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看名著>離騷>

離騷節選優秀教案

離騷 閱讀(1.67W)

《離騷》依詩取興,引類譬喻,以物喻人,並不僅僅停留在個別事物的類比上,還體現於整個形象體系的構思中,可謂引喻之妙。以下是離騷節選優秀教案,隨小編來看看吧。

離騷節選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瞭解騷體詩的形式特點,培養學生初步鑑賞能力

瞭解浪漫主義詩歌傳統特徵,體會詩歌象徵手法運用的效果

瞭解《離騷》語言風格特點,理解文章節選部分的主旨

【教學重難點】

重點

透過鑑賞《離騷》中的詩句學習屈原憂國憂民、追求美政的高尚品德

鑑賞詩歌的比興手法

難點

引導學生掌握騷體詩的形式特點,培養他們的鑑賞能力

引導學生初步掌握浪漫主義詩歌傳統特徵,體會詩歌象徵手法的運用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引導學生鑑賞的《屈子行吟圖》

(補充:畫面透過古樹野花,頑石曲徑的簡明勾勒,大塊空白大地的隨意鋪設,造成一個荒寒淒涼、蕭瑟幽寂的深山古道意境,渲染了屈原流放獨行的環境。屈原愁眉鎖眼、面容憔悴、髯髯垂須、昂首遙視,人物表情憂鬱寂苦,但決不變心從俗的堅強意志,溢於言表。畫面以挺勁飛暢的線條勾畫衣着的褶紋,誇張了服飾的奇偉,並在腰間配一隨步擺動的飄帶,進而加強了屈原飄然遠行的氣氛,使屈原顯出莊重、傲岸的神態和氣宇軒昂的樣子。)

陳洪綬帶着自己對屈原的瞭解,用一支畫筆繪出了文化名人屈原的外形內神,究竟是否屬實呢?最有發言權的當然還是屈原自己,下面我們就借屈原的代表作《離騷》走進屈原內心。

二、解題

我們學過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雪》,在詩句“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中,“風騷”指什麼?

明確:“風”指的是《詩經》中的《國風》,“騷”則是楚辭中的《離騷》。這兩部作品風別開創了我國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詩風。而且,並稱的兩個“第一”,始終在我國文學史上“獨領風騷”。《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文人創作的詩歌。

《離騷》是屈原一生尋求愛國真理併爲之奮鬥不息的一個縮影,也是“楚辭體”(騷體詩)的重要代表作品,人們往往以“騷體詩”來統稱屈原的全部詩作,它在我國文學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下面我們就細緻去感知其魅力。

三、誦讀——初感詩韻

請學生表演朗誦,體會這首詩在形式上有什麼特點?

1、課文中大量運用語氣助詞“兮”,其作用是什麼?

明確:“兮”是有濃厚的楚國地方色彩的語氣詞,它在詩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盡一樣。用在句中,表語音的延長;用在句間,表語意未竟,待下句補充;用在句尾,表感嘆意味。就課文來看,“兮”均用在句間,表示語意未完,等待下句補充。

2、每句二至四個節拍

詩句在錯落中見整齊,在整齊中又富於變化的特點,讀來節奏諧和,音調抑揚,具有一種起伏回宕、一唱三嘆的韻致。

3、充滿着楚地風物的描寫,使用地道的楚地方言

小結:

騷體特徵:一、從詩風言,鋪排誇飾,想象豐富,是楚辭的共同特徵。如《離騷》充滿奇幻不拘的想象,抒發真情層進反覆。

二、從體式言,楚辭較之《詩經》,篇幅極大增長,句式也由四言爲主變爲長短不拘,參差錯落。

三、就語言說,楚辭多用楚語楚聲,楚地的方言詞語大量涌現,另外,“兮”字、“些”字作爲虛詞嘆語成爲楚辭的一個鮮明標誌。

四、聽讀——品味詩境

字裏行間透露出了屈原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1、“離騷”解釋:

離憂也。離,猶罹也。騷,憂愁也。離騷者,乃言遭遇憂愁,陷入困境。

離,猶畔也,別也。騷,憂愁也。離騷者,乃言離別之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