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都>教师之家>教案模板>

生物性污染教案

教案模板 阅读(1.71W)

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教案篇一: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生物性污染教案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体会作者在对比中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2.学习运用举例,类比等方法说明深奥的科学事理。

3.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处处皆科学

4、增强学生的想象、探究、实践操作能力

一、

三、新课讲解:

(2)说明顺序: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

问题探究:

(1)为什么对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这种普通人不会感到惊讶的事情,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会认为这“不是件寻常小事”?

普通人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只会感到新奇,不会考虑更多的问题;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对此就会考虑许多问题:甲虫是从哪里来的?甲虫是如何到这里来的?甲虫的生态是怎样的?甲虫是否会对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影响?……他们是不会视而不见的。

(2)如何理解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文章第2段已经写到,生物种类的自然繁衍和迁移,由于进行缓慢,并受到时间和空间跨度的限制,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如果这种迁移是由于人类的跨地域活动造成的,那么它们的迁移速度就会极大地加快,也会很容易地突破时间和空间跨度的限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时,应充分考虑“人为干预”。

(3)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生物的自然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这种规律就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总结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某一地区的物种都是当地生物链的一环,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一种平衡状态。如果由于人为的干预打破了这种平衡,等于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状态,就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经过一个较长时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另一种就是产生“生物入侵者”,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危害。

整体把握:

(1)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2)概括说明本文所介绍的有关生物入侵者的知识。

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们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对被入侵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的威胁。那么这些生物入侵者是通过什么途径入侵的呢?为什么会增多呢?由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偷渡”入境;此外,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目前,生物学界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持有不同态度:一部分人认为,经过“物竞天择”,可以制约“生物入侵者”的危害,达到新的生态平衡;另一部分人认为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会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3.知识拓展:

①在我国,一种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芦极大地减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积,当地气候明显干燥,湖中的68种鱼已有38种不复存在。

②在西欧,一种北美虾病正在侵袭当地虾,造成当地虾在许多河流中消失。

③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一种太平洋海藻覆盖了3000公顷的海底。

④从东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区,一种来源于南亚的ALANG草侵入了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严重影响了当地树木的自然更新。

⑤澳大利亚的一种可能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入侵以来,导致数千公顷的森林被毁。这种真菌对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树种和矮小的灌木。

⑥在新西兰,一种来源于澳大利亚的夜间活动的袋鼠,估计每晚可吃掉21吨当地的森林。⑦来源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棕色树蛇,使太平洋关岛上11种鸟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绝迹。

1.薇甘菊

薇甘菊学名小花假泽兰,是一种攀援植物,繁殖能力极强。薇甘菊所"到"之处,像被子一样包裹树木,覆盖花草,受其侵害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者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

2.飞机草

飞机草为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瘦果能借冠毛随风传播,其果成熟季节多为干燥多风的旱季,扩散力强,蔓延迅速;种子休眠期短,在土壤中不能存活长久;飞机草可危害多种作物,侵犯牧场,当其长到15厘米或更高时,会明显侵蚀土著物种,还能放发出化感物质,有较强的异株克生作用,可抑制邻近植物生长,还能使昆虫拒食。其叶有毒,含香豆类素的有毒活性化合物;用叶擦皮肤可引起红肿、起泡,误食嫩叶会引起头晕、呕吐,还可引起家畜、家禽和鱼类中毒。

3.大米草

又称互花米草,也称大米草,因其种子酷似米粒而得名。随着它的蔓延,不但侵占大面积近海滩涂,使沿海养殖的贝类、蟹类、藻类、跳跳鱼等生物大量窒息死亡,而且还使一些港道淤塞,影响海水的'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大片红树林消失。

4.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二、

三、

什么是生物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的污染物是活的生物,能逐步适应新的环境,不断增殖并占据优势,从而危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生活。

生物性污染分类如何?

四、生物性污染的特点?

