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都>体裁作文>读后感>

《向诸葛亮借智慧》读后感

读后感 阅读(7.25K)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向诸葛亮借智慧》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向诸葛亮借智慧》读后感

《向诸葛亮借智慧》读后感1

可能是从小深受爸爸的影响,我一直对历史比较感兴趣。上学的时候历史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放假在家随意的看着电视,有很多频道播放的是三国演义,有老版的,也有新版的。三国里我比较崇拜的有三个人物诸葛亮、司马懿和曹操。于是,趁假期闲来无事,便看了一本关于诸葛亮的书——《向诸葛亮借智慧》。蜀汉宰相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位充满智慧的人,他的治国理家育人之道影响着历朝历代的贤能人士,他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人生态度净化了多少浮躁的心,他的慧眼识才选才用才策略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身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教育的责任,这本书用事件描述灵魂,用幽默启迪心智,用历史洗刷情理,尤如在我们面前放了一面镜子:正心、正形。今天做教师就意味着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读完这本书,我也有一些感受分享给大家。

首先就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个人的荣辱得失不能超越团队。现在的工作的环境与诸葛亮时代的为生存空间大有不同,但也要学会从环境中汲取营养,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去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一定要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他们的班级管理经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基本功,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工作岗位和学科教学都能很快地进入角色,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所以善于学习,善于协作,善于服从大局至关重要。

其次是要知人善任,因为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班主任就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像诸葛亮那样,不但自己有智慧,更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分槽喂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七八岁的孩子。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表现的状态也会有差异,老师的智慧就体现在发现他们的优势,调动他们的情绪,给他们以恰当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充满自信,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因此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是一种知人善任,诸葛亮的智慧就在于他深刻理解人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最后身为一名教师,我们的社会角色是教书育人,但同时也要承担家庭责任,每一位教师也都有另一个身份就是父亲或者母亲,也要教育自己的子女,而诸葛亮的育人的思想也是值得我们深思。诸葛亮曾经写给儿子一封信,虽然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对于为学做人和待人处世都有具体的忠告。虽然距今已经过了一千多年前了,在今天的高科技时代,仍然有极高的参考价值: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时空,历久常新。

《向诸葛亮借智慧》读后感2

《向诸葛亮借智慧》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赵玉平老师编著的一本管理学类图书。作品从管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解读了三国睿智军师诸葛亮的一生。本书对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赤壁大战、空城计、斩马谡、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与诸葛亮相关的大事件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诸葛亮(公元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三国时期蜀国丞相,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和文学家。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雄才大略、才华横溢。为匡扶蜀汉政权,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唐朝诗人杜甫有诗赞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见诸葛亮受到后世人们极大的尊崇,是后世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

《向诸葛亮借智慧》一书是管理学教授赵玉平“麻辣说三国”系列中的一部文学作品。赵玉平老师同易中天教授一起被权威机构评选为“中国十大国学专家”,是运用管理学、国学、心理学综合解析《水浒传》、三国历史人物的中国第一人,开辟了运用管理学和心理学解读传统经典的新领域。

隆中对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一个个璀璨如明珠的经典故事,成就了诸葛亮无人企及的智慧传奇。但是,孔明先生的智慧究竟从何而来呢?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他的卓越智慧又能给今天的我们带来哪些启迪和帮助呢?《向诸葛亮借智慧》一书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观察诸葛亮这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和相关的历史事件,讲故事的同时也分析规律,并结合当今现实生活,古为今用,总结出能够运用于求职、求人、用人、管人等现实生活中的规律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