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都>教师之家>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谁在天上飞》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阅读(3W)

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谁在天上飞》教学设计

1、说出已知的飞行物体;

2、能举行小小飞行展示会。

3、学习物体造型的不同表现形式,如文本、绘画、折纸、模型等。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5、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

1、让同学们认识更多的飞行物体。

2、让同学们尽可能地展现飞行的物体。

教学难点

1、让同学们将自己想到的飞行物体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展现出来。

2、让同学们相互交流各自展示的飞行物的优缺点。

教学过程

一、游戏

让同学们平心精气,坐正、闭眼、放松,伸出拳头,然后在脑海里搜索能在天上飞行的物体,想出一个,就伸出一只手指。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同样采取游戏的形式,组内每个同学轮流说一种能飞行的`物体,不能重复,统计一下,在一定时间(5分钟),一共能说出多少个。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以游戏的形式从数量上了解学生对飞行物的认识程度,同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关注“飞行”这一目标上来。

二、小制作

同学们说出了许许多多地飞行物,对它们也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文本’图片、模型、绘画等,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教师应提前考虑到学生可能的需要,准备好材料,为学生提供诸如剪刀、胶水、纸、彩笔、饮料瓶、塑料泡沫等常用材料,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三、展示会的筹备

这个小型展示会的筹备、布置也只有15分钟时间,在教室里举办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把文本、图片、绘画等平面作品贴在墙上,立体模型放在课堂上,可配一张小的说明卡片,然后同学们在教室内自由参观其他小组的作品。可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飞行的资料。

四、展示会

“展示会”是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表达交流方式,同学们将作品进行适当地布置,展示学习研究的成果,交流各自展示的飞行物的特点,起到互助借鉴、扩展认识的作用。

教学反思

1、要带动起课堂的活跃气氛,让学生踊跃地说出自己想到的飞行物体。

2、要让每位学生参与到小制作环节中,把飞行物体用各种形式展现出来,能提高学生的文本组织能力或动手能力。

3、举办展示会时,要让同学们互相交流。认识不同飞行物之间的优缺点,加深对其的了解,也能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