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學設計>

《重力》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閱讀(3.07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重力》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重力》教學設計

《重力》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本節是在第一節“彈力”內容的基礎上,研究另一種最常見的力——重力。教材充分運用插圖和實驗,使每一個知識點都是從觀察或實驗引入的,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課本讓學生透過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係”,極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鍛鍊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實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麼是重力,瞭解重力產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方向和重心的概念及重垂線的應用。

3、知道重力的大小與質量成正比,並能用公式G=mg計算有關問題。

4、經歷重力大小與質量的關係探究,能對實驗過程進行合理的分析和評估。

過程與方法:

1、透過觀察和實驗,感知重力的存在,培養觀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透過探究重力和質量的關係,分析實驗數據,學習資訊處理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實驗能力和利用數學模型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3、由實驗感知重力的方向並能運用結論對實際問題做出分析,培養學生分析、概括和應用物理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象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課堂上的觀察分析活動,使學生養成善於觀察思考的良好習慣和提高辯證的分析物理知識的意識。

2、透過瞭解生活實際中物理知識的應用,增強學習物理、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

3、培養學生交流意識、團隊協作精神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於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探究重力大小與質量關係

[教學難點]

重力的方向

[教學方法]

1、探究法:透過學生的探究實驗得出重力與質量的關係。

2、觀察分析法:透過觀察分析明確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理解重心的概念。

[教學手段]

讓學生用日常生活、學習用品做實驗,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感受到物理就在身邊,科學就在眼前,激發學生學好物理的興趣和願望。在探究實驗中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猜想、操作、記錄、分析論證、交流評估,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角,並注意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教學用具] 鉤碼、彈簧測力計、重垂線、粗細均勻的木棒、方形薄板、玩具“不倒翁”、橡皮泥、投影儀。

[教學過程]

新課匯入:

教師播放課件(①蘋果下落 ②水往低處流 ③拋出的球落地 ④羽毛飄落) 引導提問:①你看到的這些物理現象有什麼共同特點?

②物體下落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交流討論。討論結論:它們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重力。

推進新課:

一、重力的由來:

1、1665至1667年間,一天傍晚,牛頓坐在蘋果樹下乘涼,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他忽然想到:爲什麼蘋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飛呢?(課件)

2、請同學們用一根細線拴住自己的橡皮作圖13.2-1所示的實驗(課本圖13.2-1模擬引力),說說你的感受。(課件)

3、引導提問:

(1)橡皮爲什麼沒有飛出去?

(2)同樣的,圖中月亮在繞地球做類似的運動,爲何不會飛走?

4、牛頓認爲,地球和月亮之間存在互相吸引力。

有哪位同學知道有關牛頓對這方面的研究?(鼓勵有這方面知識的同學發言)

5、總結:牛頓認爲地面上物體受到地球吸引力下落與地球和月亮之間的吸引力是同一性質的力。發現萬有引力。

6、引導提問:怎樣描述萬有引力的大概內容?

學生可分組議論

結論:“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大到天體,小到灰塵之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這就是萬有引力”,從而得出重力概念:

7、重力(G):地面附近的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8、引導提問:重力的施力物體是誰?

學生討論。回答:地球。

學生進一步明確:地球上的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列舉: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物體受到重力作用的現象,如踢出的足球會落到地面、人不小心會從高處摔下等等。

9、引導提問:①地球對地面附近物體有重力作用,地面附近物體對地球有沒有這種作用?學生討論。回答:地面附近物體對地球有這種作用。

②重力就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嗎?學生討論。回答:重力是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不能等到效於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這是因果關係而不是等價關係,因此不能說:“重力就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重力只是萬有引力的一部分。

10、引導想象:“假如重力突然消失,會怎麼樣?”

學生分組討論:各抒已見。

教師引導過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有的物體比較重,有的物體比較輕,這說明物體的重力是有大小的。

下面一塊學習重力的大小。

二、探究重力的大小:

1、生活中常把物體受到的重力簡稱物重,重力的大小叫做重量。有的物體所受的重力比較大,有的物體所受的重力比較小。

2、引導提問:物體的重力大小可能跟什麼物理量有關?又是什麼關係呢?

讓學生大膽猜想,把所有可能的情況都說出來。

①物體的體積;②物體的質量;③物體的形狀;

④它相對地面的位置;⑤物體的密度等等。

學生再說出自己猜想的理由、事實依據。把各學習小組猜想總結起來:可能跟質量有關。

3、肯定這一猜想,指出:在缺乏足夠依據的情況下所做出判斷稱爲假說,假說的正確性有待於實驗的檢驗,你認爲這個實驗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你需要哪些實驗器材?怎樣測量?在學生制定計劃設計實驗的基礎上,教師適當補充自己的意見,形成實驗方案(課件)

此實驗的關鍵是:①要選精確度較高的彈簧測力計。②要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③要在豎直方向測重力。

4、得出結論物體的重力和其質量的關係:

①物體的質量越大,重力也越大。②物體所受的重力與質量的比值相同。③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課件)

學生交流G與m的比值,分析這一比值有所不同的原因。

教師引導說明:科學家們所做的大量實驗表明,

這個比值約是9.8N/kg,即g =9.8N/kg。

因此,G/m=g或G=mg。

①符號的意義及單位:G--重力---牛頓(N)

m--質量---千克(kg)

②其中g =9.8N/kg表示的意義是:在地面附近質量爲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爲9.8N 。 ③嚴格的講,g的數值不是恆定的,隨地理緯度和海拔高度的改變而改變。

④向學生說明g的單位可根據重力G(N)和質量m(kg)的單位得出:g=9.8 N/kg。在使用公式G=mg計算時,質量(m)的單位必須用kg。重力(G)的單位必須用N。說明:粗略計算時取g=10N/kg。

5、課堂練習(課件)

練習1,質量是50 g的雞蛋,重是多少牛(取g=10 N/kg)?

練習2,根據自己的體重,估算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練習3.,有的同學猜想,重力和物體體積有關,我們可不可用一個簡單的實驗驗證呢?

教師引導過渡:我們學過力的三要素,那麼力的三要素是指什麼?學生回答: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重力是一種常見力,它的方向怎樣?

三、探究重力的方向

1、實驗探究:將小球懸掛在鐵架臺的橫杆上,待球靜止時,在圖上畫出球靜止時細線的位置。

將鐵架臺傾斜一個角度,在圖上畫出球靜止時細線的位置。

兩圖中細線都處於______位置,這說明什麼?

