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都>学习资料>科普知识>

为什么微生物制剂能杀虫

科普知识 阅读(2.16W)

生物制剂产品,俗称活性益生菌,虽上市时间不短,但仍未得到大面积推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什么微生物制剂能杀虫,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为什么微生物制剂能杀虫

在微生物世界,有流感病毒、天花病毒这样使人致病的分子;也有酵母菌、乳酸菌这些制造美食的“厨艺大师”;还有顽强生活在极地、海底火山口的“生存勇士”——嗜极菌。除了它们,微生物王国还有一批灭虫高手,它们能保护植物,帮助人类消灭害虫。

苏云金杆菌就是其中之一。平时,苏云金杆菌生存在土壤和水中,菌如其名,身体细细长长,是一种棒杆细菌。它会在生长过程中形成一种特殊的繁殖结构——芽孢。芽孢是生命世界中出了名的抗逆能手,沸水和辐射短时间都难以消灭它。

苏云金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还会产生一个正方形的结晶体,这种晶体里的蛋白质毒素对多种害虫毒性极强,对人体却无害。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就是利用这种菌经发酵培养所生产的微生物制剂,只要将它喷洒在农作物上,一旦害虫大肆啃食叶片,就会连同苏云金杆菌一起吞进肚子里,使害虫一命呜呼、必死无疑。

扩展:

生物杀虫剂

释义

生物杀虫剂主要分为:苏云金杆菌、昆虫病毒、植物浸提液3大类,具有取材方便,成本低廉、控制期长,高效、经济、安全、无污染,与环境高度兼容等特点,是当前生产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的最佳农药选择。

特点

生物杀虫剂具有取材方便,成本低廉、控制期长,高效、经济、安全、无污染,与环境高度兼容等特点,是当前生产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的最佳农药选择。不同于化学杀虫剂。

优点

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杀虫剂用于防治害虫具有下列优点。

(1)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化学杀虫剂的使用,虽然只有60多年的历史,但在不断更新换代中,害虫的抗药性的更新速度却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产生抗性的时间缩短至3~5年,致使防治费用不断提高。而杀虫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在与昆虫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适应了昆虫的防卫体系,它们依靠昆虫而生存下来,可以说昆虫对一些病原微生物的免疫能力几百年乃至几千年都是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多年来人们在试图筛选出对某些病原微生物有抗性的益虫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就是很好的例证。

(2)生物杀虫剂有较强的选择性,一般对脊椎动物无害。昆虫病原体的宿主特异性程度虽然不同,但一般说来选择性都比较强。因此,生物杀虫剂具有对人畜等靶标以外生物(非靶标生物,no—target organism)安全无害的特点,甚至对天敌昆虫也是安全的。尤其是有些在昆虫种群中传播很快的专性病原体,其杀虫范围十分狭小,甚至杀虫只限于某一种或少数几种昆虫,以至于影响到它们的推广应用。

(3)病原体可通过病虫或虫尸来散布蔓延。病原体能在虫体内增殖,最后能产生大量具有感染力的繁殖体。昆虫就成了各类昆虫病原体最理想的培养基,特别是对一些专性病原体来说,甚至是不可替代的培养基,如芽孢、分生孢子、病毒多角体等,去感染其他健康昆虫,尤其是在虫口密度较高时蔓延更快。

(4)病原体不但能抑制目标昆虫,而且能深刻影响目标昆虫的群体。应用生物杀虫剂之后,不但能在短期内杀死害虫,确保丰收,还能在一段时问内控制害虫的大暴发,这就是生物杀虫剂明显优于化学杀虫剂之处。其主要有2个原因:一是生物杀虫剂特别是微生物杀虫剂的选择性强,对天敌无害,保持了天敌对害虫的制约作用;二是病原生物可在昆虫体内繁殖,继续扩散传播,所以会出现用昆虫病原防治一次,多年控制害虫危害的情况。

举例

细菌杀虫剂

细菌类杀虫剂是国内研究开发较早的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微生物杀虫剂。研究应用的品种有苏云金杆菌、青虫菌、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和球形芽孢杆菌,其中苏云金杆菌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种。

