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都>教师之家>教育随笔>

语文《充气雨衣》优秀教案

教育随笔 阅读(2.63W)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充气雨衣》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充气雨衣》优秀教案

语文《充气雨衣》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并理解课文

2、认识本课14个生字。

3、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动口、动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师生一起谈论“芝麻开门”激起同学的求知欲进入下一环节教学。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

2、让同学自由读课文,先要求同学读通每段,再读通全文,初步感知课文。

3、纠正发音错误,如:“膝、缝、假”。

4、在同学能正确阅读课文后,反复出示文中需要会认的字、词,使同学在读中正音、记形。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以合作小组读课文。

2、同组内相互提问,完成自身能解决的问题。

3、全班交流有疑问的内容,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4、口语训练:“假如你见到了小林,会对他说些什么?”

四、联系实际、大胆创新

1、想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

2、局部同学交流自身的创新设想。

五、弹性作业、课外延伸

把课上自身的设想动手做一做,我们将在班内随时进行展览,评出“小发明家”。

语文《充气雨衣》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

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难点】

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具、课件

投影仪、卡片。

【首次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感知课文,学习生字生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猜谜语,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谜底是什么,请你写在纸上。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

请你把谜底在小组里揭晓,如果是一样的,大家互相拍拍手,告诉老师你们的.谜底是什么?(板书:充气雨衣)

2、小朋友们见过充气雨衣吗?(板书:充气)有一个小朋友就发明了一件,他是谁呢,读读课文就知道啦。

3、板书课题《充气雨衣》。

4、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教材中的小鱼儿,如果小鱼儿不能告诉你,就去请教字典老师。

2、合作识字、游戏识字:

⑴ 互做监督员:

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⑵ 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⑶ 悄悄话:

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⑷ 接力赛:

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3、指名分段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充气雨衣,请小朋友们跟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小朋友们读了它以后有什么问题吗?

2、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引读:

⑴ 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

⑵ 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

⑶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自由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⑷ 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

二、质疑解难,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开火车接读课文。

(思考: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想说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板书:

普通雨衣→旋转起来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4、小结:

小林遇到难题肯动脑筋,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问题,真了不起。

5、思考、讨论:

⑴ 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

⑵ 怎样才能使设想变为现实?

三、朗读品味,表达情感

1、画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

2、组内赛读。

3、出示图片(小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指导朗读:

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气!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四、想象创新,激励延伸

1、你们一定也想成为小小发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思考、讨论、交流)

2、同学们,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五、课后实践,劳动体验

动手做做,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