結論: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2、課堂練習:(1)作出下圖中物體所受到的重力示意圖(課件)

3、重力的方向的應用:重垂線

學生自主活動:用手中的重垂線校準牆壁是否豎直(看重垂線是否與牆壁平行),窗臺桌面是否水平。

4、引導提問: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能給人類造成危害嗎?舉例說明。如何避免重力給人類造成危害?學生討論。

回答:重力能給人類造成危害。例如:地震時房屋倒塌會把人壓傷。爲了避免地震能給人類造成危害,要經常收看地震預報。

5、[想想議議]

圖12.1-7“下”指的是什麼方向? (播放課件)

學生討論後,明確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或物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對於他們所處的位置來說都是豎直向下的.因爲地球是圓形,所以地球上不同位置上的“下”實際都指向了地球的中心,因此我們所說的豎直向下的“下”指的是指向“地心”。

指向地心的方向叫“向下”,背離地心的方向就應該叫做“向上”。正因爲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們都受到地球指向地心的重力作用,所以各個地方的人們都能安然無恙地生活在地球表面。

四、重心:

1.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我們叫它重心。

教師說明:把重力作用集中於物體上的一點(重心),效果不變,卻使重力問題簡化。這種方法稱爲等效法。重心是一個物體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的等效作用點。

2.如何找物體的重心?

質量分佈均勻的物體,重心的位置只跟物體的形狀有關.有規則幾何形狀的均勻物體,它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課件)

3.播放(課件)

現在請同學們拿出自己親手作的“不倒翁”,扳一下,看它怎樣運動,爲什麼它不倒,它的重心有什麼特點?

學生:不倒翁身體的下部有一個很重的物體,上部幾乎是空的,因此它的重心很低.將不倒翁扳倒後,重力的作用就會使它回到原來的位置,所以扳不倒。

學生舉出日常生活中類似的事例。如:落地電風扇有一個很重的底座等等。

《重力》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理解的概念:

(1)知道什麼是重力勢能,強調“勢”的含義。

(2)透過做功與能量關係,得到重力勢能公式ep=mgh,知道在國際單位制中,勢能的單位是焦耳(j);勢能是標量。

(3)瞭解重力勢能的相對性及勢能差的不變性。

2.掌握重力做功特點及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的關係,應用其解決相關問題。

3.知道彈性勢能及其相關因素。

二、重點、難點分析

1.本節重點是重力勢能的表達,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的關係。

2.對於勢能這種潛在做功能力的理解:一旦做了功,勢能就發揮出來而減少了。

3.要強調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的相反量的關係,這在初學時很容易發生錯誤,所以應作爲難點強調。

三、教具

投影儀及幻燈片(主要用於把課上要舉的例題和圖打出,節約時間和黑板空間)。

四、主要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已知道運動的物體具有動能,那麼靜止的物體是否有能量?我們又是如何知道它是否具有能量的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新課內容。

(二)教學過程設計

1.重力勢能

利用剛纔學生舉的例子說明,被舉高的重物一旦下落就可以做功,表明處於一定高度的重物“儲存”着一種能量,這就是重力勢能,即:重力勢能是由於物體處於一定高度而具有的能量。

從重力勢能的含義可以看出,它與物體的重力和高度有關,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2.重力勢能公式

功是能量變化的量度,重力勢能的變化也可用做功表示出來。例如,用一外力把一質量爲m的物體勻速舉高h,由於是勻速上升,物體的動能不變,外力舉高物體做的功w=mgh全部用於增加物體的重力勢能。而此過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亦爲mgh,也就是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就獲得了多少重力勢能。用ep表示勢能,則處於高度h處的物體的重力勢能爲:

ep=mgh

即重力勢能等於物體重力與高度的乘積。

從勢能公式的指導可以看出,它與功一樣,在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也是焦耳(j),而且也是標量。它是由物體所處的位置狀態決定的,所以與動能一樣是狀態量。

《重力》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重力勢能的定義及定義式。

2.知道重力勢能的值是相對的,理解重力勢能正負號的含義。

3.理解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關係,知道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

4.培養探究歸納能力和邏輯思維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在探究過程中滲透科學的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實驗過程觀察法及實驗結果分析法。

2.體會用“實驗法”和“理論推導”相互驗證問題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從對生活中有關物理現象的觀察,滲透在探究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喜悅,激發學生探索自然規律的興趣。

2.透過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與協作探究,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3.體驗科學不僅僅是認識自然,挑戰自然,更在於能動的改造自然。

【學習起點】

1.高一學生認識事物的特點是開始從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的邏輯思維過渡,但思維還常常與感性經驗直接相聯繫,仍需具體形象的圖片畫面來支援。

2.學生在初中時已接觸過重力勢能的概念,在高中階段重點是定量的學習重力勢能。

3.學生已學習了功的概念和計算方法,透過重力做功的計算來判斷重力勢能的變化。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本節課重點是重力勢能的概念及對重力勢能的應用。

2.本節課難點是如何探究重力勢能的概念。

三、教學方法

探究法,實驗觀察法,控制變量法,演繹推理法,講授討論,分析歸納法。

四、教學教具

鐵球和橡膠球各一個,白紙若干張,CAI教學課件,視頻展示臺。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投影多媒體圖片:利用生活常見事例,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這是一幅美國內華達州亞利桑那隕石坑圖片。這個隕石坑是5萬年前,一顆直徑約爲30~50米的鐵質流星撞擊地面的結果。這顆流星重約50萬千克、速度達到20千米/秒,爆炸力相當於20xx萬千克梯恩梯(TNT),超過美國轟炸日本廣島那顆原子彈的一千倍。爆炸在地面上產生了一個直徑約1245米,平均深度達180米的大坑。據說,坑中可以安放下20個足球場,四周的看臺則能容納200多萬觀衆。可見,有些重力勢能在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巨大的。

過渡語:既然自然界中有些重力勢能具有巨大的能量,那麼我們人類可以將之加以利用。

這是一幅水力發電站圖片,是利用水的重力勢能來發電的。這些重力勢能正在造福人類。(請同學們自己舉些例子)

過渡語:當然,萬事萬物有利也有弊,如次巨大的重力勢能也可能會造成重大的災難。

這幅圖片說的是20xx年9月21日上午,俄羅斯高加索北奧塞梯地區的一個村莊發生雪崩,造成至少100人失蹤。(請同學們自己舉些例子)

由以上資料可知,重力勢能與我們的生活有密切關係。我們只有認識自然,才能更主動的改造自然。今天這節課我們將深入地學習重力勢能知識及其應用。

(二)啓導互動、主體探究

透過前面對功和能關係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怎樣判斷一個物體具有能量,即:一個物體能夠對外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量;而且對外做功越多,這個物體具有能量就越多。

《重力》教學設計4

【課 題】

【教 材】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三章第二節《重力》教材

【授課教師】徐澤心

【教學對象】九年級學生

【學情分析】

1.認知特徵:熱愛物理,思維敏捷。

2.背景知識:知道什麼是力,對重力有感性的認知。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透過觀察分析日常生活的現象,知道重力是由於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培養學生觀察、思維、聯繫生活實際等能力;

