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學反思>

《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0篇)

教學反思 閱讀(2.56W)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0篇)

《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 篇1

9月19日,執教了二年級寫話《有趣的動物》,結合同仁們的評課和自己對教學實錄的回看,反思如下:

本節課主要分爲四大版塊,首先是看圖片賞範文評評大象的有趣,接下來說說自己熟悉動物的有趣,然後寫寫自己熟悉動物的有趣,最後是作品評講。其中第二版塊,“說說自己熟悉動物的有趣”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只有引導學生進行多層次的反覆練說,做到人人蔘與,人人開口,人人有話說,下一個環節的“寫”纔會水到渠成。故而,本環節共安排了同桌隨意交流、自由練說,同桌互說,個別展示說四次練說環節,以落實目標的達成。

一、主要優點

1學生參與度高,老師引導及時有效。

2面對全體,目標基本達成。

3同桌互說環節,成功高效。

老師引導,主要是指第二大版塊“說說自己熟悉動物的有趣”的最後一個環節——個別展示。當學生走上講臺說自己熟悉的小動物時,我一直在努力引導學生將話說完整,說具體,學生用動作表演小動物的行動時,引導學生用語言來描述動作。這樣不僅上臺的同學得到了指導,也較好地給其餘學生以示範。接下來學生閉眼回想自己心中的動物,隨後提筆自然有話可說。從課後寫話的批閱來看,教學目標基本達成。

同桌互說環節,得到了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借鑑了王昌珍老師的教學案例。年前聽了王老師的一節課,其中同桌互說環節的安排讓我深爲折服。在本次的同桌互說環節,我模仿王老師的做法,讓說的同學站起來,聽的同學坐着,說完之後坐下去,聽的同學再站起來說。這樣做的好處是,首先比小組合作效率高,能保證在較短的時間內人人都得到說的鍛鍊,其次,站着說,給說者一種無形的責任感——我正在說給別人聽,我要好好地說,最後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可以讓老師非常明確地掌握課堂進度——都坐下來,說明都說完了。這方法我在我的語文課堂上經常使用,很是喜歡。

二、不足之處

一個字——急!

理想中的自己,在課堂上,擁有從容的語速、精妙的語言、優雅的舉止,可是現實中……看課堂實錄,倉促感讓人沮喪。

首先是版塊一欣賞範文的倉促。讀文後,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自主發現,自己匆匆概括總結。

其次第二版塊的第一環節“同桌交流”,聽課老師一致表示該環節快得都有點懵了——這裏我想解釋一下,我的本意只是想讓孩子交流一下自己觀察過的動物的名稱,然後選定一種動物作爲本次說話的目標,至於動物的有趣之處留待下個環節去解決。話雖如是說,該環節造成的“懵”的感覺,說明教學設計或者說我的教學語言的表述,存在着問題。如果這樣說呢:同學們,這些天你觀察瞭解了哪些動物?和同桌說說那些動物的名字吧,看看誰觀察的動物多。這樣是否會更明確一些?

最鬧心的是第三版塊“寫”時,我的不淡定了。

看教學實錄,我一調試好希沃教學軟件(可以將學生作品拍照上傳白板),就開始催促孩子們快點寫了,此時孩子們剛剛動筆5分鐘。然後我一直催一直催,第12分鐘喊停,其時,部分學生正奮筆疾書,但我強迫孩子停筆,開始寫話評講。

7分鐘的催促,強制性的打斷,幾分焦躁,幾分粗暴,幾分不自信……這哪裏是自己理想中的課堂?其實現在想來,教學時間的安排應該算是合理的,我本不該如此焦灼。前兩大版塊正好用去20分鐘,然後學生寫話12分鐘,評講8分鐘。不過,後20分鐘可以做個調整,15分鐘讓孩子安靜寫話,老師只悄聲提醒個別慢的學生,然後用5分鐘評講,應該更合理一些吧。

本節課缺憾還有很多,例如:在評價學生作品前,先陳述或者出示評價標準,評價起來一定更明確更順暢;例如:學生上臺講述有趣的孔雀時,如果及時補充長着扇子一樣美麗尾巴的是孔雀哥哥不是孔雀妹妹,多完美……

