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都>教师之家>教案模板>

《不退位减》教案

教案模板 阅读(2.3W)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不退位减》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退位减》教案

《不退位减》教案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相同数位对齐才能相减的道理,掌握三四位数不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3.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不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橡皮筋图、计数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130-90 1200-800 410-60 9000-7000

2.53减26得多少?用竖式算出来。

3.口答:笔算两位数减法的法则是什么?(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法则。)

二、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笔算减法,这节课就来学习三四位数的“笔算减法”。(板书课题:笔算减法)

三、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橡皮筋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橡皮筋有几捆一百根的,几捆十根的和几个一根的?一共有多少根?用一个几位数表示?3、7、6各表示哪一位上的数?(指名口答。)

(2)画上虚线,问:虚线图表示什么意思?去掉了多少根?要用一个几位数表示?

(3)这题要求什么?竖式怎样列?

(4)提问:笔算减法从哪一位减起?(从个位减起。)

(5)让学生看图在书上算出得数。

(6)指名口述计算过程,教师结合橡皮筋图说明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的道理。

2.教学例2。

(1)出示例2。

(2)教师提出问题:①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②十位上的数不够减怎么办?

(3)配合演示板的操作讲解算理:9个一减去6个一还剩3个一;1个十减7个十不够减,从百位退1当作10个十,10个十加上1个十就是11个十,11个十减去7个十还剩4个十;3个百退走1还剩2个百,2个百减去1个百还剩1个百。

(4)结合演示过程指导竖式计算。

①个位9减6得几?(9减6得3,在个位上写3。)

②十位上1减7不够减,怎么办?(从百位退1,十位上10加1得11,11减7得4,在十位上写4。)

③百位上还剩几?(百位退1后还剩2,2减1得1,在百位上写1。)

(5)指名完整地复述竖式的计算过程。

3.教学例3。

(1)出示例3。

(2)学生在自备本上试算。

(3)指名说一说怎样用竖式计算,重点让学生说出百位是怎样算的。

4.练习:

教材第111页上面的做一做。

5.比较、分析、归纳法则。

引导学生比较三四位数减法与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找相同点。提问:笔算三四位数的减法与两位数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出示法则第一、二条。

(2)找不同点。提问:笔算两位数的减法时在计算中遇到哪一位不够减?笔算三四位数减法呢?

(3)找不同点中的相同点。教师结合复习的第2题与例2、例3重点提问:它们有没有相同的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法则第三条。

让学生齐读笔算三四位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四、巩固练习

1.教材第111页下面做一做的第1题。

2.判断正误。

3.教材第111页下面做一做的第2、3题。

五、课堂小结

提问: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笔算三四位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3)笔算退位减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六、布置作业

练习三十第1~4题。

《不退位减》教案2

1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明显看出大部分的学生都长大了,从不同的方面都能表现出来,尤其是个人的理解问题及懂事程度上都有较大提高。

虽然是这样,但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针对这一特点,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观察发现,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同时,他们对于简单的事物有所掌握,同时对熟悉的知识有所感悟,具备表演的欲望。

现在班里大部分学生都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对学习较为感兴趣、有信心。学习充满热情,能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活学活用。学习习惯方面,学生能够课前做好准备,课堂气氛活跃,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发言、思考,声音响亮。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解决。课后还能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但书写时字迹及作业要求仍需下大力度。

总之,二年级的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依然是教育重点,希望通过老师们的不懈努力,学生的各方面都有稳步提高。

3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笔算的计算方法,熟练的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不退位减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金牌榜统计表,观察图,问: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学情预测:

北京和美国一共得多少块?北京和英国一共得多少块??美国比俄罗斯多得多少块?美国比北京少得多少块??学生列式,可以用笔算加法解决。

学生计算。问: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1)、师:36-23该怎样解决呢?

A、可以口算,30-20=10,6-3=3,10+3=13。

B、可以像加法一样笔算。

该怎样列竖式呢?小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算法。

(2)、你认为笔算减法应该注意什么?

(3)、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2课本18页“做一做”第1题。

学贵以致用。既然同学们已经研究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那么就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面几道笔算减法,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3、完成18页“做一做”第1题。小组内交流算法。

(生争先恐后解答)师指名板演,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及答案

4、课本18页“做一做”第2题。

二、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三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生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20页第3题:小英捡了32个贝壳,小勇捡了21个贝壳,

小英比小勇多捡了多少个贝壳?

三、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说一说,笔算减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提出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的探索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