(2) 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並學會找規則物體的重心;

(3) 透過實驗探 究,理解重力與質量的正比關係,有初步的資訊處理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 能用公式 G = mg 計算有關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

( 1) 透過參與探究活動,讓學生學會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能利用表格的形式收集實驗數據;

(2) 透過分析實驗數據,讓學生學會用比值處理數據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透過觀察和實驗,使學生樹立以觀察和實驗的方法來研究物理問 題的思想;

(2) 透過聯繫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

(3) 透過物理知識與自然、生活現象的關係,使學生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原理。

【教學重點】

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教學難點】

理解重力的方向和作用點

【教法學法】

1. 教學方法:老師引導,讓學生思考,討論,老師總結,中途進行必要的實驗論證。

2. 學習方法:積極配合老師,努力思考理解內容慨念,進行交流學習,自主學習。

教學資源】人教版課本,重力ppt課件。

【授課時間】

【教學流程】新課引入重力定義,重力的大小:探究重力與質量的關係,重力的方向,重力的作用點——重心,發展空間,課堂小結 ,課堂練習

【教學過程】

2

3

4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1、重力(G):因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2、重力方向:豎直向下 應用:重垂線

《重力》教學設計5

一、教材依據

九年義務教育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八章第二節《重力 力的示意圖》

二、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設計依據本節課的知識內容,學生的實際從三個方面出發設計,本節課的知識內容包括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和力的示意圖的畫法,在探究重力的大小和重力的方向知識時設計了探究性的實驗,讓學生透過實驗獲得知識,而力的示意圖的畫法,主要是讓學生透過練習掌握。學生普遍動手能力和把知識應用於實際的能力較差,爲此在設計時一是改變了原來教材的編排,力的三要素教材上是在學完了重力後才提到,我在設計教學過程,講重力知識時就按照三要素去講,隱含着力的三要素,重力勢能教材上是學完了整節課後才學習,我在設計時把此部分知識安排在了重力講完後,這樣做以調整讓教材中的知識思路更清晰,更便於學生去學習;二是重視物理課的實驗性,物理課的一個特點就是在實驗中獲得知識,所以在教學時依據內容需要,設計學生實驗,讓學生動手去操作,培養學生的能力;三是重視物理教學的生活性,物理內容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與實際生活聯繫緊密,所以在教學中列舉了大量的與本節知識相關的生活實例,幫助學生理解知識,讓學生學會學習,並培養學生把知識應用於生活實踐,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知道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勢能,力的描述方法,理解重力的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係

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嘗試根據已有經驗進行科學的猜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對用重垂線校準的操作產生提高自己能力和應用知識的願望

現代教學手段:注重透過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探究實驗,得出結論,實物的觀察讓學生更直觀的理解知識點

四、教學重點

重力的大小、方向及作用點 五、教學難點

重力與質量的關係,力的示意圖

六、教學準備

1、把本班48名學生進行分組,分成12組,每組確定組長一人,便於在小組實驗時的操作。

2、準備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13個,鉤碼若干,鐵架臺13個,細線13條

3、所需的其他器材:小黑板2個,建築用重垂線1個,不倒翁1個,舊式落地扇1個

4、把本節課的練習題、例題寫在小黑板上

《重力》教學設計6

一 概述

《重力》是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第十二章第二節內容。本節由“重力是怎樣產生的?”“重力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重力的方向沿什麼方向?”三個核心問題組成。

重力的概念比較複雜,而且比較抽象。雖然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對重力有一些模糊的認識,但有些認識是不科學的,例如,有的學生認爲重力就是地球的引力、重力是物體自己施加的等,爲了深求物理規律、掌握物理學的研究方法,本節課以“模擬引力”的實驗激發學生的思考,以牛頓的研究成果作啓示,啓發認識神祕的宇宙間存在萬有引力,再透過列舉日常生活中的事例,進一步說明地球上的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是一種最常見的力,它在力學學習中有廣泛的應用,在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都必須研究重力對物體運動有無影響,因此重力在力學中處於基礎地位

二 教學目標

根據重力的地位和作用要求,透過本節課的學習要達到如下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 知道重力是由於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力

● 知道重力的方向

● 透過實驗探究,瞭解重力大小跟物體質量的關係

(2) 過程與方法

● 經歷探究重力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的過程

● 嘗試根據已有經驗提出科學的猜想

● 體會用圖象處理實驗數據,根據圖象研究實驗結論的方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對重力的存在及應用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主動分析日常生活中有關重力的現象

● 透過對用重垂線校準的操作產生提高自己能力和應用知識的願望

● 培養學生樂於參與科學實踐的情感,在實驗中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

三 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重力的.概念 重力與質量的關係 重力的方向

教學難點: 重力與質量的關係

四 學習者特徵分析

由於學生思維的侷限性,本節課學生可能猜想重力跟形狀、體積、材料、密度、質量等因素有關,教學中不要急於否定,學生的猜想,只要言之有理就要表揚、肯定,最後根據公式可合併一些猜想的類型,還可以準備一塊橡皮泥,讓學生捏成大小、體積不同的任意形狀,測重力,探究重力與體積的關係在重力方向的巧妙應用中,讓學生自己想辦法檢驗牆壁是否豎直或桌面是否水平,透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和能力。

五 學法設計

在學法上 由於學生思維的侷限性,本節課學生可能猜想重力跟形狀、體積、材料、密度、質量等因素有關,教學中不要急於否定,學生的猜想,只要言之有理就要表揚、肯定,最後根據公式可合併一些猜想的類型,還可以準備一塊橡皮泥,讓學生捏成大小、體積不同的任意形狀,測重力,探究重力與體積的關係

在重力方向的巧妙應用中,讓學生自己想辦法檢驗牆壁是否豎直或桌面是否水平,透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和能力。

六 教學過程設計

1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生共同演示“模擬引力”實驗,透過觀察、討論、思考、相互交流感受,揭示萬有引力的存在。

2 新課學習

(1)講述杞人憂天的故事,激起學生求知的慾望,再結合一些客觀實際──所有的物體在沒有受到拉力或支援力的時候最終都將落回地面上來,揭示重力的存在

(2)探究重力的大小與那些因素有關

學生試着拿起書桌上現有的不同物體,感受不同物體重力的大小,並交流感受,發表觀點,由有的物體會重些,而有的物體

會輕些的事實提出猜想:重力可能與那些因素有關?並用實驗驗證猜想。根據構思分組動手實驗探究,設計表格,記錄實驗數據。此前簡單穿插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實驗結束後,聽取學生的彙報,及時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給予適當的補充說明,做最後的彙總總結。學生依據實驗數據繪製圖象,整理分析概括,向同學彙報自己的成果,得出重力與質量的關係,並說出g值的物理意義

