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都>文学教育>散文>

端午艾叶香的散文

散文 阅读(2.93W)

【摘要】在我们家乡,端午节也是家人的“团聚日”,大人和孩子们都在做着分内的事。割艾草,插艾叶一般都是“男劳力”的工作,村妇们可以坐在自家院里包粽子,也有坐在大街上成群扎堆的围坐在一起包粽子的,不只是相互学习包粽子的技巧,更是说说笑笑,开心取乐的最佳时机。因为村妇们永远都有自己的开心的说不完的话题,永远有她们的内心秘密。这种秘密只有村妇们坐在一起自愿与人分享,成就了内心的甜蜜,也在为梦想为家人为生命的延续,为村庄不老的话题,一辈又一辈的畅想下去。

端午艾叶香的散文

艾叶,又称艾蒿,家艾。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蝇,虫蚁;可以净化空气。中医学以艾叶入药。可理气血,暖子宫,祛除湿寒的功效;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疗治病的重要药材,在民间广泛被中医针灸师所用。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乡的人们普遍把插艾和菖蒲(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其叶片可入药)作为过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这也是家乡人们广为流传的习俗。

每到端午节,村中的人们都会操起镰刀,走到自家的菜园,来到水井边,操刀割下郁郁葱葱的艾叶。那种清新芳香之味随风在你身边散开,香味透过口鼻直达心肺深处,顿觉清凉宜爽。菜园彼此相邻的,很远就能闻到这股芳香四溢的味道。这个时刻,满园飘洒的就是艾叶的清香。只要有艾叶飘香之处,家家户户的人们也就开始忙碌这个富有历史意义的端午节。

菖蒲在我的记忆深处,家乡的水汪沟和溪沟边就生长的很少。割菖蒲的任务历来都是小孩子的活,这个时候,你会看到光着屁股的孩子,手里拿着家人交给的镰刀,奔向汪捱,跳入水沟中,三五分钟功夫,就将菖蒲收割到孩子们的怀抱中,菖蒲叶随风飘逸,也能闻到菖蒲淡淡的'香气味道。但这味道远远不如艾叶清香四溢那么浓烈。

清扫院子是每家每户的手头工作。而割来的艾叶和菖蒲会被大人用五彩丝线捆起来挂在自家的大门上,以此来祛除湿病和避邪驱瘴,从而保佑家人身体健康,岁岁年年不招“病灾”。

只有“巧媳妇”和未出嫁的“大姑娘”会在端午节为自家的孩子(侄子、侄女),用艾叶、朱砂、雄黄、香药等为辅料,制作不同形状的香囊,供孩子们佩戴。也有大人(媳妇、姑娘)佩戴香囊的,走在村庄的大街上,香飘四溢的香囊随风飘来。霎时给村中带来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香囊的形状各异,据说: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祛瘟之意,而且还有襟天点缀之风。挂在胸前,不仅是一种装饰品,还是家家户户争相观看的“宝物”。只有这个时候,大姑娘才会精心巧作,为这个节日挣够“彩头”。

艾叶(菖蒲)悬挂在自家大门的时候,也就是满村艾叶飘香的时候。只有这个时刻,家家户户的门上挂满的是郁郁葱葱的艾叶(菖蒲),绿色莹然的艾叶不仅给村庄带来一股浓浓的香草味道,而且还点缀了村庄“绿色”的家园,也给村庄带来无限的生机,从这绿色的生机中,人们企盼的不只是端午节那一顿丰盛的“粽子宴”,还有村庄每个家庭中避邪驱瘴,祛湿除病,健康不老的传说。

端午节,一直就是“粽子”的主角,家家户户所包的粽子也是不尽相同的。

这个节日的到来,孩子们也是欢喜雀跃。不只是吃粽子那份甜蜜蜜的喜悦,更开心的是可以帮助大人们做些包粽子的分内事。

每当这个节日来临,孩子们都会三五成群的跑到村外的池塘边,执行家人交给的另一项任务。这个任务对于孩子们来说,同样很简单,就是折取一种包粽子的芦苇叶。

村外的池塘边,每年在这个季节,芦苇都会成群成堆的疯长着叶子,这种叶子清新而又有香甜的味道,是包粽子的最好最佳原材料。村子的人们可以就地取材,包成个大上好的三角形的粽子,粽子的原料一般就是糯米、大枣、花生。分别象征着不同的寓意。不只是祈求无灾无难,更期盼的是家人兴旺、健康平安、五谷丰登。

包好的粽子,依次放在早已准备好的大锅里。只等在晚间时刻,放在煤球炉子上,用文火慢慢加热到第二天天亮。这个时刻,家家户户的粽子就会陆续飘香到村庄的上空,那股袅袅清香的粽香味也会随风飘到十里八村的村庄上空。香味传的越远,村庄的名气也就越大。因为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总是有家家户户的一群群辛勤劳动的人们在收获着开心的“果实”。不只是村妇们,还有的就是孩子们,他(她)们才是未来的希望,才是新生活的“开拓者”。

在我们家乡,端午节也是家人的“团聚日”,大人和孩子们都在做着分内的事。家家户户的割艾草,插艾叶一般都是男劳力(家乡一直把家中主事的男人称作男劳力)的工作,村妇们可以坐在自家院里包粽子,也有坐在大街上成群扎堆的围坐在一起包粽子的,不只是相互学习包粽子的技巧,更是说说笑笑,开心取乐的最佳时机。因为村妇们永远都有自己的开心的说不完的话题,永远有她们的内心秘密。这种秘密只有村妇们坐在一起自愿与人分享,成就了内心的甜蜜,也在为梦想为家人为生命的延续,为村庄不老的话题,一辈又一辈的畅想下去。。

端午艾叶香,香满了庭院,香满了村庄。端午粽子香,传香在村庄的上空,也传香在人们的心中。愿这古老的习俗在村庄的历史变革中,一直延续下去。不只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文明发展的一种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