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都>教师之家>教学设计>

《小竹排在画中游》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教学设计 阅读(2.65W)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竹排在画中游》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竹排在画中游》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小竹排在画中游》教学设计1

一、教学要求

1、学会7个生字,认识2种笔画和1个偏旁。

2、会认9个字。

3、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祖国的江南是“鱼米乡”。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儿歌形式的韵文。全文有三句,前两句讲河上及两岸的景色,第三句讲江南是物产丰富、风景如画的地方。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图片或观看录像,了解祖国的江南风光。

准备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放大的插图及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学习生字。生字要注意读准“儿、米”的音,要求会认的字要重点指导读准“顺、流、唱、南”的音。“儿”在生字教学时读ér(二声),在“鸟儿、鱼儿”等词语中读er(轻声)。

随生字“鱼”的.学习,认识偏旁“”(角字头);随生字“鸟、乡”的学习,认识笔画(竖折折钩)、(撇折)。

指导写字,让学生用已学过的笔画和偏旁识记字形,培养识字能力。注意“鸟”字中几个笔画的位置要找准;“鱼”的第二笔是横折撇;“禾”的第一笔是撇,但要写得平一些;“乡”字中的“”要注意角度才能写得好看。

(三)朗读、背诵指导

本课内容浅显易懂,学生读几遍就能了解,无需过多的分析讲解,可用指导朗读的方法代替。

串讲。竹排是南方的一种水上交通工具,北方学生见得少,可以借助插图让学生认识。

课文中生字较多,朗读时有一定困难,应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让学生先读读每一个音节,注意读准三拼音节,区别易混音节xiǎo、niǎo、miáo,liǎng、jiāng、xiāng,shùn、shuǐ,liú、yōu、yóu。

“绿油油”常误读为lǜ yóu yóu,要按标准语音读作lǜ yōu yōu。

要让学生充分地自由读,还可以通过范读或录音引读的方法,指导学生读出适当的停顿和重音。在熟读的基础上当堂背诵。

(四)练习指导

第三题,可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自由地画、随意地画。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小竹排在画中游》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和9个认读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课文,知道祖国的江南是“鱼米乡。”

教学重点:

1.通过读课文,知道祖国的江南是“鱼米乡”。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祖国江南风光的美,知道祖国江南是“鱼米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第5课。板书课题:“小竹排在画中游”。齐读课题。你们知道小竹排什么样吗?请学生把自己查找的有关小竹排的图片让同学们看一看。再请同学看录相,教师做适当的讲解:这就是小竹排,有的地方称它为竹筏,是用竹子做成的,把好几根竹子并排捆起来,放在水里跟船一样,是江南水乡的交通工具,你们看小竹排在水里飘流的样子,坐在上面一定很好玩。小竹排在水里游,为什么说小竹排在画中游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注意把每个字音读准备。

2.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把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3.同桌同学互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4.指名读课文。

5.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带拼音的卡片)。

三、朗读课文

1.自己轻声读全文,标出一共有几句话。(3句)

2.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

(2)出示书中插图:提问:什么是顺水流?让学生到图前指一指。

(3)如果你坐在小竹排上,小竹排顺水往前行,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鸟儿在枝头歌唱,你会是什么心情?即这句话应该怎样读呢?

板书:鸟唱鱼游

(4)自己试着读一读。

(5)同桌同学互相读,互相评议。

(6)指名读,读后评议。

(7)学生如果读得不到位,教师可范读。

3.学习第2句:

(1)师:小竹排继续地前行,你又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读第2句。

(3)提问:看图:两岸指的是哪儿呀!到图上指一指。从哪儿看出树木密呀?板书:树木 密

(4)教师指图:这是什么?(禾苗)“禾苗”指的是什么?禾苗长得怎么样?书中怎么说?板书:禾苗 绿

(5)指名读第2句。

(6)树木这么茂盛,禾苗长得这么好!你们的心情怎样?想想应该怎样读,自己试一试。

(7)指名读,教师指导读。

(8)再指名读。

(9)把一二句连起来读一读,练习背诵。

4.学习第3句: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么美的地方是哪儿吗?

(2)自己出声读读第3句。

(3)教师让学生质疑不明的地方?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江南鱼米乡?板书:鱼米乡。

(4)请知道的学生给大家讲一讲。教师可作补充:江南是我国的南方,那里的水很多,气候温暖,所以江南的鱼虾很多,大米又多又好,因此人们就把江南称为鱼米乡。

(5)看江南有关的录相。

(6)提问:为什么说小竹排在画中游?组织学生讨论。板书:画中游。

5.请学生读全文,读出江南的美丽和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四、背诵课文。

1.自己练习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五、拓展训练:

结合课后第3题,发挥学生的想象,把“鸟儿唱,鱼儿游”画一画。画后展览。

《小竹排在画中游》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1.用美育照亮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应通过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活动,让学生体验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意境美。

2.让课堂成为真诚对话的生命殿堂。作为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用多种方式平等对待学生,给予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机会,师生共同亲历发展认知、陶冶情操、引发创造的生命成长过程。

3.用多媒体构筑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识3个笔画;能认9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2.知道风景如画的江南是“鱼米之乡”,受到美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赏画,感受美

1.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老师说一则迷语,看谁能猜出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欣赏画面,自主识字。

出示CAI课件(江南水乡美丽如画的风景)。请说说画中有哪些景物。

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点击画面中的相应景物按钮,出示生字新词:

鸟儿 鱼儿 树木 禾苗

正音:儿,单读时读“er”,在“鸟儿”“鱼儿”中读轻声。

师生合作板书“木”“禾”,引导学生发现巧记方法。

看画面,读新词,感受美。

点评 教学切入巧妙,效率高。

二、入画,体验美

1.创设情境,体验情趣美。

这么美的画面,想不想走进去看一看?说说我们可以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

出示CAI课件(小竹排顺水流):老师今天请大家乘坐江南水乡的一种水上交通工具(板书:小竹排)到画中去游一游(板书“在画中游”)。

随手势读好课题:我们乘坐什么在画中游?(重读:小竹排)

我们坐小竹排去干什么?(重读:画中游)?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新词卡片,交流认读情况。

(重点指导读准“顺、宽、南、绿油油”的音)

2.朗读课文,体验音韵美。

CAI出示不带拼音的课文全文,按标注的停顿、重音符号练习朗读。

举行朗读比赛:同位赛、男女赛、师生赛。

3.精读课文,体会动态美。

播放动画(前两句的情景),欣赏美景。

说说自己的游览体会。(创造性复述前两句)

师生小结:美丽富饶的江南是“鱼米乡”,小竹排真像是在画中游!

4.背诵课文,体验意境美。

背诵全文,给动画课件配音,在优美的音乐中体验课文的意境美。

点评 趣为前提,读为主线。既内化了书面语言,又陶冶了爱美情趣。

三、绘画,创造美

1.这么美的景色,想不想画下来?用水彩笔把“鸟儿唱、鱼儿游”画一画。

2.小展台:把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并给大家作介绍,学生互评。

3.指导写“乡”,认识笔画“ㄥ”,完成课后第二题。

点评 经过前两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心中充盈着“美”的情愫,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这时提笔作画,童真童趣溢于笔尖,画面的美丽与否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热爱美、创造美的情感得以渲泄,画里画外浸染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的真实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