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都>教师之家>教育随笔>

周润发进香港中学教材的启示

教育随笔 阅读(2.82W)

              新浪教育     2003-03-05     作者:毕舸 

 

时代越来越多元化,民众对于“公众榜样”标准的阐释也就越来越多元化,现年四十七岁的周润发,从一个南丫岛土生土长的男童,摇身一变成为今日国际知名的影星,他传奇的一生和成功的艰辛历程,首度被中学教科书列入中国语文的自习篇章,让中学一年级的学生修习中国语文的同时,可以从周润发四十岁从头学英语的奋斗经过中,学会善用时光,把握学习机会。(3月3日新浪娱乐报道) 

周润发,一介演戏的艺员而已,居然能“登堂入室”,成为堂皇中学教科书的教材,在这个新闻层出不穷、夺人眼目的时代,确实够得上“新新新闻”。 

在现下的舆论氛围中,坦率地说对于艺人正面形象的报道可谓少之又少,娱乐记者将笔端集中于艺人的隐私---通常是羞于见人的`那一面,连再普通不过的吃喝拉撒都要用放大镜细细研究,谈恋爱这一人之常情则更成了不惜笔墨大肆渲染的“重头戏“,虽然有评论说这一方面也满足了公众的“窥视”欲,是报纸消费功能的具体体现,但“窥视”与其他生理性欲望一样,虽然与生俱来,但如果以传统的、主流的道德基准加以规范,而不是象某些媒体那样以催化甚至引诱为乐事,是否会形成目前见怪不惊的追星狂热、谈性狂热等众热呢? 

虽然有艺人偷税、艺人假唱、艺人行为违法等种种爆光,但我相信,绝大多数文艺工作者都是兢兢业业,尽职尽心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的。作为公众人物,他们中的优秀者具备了“公众榜样”的几个必备要素:一、知名度广泛,为众人所熟知;二、积极参与各类有利于社会的公众事业,如濮存晰成为“爱滋病防护形象大使”,利用自身的公益行为产生群体效应(如他(她)们的“追星族”),积极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三、恪守艺德,艺德的定义实际很宽泛,除了文艺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原则外,还包括对艺术和人生“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这是老一辈艺术家备受群众爱戴的关键所在。正如老艺术家赵丽蓉所说:“先要学会做人,人只要立得正,干什么事都行得通。” 

虽然是一句大白话,但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而周润发的艺德,在香港艺术界是众口皆碑的。而他从穷小子到国际明星的奋斗经历,恰好与香港七十年代经济起飞时期的朝气蓬勃风气吻合----白手起家,不屈不挠,认准目标,一干到底。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 

所谓时代性人物,实际上就是其自身成长过程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代表了一代人的价值取向,具有这代人的时代共性。就如海明威用手中的笔,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二十世纪初到中叶美国人自强、乐观、豪爽的群像一样。 

对于时代精神的塑造,个人的贡献程度有大小、自身所处位置也有不同,但只要他(她)能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成为这个时代的积极参与者,就符合公众榜样的定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周润发进入香港中学教材,其实是社会各界对于香港文艺工作者群体贡献的一种承认。 

365行,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杰出人物,都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对杰出人物的不同定义。所以,周润发进入香港中学教材,是一种时代价值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