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案模板>

初一歷史微格教學教案範文

教案模板 閱讀(2.72W)

作爲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初一歷史微格教學教案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一歷史微格教學教案範文

初一歷史微格教學教案範文1

原始農耕生活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2、瞭解中華文明處於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進而認識其發展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

初步培養自己觀察歷史文物圖,尋找圖中較爲明顯的、主要的歷史資訊,結合已有知識,初步分析、解釋圖中歷史資訊,做出簡單的或主要的歷史結論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以及他們對人類社會物質與精神進步做出的特有貢獻;進而促發或增強我們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我國早期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狀況

難點:遠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導學過程】

教師講解與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

【情景匯入】

師:同學們,假如你是一個生活在原始社會的人,如果僅靠在野外採集、捕捉食物爲生,會有哪些不便之處?

學生回答明確:受季節變化和天災影響大,食物來源不充足、不穩定,需要經常遷徙。

那麼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你瞭解我國古代那些關於農耕的傳說,談一談。

學生回答:伏羲氏:結網捕魚,創立八卦。神農氏:教民播種,嚐遍百草。

師:今天我們就帶着這些問題去學習第2課,原始農耕生活

【自主預習】

(一)河姆渡原始農耕

結合課文內容及圖畫歸納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產生活情況

學生討論歸納知道以下知識

河姆渡原始農耕

1、地點:長江流域的浙江餘姚

2、時間:距今約7千年

3、生產工具:磨製石器耒耜

4、農耕作物:水稻

5、定居生活:幹欄式房屋

6、原始飼養業:家畜(豬)

7、原始手工業:陶器、簡單的玉器、原始樂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結合課文內容及圖畫歸納出半坡原始居民生產生活情況學生討論歸納知道以下知識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點:黃河流域陝西西安

2、時間:距今約五六千年

3、生產工具:磨製石器耒耜、石刀、漁叉等

4、農耕作物:粟

5、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子

6、原始飼養業:豬、狗

7、原始手工業:陶器、紡線、織布、製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學生討論歸納瞭解以下知識

大汶口出現貧富分化,進入父系氏族公社階段。

【合作探究】

1、人類走出洞穴蓋房定居有什麼重大意義?

2、河姆渡原始居民爲什麼要建造幹欄式房屋呢?

3、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上有哪些進步呢?

學生小組之間合作探究交流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識。

【小結提升】

同學們,大家透過今天的學習,瞭解到我國原始的農耕生活的相關內容,我們一起

列表比較總結一下本文所學內容。

初一歷史微格教學教案範文2

《商鞅變法》

教學目標:

識記戰國時期生產力發展的標誌、商鞅變法開始變法的時間和變法的主要內容,理解商鞅變法的原因和意義。

重點:

商鞅變法的內容商鞅變法的評價

難點:

改革與保守派的觀點分歧變法的某些措施含義及作用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看教材38頁的簡表,分析秦國在戰國前期的形勢,排在七雄的末位,但中後期秦國卻強大起來,並透過一系列戰爭滅掉了六國,完成了國家的統一。那麼,秦國是怎樣走向強國之路的呢?——商鞅變法(這是一條主要途徑)

二、教學過程

(一)秦孝公求賢(爲什麼要實行變法?)

1、原因

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社會原因):鐵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廣(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誌)。

秦國相對落後(自身原因):會盟都不讓參加,魏國侵略卻無力還擊。

2、辦法

改革內政,變法圖強,發佈求賢令。(秦孝公深感落後就要捱打)

商鞅來到秦國。

理解“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

(二)商鞅主持變法

1、時間:公元前356年。

2、背景:得到秦孝公的支援。

3、主要內容:

經濟上:改革土地制度——廢除“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重農抑商——獎罰分明。

政治上:獎勵軍功——論功行賞,不論貴賤;遷都咸陽,推行縣制——強化國家管理,設31縣;嚴明法令——實行連坐法。

4、變法的影響:

觸犯了貴族利益——商鞅被車裂處死。

取得成效——連婦女兒童都知道“商君之法”。

(三)秦國的變化

1、性質:是戰國後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會改革。

2、成果:廢除舊制度,建立新制度;秦軍的戰鬥力大大提高;社會經濟得到發展。

3、興修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鄭國渠。

(四)小結

秦國是怎樣走上強國之路的呢?

前期勢弱——秦孝公決心變法圖強——商鞅主持變法——取得顯著成果(強大)

思考: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

(五)板書設計

1、秦國爲什麼要實行變法?

2、變法前期秦孝公採取怎樣的辦法?

社會進步(社會):鐵器、牛耕(標誌)改革內政、變法圖強、發佈求賢令(商鞅)

秦國落後(自身):鄙視、捱打

3、商鞅變法的具體內容?

4、變法產生怎樣的社會影響(見小字部分)?

經濟:改革土地制度—廢除井田制觸犯貴族的利益——商鞅被車裂處死

重農抑商—獎罰分明取得成效——婦女兒童都知道商君之法

政治:獎勵軍功—論功行賞、不論貴賤

遷都咸陽,推行縣制—強化國家管理

嚴明法令——實行連坐法

5、變法取得怎樣的成果?

6、變法成功與否?

(性質: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會改革)分析秦孝公變法的目的—變法圖強,

建立了新制度,軍隊戰鬥力提高,經濟得到發展。實現沒有?結論——是一次成功的

興修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鄭國渠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