(3)重力的方向

根據自學感悟,自制重垂線,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對重力的方向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引導學生根據重垂線的實驗,結合二力平衡條件,講述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而不是垂直於物體表面向下。應用所學的知識檢驗牆壁是否豎直或桌面是否水平,既鍛鍊了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解決了本節課的一個重點。

(4)重心

看板畫:滑雪運動員曲身滑雪。討論、思考、發表觀點,啓發學生彎腰是爲了降低重力的作用點───重心,增強穩定性。讓學生動手找找手中的直尺、物理教科書的重心應該在什麼地方?可以討論,發表觀點和猜想。透過動手做實驗來驗證猜想。得出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的物體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對於形狀不規則物體的重心,可以利用已學的二力平衡條件知識,確定重心的位置───懸掛法,

《重力》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重力是如何產生的,能列舉生活中的重力現象,感知重力; (2)透過實驗探究,知道重力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係;

(3)瞭解並描述重力的方向,會用重力方向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4)瞭解重力的重心。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的過程,領悟科學探究方法,主動建構知識;

(2)透過體驗和觀察,感知重力方向,培養學生善於觀察、樂於思考的能力;

(3)透過創設物理情境,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透過觀察、實驗、設問釋疑,營造師生情感交流、相互啓迪、輕鬆和諧氛圍;

(2)透過體會“物理就在身邊”的過程,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設計思路

1、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和核心任務

“重力”這節課,知識點本身難度不高,但比較瑣碎。我透過一系列問題情境和實驗情境的設定,以知識爲載體,創設對話平臺,營造師生情感交流、相互啓迪、輕鬆和諧氛圍;促使學生主動交流、勇於表現,激發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利用大量的、具體的、感性的素材,主動建構與重力有關的知識,使學生體驗多種學習方式,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2、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是物理課堂必須承擔的責任

這節課,透過設定與學生認知不同或認知匹配的情境,培養學生髮問意識和思維能力;透過探究“重力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係”,讓學生充分經歷猜想及實驗數據分析的過程,從而透過質疑、對比分析等環節,得出結論,提高探究能力;透過“重力方向”的感知、探究及應用,使學生對“重力方向”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目的。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學生經歷自主建構重力與質量成正比的過程,認識重力;

(2)透過觀察、討論及實驗,讓學生了解重力方向、重力的作

用點。

教學難點:(1)透過創設主動學習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師對課堂動態生成的有效引導和駕馭 (3)學生描述“重力方向”過程的教學

四、教學準備

學生:彈簧測力計、質量已知的鉤碼、重垂線、鐵架臺、細線、金屬組 教師: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自制“重力方向”演示器、

一端裝有鐵塊的粗細均勻的管子、不規則形狀的紙板、細線

五、教材及學情分析

本節是在學習了“力” 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力是一種最常見的力,學生有着豐富的體驗和感性認識。 這節課,知識點本身難度不高,可透過一系列問題情境和實驗情境的設定,創設對話平臺,促使學生主動交流、互動,激發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利用大量的、具體的、感性的素材,從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三個方面,感知重力、認識重力、描述重力。“重力方向”的認識對學生來說是難點,透過學生觀察、實驗、實踐活動等環節的設定,使學生認識“豎直向下”的含義,爲後續知識壓強、功、機械效率的學習打下基礎。

《重力》教學設計8

【設計說明】

新課標下的“雙基”教學,應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髮展規律,採用低起點、小臺階、快步子、精講練、多反饋、勤矯正的教學策略,來把握課堂教學的平衡,使知識、技能、能力同步提高。本節課我透過初步的備課,結合我班學生以往在實驗時熱情不高,積極性難調動等實際情況,擬採用較有吸引力的匯入和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氛圍,讓學生們展開想象的翅膀,透過列舉事例、動手實驗、討論交流等方式來了解重力,讓學生主動地吸取知識,大膽提問、大膽猜想。培養學生探究、創新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節是在前一章學過的力的一般知識基礎上,利用這些知識來研究最常見的一種力——重力。教材中先透過學生熟悉的例子使學生認識了重力的存在,然後透過學生的探究實驗,研究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用在座標上作圖的方法得出了重力跟質量的關係,這種做法思路簡捷。學生容易掌握,同時學會了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一種方法——圖象法。關於重力的方向,教材中首先說明用線將物體懸掛起來後物體靜止時線的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這個方向叫豎直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並透過想想議議讓學生明白豎直向下的“下”指的是什麼。透過實際的例子說明豎直向下的重力方向在實際中的應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和能力。最後告訴學生地球吸引物體的每一部分,但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認爲是集中在一個點上,這個點叫物體的重心,滲透了“等效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什麼叫重力,瞭解重力產生的原因。

②知道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關係。

③瞭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點。

2.過程與方法

透過探究瞭解重力和質量的關係,培養一定的實驗能力,利用數學模型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樂於探究自然現象,物理道理的興趣,提高學生辯證的分析物理知識的意識。

【重點、難點分析】

1.“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和g值有關”是本節的重點,g值恆定是有條件的。

2.探究“重力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的過程是本節難點。

【教學媒體和資源】

實物教具:重物、重垂線。

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多個鉤碼、細線、小重物。

實物教具、實驗器材和多媒體課件分別在本課的引入、學生探究等環節中得到應用,它們的使用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興趣,引起學生的好奇,爲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充足的實驗器材,使學生的學習資源更爲豐富。

【教學和活動過程】

(一)教學準備階段

1.課前根據本節課需要自制了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動畫演示多媒體課件,在引入新課時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

2.需要對學生分組,前後桌4人一組,每組包括能力不同的學生,設組長1名,中心發言人1名,其他人可適時補充,組長主要肩負引領和鼓舞同學學習積極性之責。

(二)整個教學過程敘述

具體教學過程 ,分爲六個板塊來完成:

第一板塊:複習舊知識,引入新課

首先以提問的方式複習力的概念、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圖示,爲學好本節新課做好必要的知識準備。

然後,利用課本54頁“想想做做”,讓學生做“模擬引力”實驗。再利用“蘋果落地”及“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多媒體動畫引入新課。

說明:1.讓學生透過實驗感受橡皮不會飛走是因爲受到“引力”作用,拉進了學生跟所學知識的距離。2.由於學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力現象的體驗,並且在小學時就知道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們對插圖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重物的落地是由於地球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這樣引入新課很自然,體現了物理知識是來源於生活的。

第二板塊:重力的概念及產生原因。

引入新課後,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產生的原因和施力物體,使學生理解重力的概念。

說明:方法簡單明瞭,並有助於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第三板塊: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係”

透過剛纔的學習我們對重力方向、重力的作用點、重力的施力物體等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接下來我們再來探究一下重力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請同學們思考二分鐘後再發表看法。(兩分鐘後學生談自己的猜想)

板書學生的猜想:重力的大小可能與①物體的體積;②物體的質量;③物體的形狀;④它相對地面的位置;⑤物體的密度等等有關。(猜想有怎樣的關係?)

