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都>实用范文>论文>

仫佬族文化的社会教育传承探究论文

论文 阅读(5.77K)

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在每一种得到成功传承的民族文化内部都有成功的教育。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之外,社会教育以一种极为朴素的形式,融于各民族的一切社会活动之中,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教育方法灵活机智、教育场所适机而变。这种教育古已有之,到今天生命力依然顽强,是经过历史选择的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其在民族文化传承中作用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本文主要探讨仫佬族社会教育的方式、内容及在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

仫佬族文化的社会教育传承探究论文

一、仫佬族社会教育的方式

(一)民歌传唱

仫佬族民歌是仫佬族民众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和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财产。仫佬族的山歌有三种形式:古条歌、随口答,口风歌。

古条歌是长篇叙事诗,有固定的歌词,每条少则十几首,多则上百首,内容是历史故事、英雄故事、民间传说等,如《今古对唱》、《水淹天门歌》和《立罗城》等。古条歌一般很长,这就要求人们对历史非常熟悉,其演唱场合一般是婚礼、生日、迁新居等喜庆之日,亲友相聚或夜晚开歌坛。这时候,男女老少济济一堂,互相对歌,一方面是游戏娱乐,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古条中的历史故事能够被族内尽可能多的人知道。

随口答是平日里赶圩、走坡、访亲寻友以及生产劳动时唱的,是仫佬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产品,记录着仫佬族人生活的点滴,包含有众多的风俗礼仪,寄寓着仫佬族人民的情感思绪。随口答中有大量的礼俗歌,记录了仫佬族人民在各种重要仪式上的风俗礼仪,其中走坡歌是随口答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坡是仫佬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一般在秋后农闲时节或春节前后进行。

口风歌是歌手们在歌场上驳口劲、争上风的歌,随问随答,句式随情境而变化,十分灵活。谁的歌多,谁的歌好,而且来得快,往往在唱口风歌时能够体现出来。在赛歌中,口风歌是最能展露和体现男女双方歌才的,因此,凡唱到口风歌,双方都会越唱越激昂。口风歌是仫佬族人民的智力大比拼,歌坛上的较量开拓了仫佬族人民的智慧和思维,也促进了仫佬族人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和发展。

(二)民间传说故事的流传

仫佬族的民间故事主要通过代代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无论是在月光下纳凉,还是在冬天围着地炉烤火,老人们总有讲不尽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仫佬族的历史、仫佬人的生活和仫佬族人的心态。如《稼》的传说展现了仫佬族人民反抗统治阶级压迫的斗争,表现了仫佬族人民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和民族性格。《罗义射狮》《罗英驯牛》的故事是仫佬族古代人民进入农业社会初期驯服野兽的真实反映。仫佬族民间传说故事丰富多彩,灿若繁星。这些民间传说故事的口耳相传使仫佬族文化在族人中代代相传。

(三)生活习俗的浸染

仫佬族是一个受汉族文化影响极为深广的少数民族,但其毕竟是一个经历了千百年的奋斗和生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已经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民族共同体,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饮食起居等方面的生活习惯,仍然保持着许多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仫佬族的建筑、饮食、服装、婚丧习俗等是仫佬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仫佬族人生活在其中,耳濡目染,身体力行,无形之中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

二、仫佬族社会教育的内容

(一)伦理道德教育

仫佬族社会在节日、祭祀等社会活动中对仫佬族人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如依饭节唱词有一段《十劝人》,其主要内容就是劝诫青年人尊长爱幼,勤劳和善,切忌违法行为。仫佬族的《哭丧歌》唱词以东西、生死为分界线,极力渲染气氛,一再叙唱修善与造恶者的不同后果,向人们宣扬诚实守善的处世道理。这些歌词虽是替死者忏悔,实则是教育活着的人们时时要注意检点自己的行为。仫佬族的《巴望世人把心修》讲述了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父母抚养子女的艰辛,家庭和社会中的为人处世之道。此外,仫佬族民歌里正口风歌也多是劝人为善、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和睦邻里、孝顺父母、乐善行施等。

(二)历史教育

仫佬族民歌中的古条歌所唱的内容多为历史上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些古条歌的传唱对一代又一代的仫佬族人进行历史教育。如《今古对唱》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到辛亥革命的历史,既有对神话传说的讲述,也有对汉、唐、清等我国重要朝代帝王更替的精确概括,同时又穿插着《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话本小说的人物故事。

(三)感恩教育

仫佬族人的依饭节是把传说中帮助过仫佬族人的 36 位神仙请出来,向他们贡献祭品,以感恩还原并祈求保佑。仫佬族人的牛诞节是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牛过生日,把牛栏打扫干净,帮牛擦洗身子,给牛喂一把早晨刚割回来的带露珠的青草和加了黄豆粉和玉米粉的好牛潲,且这一天不让牛干活。与汉族不同,仫佬族人的端午节则是为了感谢和纪念帮助过仫佬族人的真武神。仫佬族人的这些节日活动和民歌反映了仫佬族人的感恩意识,同时又对一代又一代的仫佬族人进行了感恩教育。

(四)生产劳动教育

仫佬族是一个稻作民族,自古以来,耕田种地是仫佬族人意识里的头等大事,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也体现在仫佬族的民歌中。如《农事歌》将一年十二个月主要的农事与节日风俗串了起来,《蔬菜歌》将各种蔬菜拟人化,唱出了各种蔬菜的特性和日常饮食中的相互搭配。这些仫佬族民歌在供人娱乐的同时也传播了农业生产劳动知识。

(五)文学艺术教育

民歌在仫佬族人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几乎家家有歌本,人人爱唱歌。无论是古条歌、口风歌还是随口答,对仫佬族人都是很好的文学艺术教育。此外,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也浸润着仫佬族人的文学艺术细胞。