1.预测性难

2.潜伏期长

3.破坏性大

五、造成生物性污染的原因

自然因素:自然状态下由于生物或天气等自然因素造成的生物迁移。如外来种的自然入侵

人为因素(较多):人力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如赤潮和水华

六、生物性污染的防治

1、赤潮和水华类生物性污染: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尽量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及时进行处理。

2、生物入侵类生物性污染:主要采取预防的措施。引进外来物种时一定要慎重。

3、微生物污染的防治:控制致病的细菌、病毒等排入水体和土壤,也是预防生物性污染的重要措施。

【布置作业】做思考与探究

教学设计板书

随堂练习:

1、

D、对本地物种没有影响

2、在进出口口岸,进出口检疫部门要对进口货物进行严格检疫,严格禁止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害虫流入境内后,将(ABC)

A、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

B、一般会缺少其天敌

C、对境内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来源:学.科.网]

D、不适应新环境,很快灭亡

3、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B)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C、树木的大量砍伐

D、海洋石油的开采

4、目前在我国一些地区引进的水葫芦、紫茎泽兰等外来物种急剧增长,甚至取代了当地的优势物种,这一现象引起各界的关注。请根据生态学原理回答:

(1)外来物种在侵入地区定居扩张的原因是

和。

(2)外来物种对原有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是。

答案:没有天敌环境条件适宜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入侵的警示》教案设计

青山区教育局科技站李正

【授课内容】《生物入侵的警示》(湖北美术出版社初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入侵的基本成因及相关科学知识;尝试提出

解决身边的生物污染措施。

2、过程与方法:体会科学家在科学实践中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

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鼓励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实践探究,合作互助探索原

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防范意识,向学生

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体验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生物入侵的危害及识别外来生物污染。

【教学难点】

生物性污染的防治。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结合教师点拨。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系列视频);挂图《生物性入侵种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生物入侵的警示

一、生物入侵的定义:经自然或人类的途径;异地繁殖;造成严重危害

二、环境污染类型: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

三、预防生物入侵的方法:意识;放养;物种;检疫

教学反思

《生物入侵的警示》这一节内容涉及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与生活生产联系比较大,是比较前沿的知识,,再加上本节课有大量的视频及图像实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感兴趣。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多让学生参与,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采取了合作教学启发教学,学生讨论的很热烈。本节课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分组讨论,派代表阐述问题,具体解决步骤和前沿知识可以让学生提前上网查找。但由于本节课介绍的一些定义类型、原理和方法,还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点评,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加深、巩固和升华。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点基础上形成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好习惯,为保护生态平衡做出自己的贡献。

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教案篇二:第八章水体污染及防治教案

第八章水体污染及其主物防治

水体是指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招泽、水库、地下水、川和海洋等。

水体不仅包括水,还包括水中的悬浮物质、溶解物质、底泥及水生生物等完整生态系统,它是地表被水覆盖的自然综合体。

水体污染是指污染物进入水体中的数量达到破坏水体原有功能的程度。

我国水资源总量相对较丰富,地表径流总量为27万亿m3,占世界第六位;相当于陆地流总量的5%。

但我国入均占有水量非常少,人均占有地表水仅2639m3,居世界第110位,世界人均径流量的四分之一。

我国城币缺水更为严重,全国统什有434个城市缺水,其中50个城市属水荒城市。我国有三亿多亩农田受干旱威胁,成灾面积约1亿亩,14亿亩草场缺水。农村有5000多万人饮困难。3000多万头牲畜缺水。我国是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

2000年全国工业(不包括火、核电工业,下同)废水排放量为509亿m3,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别为1239万t和113万t。

东部地区工业废水及COD、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国工业排放量的49%、55%和40%;中部地区分别占35%、31%和40%;西部地区分别占16%、14%和20%。

2000年全国城镇(包括所有具有下水管网的建制市和建制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29亿m3,城镇生活污水中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别为655万t和69万t。

东部地区城镇生活污水及COD、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国城镇排放量的57%、62%、58%;中部地区分别占27%、27%、30%;

西部地区分别占16%、11%、12%。

全国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辽河、海河和松花江、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及近岸悔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黄河断流时间最长的年份

