传统的蝴蝶会,四方白族青年齐聚,用歌声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可是在杨导眼中,蝴蝶泉实在算不上什么景点。照他的话:“一直往前走,可以看到郭沫若写的‘蝴蝶泉’三个字,再往前走,走到头看到一个池子,一棵树,那就是蝴蝶泉了,看见之后就可以回来了……”其实他说的也没错,我们来的时候并不是蝴蝶纷飞的阳春三月到五月,见不到徐霞客所说的“连须钩足”或郭沫若说的“首尾联接”的奇观。走过一条竹林茂密的绿荫小道,穿过那扇郭老题着“蝴蝶泉”三字的门,走到尽头,确实只有一个池塘和横斜水面的合欢树。泉水从岩缝沙层中浸透而出,水质清冽。在这个潭的下面又修了三个一个比一个大的水潭,将水引入五个龙嘴喷出,流入潭中,让这个公园映着山光水色,显出了几分秀美。

大理西枕苍山,东临洱海,不仅风光怡人,而且四季如春。尽管夏季多雨,但很快雨过天晴,且有“一雨成秋”之说。雨后的大理既清爽明丽,又神秘变幻。城中的一切明艳照人,四周的群山却笼罩在茫茫白雾中,虚幻而飘渺,我不由又想起了飘渺峰,暗叹其名之贴切。

洱海在这种风云变幻之下就没有这么温和明亮了。洱海是个美丽的高原湖泊,属澜沧江水系,西有点苍山横列,东有玉案山环绕,水光开天,山色拥翠,被称为“银苍玉洱”。这里都将湖泊称为海,但洱海确给人以汪洋浩荡,烟波浩渺之感。也许它真的太大了,海水看上去深得幽暗。但在近岸水浅处却是碧波万顷,如一面玉镜,倒影着田畴阡陌,映衬着青山白云,蓝天碧海交相辉映,如诗如画。

随气候骤变,洱海也呈现出万千气象。海面不再平静,激流暗涌,黑浪翻腾。大雨将阴沉的天色压得很低,群山环抱下的洱海完全笼罩在厚厚的乌云之下。狂风暴雨过后,天边放晴,山间云雾顿生,如一条白色的飘带萦绕在山腰上,美哉!

洱海有“三岛,四洲,五湖,九曲”,时间有限,我们只上了南诏风情岛,其他景色大都在巡游途中一晃而过。风情岛林木葱郁,环境清幽,岛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阿嵯邪观音广场上的那尊观音像。大概是用汉白玉碉的吧,观音像十分洁白高大,体态婀娜,面向洱海慈祥微笑着。每艘游船停靠小岛的时间很短,时间一到就会离开,我们也只能来去匆匆,生怕误了船。

上了船,正好赶上第二场三道茶表演。三道茶是白族传统的待客礼仪,每逢喜庆佳节或贵宾相敬,白族人便举行三道茶仪式,依次向客人敬献苦茶、甜茶、蜂蜜,其意义为“头苦、二甜、三回味”。头道茶是以大理特产的散沱茶为原料制成的;二道茶则以大理名食乳扇、核桃仁片和红糖为佐料,冲入“感通茶”煎制的茶水;三道茶以蜂蜜加少许椒、姜、桂皮为佐料冲入以“苍山雪绿”煎制的茶水。

品完三道茶,结束了歌舞表演,我们的游船没多久也靠了岸。我们大概在海上漂泊了两小时,上岸时已六点半。全车游客除了我们三和一个十五六岁的高中生外,其余的皆被杨导忽悠去看大型歌舞表演“蝴蝶之梦”了。杨导对此推崇备至,他说到大理啥都可以不看,就是不能不看“蝴蝶之梦”。从我们下火车开始,一天游遍大理大大小小七八个景点,外加翡翠玉石、大理石等购物场所,不仅我们疲惫不堪,导游也吃不消了。杨导对这种旅游十分不屑,以至于认为这些景点实在没啥好看,远不如“蝴蝶之梦”来得经典。我却觉得那些游客实在可怜,六点半上岸,正饥寒交迫,浑身乏力,却还得继续忍受着饥饿,在剧院熬两个小时!

大理风光无限,奈何我们时间有限,期待下一次没有导游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