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都>教师之家>教案模板>

中班语言:白白的馒头哪里来

教案模板 阅读(2.47W)

活动目标

中班语言:白白的馒头哪里来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唱歌的快乐

2、理解歌曲的内容,知道馒头怎么来的。

3、唱准附点音符。

活动准备

音乐《白白的馒头哪里来》、馒头(食物或模型)、面粉的图片、黄色小麦图片、农民种地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音乐进场。

入室:听二拍子音乐,幼儿脚步交替,按2/4拍节奏拍手入室。

二、活动导入。

教师出示馒头,并请幼儿说一说它是什么?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味道的?

教师:知道馒头是怎么来的吗?(依次出示图片:馒头面粉小麦农民伯伯。)

小结:馒头是用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小麦做成的,所以我们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三、学习歌曲。

播放歌曲《白白的馒头哪里来》,请幼儿欣赏。

教师和幼儿采用问答方式熟悉歌词。(师:大大的馒头哪里来?幼:白白的面粉做出来。)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琴声唱歌,提示唱准附点音符。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唱歌,提示唱准附点音符。

多种形式练习唱:教师唱问的歌词、幼儿唱答的歌词;幼儿问、教师答;女孩问、男孩答;男孩问、女孩答等。

四、分组表演。

可以集体唱、分小组或个人表演的形式来进行。

活动应变

可以准备农民种小麦的视频,感受农民的辛苦,学会爱惜粮食。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创编儿歌。(如:长长的面条哪里来)

区角活动

益智区:请幼儿用橡皮泥捏出各种各样的馒头。

音乐区:提供音乐和话筒,鼓励幼儿演唱歌曲。

环境创设

主题墙展示区:张贴制作馒头的过程图片。

家园同步

1、为爸爸妈妈演唱歌曲《白白的馒头哪里来》。

2、鼓励幼儿爱惜粮食。

随机教育

当早餐吃馒头的时候可引导幼儿唱《白白的馒头哪里来》。

附录:面食

面食是指主要以面粉制成的食物,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种类的面食,中国主要有面条、馒头、拉条子、麻什、烧饼、饺子、包子等,西方有面包、各种烤饼等,种类繁多。

面食从熟制方法上可以分为蒸、煮、烙、煎、烤、炸、焖等几大类。制作的方法不同营养素损失也有所不同。面食的制作技术一般有三步。

一是搅拌,混合。搅拌的几个特殊名词与动作包括:

1、起泡:将固体脂肪与原料搅拌后产生泡沫,当混合物开始变软或体积减少时应停止搅拌。对油脂于搅拌时能办入空气的称为油脂的起泡值,起泡值的大小会影响蛋糕的体积与品质。

2、搅打:混合各种配料,可借助搅拌器起泡,目的是使空气打入面团并扩展面筋。

3、摺叠:将底层翻到上层的混合动作,可用橡皮刀操作,使均匀混合,致使面筋扩展。

4、揉:用手或搅拌钩将各种配料混合,揉要视面筋扩展的程度而定。面团搅拌的目的为加速面粉吸水形成面筋通过不停地搅打破坏面粉表面的韧膜,使水分均匀浸润面粉颗粒,面团搅打的`程度除以手感觉及眼观察外,没有其他好方法决定时间的长短。

一般搅打的过程分成6个阶段:

(1)起阶段。

(2)卷起阶段。

(3)面筋扩展期。

(4)完成阶段。

(5)搅打过程。

(6)面筋打断。

二是发酵与整形。搅打完的时间内,酵母菌可发酵作用,以产生二氧化碳,这些被释出的二氧化碳因受限于面筋的网状结构而形成气孔,使面团体积涨大。基本发酵后可割面团成固定的大小,再滚圆。分割后的面团因失去一部分的二氧化碳而柔软性变低,宜直接整形,加以滚圆,而再发酵的二氧化碳也会消失。滚圆的目的就是使面团表面形成一层皮以防止气体散失,也能使面团外表光滑好看。滚圆后再经中间发酵即可整形,借由整形将面团中的气体压出,使其内部组织均匀。整形过后大部分气体会散失,面筋失去柔软性,因此必须使面团重新再产生气体,增加面筋的柔软,所以还有一道最后发酵的步骤。

三是做成。这是最后一道步骤,把面食煮熟、蒸熟、炸熟、烤熟、焖熟。由于热的作用使面糊或面团变得松软易于消化,同时淀粉、蛋白质受热产生化学变化,微生物及酵素作用亦被破坏而停止作用,另外表皮产生新的化合物,赋予焙烤食品特殊的颜色及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