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單元作文>六年級下冊作文>

【推薦】民俗作文10篇

六年級下冊作文 閱讀(2.75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民俗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民俗作文10篇

民俗作文 篇1

春節,人們俗稱“過年”。那麼,人們過年一般幹什麼呢?那就要看不同地方的民俗了。

在大城市裏,除夕那天,人人都穿起新衣裳,接着清潔自己的房子,貼對聯,購買年貨,然後把買來的新花草擺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豐富的團年飯。人們吃完團年飯後,就在規定的路段上放煙花,或者在家看電視轉播的春節聯歡晚會。

鄉村的除夕是這樣過的:大清早,人們就起來了。換上新衣裳以後,就在自家的門前貼對聯,家家戶戶的院裏都掛上了紅燈籠。晚上,家家戶戶的燈籠都亮了,紅紅火火一片。每家門前“劈劈啪啪”都是爆竹聲。人人挨家挨戶到處串門,好不熱鬧。

大年初一,城市和鄉村的人們,都帶着年貨,有的去廟裏上香;有的去親戚朋友家拜年;還有的一家一起出去遊玩。

這就是中國人們過年的民俗。

民俗作文 篇2

1. 情節波折性較強,於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讀者的注意。

2. 情節變化不落於俗套,偶有懸念驟生,波瀾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發展過程體現了作者的創新構思。

3. 情節發展較平緩,缺乏一定的起落性。

4. 情節變化平淡無奇,缺乏新意。

5. 情節平直,毫無懸念,平鋪直敘似記流水賬。

6. 過程詳細,結尾卻簡略不全。結構不合理,給人以虎頭蛇尾之感。

7. 構思不合常理,內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實。

8. 情節大起大落,轉換太快,不夠連貫自然。

9. 比喻生動形象貼切,本體與喻體形神相似,文章的趣味性與說服力都大大增強了。

10. 適當地運用對比比較等手法,透過事物相互間的懸殊與差異,有力地佐證文章的中心。

11. 不失時機地運用排比的手法,從多方面說明事物的特徵,既增強語勢,又給讀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2. 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備了人的行爲特徵人的思想情感,使之從側面體現文中主人公的心靈歷程。

13. 能夠選擇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題材,事件的代表性較強。

14. 選材新穎獨特,不附平庸,一掃迂俗之氣,令人耳目一新。

15. 雖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徹合理,理性挖掘較深,凸現了事件的本質。

16. 事件雖小,但反映出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17. 從多方面多角度選材,充分體現了人物的個性特徵,人物形象豐滿。

18. 選材過於通俗,不具一定的代表性,老題材老思想,平淡無奇。

19. 雖然選擇了生活中具有一定敘寫價值的事件,但由於分析不透徹,挖掘不深,事件潛含的道理未能深刻地體現。

民俗作文 篇3

“哎,要不然讓她兩個弟弟壓轎吧。”今天我表姐出嫁,姑姑想讓我和表哥做表姐的“左右護法”。既有紅包拿,又能坐豪車,我們自然一口答應。

經過四十多分鐘的車程,我們駛進了一個村莊,突然司機大叔將車停下,我透過前擋風玻璃向外望去,呀!好大的“鞭炮陣”,一條條亮紅色的長鞭婉若游龍盤旋於天際,一桶桶煙花像火箭發射器似的,矗立於道路的兩側,“放”只聽一聲令下,巨龍開始了震天動地的咆哮,一支支“小火箭”猶如一個個等待放學的小學生一般,衝出束縛,接二連三直衝雲霄。現在雖然是早上看不到煙花綻放出的燦爛笑容,但從一聲聲清脆、嘹亮、高亢的“咚咚”聲中,我感受到了它們體內儲備的無窮能量,在一瞬間釋放,一個個迫不及待地飛翔、綻放,它們的笑容多麼美麗璀璨,多麼無與倫比!

“鞭炮陣”正熱鬧着,盡頭的“鑼鼓陣”也開始了表演。只見鼓手們個個戴着色彩鮮豔的紅頭巾,在風中飄搖着,手持一對短小結實的木鼓槌,高仰着頭,手中的鼓槌上下翻飛,大鼓也繫上了光鮮亮麗、喜慶紅火的腰帶,舒服地趴在一個結實的手推車上,跟着歡快的旋律,伴隨着擊鼓大爺的節拍,鼓面上下浮動着,好似跳起了“肚皮舞”。鼓的深沉加之鑼的響亮,還有場邊雷鳴般的掌聲作伴,真是好不熱鬧!