說明:上面的幾種猜想是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建立的,其中體積和密度對重力的影響都可歸納到質量當中。同種物質,體積越大,質量越大,。相同體積的不同物質,密度越大,質量越大,所以只研究重力與質量的關係即可。物體所受重力與位置的關係到高中再去探討。教師應帶領同學對部分假象進篩選,找出共同的研究目標。

讓學生三人一組設計探究重力大小與質量關係的實驗。

教師巡視,隨時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對有問題的小組及時給予幫助。(約15分鐘)。

說明:學生對自己動手做實驗很感興趣,可以說他們的熱情高,幹勁大。每個人都爭先恐後的講述自己的設計意圖,互相補充,擬訂出最佳的設計方案。這時課堂上的講話聲比較大,也有人離開了坐位,此時老師要因勢利導,絕對不能批評學生。否則會挫傷他們的探究興趣,使課堂成爲一潭死水。

討論交流得出以下結論:根據測量數據做出的重力與質量關係的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

每一次測出的重力與其對應質量的比值基本上是一個不變的值,這個比值大約是9.8,即:實驗結果說明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我們用G表示重力,g表示重力和質量的比值,同學們實驗的結論就可以用一個公式表示,請大家自己表示出來,(一名同學板演)並說明單位是什麼。

向學生說明g的單位可根據重力G(N)和質量m(kg)的單位得出:g=9.8 N/kg。在使用公式G=mg計算時,質量(m)的單位必須用kg.重力(G)的單位必須用N.粗略計算時,g的值可取10 N/kg。

[投影]

練習1.一塊鋼錠的質量是4 t,計算它所受到的重力。

練習2.質量是50 g的雞蛋,重是多少牛(取g=10 N/kg)?

練習3.根據自己的體重,估算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學生練習,兩名同學板演,最後教師講評)

教師強調: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將質量稱爲重量,同學們應注意區別。

說明:利用學生探究來完成這部分知識的教學,好處有兩個:一是使學生有機會參與課堂教學,自主地進行物理規律的探究,體現自主性原則;二是再次練習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第四板塊:重力的方向

這也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內容。教學時先做演示實驗:用細線把物體懸掛起來,靜止時讓學生觀察線的方向是否是豎直方向。然後剪斷細線,同時讓學生觀察:物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什麼方向下落?這樣又一次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這個知識有一個重要的應用——重垂線,它是建築工人砌牆時用來校準牆壁是否豎直的。由於學生缺乏這方面的感性認識,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學時要先讓學生觀察圖12.2-6,再讓一位學生利用重垂線進行操作,其他同學分析其工作原理。當學生理解了這一現象後提問:如何用這個重垂線來檢查窗臺、桌面是否水平?需要什麼輔助器材?

想想議議:看圖13.2-7思考地球上幾個地方的蘋果都可以向“下”落,但從地球外面看,幾個蘋果下落的方向顯然不同。那麼,我們所說的“下”指的是什麼方向?

說明:這一部分的教學,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遵循了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的方法。重垂線、水平儀是重力方向的重要應用,對它們的學習,也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基本理念。

第五板塊: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這個內容比較抽象,爲了幫助學生建立這個物理模型,可以先做一個小實驗(找刻度尺的重心),然後告訴學生,刻度尺上與手指接觸的位置就是重力的作用點,叫做重心。重心的位置不僅跟物體的形狀有關,而且還跟材料是否均勻有關。向學生出示圓形薄板等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的物體,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幾何中心上(演示),並在黑板上畫出這兩種形狀的物體圖形,標出重心位置,作出重力的示意圖。透過這樣的教學處理,學生便對重心的概念有了一個具體的感知,知道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點上;利用這個重心的平衡特點,還能找出材料不均勻或形狀不規則物體的重心。

說明:利用實驗幫助學生建立了“重心”這個較難理解的物理模型,並應用於實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板塊:佈置作業

《重力》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重力是如何產生的,能列舉生活中的重力現象,感知重力;

(2)透過實驗探究,知道重力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係;

(3)瞭解並描述重力的方向,會用重力方向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4)瞭解重力的重心。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的過程,領悟科學探究方法,主動建構知識;

(2)透過體驗和觀察,感知重力方向,培養學生善於觀察、樂於思考的能力;

(3)透過創設物理情境,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透過觀察、實驗、設問釋疑,營造師生情感交流、相互啓迪、輕鬆和諧氛圍;

(2)透過體會“物理就在身邊”的過程,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設計思路

1、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和核心任務

“重力”這節課,知識點本身難度不高,但比較瑣碎。我透過一系列問題情境和實驗情境的設定,以知識爲載體,創設對話平臺,營造師生情感交流、相互啓迪、輕鬆和諧氛圍;促使學生主動交流、勇於表現,激發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利用大量的、具體的、感性的素材,主動建構與重力有關的知識,使學生體驗多種學習方式,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2、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是物理課堂必須承擔的責任

這節課,透過設定與學生認知不同或認知匹配的情境,培養學生髮問意識和思維能力;透過探究“重力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係”,讓學生充分經歷猜想及實驗數據分析的過程,從而透過質疑、對比分析等環節,得出結論,提高探究能力;透過“重力方向”的感知、探究及應用,使學生對“重力方向”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目的。

1

石河子第九中學 史志芳 電話:15299438825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學生經歷自主建構重力與質量成正比的過程,認識重力;

(2)透過觀察、討論及實驗,讓學生了解重力方向、重力的作用點。

教學難點:

(1)透過創設主動學習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師對課堂動態生成的有效引導和駕馭

(3)學生描述“重力方向”過程的教學

四、教學準備

學生:彈簧測力計、質量已知的鉤碼、重垂線、鐵架臺、細線、金屬組 教師: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自制“重力方向”演示器、一端裝有鐵塊的粗細均勻的管子、不規則形狀的紙板、細線

五、教材及學情分析

本節是在學習了“力” 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力是一種最常見的力,學生有着豐富的體驗和感性認識。 這節課,知識點本身難度不高,可透過一系列問題情境和實驗情境的設定,創設對話平臺,促使學生主動交流、互動,激發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利用大量的、具體的、感性的素材,從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三個方面,感知重力、認識重力、描述重力。“重力方向”的認識對學生來說是難點,透過學生觀察、實驗、實踐活動等環節的設定,使學生認識“豎直向下”的含義,爲後續知識壓強、功、機械效率的學習打下基礎。