我知道,一節課,總有這樣那樣的遺憾,但是,存在這樣那樣缺憾的一節課,尚能“目標基本達成”,深感寬慰。感謝勞校的賜教,沒有導師一遍一遍的打磨,就沒有這樣一份紮實可行的教學設計,也就沒有這樣一節“乾淨、有效”的寫話指導課。“先磨教案再磨課”,我已經做好繼續打磨教案打磨課堂教學的準備了。希望下一節課上的我,距理想中的自己更近一點兒。

《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 篇2

《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是大班主題活動《有趣的動物》的一個活動。每一次給孩子上這個活動時總是眼裏噙着淚花,許是自己比較感性吧!

淚點總是在霸王龍目送小甲龍的那一刻,聲音不由自主地哽咽着。

孩子們往往也會以被我的情緒給感染。活動結束後我們班的好幾個孩子都說:“好感人呀”!老師,我都要哭了。看來孩子們也感受到了其中的愛。

這個繪本是日本作家宮西達的作品,故事非常動人,孤獨的霸王龍在遇到小甲龍之後,小甲龍對“霸王龍爸爸”的無限信任、真誠關愛和無比驕傲,讓霸王龍埋在內心深處的“愛的種子”發芽了。雖然失去了“很好吃”的美味,霸王龍卻嚐到了被愛的滋味。在愛與被愛之間存在着循環往復的通道,小甲龍也不再孤獨,霸王龍爲他擋住敵人的襲擊,教他各種本領,並幫助他回到了父母的身邊。在一起的日子,對他倆而言都是一段幸福的時光。

這本繪本告訴我們:每一個人心裏都有一顆愛的種子,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真諦是——信任、關愛和鼓勵。每個人心裏都有一顆愛的種子,即使是粗暴的可怕的霸王龍。在遇到小甲龍之前,霸王龍兇猛的外表下其實包裹着一顆孤獨的心。它從未被人信任過,從未被人關愛過,也從沒有誰爲它驕傲過。在遇到小甲龍之後,小甲龍對“爸爸”的無限信任、真誠關愛和無比驕傲,讓霸王龍埋在堅硬“土壤”裏的“愛的種子”發芽啦。雖然失去了“很好吃”的美味,霸王龍卻嚐到了被愛的滋味。因爲有人愛着,它便不再孤獨。在愛與被愛之間存在着循環往復的通道,小甲龍也不再孤單,霸王龍爲它擋住敵人的襲擊,教它各種本領,並幫助它回到了父母的身邊。在一起的`日子,對它倆而言都是一段幸福的時光。

因爲有關注纔有愛的存在,讓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愛的種子吧!那麼這個世界就會處處充滿陽光。

《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 篇3

《有趣的動物》是本次口語交際的主題,主要是引導學生把看到或瞭解的動物講給同學聽,並在介紹交流和傾聽中瞭解一些有趣的動物。教學重點是帶領學生走進課堂,瞭解一些鳥獸蟲魚的知識。爲了更好地帶領學生進行本次口語交際,我在課前認真備課,爲了讓學生在口語交際課堂上樂說、善說,真正做到“能說會道”,我設計了不同層次的口語交際活動,並利用多媒體課件與教學相結合,兩者相輔相承,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課後我及時進行了反思,現將本課教學反思總結如下:

新課標中強調“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爲了更好地創設妙趣橫生的教學情境,帶領學生走進令人神往的大自然,感受生物聚會的和諧氛圍。我在上課開始要求學生帶上自己課前精心準備的頭飾來扮演自己喜歡的動物,同時利用課件爲學生創設生物王國聚會的情境。因爲課前學生都準備了自己喜歡的頭飾,再加上課件中詼諧幽默的音樂和一幅幅精美的動物的圖片,學生們一下子就進入了學習狀態,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非常高漲,好像他們自己就是動植物中的一員,正準備向別人介紹自己呢!

