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都>体裁作文>读后感>

出埃及记中学生读后感范文500字

读后感 阅读(2.85W)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出埃及记中学生读后感范文5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埃及记中学生读后感范文500字

出埃及记中学生读后感500字1

有一种力量,能凝聚民族的力量,让族人的血液沸腾;有一种信仰,能颠覆暴政的信仰,让失意者找回自己的梦想;有一种毅力,能回到家乡的毅力,让坚强者夺回家乡的斑斓彩云……

这是什么?犹太人告诉了我们答案——对自由的呼唤。以色列人在《圣经》中有很高的地位:摩西在《圣经·出埃及记》中,接受上帝的托梦,带领无家可归的犹太人一步一步脱离险境,来到了美丽富庶的巴勒斯坦土地之上……这也许只是神话传说,但以色列-犹太人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与财富。但是这却引起了一些民族主义分子的嫉恨,所以犹太人的社会形象一直不是很好,却和其他民族保持着微妙的平衡。有一天,西班牙-英格兰殖民者闯入了巴勒斯坦的土地,将犹太人全部赶出了巴勒斯坦这片净土。但聪明的犹太人很快在西欧找到了落脚点,又活跃起来。可是,拿破仑说的好——“一个没有国家庇护的民族是脆弱的。”所以众所周知,犹太人在二战期间,成了希特勒独裁的牺牲品。

在战争中,犹太人受得了惨痛的教训。也开始醒悟到犹太人需建立自己的国家。但与邻近国家阿拉伯结怨太深,加之巴勒斯坦地区控制者——英国为了其中东之利益,也和阿拉伯建立外交关系,犹太复国运动的实行困难重重。《出埃及记》作者里昂·尤里斯站在一个新高度,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了希伯来·犹太人历经千辛万苦建立以色列国的过程。这部书借用了《圣经·旧约》中的许多典故,使得《出埃及记》和出自《圣经·旧约》中的《出埃及记》同名同义,让小说主题更加深化,让人回味无穷小说主要写了主人公阿里·本·迦南为了希伯来·犹太复国运动竭尽全力,鞠躬尽瘁;与女主人公,美国人基蒂·弗利孟德一心只想收养犹太姑娘安娜的作为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宗教、政治、经济、军事、时势等方面生动地描写出了以色列建国一路的艰辛与泪水。

一个民族两千年梦想的追求啊!六十年的努力,两千年的血汗,这些都多么让人黯然失色!《出埃及记》歌颂了犹太人为国家不懈地努力,也公正地批判了犹太复国主义的一些错误。这部书让人感动:感动两千年的坚持;同时也给予人启迪——自强的民族,需要每一个族人的努力:挺起胸膛,追求自由;才能强盛不衰。

出埃及记中学生读后感500字2

埃及法老把流浪到埃及的犹太人当奴隶,当时,出现了一个杰出的犹太人领袖摩西,他请求埃及的法老释放犹太人,让他们回到自己的故乡迦南,埃及法老不同意,并继续做着奴役犹太人的事情,这时,上帝发怒了,给埃及人降下了“十大灾”,以示对埃及奴役犹太人的惩罚,这十大灾分别如下:血水灾、青蛙灾、虱子灾、畜疫灾、泡疮灾、*雹灾、蝗灾、黑暗之灾、长子灾。

这个故事,让人对万能的上帝有了更大的恐惧和害怕,上帝似乎就是一个顺我者昌而逆我者亡的暴君,虽然,上帝如此惩罚是事出有因。不过,我们从这个神话传说中貌似能得出以下几点感悟:

第一,“恐吓”是所有宗教的一种手段。

试想一下,哪个民族、哪个国家能经受得起这十大灾难。一个可以摧毁任何国家和民族的神,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那更是随意地可以支配个人的生命与祸福荣辱。因此,所有的宗教都在宣扬神的善的同时,还附加着如果背弃信仰或者阻碍宗教传播时,将受到神的惩罚,这个很重要,简单来说,就是对于信徒,总是恩威并用,胡萝卜加大棒,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第二,《出埃及记》中可以看出上帝的厚此薄彼。

出埃及记中,上帝为埃及人布下的十大灾难,很明显上帝作为宇宙的.创造者,对于他所创造之物的厚此薄彼:虽然犹太人是上帝之选民,可是,埃及人亦是他所造之物,原则上来说,甚至,埃及人所信仰的埃及之神亦是他所造之物,为何对他所造之物如此残酷?当然,从理性的、历史的看待这些神话,那么,很明显,犹太人是上帝信仰的常随众,因此,上帝当然会厚此薄彼。

第三,摩西与埃及法老斗法,探讨宗教的神迹问题。

摩西与埃及法老斗法的故事,有点像《西游记》中孙悟空与二郎神杨戬之间的苦战。据史学家的研究,犹太人是否在埃及生活过,至今,在埃及的历史遗址中没有找到丝毫的*据,因此,《出埃及记》有可能是完全没有历史根据的文学作品,出于《圣经》作者的想象。如果,这部分故事让埃及人叙述,我想斗法结果肯定会是另一个样子,一定会是埃及法老的御用法师们斗败了摩西等人。

可是,我们这些想要探讨的是神的问题,摩西在斗法中借上帝之力量显了神迹,而后来的传教者,耶酥及基督的神及所有的代理,为了增强信徒的信心而可以随进随地地显神迹,上帝及主耶酥基督这三位一体的真神的真实的存在。可是,却将他教他方之神之代理人的这种方式,直接污为巫术。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是宗教排他性的集中体现。这里面就出现一个悖论:如果他教他派不能显神迹,则说他教他派无人无神;若他教他派也变了相同的法术,甚至更高,则斥之为魔鬼撒旦的能力。那么谁是上帝谁是撒旦又成了一个大问题。

普遍的标准则在于谁行人道、天道,行仁爱、博爱、大爱、大善等这些普世的价值,但人的目光总浅短的。因此,这又似乎上升到了哲理的思辨上,因此,抛开神,寻找人类的理性力量又显得是如此的重要。可是,人类往往是胜者王侯,败者寇,而宗教的竞争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