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都>教师之家>教育随笔>

通用技术说课稿

教育随笔 阅读(3.1W)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通用技术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通用技术说课稿

通用技术说课稿1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第一节。本教材的第一章是“走进技术世界”,这一章主要是要让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技术其及性质,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主要从“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三个方面阐述技术的产生及技术对人、社会和自然的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2、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用技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程,对于这门课学生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但在学生心中仍然这是“副科”的思想。从全省各地考进海中的学生都是学生中佼佼者,这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都很强,但他们对《通用技术》课堂中的高度交互、互助协作的这种学习方式不一定适应和认同,需要慢慢的转变。

3、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

学习资源:课本、课件

4、学习目标与任务

本节课授课类型是新课授课。针对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年龄特征,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知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来源;

B、理解技术对人类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能对有关技术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态度和情感:

培养主动探究技术,学习技术的乐趣。

5、重点和难点:

技术概念的来源和理解;技术对人类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价值和影响

6、教学手段:

本节课使用通用技术专用教室进行教学。

因为本节课的内容以案例阅读分析和师生互动交流为主,如果单纯的口头语言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直观图片和教具、详实的技术资料的使用可以辅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知识难度,加快节奏,增大课容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7、教学方法:

新的课程改革改变了原来的讲授式、注入式等传统教学。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为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师生互动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二、教学过程(主要过程)

1、组织教学:

2、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中的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课:技术的价值。(其他导入语略)

3、出示教学目标: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知识目标:

A、知道技术是人类位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B、理解技术对人类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4、讲授新课:(讲授、阅读案例、提问和讨论相结合)

新课内容:

一 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

(2)技术与社会

(3)技术与自然

详细过程:

(1)、技术与人:

首先,技术是人类位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技术是因为人类的需要而产生的。(在这里,并不需要给技术下一个严格确切的定义,只是要让学生知道技术产生的原因。这里的大自然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

「阅读」(学生快速阅读)

“案例分析”-“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讨论」(师生互动进行,教师提问,学生作答)

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没有发明灯,我们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我们人类对光明的需求,是如何推动了照明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其次,技术的产生实现了对人的保护、解放和发展。(让学生举出具体的技术和案例来说明有哪些技术,它们是如何实现对人的'保护、解放和发展的)

其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技术活动,结合个人兴趣和爱好,看能否利用技术上的创造与发明获得自身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2)技术与社会:

①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动力之一。

②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

③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劳动力结构产生变化。

④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且渗透到军事、政治、文化灯各个领域。

(以上观点,通过课文的三个“案例分析”:工业领域、农业领域和交通工具的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让学生了解技术是如何影响社会的,体现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的作用。)

「讨论」(让学生谈生活体验,教师适当总结)

交通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3)技术与自然:

①利用技术,人类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

(让学生举出中外著名的、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技术工程案例和技术设想)

②人类利用技术利用和改造自然应有合理的尺度。

(利用技术造成了哪些问题,让学生举例说明)

③人类利用技术利用和改造自然带来的环境问题,最终也会通过技术来解决,利用现代技术应注重环境保护。

(举一两个利用新技术和技术更新来解决已有问题的案例,如绿色冰箱,绿色农业等等,提醒学生有关“绿色技术”的说明。)

5、出示课后练习提纲:

通过网络或者相关资料收集和调查有关绿色农业技术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并评价对本地的农业发展及当地自然环境的效应和价值。

6、总结:

总结本课知识点和通过课堂讨论达成的对技术的认识。

三、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改革改变了原来的讲授式、注入式等传统教学,教师角色由原来的讲述者变为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在实践中学习。下面我对在实践本节课中出现的不足及今后的改进方法进行总结:

(一)成功的地方

1、 本节课让老师和学生积极互动起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接受率比较高,从而反映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2、 体现了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3、 时间分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不足的地方:

1、 学生在质疑问题上未做到全员参与,讨论比较集中。

2、 问题考察具有局限性。

3、 在有些问题引导上缺乏力度。

(三)需要改进的方面:

1、课堂中问题讨论应再多一些,力争达到全员参与。

2、发散思维要更深、更透。

3、尽量给学生空白点,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总之,要在教学方法上改进提高,达到导与学的和谐统一。

通用技术说课稿2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1)本节讲的不是某个项目具体的设计过程。而是设计的一般过程,内容上具有设计的共通性。

(2)本节体现了教材设计上“先总后分”的特色。正确地把握本节与后面几章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3)本节的内容在于让学生了解构成设计一般过程的主要环节。

(4)充分利用教材搭建的教学平台,引领学生亲历设计的一般过程和不断优先的过程,让他们自主地建构一般过程的概念。

(5)初步感受设计本质是具有创新。

(6)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方案的多样性。

(7)充分体现技术的人文性。

2、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需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方案的多样性。这是学生第一次自己动手设计和制作作品,学生一定会很有兴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可能会碰到不少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并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应难而上。同时,为了防止在第一次动手操作就碰上过多的困难,所以这次制作内容不宜定得太难。

3、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环境:通用技术专用教室

学习资源:课本、课件、制作工具、制作材料

4、学习目标与任务

(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知道设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3)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5、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一般设计过程中的基本环节。

难点:(1)知道成功的设计应该形成多个方案;

(2)产生一个好的方案需要经历反复和优化。

6、教学设计思路:

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在教师的引领下达成本节教学目标要求

二、教学过程(主要过程)