《重力》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透過實驗感受到物體重力的方向。

2、能夠利用器物模擬出月球圍繞地球轉的原理。

科學知識:

1、認識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豎直向下的重力,物體重力是由於地球引力引起的。

2、初步體驗到物體間存在着相互吸引的萬有引力,天體的圓周運動可以產生離心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願意主動提供自己的想法,聽取其他同學的看法和意見。

2、體會到任何科學認識都來源於科學實踐,科學認識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3、感受科學活動和探究的樂趣,願意像科學家牛頓那樣大膽想象,熱愛科學研究。

教學重點:

1.認識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物體重力是由於地球引力引起的。

2.初步體驗到物體間存在着相互吸引的萬有引力,天體的圓周運動可以產生離心力而克服地球引力。

教學難點:

1.透過實驗感受到物體重力的方向。

2.能夠用水杯做模擬萬有引力的實驗。

教學具準備:

米尺,裝大半杯水的一次性塑料水杯(杯口穿好繩),畫重力方向記錄圖。

教學過程:

一、生活現象揭示物體都要落地

1、談話:到地上、樹葉飄落、杯子裏的水打翻留向地面、書從桌子上掉下來、水龍頭開啟水流下來、球扔出去後掉下來)

2、雨點、樹葉、杯子裏的水、書、自來水、球,它們最終都會怎麼樣?(板書:落地)

二、感受物體重力的存在

1、(出示米尺並提起)談話:如果老師鬆手,米尺會怎樣?(演示)怎樣讓米尺不掉到地上呢?(用手抓)

2、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個抓尺子的遊戲。

出示遊戲規則,邊講解邊請學生上臺演示。

(1)遊戲由甲乙兩個同學相互配合來完成;

(2)甲同學將右手擡起與腰齊平,張開右手虎口;

(3)乙同學提起米尺,將米尺的一半放於甲同學右手虎口中(注意米尺不能碰到甲同學的手);

(4)當乙同學放下米尺時,甲同學迅速捏緊右手虎口去抓米尺。

(5)完成兩次遊戲後,甲乙同學相互交換再做兩次遊戲。

(6)甲乙同學完成遊戲後,將米尺交給另外兩個同學玩。

注:(1)沒有輪到遊戲的同學請仔細觀察,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甲同學的右手會向哪個方向運動?

(2)甲同學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你手裏有什麼感覺?

3、學生遊戲,觀察手的運動方向,體會手裏的感覺。

4、遊戲後交流。

(1)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甲同學的右手會向哪個方向運動?

(2)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你手裏有什麼感覺?

5、師生演示,加深感受重力存在。

(1)老師請一位同學上來抓老師手裏的尺子,其他同學仔細觀察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甲同學的右手會向哪個方向運動?

(2)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你手裏有什麼感覺?

(3)這股力來自哪裏呢?

6、揭示:我們把物體由於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板書:地球吸引→重力)

7、老師這裏的一桶水受到重力嗎?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水桶受到的重力。

8、小組輪流提桶,並思考:提起水桶時,你手裏有什麼感覺?

9、指名說說:提起水桶時,你手裏有什麼感覺?如果你放手,水桶會怎樣?

10、小結:不管是離開地面的物體,還是在地面上的物體,它們都會被地球吸引產生重力。

三、認識重力的方向

1、談話:重力使物體向哪個方向落的呢?我們可以用箭頭來表示重力的方向。(板畫↓)

2、出示尺子下落和提起水桶的圖。

(1)談話:下落的尺子和地面上的水桶,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用箭頭畫出它們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2)學生畫重力方向。

(3)畫後交流。

A.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展示畫的重力方向。教師及時記錄學生畫的情況。

B.物體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板書:向下)

(4)小結:不管是離開地面的物體,還是地面上的物體,它們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是向下的。

3、出示平地上和山坡上的樹圖。

(1)談話:生長在平地上和山坡上的樹,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用箭頭畫出平地上和山坡上的樹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2)學生畫重力方向。

(3)畫後交流。

A.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展示畫的重力方向。教師及時記錄學生畫的情況。

B.物體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

C.如有學生在斜坡上重力方向畫錯,教師用直尺和橡皮做演示。方法:將橡皮放在直尺上,迅速抽掉直尺,讓學生觀察橡皮下落的方向。

(4)小結:不管是平面上的物體,還是斜面上的物體,它們受到的重力方向也都是向下的。

4、出示地球圖。

(1)談話:地球表面的這些物體(房子、人、飛機、月球),它們都受到重力了嗎?(如果學生說不出,教師提示:這些物體會往外掉嗎?)它們受到的重力方向又是怎樣的呢?

(2)學生畫重力方向。

(3)畫後交流。

A.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展示畫的重力方向。教師及時記錄學生畫的情況。

B.物體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指向地心)

(4)小結:地球表面的任何物體,都具有重力。重力的方向都是指向地心的。我們把這個都指向地心的重力方向叫做豎直向下。(板書:豎直 ↓)

5、出示下雨、樹葉飄落、水打翻、書掉下來、水龍頭滴水、扔球圖,讓學生畫畫這些運動的物體受到重力的圖。

(1)談話:掉落的雨點、飄落的樹葉、掉落的書本、流下來的自來水、扔出去的小球,它們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畫一畫。

(2)學生畫重力方向。

(3)畫後交流。

A.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展示畫的重力方向。教師及時記錄學生畫的情況。

B.物體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

C.爲什麼這些物體都會落向地面?你能作出怎樣的解釋呢?

四、解釋牛頓的第一個問題

1、談話:蘋果熟了落向地面,跟雨點從天上落到地上、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一樣,非常平常。大科學家牛頓看到了蘋果落地會想些什麼呢?你知道牛頓和蘋果落地的故事嗎?

2、邊介紹邊出示牛頓與蘋果落地的故事(出示到第一個問題)。

3、牛頓在300多年前提出的問題,透過今天的學習,你能作出怎樣的解釋呢?(板書:蘋果爲什麼會落地)

4、牛頓是怎麼解釋的呢?(出示牛頓的第一個解釋:是某種看不見的力把蘋果拉向地面,這種力使其他東西掉下來時,也都落向地面,這個力來自地球。它使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

5、小結:牛頓說的“垂直向下”和我們說的“豎直向下”是一樣的意思。同學們的解釋和大科學家牛頓的解釋基本是相同的,真了不起。生活中我們只要對一些現象加以注意並思考,也能像牛頓一樣有偉大的發現。

五、課堂總結

任何科學認識都來源於科學實踐,科學認識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科學實踐是充滿樂趣的,願你們能像科學家牛頓那樣大膽想象,熱愛科學研究。相信你也能像牛頓一樣有偉大的發現!

