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才华都>学习资料>科普知识>

日常生活消毒误区

科普知识 阅读(2.13W)

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常生活消毒误区,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误区一:清洁、消毒等于灭菌

“清洁”“消毒”和“灭菌”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清洁”是一个去除物体表面可见污染物的过程,也就是简单地去污过程。

而“消毒”是要对除芽孢外的所有细菌、病毒、真菌等有害物质进行清理,“高温消毒”“酒精消毒”都是常用的消毒方法。

“灭菌”则是要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它的要求更为严格,一般用于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

居民日常生活中只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将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不会引起人发病即可。

误区二:普通湿巾、卫生湿巾可以消毒

市面上的湿巾可以分为三类:普通湿巾、卫生湿巾和消毒湿巾。

普通湿巾:仅具有湿润清洁皮肤的作用

卫生湿巾:带有抑菌功能,虽能够抑制细菌生长,但仍然达不到消毒水平,无法对有害物质进行有效的清理。

消毒湿巾:只有消毒湿巾才是符合消毒水平的,可以用于皮肤或物体表面的`消毒。

因此,为了起到有效的防疫作用,尽量选用消毒湿巾。日常生活中可使用消毒湿巾擦拭双手,也可用它对手机、钥匙等物品进行消毒。

误区三:消毒剂浓度越高越好

一般来讲,很多强效消毒液都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浓度过高可能会对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肺部等部位造成刺激,甚至引发器官、组织受损等风险。因此,消毒剂浓度并非越高越好。

市面上售卖的含氯消毒液的浓度往往在5%-10%之间,也要进行100-200倍的稀释才能使用。

误区四:室内要经常喷洒高浓度消毒液

对于大多数居民来说,日常家居环境中的细菌量有限,不需要喷洒高浓度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如果有消毒液水汽滞留在空气中,人体吸入后反而会损害呼吸道。

因此,在住所附近没有确诊或疑似病例的情况下,采用自然通风、经常开窗换气即可改善室内空气环境。但是如果家中有人员频繁进出,担心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可以适当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家庭成员经常接触的物品,如鞋架、门把手、电器开关等进行擦拭消毒。

另外,使用消毒剂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开口鼻,最好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防止液体飞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