(六)宗族观念教育

仫佬族是一个宗族观念很强的民族,血缘关系的纽带始终紧紧把仫佬族人联系在一起。尽管他们之中某些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故土,但始终不会忘记自己是仫佬族人,一有机会,就会回到祖居地寻根问祖,认亲人,祭祖宗,拜祠堂;不管相隔多少代,祖居地族人都把他们当作亲人,热情接待,这是跟仫佬族人从小就接受宗族观念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冬”组织最足以体现仫佬族人强烈的宗族观念。几乎仫佬族的各大姓中都有称之为“冬”的社会组织。所谓“冬”,实质就是一种封建宗族组织,是一个大氏族的分支。在一个村寨里,如果有几个冬,则各“冬”的房屋都建在本“冬”的范围内,以巷道作为分界线。在同一“冬”内,长辈都教育晚辈遵守族规禁约,规范自己的言行。一些大姓还联建“宗祠”。冬祠和宗祠都设有一个首事集团。“冬祠”的首事称为“冬头”或“族长”。仫佬族人一般同一宗族聚村而居,每年清明至谷雨之间,仫佬族除了各户自行祭民族教育扫祖墓外,族内各户还要组织联宗祭祖,这些活动都在对仫佬族人进行着宗族观念教育。

(七)勤俭教育

勤俭观念是仫佬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勤俭教育一般是由家庭教育承担,但是社会教育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仫佬族的一些传说、寓言、故事都讲述着勤俭的好处和不勤俭带来的害处,如寓言故事《柴的故事》就讲述了一个懒女人想着一劳永逸,结果却弄巧成拙的故事,告诫仫佬族人切勿懒惰,懒惰必讨苦吃的道理。另外,仫佬族的一些谚语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仫佬族人,如“人勤地里出黄金”“、勤不富也饱,懒不死也饿”等。

三、社会教育传承仫佬族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

仫佬族社会教育长期以来都是仫佬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现代通讯传媒的日益普及,仫佬族社会教育在传承仫佬族传统文化中面临着以下四个方面的`困境。

(一)民歌传唱受到冲击

在仫佬族传统社会中,仫佬族的古条歌、口风歌、随口答等民歌曾经是最常见的、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然而,龚婷在四把乡大新村、新印村、大梧村调查时发现青年人已不会唱这些歌谣,40 岁以下会唱本民族传统歌谣、讲本民族传统故事的人已很少。

(二)传统节日活动的内涵发生变化

仫佬族传统节日由宗教祭祀活动发展而来,带有一定的宗教气息,族长与祭祀常常通过祭祀、吟唱古条歌,将本民族的由来、迁徙等重大主题告知族人,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使传统节日活动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然而,近年来传统节日呈现出浓厚的商业文化色彩,原有的传统文化意蕴日渐淡化。如仫佬族的走坡节,原来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谈情说爱的活动,现已发展成为“以经济活动为主,文艺表演为辅”,“老人台上情歌对唱,青年人赶街做买卖”的商贸活动。

(三)传统生活习俗日益消失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程序复杂的仫佬族传统婚礼仪式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现在已很难在听到“送嫁歌”了;仫佬族丧葬仪式也得到了明显的简化;仫佬族的传统民宅建筑也逐渐被高楼大厦所取代。同样由于现代制衣业的发展,仫佬族的传统服饰也只是出现在节日活动和表演活动之中,退出了日常服饰的行列。

(四)民族文化传承人难觅

许多仫佬族传统艺术的传承人年事已高,或为了家庭生计忙碌奔波,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老本行中;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大部分传承人的子女都不太愿意传承祖业,给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严重危机,文化资源环境呈现恶化趋势。

四、社会教育传承仫佬族传统文化面临困境的原因

仫佬族社会教育在传承仫佬族传统文化中之所以产生以上四个方面的困境,原因主要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落后冲击着文化自觉。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生活水平较低,年轻人为了改善生活纷纷外出打工。年轻人对传统的东西持不屑的态度,认为传统的都是“土”的,自然也不会用心去感受和传承民族文化。

第二,社会发展与部分仫佬族传统文化传承存在背离趋势。社会发展促进了仫佬族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导致部分仫佬族传统文化的衰落。比如,山歌曾经是仫佬族人最受欢迎的娱乐方式,而现代化传媒带给更为丰富和便利的娱乐方式,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听歌,看电视,看电影、打游戏等娱乐活动,这就大大降低了仫佬族民歌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同样现代化制衣业冲击了仫佬族的民族服饰,现代化的建筑业也冲击了传统的民宅建筑;现代化的制造业冲击了传统工艺市场,这些仫佬族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传承的土壤和物质基础。

第三,政府组织的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对民众的吸引力不够。仫佬族文化主要是一种“口传”文化,其传统文化主要是在祭祀、节日庆典等场所以演示和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教育,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活”的方式。而政府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化管理部门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梳理、编辑和出版,这种方式对民众来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其传播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便是在最为隆重的依饭节活动中,仫佬族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依然不高。

第四,没有充分发挥现代传媒技术在仫佬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技术很少被应用在仫佬族传统文化传承中。比如,罗城虽然开通了“仫佬族网站”,但是该网站实质上并没有展示仫佬族文化,且内容混乱、滞后,网站链接等技术也不成熟,没有能深入展示仫佬族文化,网站的论坛没有开通,也阻断了民众与网站之间交流互动的渠道;“罗城论坛”内容庞杂,主要交流下群体是罗城人,话题细碎,不能凸显仫佬族文化;作为了解仫佬族重要窗口的“罗城县网站”同样存在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的倾向,很少涉及仫佬族传统文化;罗城县电视台的节目多半是例行会议新闻,还有一些市场信息,很少与仫佬族传统文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