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佛家經文>易經>

《易經》是講占卜、八卦的嗎

易經 閱讀(1.65W)

惟賢法師答:《易經》是中國古代的哲學,道家哲學和儒家哲學都發源於《易經》。現在提倡和諧社會,實際上這個和諧的內容在《易經》裏面相當豐富:天、地、人三才,事事運轉叫和諧,講生生之道叫和諧,但是這個和,這個天地之和,要以人爲主,人是三才中最重要的因素,人是頂天立地的,天地的變化是以人心爲轉移的。

《易經》是講占卜、八卦的嗎

這是什麼心呢?仁愛之心。仁愛之心與天地生長萬物的心是相應的.,仁愛之心發展,天地的陰陽才能調和,就可以風調雨順、消滅災難。反之,人的仁愛心變化,變得兇殘、貪慾重,由於這種人爲的關係,就可影響自然界、破壞自然界,天地陰陽失調,災難就多。

中國古代這個《易經》講仁愛是講得相當好的,不要把它看做是專門占卜的東西,雖然八卦占卜有它的道理在裏頭,但指揮這些占卜技術的是三才中的人。人呢就是以人心爲主,人心就是仁愛,仁愛才有德。在佛家來講,慈悲纔有德,沒有慈悲就失掉德的根本。儒家講,沒有人心就失去了道德的根本、仁愛的根本,那就要亂,家庭要亂、社會要亂、國家要亂,你把這個道理拿來衡量過去和現在,就可以證明。這就有深刻的哲理在裏面。

很多人不懂《易經》,認爲占卜、八卦就叫《易經》,實際不是那回事,那只是片面的。《易經》很有哲理,講的是做人的道理、治家治國的道理、與人相處的道理。《易經》中講“與時諧行”,與時,就是說氣象、時間要前進,日新又日新,要有與時俱進的思想。現在你看國外都在研究《易經》,外國人都很重視《易經》,就是因爲它有道理在裏面。

但在佛教來講,它是世間法,講的是變法。這個變化隨着人心的變化使得氣象環境都變化,以人心爲主,而不變的方面它就沒講到,所以說還是屬於有爲法。

解卦小詞典

乾,健也。坤,順也。震,動也。巽,入也。坎,陷也。離,麗也。艮,止也。兌,說也。 乾爲馬,坤爲牛,震爲龍,巽爲雞,坎爲豕,離爲雉,艮爲狗,兌爲羊。 乾爲首,坤爲腹,震爲足,巽爲股,坎爲耳,離爲目,艮爲手,兌爲口。 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兌三索而得女,故謂之奼女。

乾爲天,爲圓,爲君,爲父,爲玉,爲金,爲寒,爲冰,爲大赤,爲良馬,爲老馬,爲瘠馬,爲駁馬,爲木果。

坤爲地,爲母,爲布,爲釜,爲吝嗇,爲均,爲子母牛,爲大輿,爲文,爲衆,爲柄,其於地也爲黑。

震爲雷,爲龍,爲玄黃,爲專,爲大途,爲宗子,爲決躁,爲蒼筤竹,爲萑葦。其於馬也,爲善鳴,爲馵足,爲作足,爲的顙。其於稼也,爲反生。其究爲健,爲蕃鮮。

巽爲木,爲風,爲長女,爲繩直,爲工,爲白,爲長,爲高,爲進退,爲不果,爲臭。其於人也,爲寡發,爲廣顙,爲多白眼,爲近利市三倍,其究爲躁卦。

坎爲水,爲溝瀆,爲隱伏,爲矯輮,爲弓輪。其於人也,爲加憂,爲心病,爲耳痛,爲血卦,爲赤。其於馬也,爲美脊,爲亟心,爲下首,爲薄蹄,爲曳。其於輿也,爲多眚,爲通,爲月,爲盜。其於木也,爲堅多心。

離爲火,爲日,爲電,爲中女,爲甲冑,爲戈兵。其於人也,爲大腹。爲乾卦,爲鱉,爲蟹,爲蠃,爲蚌,爲龜。其於木也,爲科上槁。

艮爲山,爲徑路,爲小石,爲門闕,爲果蓏,爲閽寺,爲指,爲狗,爲鼠,爲黔喙之屬。其於木也,爲堅多節。

兌爲澤,爲奼女,爲巫,爲口舌,爲毀折,爲附決。其於地也,爲剛滷。爲妾,爲羊。

就是這個《說卦傳》解易小詞典,往往被某些所說易學義理派教授們呵斥爲“古時侯人爲占筮迷信活動而摻加的穿鑿附會之詞”。莊子曰:“道在屎溺”,信哉!除了把握以上《說卦傳》卦象詞典外,解讀易經還需要把握爻象規律,爻象規律比卦象更簡單:陰爻爲柔,陽爻爲剛,然後是中、正、應、乘。這個大家在解讀中與大家分享。

在解讀易經的正文部分,我與大家一塊解經。在解讀易經過程中,你會感覺非常快樂!“爲學日益,爲道日損”,學習科學技術知識是越學越多,越學越生,所以稱“學生”,學習知識是枯燥乏味的;而解易是爲道,越解負擔就越減輕,所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