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都>教师之家>教育随笔>

《铃兰花》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育随笔 阅读(2.2W)

 

《铃兰花》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二选修)

1.整体感知:

(1)第1-4段,写地狱的环境及我对它的恐惧。

(2)第5-22段,写“我”第一次被派到“地狱”去放牧。

(3)第23-36段,“我”独自去为母亲采摘铃兰花。

2.品析课文的表情艺术

(1)铺垫艺术

课文写到哪里才提到“铃兰花”?(教师追问:在多少页上?这之前有几页?这之后有几页?)为什么写了两个多页码,写了1700多字(全文才2800多字)才提到铃兰花呢?

这之前都写哪些内容?请同学们再快速默读一遍(5分钟),而后找位同学概要地说说。

请同学们做笔记,整理好内容要点:

恐怖阴森的“地狱”;我从小就怕得要死;父亲曾逼着我去“地狱”放牛;我说谎挨了打。

作者写了这么多内容,连“铃兰”俩字都不提,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之后请同学说说作者这样布局的理由。

(这个问题较大,要为学生铺设台阶,要注意巧妙点拨:前面“我”越怕,矛盾越激烈,后面“我”对妈妈的爱就会越深越真)

结论:铺垫和衬托。为铃兰花出场做足铺垫,凸显其珍贵,突出课文主旨;衬托儿子对母亲的爱的分量之重。

父亲明知“我”怕“地狱”怕得要死,为什么还让“我”去那里放牛?“我”撒谎说牛丢了之后,父亲为什么又那么狠地揍“我”?请思考,父亲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走进父亲的心灵,深入体察和感受父亲的情感世界)

结论:希望儿子能做一个勇敢的男子汉。恨铁不成钢。

我挨打之后,哭成了个泪人,样子很狼狈,母亲却没有责备父亲。这又是因为什么?母亲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走进母亲的内心世界,体察和感受她的情感和愿望。

结论:同样是儿子能做一个勇敢的男子汉;对丈夫揍儿子的行为表示理解。

学生做笔记,整理结论:

父母的真实情感世界:深爱儿子,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个勇敢的男子汉,能够自强自立,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教师适当从欧洲人崇尚健壮、强悍、勇猛、坚强的传统文化角度进行点拨。如,古希腊人就崇尚运动、健壮、勇猛等。链接古希腊背景:古希腊的国家教育十分重视体育和军事训练,教育方法主要是实践练习。从民族文化的视角促进学生对父母行为的理解)

“铃兰花”是怎么出场的?请同学们齐读“有一次……可我却不知道它们也长在“地狱”里”这几段。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和探究:去教堂带上铃兰花会不会是父母设的局?如果是,理由有那些?

(学生思考、讨论、探究。这个问题很陡,教师从旁适当巧妙点拨,给学生深入、发散思考铺设台阶。引导学生去自主思考、探究和发现,不能结论先行,牵着学生去被动地到课文里去寻找实例,也不能彻底放手,让学生去胡想乱说、浪费时间,更不要强塞硬灌)

学生做笔记,整理结论:

结论:是的。理由大致有三:

第一,选在自家周围的铃兰花都已经被人采摘没了的时候;

第二,选在一个星期六的傍晚,儿子就是想到家附近去寻找铃兰花也来不及了;

第三,父母故意提示儿子:“要有也就是在‘地狱’里了”,而儿子又害怕‘地狱’,要去采摘也只能选择第二天早上去;

第四,带铃兰花去教堂做礼拜、许愿是欧洲人的习惯。

(链接图片、铃兰花语,引导学生了解欧洲人的文化习俗,强化理解)

(发育学生思考力、思辩力、品析力、探究力和创造力)

父母为什么要精心设这个局呢?

结论:深爱儿子,用爱心激活儿子的勇敢,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一个勇敢的男子汉,能够自强自立,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儿子头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是怎样表现的呢?请同学们速读“早上我期的格外早……她慈祥而温和地摸了摸我的头”。请同学们思考:“我”为什么会感到“恰似有一股神奇的力量使我又重新迈开步子”?回到自家,“我”为什么会感到伫立在院子里的母亲“犹如下凡的天仙”?母亲接过花束之后,“我”又为什么会哭?

(教师范读:我看见,……更显得容光焕发。激发学生深入地真读进去,强化学生的感受、思考和感悟)

学生做笔记,整理结论:

结论要点:我可以为妈妈做点儿事了,可以表达我对妈妈的爱了;我终于战胜了恐惧,采来妈妈最喜爱的铃兰花,我成功了;我怀着无限的喜悦和幸福,我眼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可爱--妈妈也变得更美丽了。

(教学生真阅读,真深入,真思考,真感悟,真领会)

(2)写景艺术

请同学朗读“它三面由陡坡环绕……溪流日夜不息的声响给这个阴森可怖的地方蒙上了更神秘的色彩”。再请同学朗读“春日的早晨……仿佛大自然背负着沉沉的重担”。

请同学们思考、概括这两处景物的特点。

结论:前一处:绝对阴森、恐怖、神秘;后一处:比较明亮、温暖、可爱。

通过认真、深入的阅读,发育理解、提炼、概括能力

请同学们说说:两者有怎样的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教师启发:看前一处时,“我”的心境;看后一处时,我的心境)

结论:前一处更偏于冷色调子,阴森恐怖;后一处更偏于暖色调子,变得明亮可爱了。这都是由“我”的心境不同而造成的,也隐喻了“我”心理发育的过程。(教师:绝望的时候,太阳都是黑的;喜悦的时候,霜叶都成了二月花。人们都晓得情由境生,岂不知境也会因情而生)

发育学生的深读、深思、深悟的好习惯以及探究力和思辨力。

(3)课文的铺垫和写景艺术:

铺垫艺术:为“铃兰花”出场做足铺垫,衬托出儿子对母亲的真爱的分量,突出作品主旨。

写景艺术:写景烘托人物心理,隐喻人物的心理发育过程。

3.课堂思辩

有的版本把“我沉浸在幸福和无限的喜悦之中,更显得容光焕发……她慈祥而温和地摸了摸我的头”这部分给删掉了。请同学们自己用心思辩:这样做好不好?请同学们把结论写出来,而后说一说自己所做的结论。

结论:不好绝对说这样删减到底好还是不好。从“我”的角度看,那颗刚刚战胜恐惧的心是需要抚慰的,那颗真爱母亲的心是需要得到理解的;从读者的角度看,留下一些东西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回味,也许更有味道。不过,课文是从“我”的角度写的,还是不删减要好些。

 

吴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