《重力》教學設計11

一、教學內容:

小學四年級下冊科學(粵教版)P68-P70《重力》

二、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目標:

(1)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重力,瞭解重力產生的原因;

(2)透過學習有關牛頓的資料,瞭解前人對重力的研究。

2.能力培養目標

(1)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實驗操作和收集整理資訊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科學是不斷髮展的;

(2)樂於用學到的科學知識解決問題。

三、重點與難點:

認識什麼是重力和重力的方向。

四、教學過程:

(一)課前活動:分小組進行“拋球”比賽。(拍成視頻用來上課用)

比賽要求:不管你用哪一種方式拋球(不可以使用任何工具),向上、向下、向左、向右都可以,只要你的球不落地就爲贏。

比賽地點:籃球場(拋球時必須要注意安全,離人羣足夠遠纔可以拋。)

(二)引入: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玩了一個“拋球”遊戲(視頻回放過程)。

師:好玩嗎?(生:好玩。)

師:有沒有人贏呀?(生:沒有)

師:爲什麼沒人贏呢?是不是球有問題?

生1:不是。可是……

生2:我知道原因,因爲這籃球有重量的嘛。我們把球拋出去之後,沒有東西託着籃球,所以它最終會掉到地上。

師:掌聲表揚這個同學,這個同學在玩遊戲的時候非常認真觀察,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的確,籃球有重量,那到底誰使到它有重量了呢?有沒有力作用在它身上了呢?

①(課件演示)思考:爲什麼不管我們把球拋得多高、多遠,結果球還是落回到地面?

師:我們繼續觀看視屏:黃果樹瀑布(課件播放)

師:黃果樹的瀑布非常漂亮,氣勢磅礴。但是在欣賞這瀑布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爲什麼水總是向低處流的呢?

(學生紛紛私底下在討論)

②(課件演示)思考:“水往低處流”是衆所周知的事情,但是,爲什麼水總是向低處流呢?

師:這些問題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任務——重力。(揭題)

(三)小球受力情況研究

師:爲了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現在來做一個“小球受力情況研究”的實驗。

實驗用具:鐵架臺、細繩、小鐵球、剪刀、墊布;

實驗要求:

①用繩子綁着小鐵球,並把它掛在支架上;

②等小鐵球靜止後將繩子剪斷;

③在小鐵球下方墊上墊布。

研究問題:如果將繩子剪斷,小鐵球將怎樣運動?這時小鐵球受到了什麼力的作用?

師:同學們,在沒有做這個實驗之前你們猜測一下:如果把繩子剪斷會出現什麼現象?

生:球會掉下來。

師:的確,我們可以預想到鐵球會掉到地面上。那請同學們等一下做這個實驗的時候注意觀察小鐵球掉下來的路徑是怎樣的?這時小鐵球是會什麼力的作用呢?

(1)學生操作實驗。

(2)彙報結果。

生1:繩子剪斷後,小鐵球就掉到地上了。

生2:我們的也是的。

……

師:小鐵球掉下來的路徑是怎樣的?

生1:直着向下。

師:爲什麼?

生2:因爲它有重量。

師:是誰使到它有重量的呢?你們知道嗎?

(這時候舉手的學生比較少)

生3:我在書上看過,那是因爲地球對鐵球有引力,所以鐵球就會掉到地上了。

師:說得真好,掌聲表揚這個同學。的確,鐵球會掉到地面上去是因爲地球對鐵球有引力,那地球對其它物體有沒有引力?

生:有。

師:對,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就譬如我們站在地上,無論我們怎麼跳,我們最終還是會掉到地上的。這都是因爲收到了地球對我們的吸引力。我們把地球吸引物體的力,叫做物體的重力。(邊說邊課件演示)

師:那你們知道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

生:向下。

師:

從剛纔的實驗我們可以知道,重力的方向不但向下,而且是豎直向下的。它的單位是牛頓。(課件演示)

(3)解決課前問題:

①爲什麼不管我們把球拋得多高、多遠,結果球還是落回到地面?

②爲什麼水總是向低處流呢?

生:這是因爲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無論籃球怎麼拋,最終還是掉到地上。水也是,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水總是向下流的。

(4)討論:生活當中重力有哪些應用?

生1:人們在建房子時用重錘來檢測屋子的牆是不是豎直的。

生2:槓桿秤在稱東西的時候那個秤砣。

生3:……

(四)拓展:地球上的“上”和“下”

師:透過剛纔的實驗我們知道了,地球上一切物體都會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且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那站在不同的地方,地球對我們的引力,也就是重力,方向是不是都是一樣的呢?請同學們在地球儀上指出這些地方的重力方向。(點名讓學生上來演示)

師:同學們,細心觀察我們剛纔指出這些地方的重力方向,你們有什麼發現?

生1:指向地球裏面的。

師:指向地球裏面那裏?

生2:圓心。

師:對了。不過,地球並不完全是一個球體,更準確的說重力的方向是指向地心

小結: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都受到地球引力(重力)的作用,所以能安安穩穩地生活在大地上,而且都把正對頭頂上方的天空叫做“上方”,把朝向地球中心(地心)的方向叫做“下方”。重力的方向就是豎直指向地心的。

(五)牛頓與地球引力

師:原來不管我們站在什麼地方,重力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那你們知道發現了地球有引力的是誰嗎?

生:牛頓。

師:對了,就是牛頓。其實牛頓是一個英國物理學家的名字,因爲牛頓發現了地球引力的存在,所以重力的單位就以牛頓的名字命名了。現在我們就來聽聽“牛頓與萬有引力”的故事,瞭解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過程。

(課件播放“牛頓與萬有引力”的視頻)

師:看完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收穫?

生1:覺得牛頓很偉大,發現了萬有引力。

生2:牛頓很細心,蘋果掉下來不是吃掉,而是拿來研究。

生3:原來我們是鬥不過地球的,地球對我們有引力,所以我們拋的球全部掉到地上了。

……

(六)奇思妙想

如果沒有了重力的存在,這個世界將會怎樣?下節課我們再進行交流。

《重力》教學設計12

我教學的題目是高一物理第七章第五節重力勢能。重力勢能概念的建立是形成機械能概念的基礎,也是今後形成更完整能量概念的保證。本節內容“重力勢能”的學習也將爲今後“電勢能”的學習打下基礎。

本教材提供了較多情景及幾個問題來展開分析,

本課教學目標很明確:

⑴從重力勢能的定量描述、單位、量性及它的相對性中理解重力勢能的概念;

⑵理解重力勢能得變化和重力做功的關係,知道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

⑶瞭解彈性勢能。

能力目標:

⑴學會從功和能的關係推匯出重力勢能的表達式;

