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都>教师之家>教学设计>

陪伴作文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设计 阅读(7.66K)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陪伴作文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陪伴作文教学设计范文

设计理念:

本次以“有你相伴,真好”为命题,我的作文设计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

1、本设计符合“习作为生活服务”“我手写我心”“文贵于真”的习作教学宗旨。本教案非常注重让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同时本教案高度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注意引导学生平时习作积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思维和学习品质。

2、本教学设计倡导“与求知同步,与快乐同行”的教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充分调动平时的生活积累,在充分感受中拓宽写作视野,记录学生的成长空间、寻觅学生的思维领域,感受学生的思维乐趣。

3、本设计符合中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本设计各环节具有相对起伏的教学节奏,有助于合理调动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保证有良好的状态进行写作活动。其次,我们注重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调动学生的模仿能力,选择他们亲身经历的话题,能激发写作热情,使之乐于表达,乐于交流,主动表达,主动写作。

【设计目的】

1、以真实情境“有你相伴,真好”为设计主线,引导学生以“相伴”为话题,真实地、不拘形式地写一件或几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2、初步培养学生选材及作文立意的能力。

3、通过真实情境设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并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快乐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相伴”

设置真实情境,抛疑激趣:

师谈话导入:这两天,老师碰到一件小事情的事。老师有个儿子,今年18岁。他今年上高三。由于我家离学校较远,因此孩子每天早上从家里出发,乘公交车到学校,中午就在学校吃午饭,晚上上完晚自习后,还要乘公交车回家,因此很辛苦还疲惫。我看在眼里,心疼在心里。所以,每天晚上,我就要到固定的地方去接我的儿子。每当儿子拖着疲惫的身体下车,坐到我的电动车上的时候,他就依靠在我的后背上,暖暖的感觉,真是舒服。有时,儿子会情不自禁地说:有你相伴,真好。

(音乐响起。满文军的《懂你》抒发了浓浓亲情。)

同学们,请你们回忆一下,你们有什么真情故事呢?能不能围绕“有你相伴”这个话题呢?

同学们立刻议论纷纷,大家回忆自己的真情故事。

师:这样,你们相邻的四位同学互相讨论一下,看能有什么好的素材。

学生提议:

▲有妈妈每天的相伴,真好。妈妈每天对我的生活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照,呵护有加,体贴入微,给我以巨大的鼓舞。妈妈,有你相伴,真好。

▲明月照我还,天晴的日子里,明月朗照大地,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给我们以无限的遐想,带我们进入神秘莫测的世界。有明月的世界,真好。

▲语文的世界其乐无穷。走进语文的世界,诗词歌赋,小说戏剧,散文杂文,各种文体都结出灿烂的硕果,语文给了我们无比丰富的知识,让我们登高望远,高瞻远瞩。语文,有你真好。

▲翱翔书海,真好。书籍的海洋浩瀚无边,知识的'海洋芒无涯际。徜徉知识的海洋里,趣味无穷,一生受益。真的翱翔书海,真好。

师导:刚才几个同学用简明的语言为我们营造了温馨的写作环境,向我们展示了丰富的生活场景和美好的思想境界。这个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设计理念】

作文和生活原本就息息相关。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首先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其次是要让学生感觉作文是件有意义的事。

二、畅所欲言话“相伴”

师导:同学们每天都接触过许多新鲜人,身边都发生过许多新鲜事。请大家说说身边的有趣的事情。

1、快事——“神七”飞天,国人热情大增,信心倍增,力量倍增。

2、趣事——一个家庭,其乐融融,温馨无比,父母相敬如宾,孝敬长辈,尊老爱幼。母慈儿孝顺。

3、苦事——学习之苦,劳力费神,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真是辛苦。

4、美事——父母之爱,伙伴之情,

5、难事——“5·12”“汶川”大地震,让那么多的人受苦受难,让那么多的家庭骨肉失散,亲人永别。

设计理念

占有真实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写作素材。这些素材有的是学生本身已经占有的,有些是经由师生共同努力发掘、派生的,教师应积极地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及素材储备,为进入下一阶段的“选材”打下基础。

三、精挑细选优“相伴”

师:关于相伴的真情故事很多,可选的事情也真多,既然大家想把它们说给我们听听,那就必然要有所选择。你觉得应该选择怎样的材料来写比较好?(有意义的、有说服力的,能“以小见大”的事)

请你比较一下你想说的几件事,从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两件。

▲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来写

▲选择最能打动人心的材料来写

▲选择最有细节味的材料来写

▲选择最优说服力的事情来写

▲选择最能体现“以小见大”的材料来写

▲选择最具震撼力的材料来写

设计理念

选材,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训练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文贵于“管中窥豹,以小见大”。选择材料时要反复比较,既要考虑是否有意义,又要考虑是否容易表述。通过选材,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各显神通写“相伴”

1、师:用什么方式把你们的话告诉读者呢呢?(生:写成作文的形式)

这是个不错的办法。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你的意思。需要思考的是,怎么写,要让读者看得懂,看得明白;怎么写,让读者看了能心为所动。

学生讨论后说自己的见解:

●情节必须真实,应是自己亲身经历。

●语言通俗易懂,努力做到文从字顺。

●最好图文并茂,行文活泼而有创意。

●要有个比较新颖的开头,力求吸引读者的注意

●要“文似看山不喜平”,要有曲折感,不能平铺直叙,要有波澜。

●要适当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美化语言,丰富词语。

2、指名说说行文格式:比如可采用书信的方式;用列小标题的方式等。

3、学生静心写作。师巡回指导。

设计理念:

叶老(叶圣陶)指出:“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于学生能以文本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意达。”在中学阶段的学生,对生活的加工和提炼等艺术处理能力尚不具备,故而他们的习作主要要求对生活的如实记录。所以,“尚真”是最重要的,至于表达方式,则应给予充分的自由——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