在本次口語交際中我一改教師在孩子們心中神聖的形象,戴上了自己課前做好的頭飾大象來扮演大象媽媽,並模仿了動物的聲音和同學們打招呼,低年級的孩子本來就對老師非常的崇拜,今天的我一下子變成了“大象媽媽”,可把他們給樂壞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特別高。我就趁熱打鐵,創設了學生互動的環節,引導學生互相介紹自己的頭飾介紹自己的名字。透過這一環節,我發現孩子們課前準備非常充分,他們興趣盎然地介紹自己,並積極主動和周圍的朋友打招呼,使課堂氣氛變得熱烈融洽,真的像森林中在開大會呢!

總之,進行完本課的教學後我自己的收穫也特別大,我充分發揮了多媒體課件與課堂的整合作用,讓學生在口語交際的同時感受到了圖、文、音、動、色等多種資訊的綜合刺激,如一石激起千層浪,使整個課堂形成了充滿活力、愉快而有成效的交流氛圍。我自己瞭解了很多有關動物的知識,知道了神祕的大自然中一些奇怪有趣的生物。當然我也看到了還有一部分學生交流水平有待提高,還不能比較詳細地介紹“自己”,在今後的口語交際中還要注重從字到詞,從詞到句子,從連貫的句子到一段話,這樣孩子就會循序漸進,步步跟上,爲今後更好地進行口語交際。

《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 篇4

第一,我沒有對課文中描寫動物共棲時有趣的句子進行逐句分析、品讀,而是把學生彙報的所有句子一次性呈現給學生,學生既可以選擇其中一句進行品讀、批註,也可以集中對比學習。這種處理方式是完全有別於精讀課文的。

第二,我非常重視學生的讀讀、批批、注注。集中出示有關描寫動物共棲時的有趣情景的句子,學生在批註過程中能揣摩到運用對比方法學習的好處。

另外,這部分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了對文章語言表達形式的關注,運用擬人化手法和重視動作描寫是本篇科普文的顯著特點。教學時,透過引導、品讀,學生悟到了其中的規律,這對學生的啓發幫助是巨大的。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質是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從以學懂一篇課文爲目標轉變爲進行某項語文能力訓練爲目標是教學的基本原則之一。

葉聖陶在《關於語言文學分科的問題》一文中說:語文教育的一個主要任務是讓學生認識語言現象,掌握語言規律,學會正確地熟練地運用語言這個工具,張志公先生說:語文教學肩負的任務不是單一的,但是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語言學習,是語言的理解和運用,是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

《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 篇5

《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材中的一篇選讀課文。這類課文內容基本與單元對應,教學時,教師提出要求,透過交流促進閱讀,引導學生更多,更廣泛地課外閱讀。《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所對應的是第三單元,這個單元的教學主題是: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瞭解大自然給人類的啓示,而這篇課文可以說這組課文的延伸。

《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是一篇科普說明文,爲了使學生在學習時能更清楚、明瞭,課前找了許多課文之外的關於動物共棲現象的資料,準備很多、用心良苦。教學時,從學生質疑課題入手,由學生根據課題提出了幾個問題:什麼叫共棲?

哪些動物共棲?怎樣共棲?教學時,我在掃清了學生的字詞障礙之後,緊緊圍繞提出的問題讓學生,讓學生了解文中講述的三種生物共棲現象,弄清共棲的原因。

之後補充拓展,讓學生從《蛇與莊稼》的課文中明白一些道理,又從《自然界的最佳拍檔》中讓學生了解了“鬃狼———狼果樹—切葉蟻”這一有趣的現象。

課上完了,總覺得有許多是沒有完成的。就像評課的老師說的一樣,沒有對有趣進行多學習。其實,在上課開始之初,我也曾想過要把重點放在有趣上,讓學生多說一說有趣在哪兒,可是又考慮到這是一篇選學的課文,如果我上的太詳細了就又變成了和精讀課文一樣了嗎?所以爲了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動物的有趣的現象,我把文章的內容上得稍微簡略些,補充了更多的內容。給我自己的感覺就像走過場。這樣的文章究竟該怎樣上呢?哎,難難難!