“鑼鼓陣”的表演還沒結束,“啦啦隊”就急不可耐的上場了!他們都身穿亮紅色的大衣,身披喜慶的“大紅袍”,手裏拿着鑼或者鏜,像一隻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邁着輕盈的步伐,“嘡嘡”“咣咣”地邊敲着手中的樂器,邊對旁邊聞聲趕來湊熱鬧的人們說:“鄉親們,今天我們家有喜事,都來吃個喜糖、喜饃!”說着她便開始繞着花車轉了起來。這時有人遞過來一個盛有喜糖、喜饃的大紅瓷盤,瞬間她身邊就被圍得水泄不通,她一會像天女散花般向空中撒着喜糖,一會兒又抓起一個拳頭大小的白膜隨手一拋“喜饃啦!”她大聲喊着,笑逐顏開,鄉親們更是喜不自勝。

“迎新娘下轎了!”嘹亮的一聲喊道。我深知“買賣上門了”。新郎開啟車門笑臉盈盈地對我說“該下車了!”“嘿嘿,不行。我使盡全力拽着車門。新郎搖了搖頭,高聲喊道:“紅包伺候!”身旁便有兩名大帥哥送來紅包:“紅包在此,請壓轎檢視!”我“撲哧”笑出聲來,在確認了紅包金額後,我將一個紅包分給了表哥,然後歡天喜地,蹦蹦跳跳地下了車。“左右護法”就這樣被兩個紅包快快樂樂地“收買”了。

今天的迎親真熱鬧啊!我不僅滿心歡喜,還體會到了特別的關中民俗風情!

民俗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寧夏市、和政縣,那裏有大山風景如畫,我家就住在大山的對面,以前家門前只有一條不寬不窄剛走過一兩車的大路,好幾年沒有回家,今年一回家,哇!家鄉徹徹底底的變化,以前的“羊腸小道”已經變成寬大的柏油馬路。

以前聽奶奶說:“這裏曾經打過仗”,怪不得我家對面的大山上有幾處像堡壘似的“怪物”呢,原來這是打仗留下的。

我們回民的風俗有很多很多,而且這些都很封建,比如:戴的白帽子,還要閉齋什麼的,婦女們還在頭上戴紗巾。

我們的這些風俗是很特別的,男人或男孩都要戴白帽子,而婦女們是必須戴紗巾的,婦女們不能光着頭露着身體的胳膊和腿,而男的就很例外,他們可以戴也可以不帶戴。

先說說我們的飲食習慣,比如蓋碗茶,如果家裏來客人,纔會把這些蓋碗的茶端出來,讓客人品嚐,還會做些饃饃來招待客人,饃饃的花樣很多,比如:油香、麻花、錁錁、饊子、酥饊……,它們各個有特色,不過製作它們就難,比如錁錁,把面和好,還要發麪什麼的,錁錁裏面的圖形有很多,比如:龍、青蛙、小鳥……它們既好看又好吃,是我們回民招待客人的最拿手的事,用一張大的桌子,放在炕上,上面擺上各種好吃的東西,還要倒上蓋碗茶,這些好吃的招待客人缺一不可呀!

還比如我們的閉齋習俗,齋要閉一個月,早晨的時候必須在六點以前吃過,到白天就不能吃,到傍晚的八點左右就可以吃,如果你一天不閉齋,那麼就得補61天的齋,我也不知道這是爲什麼,可就有這樣的習俗啊!

關於閉齋還有一個風俗,男的12歲就要閉齋,12歲以下可以不閉齋,女的8歲就要閉齋,8歲以下可以不閉,我就想不通男的閉齋和女的閉齋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呀!可是沒辦法,這就是習俗呀!必須得遵守啊!如果一天不閉那麼就要補61天的。這很不划算,還不如把那一天的齋閉夠,關於閉齋的風俗就是這樣。

還有一個風俗就是13歲或14歲以上的女孩就不能穿短裙什麼的,也不能穿短袖,你們說說:“我們的習俗是不是很封建呀!”再怎麼封建也得遵守呀!”因爲習慣也就覺得這個習俗很好,在漢人看來是很封建的。不,不,我可不同意你們的看法,不是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嗎?

我們回民家鄉的習俗就是這樣的。家鄉可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呀,如果有機會的話,你們可以來家鄉旅遊,我們家鄉的人可是很好客的呀!