废污水排放量的变化1980~2000年,全国城镇生活用水由81亿m3增加到325亿m3,年均增长率达7.2%;工业用水量由418亿m3增加到1163亿m3,年均增长率达5.3%。城镇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之和占总用水的比例由11.3%提高到26.5%。与用水量增长趋势一致。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开展水体污染及其生物防治的研究是污染生态学中重耍的研究课题。

污水灌溉、氧化塘和上地处理系统是污水生物处理的重大措施

第一节污水灌溉

污灌增加的原因:

水土分布不均匀,华北、西北

污水排放增加,农业用水矛盾加大

概念

污水灌溉指污染物质来源于集水面积的地面上(或地下),如农田施用化肥和农药,灌排后常含有农药和

化肥的成分,城市、矿山在雨季,雨水冲刷地面污物形成的地面径流等。面源污染的排放是以扩散方式进行的,时断时续,并与气象因素有联系。

3、从污染的性质划分,可分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物理性污染是指水的浑浊度、温度和水的颜色发生改变,水面的漂浮油膜、泡沫以及水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增加等;化学性污染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污染,如水中溶解氧减少,溶解盐类增加,水的硬度变大,酸碱度发生变化或水中含有某种有毒的化学物质等;生物性污染是指水体中进入了细菌和污水微生物等。

事实上,水体不只受到一种类型的污染,而是同时受到多种性质的污染,并且各种污染互相影响,不断地发生着分解、化合或生物沉淀作用。

4、从污染成因上划分

可以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自然污染是指由于特殊的地质或自然条件,使一些化学元素大量富集,或天然植物腐烂中产生的某些有毒物质或生物病原体进入水体,从而污染了水质。人为污染则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包括生产性的和生活性的)引起地表水水体污染。

三、学生作业

1、讨论在生活中你看到或听到的水污染情况怎么样?

2、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第二课时

第一单元水污染及防治

第二课水体污染的危害

教学目标:1、知道污染物的种类。

2、了解水体污染的危害及原因。

教学重点:水体污染的危害及原因。

教学过程:

一、污染物的种类

1、有机物污染的特征是耗氧,有毒物的污染特征表现为生物毒性。

2、从环境科学角度则可分为病原体、植物营养物质、需氧化质、石油、放射性物质、有毒的化学品、酸碱盐类及热能8类。

水体污染

3、悬浮物

无机有害物如砂、土等颗粒状的污染物,它们一般和有机颗粒性污染物混合在一起,统称为悬浮物(SS)或悬浮固体,使水变浑浊。还有酸、碱、无机盐类物质,氮、磷等营养物质。无机有毒物主要有:非金属无机毒性物质如氰化物(CN)、砷(As),金属毒性物质如汞(Hg)、铬(Cr)、镉(Cd)、铜(Cu)、镍(Ni)等。

二、水体污染的危害

1、长期饮用被汞、铬、铅及非金属砷污染的水,会使人发生急、慢性中毒或导致机体癌变,危害严重。

2、有机有害物如生活及食品工业污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有机有毒物,多属人工合成的有机物质如农药DDT、六六六等、有机含氯化合物、醛、酮、酚等。病毒危害主要表现为传播疾病:病菌可引起痢疾、伤寒、霍乱等;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肝炎、小儿麻痹等;寄生虫可引起血吸虫病、钩端旋体病等。

3、含植物营养物质的废水进入天然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耗去水中溶解氧,造成水中鱼类窒息而无法生存、水产资源遭到破坏。水中氮化合物的增加,对人畜健康带来很大危害,亚硝酸根与人体内血红蛋白反应,生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输氧能力,使人中毒。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是形成亚硝胺的物质,而亚硝胺是致癌物质,在人体消化系统中可诱发食道癌、胃癌等。

4、石油污染,指在开发、炼制、储运和使用中,原油或石油制品因泄露、渗透而进入水体。它的危害在于原油或其他油类在水面形成油膜,隔绝氧气与水体的气体交换,在漫长的氧化分解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水中溶解氧,堵塞鱼类等动物的呼吸器官,黏附在水生植物或浮游生物上导致大量水鸟和水生生物的死亡,甚至引发水面火灾等。

三、造成原因

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向水体排放未经妥善处理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施用化肥、农药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被水冲刷而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