《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 篇6

主題反思“有趣的動物”喜歡小動物似乎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我們以“有趣的動物”爲主題開展了教學活動。

在開展綜合活動《猜猜我是誰》時,活動一開始,教師以猜謎遊戲的形式匯入,當孩子們在猜出謎底時,心裏甭提多高興,接着教師出示小動物的手偶更是引起孩子們的注意,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再如科學探索活動《找尾巴》,我首先請幼兒回憶“你知道哪些動物是有尾巴的,它們的尾巴長什麼樣子?”並利用多媒體課件,請幼兒依次猜出是哪個小動物的尾巴,並說出尾巴的本領。最後讓幼兒給沒有了尾巴的動物貼上尾巴幼兒在看看,玩玩,做做的過程中學到了知識。

語言活動《小老鼠和大象》一課讓幼兒充分的理解了大和小兩個相對的關係,大大的大象和小小的小老鼠會成爲快樂的好朋友,大象的所有物品和小老比較都是很大很大的,透過傾聽故事,觀看圖片,進一步增強了幼兒的語言邏輯能力。

透過各種活動進一步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環境、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從各個不同的角度說出自己喜愛某種動物的原因。雖然小班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夠豐富,只會說一句很簡單的話,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他們非常樂意和同伴們進行交流,歡笑聲在活動中此起彼伏。

對孩子們來說,喜愛動物之情是與生俱來的。鼓勵孩子們去親近、去關注自己周圍環境中的小動物,孩子們是非常樂意的,他們完全可以找到多種小動物,並對其中的一種或幾種發生興趣,而這種興趣將激發他們自發地觀察認識這些動物,從中獲得更多的小動物的資訊。

透過“可愛的動物”這一主題活動的開展,使幼兒對動物生動有趣的形象有了初步的印象,爲孩子們的思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引發了孩子們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 篇7

《有趣的動物》口語交際是二年級上冊第一組教材《語文園地一》中的內容。第一組教材是以科學爲主題編排的,力求透過這次口語交際訓練,既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又能豐富學生的知識,進一步培養學生對動,植物的興趣,引導學生關注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由於低年級學生對動、有比較濃厚的興趣,本堂課的教學策略是:嘗試讓學生把自己當成一種有趣的動物或,透過創設情境、示範引路、嘗試接觸、小組交流、班內交流的教學流程,體現出學生學習口語交際時循序漸進、逐步遞升的特點。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反覆強調“認真傾聽”、“把話說清楚、說完整”、“能提出自己的想法”、“抓住特點介紹”、“注意有禮貌”等口語交際的基本要求,引導學生進行介紹和交往,使學生養成善於交際、樂於交際的好習慣,並能在活動中感覺到動植物的有趣以及保護動植物的重要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讓學生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爲了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教學設計中,我注重鼓勵學生課前收集資料,課堂中精心創設各種交際情境和民主寬鬆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讓學生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努力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並讓他們在交際中瞭解各種有趣的動物、植物,激發他們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因此,教學中我注重學生口語交際興趣的培養,同時更注重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 篇8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素質”,它既是一個人智慧的反映,也是一個人隨身攜帶的永不過時的魅力。口語交際能力的強弱,對一個人的發展與成功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口語發展實際,我想一堂好的口語交際課,應該達到讓學生敢說、會說、樂說的境界。

本着這樣的理念,我設計了這次口語交際課的教學方案,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積極參與課堂,願意與別人交流,並能認真聽別人說,然後作出評價。這堂課也讓我收穫了很多,原來我很怕上口語交際課,透過這次的實踐,我覺得口語交際不再那麼遙遠、那麼神祕,其實也能讓老師喜歡教,讓孩子們喜歡上。綜合自己整堂課的教學,我覺得幾點比較成功:

一、情境的創設

這一堂口語交際課上,我爲學生的交流創設了情境,把教室變成動物園,讓孩子們扮演自己喜歡的動物,一起參加在的動物園舉行的“有趣的動物大聚會”,我則扮演大象阿姨受獅子大王之託來當這次聚會的主持人和評委,準備評選有趣的動物,大象阿姨主動向動物精靈大聲打招呼,孩子們很快進入情境,大方地介紹自己的名字,並向身邊的“小動物”打招呼問好。透過大象的自我介紹,引導動物從名字、樣子、特點等方面進行自我風采展示。然後進入快樂的交朋友活動,最後評選、頒獎。透過這些有意思的活動把學生帶入到情境中去,在生動逼真的情景中展開交際,大大激發了孩子的表達慾望,孩子們能暢所欲言。

二、引導學生學會傾聽

在口語交際中,傾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巧。在本節課上,我特別強調對學生“聽”的要求。在老師示範自我介紹和豬籠草介紹的時候,我都先對學生的聽提出明確的要求:“認真聽,邊聽邊記;如果有問題可以禮貌插話。”聚會結束還會評選出幾名“最佳聽衆”。孩子們很認真地傾聽,並禮貌地質疑,比如有:只有“手指”大的“絨猴”喜歡捉“蝨子”吃,這“蝨子”是什麼東西呀?這麼小的“絨猴”怎麼敢吃那麼大的獅子呢?孩子你一言,我一語地問開了,把課堂引向高潮。孩子都聽得很認真,在評價他人時也能從語言和介紹的內容有趣在哪兒進行評價,並能對同學的發言進行補充。

三、實現有效的雙向互動

口語交際的核心就是雙向互動。我在這堂課的教學活動中,想方設法實現課堂教學中的雙向互動。首先是師生互動,教師必須轉變角色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這次口語課中,我以動植物的一員大象參加這次聚會,從一開始和孩子們的相互問好,活動中大象的示範介紹,課堂中對學生髮言的評價,老師與學生互交朋友,無不體現了老師與學生的雙向互動。

《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 篇9

這是一節以孩子們多變的嗓音爲探究材料的科學活動,在實施過程中體現了以下兩個特點:

一、探究過程快樂。

1、快樂的遊戲情境。

以幕後打招呼的遊戲匯入活動,先引導幼兒感知聲音的粗細,進而探究聲音的其他簡單變化,再到技術加藝術化的口技嘗試,讓幼兒始終保持着較高的興趣。

2、快樂的交流表演。

教師沒有泛泛地講解聲音有多少種變化,而是鼓勵幼兒自由地交流一句話來體現他們探究的聲音變化的過程:聲音變粗變細、變快變慢、變高變低亦或是情緒的變化;特別是在模仿口技表演環節,幼兒很主動地要求表演,技能上無可厚非是欠缺的,但表演的範兒還是十足的,儼然就是一個個小小的口技演員,紛紛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二、經驗提升無痕。

1、無痕解決重難點

幼兒如何能合理有序地將自己探究的聲音變化的方式盡數來交流與表現呢,爲了解決這一重難點,我設計了記錄表,嘗試讓幼兒自己做記錄,這樣便於記錄者交流,也便於教師瞭解幼兒的思考過程,同時也能讓其他幼兒參與其中來提出問題;幼兒是否能運用各種方式來變化聲音呢,我設計了看標記演唱《小兔乖乖》的歌曲,演唱有三遍,這三遍體現了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此類方法的運用,使難點易化,有利於幼兒主動建構提升經驗。

2、無痕提升再拓展

科學集體活動一定要讓幼兒有提升、有發展,於是我精心準備了一組口技大師表演的聲音與視頻《邊防哨所的一夜》,帶給孩子們強烈的聽覺和視覺衝擊力,拓寬了幼兒視野,提升了科學探究的素養,爲幼兒今後科學探究精神的樹立奠定了良好基礎。

《有趣的動物》教學反思 篇10

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啓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探究慾望,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觀察、比較、分析、推論等方法進行探索活動。

本次活動正是透過課件激發幼兒興趣,讓幼兒觀察動物,幫助幼兒發展觀察力,從而養成主動探索學習的能力。活動中有個別幼兒參與不積極,我認爲是對動物沒有興趣和缺乏積極探求的慾望,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應培養對這些幼兒的求知慾,使其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