苏云金杆菌(Bt)是一种能产生伴孢晶体毒素,昆虫寄主谱较广的`重要昆虫病原菌,是一种胃毒性杀虫剂。我国苏云金杆菌制剂研制始于60年代,经过科技人员的多年努力,在菌株选育、发酵生产工艺、产品剂型和应用技术等方面均有突破,尤其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方面,噬菌体倒灌率从10%以上降到1%以下,这两项指标均达国际先进水平。苏云金杆菌的研究开发正向改善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扩大防治对象的方向发展,同时对苏云金杆菌的研究已深入到基因水平,对其杀虫晶体蛋白的编码基因Cry的研究已有许多突破,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效Bt工程菌株已有报道。我国现已通过国家农药行政主管部门注册的Bt生产厂家近70家,年产量超过3万吨,产品剂型以液剂、乳剂为主,还有可湿粉、悬浮剂。在20多个省市用于防治粮、棉、果、蔬、林等作物上的20多种害虫,使用面积达300万公顷以上。大量的试验和实际应用表明,苏云金杆菌对多种农业害虫有不同程度的毒杀作用,这些害虫包括棉铃虫、烟青虫、银纹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地老虎、稻纵卷叶螟、玉米螟、小菜蛾和茶毛虫等,对森林害虫松毛虫有较好效果。另外,还可用于防治蚊类幼虫和储粮蛾类害虫。[2-3]

真菌杀虫剂

真菌杀虫剂是一类寄生谱较广的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种触杀性微生物杀虫剂。研究利用的主要种类有:白僵菌、绿僵菌、拟青霉、座壳孢菌和轮枝菌。

⑴白僵菌白僵菌是我国研究时间最长和应用面积最大的真菌杀虫剂。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国内开始研究利用白僵菌防治林业害虫松毛虫和农业害虫玉米螟,至70年代,已开发出固相培养和液固两相生产方法和应用技术,并陆续建厂生产白僵菌粗产品,大面积防治松毛虫和玉米螟。80年代后期,经过中国农科院、吉林省农科院等多家单位的科技人员多年的攻关研究,研制成功了球孢白僵菌液固两相一体化产孢生产新工艺,实现了白僵菌工业化生产工艺的突破。90年代后期,浙江大学研制成功了球孢白僵菌液固两相优质生产新工艺。中国农科院研制成功了卵孢白僵菌生产工艺。在产品剂型上,已开发出粉剂、可湿粉剂、油剂、乳剂和微胶囊剂。白僵菌的研究开发重点在工业化生产技术、质量标准体系、剂型和产业化技术等方面。我国白僵菌生产厂仅10家左右,企业规模小,采用的生产工艺多为固相浅盘、窗纱开放式培养,生产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大多未能达到规模化生产,产品自产、自销、自用,年产量为200吨左右防治粉,年防治面积达67万公顷。白僵菌的寄主很多,可防治对象有玉米螟、松毛虫、多种金龟子、水稻叶蝉、飞虱、桑天牛、茶小叶蝉、茶毛虫、大豆食心虫和蚜虫等,特别是对玉米螟和松毛虫,已作为常规手段连年使用。

⑵绿僵菌绿僵菌是一种广谱的昆虫病原菌,在国外应用其防治害虫的面积超过了白僵菌,防治效果可与白僵菌媲美。

施用原则

1、对症施治。生物杀虫剂的特异性和良好的选择性,决定了其杀虫种类、寄主范围都较专一。如苏云金杆菌、昆虫病毒等由昆虫致病微生物制成的杀虫剂,不但能防除棉铃虫、菜青虫、食心虫等鳞翅目害虫。也能防除象甲、美洲斑潜蝇等害虫。所以使用生物杀虫剂时、应根据害虫发生的种类,有针对性地选择。

2、适期防治。生物杀虫剂杀虫机理有别于化学农药,一般要经过侵染寄生、积蓄繁殖、起效胃毒等环节才能发挥作用。在施用时,要抓住卵孵化盛期或幼虫低龄期用药。既能使药剂浸入虫卵或附在卵壳上,待幼虫孵化时染病而死,又能保证害虫取食后死亡。

3、科学施用。生物杀虫剂多具有“活性”,施药环境和科学的使用方法都是其发挥良好防效的关键。如施用苏云金杆菌、昆虫病毒等病菌微生物杀虫剂时,一般宜选择暖湿天气的傍晚或阴天施药,并严禁与杀菌剂、碱性农药同期或复配使用。植物浸提液杀虫剂,不宜久置搁放、应现配现用,以免降低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