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都>教师之家>教学设计>

《跷跷板》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设计 阅读(2.66W)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跷跷板》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跷跷板》教学设计范文

《跷跷板》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

2、能力目标: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学情分析

“轻重”一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多少和高矮、长短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活动。内容选取学生身边的、常见的、较感兴趣的事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经验。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设计意图,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比较轻重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发现比较的方法,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创新意识。

三、重点难点

对轻重的感知、轻重的含义以及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小实验,感受重量

1、引入:让同学们把一支铅笔和铅笔盒分别放在两只手上,感受它们的差别。

2、引出“轻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轻重”的知识(板书课题:跷跷板)

活动2【讲授】探究实践操作,体验轻重

1、看一看、说一说

看图说一说谁轻谁重?

(1)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说出:往下沉的说明比较重,往上翘的说明比较轻。

(2)看第二幅图:这次小老虎又跟其它的小朋友玩了,这次谁重?

提问:根据这幅图,你能用“谁比谁轻”或“谁比谁重”说一句话吗?

提问:你能说一说,在他们三个当中,谁最重,谁最轻?

生:狮子比老虎重

生:跷跷板重的一端会下降

生:老虎比豹子重,狮子比老虎重

(3)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或教室里哪些物品一看就知道谁重,谁轻。

活动3【活动】探究实践操作,体验轻重,掂一掂、比一比

①操作1:把你的数学书拿到一只手上,铅笔盒拿到另一只手上,两手同时掂一掂,比一比,铅笔盒和数学书谁比谁重,谁比谁轻?

②操作2:再拿出数学书和练习本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谁轻、谁重?

活动4【活动】探究实践操作,体验轻重

3、猜一猜、称一称

(1)出示:大小差不多的梨和苹果各一个

提问: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判断出究竟谁轻谁重?(出示天平称一称)

(2)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球让学生猜猜哪个轻,哪个重

强调:大的物体不一定重,小的物体也不一定轻;轻重是相对而言的

活动5【练习】实际应用拓展练习

第23页第1-3题,引导学生明确题意,独立完成。(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情况,让学生说出理由,如有必要教师可适当提示)总结延伸重申重点

1、小朋友们,不知不觉当中,一节课就要过去了,你们学得愉快吗?老师也很高兴,我觉得你们个个都很出色。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又有哪些进步?(学生总结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教师强调轻重的相对性以及不一定大的物体就重)

2、你认为我们班今天谁的表现最棒?哪个小组最值得你学习?你自己的表现呢?(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板书设计:

跷跷板

看一看轻的上翘

比轻重的方法:掂一掂重的下沉

称一称

《跷跷板》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学说儿歌,感受朗诵儿歌的乐趣。

2、初步感知高和低。

活动准备

挂图若干个跷跷板模型,活动前组织幼儿玩跷跷板。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进行导入。

师:刚才我们去哪里玩了?玩了什么?你们觉得好玩吗?

二、教师出示大图,引导幼儿观察后提问:

图上有谁?他们在玩什么?跷跷板是怎么玩的?

三、教师出示自制跷跷板,边摆弄跷跷板边示范念儿歌。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小的跷跷板,我们一看,这个跷跷板长得和我们玩的跷跷板一样吗?今天跷跷板也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请小朋友听听,跷跷板里的儿歌都说了些什么:“跷跷板,两边翘,翘一翘,翘一翘,高高低低真奇妙。”这首儿歌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跷跷板》,小朋友在玩跷跷板的时候是怎样子的?(一边高一边低)

四、学念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后提问:

师:儿歌叫什么名字?

2、教师边摆弄跷跷板边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念这首跷跷板的儿歌吧!念儿歌的时候,老师大声念,请小朋友小声的跟着老师念,听听谁的声音最好听。

3、教师边用手演示边与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师:老师不仅带来了模型跷跷板,看,老师的手也能变成跷跷板哦,看看老师变成的跷跷板会不会念儿歌呢?我们一起它好吗?

4、幼儿边模仿老师的动作边大声念儿歌。

师:现在也请你们把自己的小手伸直,变成跷跷板,用好听的声音一起念儿歌吧。

五、一边念儿歌,一边做《跷跷板》游戏。

1、先请两名幼儿上来做示范。

师:请大家想想:还可以怎么变跷跷板呢?(先请幼儿思考后教师再请一名幼儿上来做示范,边做边念儿歌)

2、请幼儿自发找朋友,两个为一组,集体一起边做游戏边念儿歌。

师:请小朋友们找一个好朋友,两个两个一起上来做跷跷板的游戏吧,做游戏的时候我们要一边做一边念儿歌。

六、发给幼儿跷跷板模型,边玩边念儿歌。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很多跷跷板的模型,它们也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模型,一边玩一边和老师念儿歌吧。

活动延伸

刚才老师教给小朋友玩跷跷板的游戏,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出去外面玩跷跷板的游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