⑵在小實驗設計研究中,初步會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

⑶在討論分析中激發質疑探究意識,提高質疑能力。

情感目標:生活實驗中激發物理研究興趣。

本節課着重解決了兩個問題,即重力勢能及其對稱性;重力勢能的變化與重力做功的關係,關於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少,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加。這個關係由於與動能定理的表述不一致,學生往往不易理解,教學是要結合一些實例,解開學生的困惑。而難點是學生對重力勢能相對性的理解。教學中用與溫度的相對性類比的方法來突破這個難點。

學生對重力勢能在初中已初步形成定性概念,知道重力勢能是物體舉高而具有的能,故本課引入要喚醒學生對這些概念的記憶,爲定量認識重力勢能打好鋪墊。學生在前一節課“動能”學習中已體驗定量研究的一些方法,這也爲本課的研究學習打下了基礎。但估計學生對“Ep=mgh”會進行公式化處理,出現只認公式不認理的現象,故引導學生對“Ep=mgh”中的“h”正確認識顯得尤爲重要。高一學生的研究探索、質疑提問能力很薄弱,透過本課在培養策略要取得一點突破。

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材內容的特點、學生的特點,在本節教學中,讓學生自己設計和完成實驗,探索得到結論,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

以下爲本課教學過程的設計:

1、情景引入

展出三峽水庫大壩的模擬照片,讓學生欣賞圖片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發問,並啓發到水壩的作用是提高水位,使水具有重力勢能並引入課題,再提出問題“建成後的三峽水庫可蘊含多少水的重力勢能?” 激發學生對重力勢能學習的迫切慾望。

透過圖片情景,培養學生提問能力,並從三峽大壩的氣勢中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學生交流中回憶初中所學重力勢能概念。

2、實驗探究

在初中知識掌握的基礎之上,讓學生用身邊的小物件設計實驗驗證重力勢能與哪些量有關(書落手上、筆穿紙巾),研究探索後,再讓學生自己總結得出結論,體現重力勢能是由物體質量和相對位置決定的能量。並讓學生猜想Ep與m、h的定量關係。

3、建立概念

重力勢能的大小是否與重力做功有關係?給學生三個簡單的運動過程,例從某高度做自由落體,從光滑斜面由靜止滑下,沿曲面從與前兩者相同的初平面運動至同一末平面,讓學生運算三種情況下重力的功《重力勢能》教學設計 ,類比於從動能定理《重力勢能》教學設計 ,得到動能的定量表達式,也從中得到重力勢能的定量關係:Ep=mgh。接着得到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量的關係:《重力勢能》教學設計 ,從自由下落過程中的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具體變化間的關係,幫助學生理解“-”和“=” 的含義。提供情景,物體越高,重力勢能越大嗎?展開對=g中“h”的大討論,總結重力勢能是對於某個參考面來說的。再討論中“h”含義。從中在學生互促學習中對重力勢能的相對性有真正地理解。

4、提出問題

《重力勢能》教學設計 ,E p=mgh中,“△h”與“h”的區別?引出重力勢能具有相對性。明確指出“△h”是絕對量,“h”是相對量,所以重力勢能是具有相對性的,要確定物體在某一狀態所具有的重力勢能,就必須首先選擇一零勢能面作參考。而後類比溫度來講明重力勢能是標量,但有正負,啓發學生思考其正負的含義。

5、彈性勢能

小結重力勢能概念形成過程,結合情景圖片,讓學生髮現彈性勢能與重力勢能的共同點,都是由物體的相對位置決定的能量,並且都是客觀存在的能。

6、概括總結,作業佈置

必做題:P/45:1、3、5

本課較多采用的是情景討論法,教師不是簡單的呈現問題讓學生解決,而是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在強烈內驅作用下進入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討論過程,使研究性學習方式滲透到學科課堂教學中,一節課上儘可能有實驗可操作、有問題可討論、有平臺可交流。在該教法中,教師對學生討論過程的把握顯得尤爲重要,對學生的問題、討論點的評價要及時,並能產生激勵效應。

《重力》教學設計13

一、教學目的:

1、科學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力的單位是“牛”。

2、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製作簡單的橡皮筋測力計。

3、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細緻、有步驟的工作態度。

二、教學重點:

瞭解彈簧秤的工作原理,正確使用彈簧秤。

三、教學準備:

1、爲小組準備:彈簧測力計、小物體、鉤碼一盒、長條形的硬紙板、橡皮筋、回形針。

2、教師準備:幾種不同樣式的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刻度板的紙板模型。

四、教學時間: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你見過什麼樣的測力計?

(二)認識彈簧測力計

1、組織學生觀察彈簧秤,互相討論彈簧秤的種類和構造。

教師用多媒體顯示彈簧秤的種類,指導學生認識不同類型的彈簧秤。(圓盤測力計、圓筒測力計、平板測力計)

2、學生彙報測力計的構造,教師用多媒體顯示彈簧秤由六部分組成:

(1)、提環,(2)、彈簧,(3)、拉鉤,(4)、指針,(5)、刻度,(6)、單位。(板書:牛頓)指導認識一牛頓力,用手拉鉤環,體會一牛頓力有多大。(認真地觀察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板,上面標出的單位是什麼,認識刻度板上一大格是多在力,一小格是多大力,刻度板上最多能測多大的力。)

3、學生玩彈簧測力計。

慢慢地用力拉彈簧,改變用力大小,看彈簧的長度有什麼變化。說說彈簧測力計爲什麼時候能測量力的大小。

4、組織學生彙報。用力大小與彈簧長度的聯繫,認識到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的特性來測量力的大小的。

(三)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怎樣測量物體的重力的大小?

1、學習教科書上的使用注意點。(調零;與溫度計的讀法一致;明白不能超過測力計標定的最大的測量範圍)

2、請一學生按要求演示一次,大家一起發現問題。

3、實際動手測量重力的大小掌握這一項技能。

(1)強調:先估計,再實測;在記錄表中算出估計值和實測數兩者相差多少:要求學生儘量估測準確一些。

(2)實際測量幾種物體重力的大小,學生獨立做試驗,並認真作記錄,把數據填入表格。

(3)測量拉文具盒勻速前進要用多少大的力。

(四)製作橡皮筋測力計製作彈力秤

1、談話:你喜歡玩彈簧秤嗎?想不想自己擁有一個彈簧秤?

2、討論:怎樣利用橡皮筋製作一個橡皮筋秤。

3、出示多媒體指導學生用自己想出來的方法和教科書中介紹的方法來製作彈力秤,並用它來測量一些物體。

(五)展示交流:小組內進行。

(六)拓展創新:“嫦娥一號”探測衛星在地球軌道和月球軌道上受到的重力一樣嗎?請查閱相關資料瞭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