民俗作文 篇5

今天是國慶長假第二天,我們去麗水民俗樂園玩。

到了民俗樂園,只見大門上的兩條充氣巨龍在戲珠,龍珠上寫着“浙江民俗樂園”六個大字。進了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氣象觀測臺。我三步並做兩步跑上觀測臺,看見許多氣象儀器:有風向標,有雨量器,有百葉箱,還有一些我不認識的儀器,我知道天氣預報要透過科學儀器的測量。

站在氣象觀測臺,我轉身眺望,民俗樂盡收眼底。遊樂設施有太空漫步激流勇進、划船、、、、、、

我下了氣象觀測臺,選了刺激又驚險的激流勇進。一分鐘、兩分鐘、、、、、、終於輪到我們了。我興奮的跳上船,爸爸也跟着上了船。開始船兒在水泥河道蠕動着,“嗚——嗚”小船隨着輸送帶緩緩上升,到了最高點船快速的往下衝向水池。“啊”一聲尖叫。頓時,天連水,水連天,漫天的水像霧,白花花的水花毫不猶豫地朝我們劈過來。

待我們從驚恐中逃出來時,衣服已從頭到尾溼了一片。接下來我們去排隊划船。我和爸爸配合默契。爸爸開船,我一邊指揮爸爸及時調整方向,一邊拿起激光槍射擊目標,每次擊中後,水上的浮標會衝起兩米多高的水柱。玩了一會兒,我讓爸爸休息,自己一邊開船,一邊射擊“敵人”。玩的正高興時,“三號船時間到了,三號快開過來”播音員用話筒說道。我依依不捨的把船開到了“碼頭”。

民俗樂園,good bye!

民俗作文 篇6

我的家鄉不但歷史悠久,景色優美,而且有許多有趣的節日,現在的伏羊節就是其中之一。

伏羊節就是從入伏第一天開始吃羊肉,一直到三伏結束,俗稱“伏臘”。

每當節日到來時,家鄉的大街小巷也熱鬧了起來,不但有聖火傳遞,而且有外國友人的參加。節日中,大大小小的羊肉館的前面都放滿了桌椅,搭起了陽篷,並拉上了條幅。每當夜晚,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去一飽口福。

我走進羊肉館,看見在一塊小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伏羊節菜餚的名稱。有孜然羊肉、紅燒羊蹄、蔥爆羊球、涼拌羊肉、烤羊肉串、涮羊肉湯……我不禁感到小小一隻羊,居然有那麼多吃法,羊身上的寶可真多啊!

如果要問我最愛吃什麼,那就要數羊肉湯泡饃。只見在一米多高的大鍋裏,白色的羊肉湯不停地冒着升騰起來的熱氣。盛上一碗,往裏面放幾片綠油油的香菜,滴上幾滴辣椒油,再放上一小塊羊油,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羊肉湯就做好了。

我喝了三口,汗水就從頭上落了下來。在配上香噴噴的剛出爐大餅,真好吃呀!父親看我大漢淋漓的樣子,笑着說:“伏天喝羊肉湯是爲了驅寒氣,真是‘伏天一碗羊肉湯,不用神仙開藥方’呀!”

民俗作文 篇7

過去的家鄉有一個習俗,每逢“立秋”這天,就要吃肉、吃魚,名曰:“貼秋膘”。

立秋這個節氣,正好在“三伏”當中,正是一年當中最炎熱的時候。立秋之後,就只有末伏了,其意就是說暑熱就將要過去。家鄉有一句諺語“立秋十天懶過河”,也正式印證了出伏後的涼爽。

在暑熱當中,大家的飲食受到影響,身體有些消瘦。要把天熱厭食而掉的膘,吃些魚肉重新補回來,這就叫“貼秋膘”。每當立秋的前一天,大家都要到集上買一些雞鴨魚肉,到立秋這天,吃上一頓。這時,正是瓜果梨桃的成熟時期,同時也要買一些回來,大家共同品嚐。

在鄰里之間,話語之間順便都要問一句,你家“貼秋膘”了嗎?

民俗作文 篇8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隻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裏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裏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爲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後,此俗漸漸淡漠。

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初一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着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閒活動,卻一直延續下來。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隻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裏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裏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爲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後,此俗漸漸淡漠。

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初一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着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閒活動,卻一直延續下來。

民俗作文 篇9

在茫茫的的大草原上,響徹着蒙古族男兒的聲音。這就是蒙古族的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是蒙古語,“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爲“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形式。每年六月初四開始。“那達慕”有着久遠的歷史。據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記載,那達慕起源於蒙古汗國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舉爲蒙古大汗時,他爲了檢閱自己的b隊,每年7~8月間舉行“大忽力革臺”,將各個部落的首領召集在一起,爲表示團結友誼和祈慶豐收。起初只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的某一項比賽。到元、明時,射箭、摔跤比賽結合一起,成爲固定形式。後來蒙古族人亦簡稱此三項運動爲那達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別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也是那達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賽項目,蒙古語稱摔跤爲“博克巴依勒德呼”,稱摔跤手爲“博克慶”。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飾有精美的圖案,圖案呈龍形、鳥形、花蔓形、怪獸形,給人以古樸莊重之感。