1、组织教学:

学生入座,点名和准备播放课件。

2、新课导入:

设计是一个有计划的创新活动,它有着科学合理的基本的工作程序和流程。当今很少有产品是偶然被开发出来的。

设计的过程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策略,如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空间现象、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等等,它还需要动手能力,如测量、画草图、绘图和使用各种工具。

学校在我们一进入学校就给我们每位同学发了一个小凳子,以便同学们在开会或其他室外活动之用。同学们对学校发的小凳子满意吗?如果去郊游你愿意带上这个凳子吗?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能放入我们书包的便携式的凳子呢?本节我们将通过设计便携式的小凳,来体会一下设计的一般过程。

3、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2)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3)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

(4)知道设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5)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4、讲授新课:(阅读案例、提问和讨论相结合)

我们可以大致把设计过程分成五个阶段。但这是一个普通的一般过程,不是一个规定的程序,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这种过程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产生反复。

(一)发现和明确问题:

从本质上讲,设计是一个问题的求解过程。它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展开各项活动。

老师刚才通过调查和询问同学们就发现同学们的小凳携带不方便,知道同学们希望有一个能放进书包的小凳子,发现了问题,产生了设计便携式小凳子的需要。那小板凳到底应该设计成什么样子,它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

学生通过讨论制定出小板凳的设计要求:

1. 结构稳固,最大承重为600牛顿。

2. 质量不大于1千克,并能方便地 放入中学生书包。

3. 材料成本不高于3元。

(二)制定设计方案:

在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应该确定:

首先,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

其次,任何设计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方案决不会仅有一个。

制定设计方案的步骤:

(1)收集信息:

要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尽可能多的有关信息。

(2)设计分析:

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3)方案构思(发展想法):

最具挑战性,需要创新思维,大胆构思,发挥个人潜力。

(4)方案呈现(绘画方案草图):

将自己的构思和创意具体化,形象化和视觉化。

(5)方案筛选:

选择方案:分析比较,权衡和选择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绘制样图、制作模型、制作原型

(四)测试、评估及优化

(1)测试:

技术试验

(2)评估:

(3)优化:

(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5、课堂小结与课后练习

三、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改革改变了原来的讲授式、注入式等传统教学,教师角色由原来的讲述者变为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在实践中学习。下面我对在实践本节课中出现的不足及今后的改进方法进行总结:

(一)成功的地方

1. 本节课让老师和学生积极互动起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接受率比较高,从而反映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2. 体现了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3. 时间分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不足的地方:

1. 学生在质疑问题上未做到全员参与,讨论比较集中。

2. 问题考察具有局限性。

3.在有些问题引导上缺乏力度。

(三)需要改进的方面:

1. 课堂中问题讨论应再多一些,力争达到全员参与。

2.发散思维要更深、更透。

3. 尽量给学生空白点,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总之,要在教学方法上改进提高,达到导与学的和谐统一。

通用技术说课稿3

一、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有关"技术及其性质"中"技术的性质"的学习,力求以通过一个个"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和"讨论"为主线,从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参与讨论和分析,去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概念,在完成教与学的过程中,适时地了解有关的概念与思想,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2、教学目标:

本节课授课类型是新课授课。根据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技术的价值"的内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

B、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C、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D、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几申请方法。

(2)、能力目标:

能对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能对技术对伦理的影响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了解专利的申请方法和流程。

(3)、态度和情感: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技术中的人文问题,培养学生技术责任感。

(4)、重点和难点:

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3、教学手段:

因为本节课的内容以案例阅读分析和师生互动交流为主,如果单纯的口头语言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直观图片和教具、详实的技术资料的使用可以辅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知识难度,加快节奏,增大课容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4、教学方法:

为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

二、教学过程(主要过程)

1、组织教学:

2、复习导入:

技术的价值体现在那几个方面,为什么技术会有这样的价值。这个与技术本身的性质有关!

3、出示教学目标: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知识目标:

A、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

B、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C、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D、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几申请方法。

4、讲授新课:(讲授、阅读案例、提问和讨论相结合)

新课内容:

一 技术的性质

(1) 技术的目的性

(2) 技术的创新性

(3) 技术的综合性

(4) 技术的两面性

(5) 技术的专利性

讲解要点:

(1)、技术的目的性:

技术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阅读」(学生快速阅读)

"案例分析"-"助听器的发明"

「讨论」(师生互动进行,教师提问,学生作答)

助听器的发明的目的?解决的问题?满足什么需求?

「再举例」

飞机的发明?印刷术的发明?电视机的发明?

技术的目的性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技术活动中。(让学生举出具体的技术和案例来说明有哪些技术解决了人们的哪些需求和问题)

(2)技术的创新性:

①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②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

③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案例分析」:

"瓦特蒸汽机与第一次技术革命"

"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

「讨论」

没有创新,技术的会有发展吗?技术创新有哪些表现?

(3)技术的综合性:

①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让学生举出具体的案例,比如制作一个普通的凳子,椅子)

②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技术侧重于利用和改造自然。

(让学生分别举例说明。)

③技术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技术与艺术,技术与工艺,技术与人文

(4)技术的两面性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

(让学生分别举例说明。)

「案例分析」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带来的困扰"

"决定胎儿性别的技术"

讨论这些技术给人们带来实用价值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让学生举更多类似的例子)

现代技术的发展,也挑战着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5)技术的专利性

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技术发明人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他包含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