射箭是那達慕最早的活動內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爲許多不同的部落,他們的經濟生活大體可分爲遊牧經濟和狩獵經濟兩種。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以後,雖然狩獵經濟的部落逐漸轉向了遊牧經濟,但狩獵時期長年積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領卻保留了下來,以防外敵侵略和野獸襲擊畜羣。射箭比賽的規則是三輪九箭,以中靶箭數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達慕大會一般舉辦7之9天,蒙古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歡樂之中。

民俗作文 篇10

在深圳,當然要去國貿大廈、人民廣場、中英街等處,看那高樓林立的街市,感受開放前沿的氣息。但,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遊錦繡中華民俗村。

錦繡中華民俗村座落在美麗的深圳灣畔,佔地30多萬平方米。該園將全國各地的風景名勝微縮複製在園中,是中國最全最精緻的微縮景觀羣。

園中綠樹蔥翠,曲徑通幽。邁步在充滿南國情調的花叢間,沿路觀賞精製的景觀。這些景觀並非隨便塑造的外觀模型,多爲按1比15的比例原樣仿建,個別景點爲1:10或1:8。較之於原物,雖然形體小了,但結構、構築方法完全相同,是一磚一瓦砌起來,一樑一柱搭起來,一樓一院壘起來,一間一廳並起來,毫不含糊。況且,除了用建築、雕塑方面的能工巧匠設計製作外,還請原景地的專家學者親自參與制作和實地感受,充分保留了景觀的原形原貌、原汁原味。就連山林園樹,都能達到與建築景觀比例協調,真是不簡單。當你看到這麼的大“盆景”一組組排列時,怎能不雙手稱讚。

園中景物皆按祖國版圖上的相應方位佈置,既有塞北高原的蒙古包,也有江南水鄉的小村落;既有世界屋脊上的布達拉宮,也有美麗海島上的椰樹林。此處看到北京故宮的金碧輝煌,彼處望見長江三峽的曲折動人;這邊是應縣木塔、懸空寺,那邊有少林寺院與塔林;看齊魯,得見泰嶽高峯、孔廟大殿;觀荊楚,則有滕王飛閣、黃山峻影。考雲南見崇聖三塔,尋貴州遇布依村寨。長城能留影,晉祠可生情,避暑山莊的風韻異常動人。景觀多,看不盡;感受多,說不全。一個個景觀,沒見過實景的,在這裏看個大概,聊以解雙眼之讒。已覽過實景的,再借此加深印象,回味無窮。再說了,這些景雖小,卻也小得可愛,其精巧之韻,具有無窮的魅力,不然,遊人們“一日遊遍全國”的夢想怎能實現呢!

配合這些反映祖國山河之美、能夠激發愛國之情的微縮景觀,園中還有一些精美的點綴。比如景區門口那塊聳起的石頭,石頭旁邊那架高大的木製水車,就很能激起遊人的情味。園內有彩橋架河,奇石臥草,綠水行舟,美圖掛牆。累了有路邊連椅可坐,樂了有輕快音樂可聽。遊人們或一二攜手,三五成羣,或老者攜兒帶孫,或青年牽夫挽妻,或遠來者匆匆觀去,或近居者緩行慢觀。一羣少年天真爛漫,說笑聲如唧唧喳喳的小鳥。幾個穿着綵衣的藝術生舞動着手腳,翩然飄過我們的眼前。

景區裏,在特設的地點,有特別的民族風情表演。一撥撥少數民族演員,穿載本民族代表性的衣飾,載歌載舞,盡情地傳遞着那個民族特有的風韻。有的表演還可讓遊客們參與,當你加入到唱唱跳跳的隊伍會,會感到十分新奇。比如,參與傣族朋友的潑水節,挎包收起,肌膚露出,小盆端來,水花濺去。把潔淨清涼的聖水潑向空中,潑向對面,潑向衆人,那種歡快與熱烈,火爆了周圍的空氣。

正好,我在這個景區看過微縮的石林,接着去了雲南。在雲南假了包換的石林真容面前,拿出在深圳錦繡中華民俗村石林前的留影,兩相對照,別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