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實用範文>論文>

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論文

論文 閱讀(2.25W)

內容摘要近年來,隨着我國新課改教育的發展,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也有所提高。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逐漸發展起來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即快樂教學法。快樂教學法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從而達到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的目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快樂教學法具有較多的優點,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其在實踐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主要針對其問題進行研究分析,並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議,以促進快樂教學法更好地服務於小學語文教學中。

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論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快樂教學法;應用

快樂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對學生進行快樂教學,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快樂學習的理念,爲學生營造一個快樂、輕鬆的學習氛圍,從而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過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常採用“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方式,沒有真正發揮學習的主體地位,小學生被動學習,學生不能深層次的學習語文知識,只是簡單地死記硬背,從而降低了教學效率[1]。快樂教學法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性爲目的的新型教學方式,其更注重學習的自主學習,以活躍的課堂氛圍進行教學爲準則,在教師的引導下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有利於小學生掌握語文知識。

一、快樂教學法在實踐過程中的問題

首先,較多小學語文教師在應試教育與傳統教學理念的長期影響下,難以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推廣與應用快樂教學法進度較爲緩慢;其次,由於小學語文教師對快樂教學法的認識不足,容易在輕鬆教學與快樂教學之間畫上等號,透過降低對學生的學習要求、減少學生的學習任務量等方式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教學理念的錯誤認知影響教學質量;再者,小學語文教師爲順應新課改的要求,在認知侷限性的指導下實施快樂教學法,主要以活躍學習課堂氣氛、促使學生高興快樂爲教學目的,陷入譁衆取寵的誤區;另外,部分教師認爲快樂教學就是避開沉悶、憂愁的學習氣氛,一味的強調愉悅、輕鬆的學習氛圍,給予小學生錯誤的教學理念,不利於小學生的全面成長,同時對學習成績的提高造成了負面影響。

二、快樂教學法應用於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可行建議

1.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快樂教學法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基礎。由於小學生正處於成長階段,對事物的認知也是半懂不懂,這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透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快樂教學法,將學習與生活聯繫進行教學,使小學生更好、更快地理解與掌握相關的語文知識,從而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教授小學二年級《媽媽的愛》一課中,教師透過提問學生媽媽對自己好不好、好的表現等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與回憶生活中媽媽爲其做的事情,由此與課文中的語句表達、愛的體現等進行比較分析,從而更容易地理解媽媽的愛,掌握相關的知識點。

2.創建良好的學習情境。良好的學習情境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可透過以下方式創建歡快的學習情境:第一,小學語文教師塑造自身的良好教師形象,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以教師的人格魅力增加學生的好感,例如,可透過課後小遊戲的方式獲得小學生的喜愛與信任,從而在學生心中形成一個良師益友的形象,使學生期待這門課程的學習,以歡快的心情去迎接語文課堂,自發、主動去學好這門課;第二,小學語文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平等的師生關係進行課堂教學活動,例如在學習完成一課的學習後,提問學習問題,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適當地進行表揚,創建一個和諧、愉悅的學習情境;第三,注重樹立良好的班風,促進學生間的團結性,從而提高全班學生的學習動力,以此鞏固歡快的學習情境。3.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採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有利於提高教學效率,快樂教學法的教學方式多種多樣,包括優化匯入設計法、課堂小遊戲法、設定情境表演法等,教師可根據不同的課程要求與內容選擇最佳的教學方式。例如,在進行古詩《春曉》的教學時,可在卡片上寫上詩句,每張卡片寫一句,教師組織小組進行比賽,對最先完成古詩排序並流暢地朗誦整篇古詩的小組進行獎勵,透過課堂遊戲法讓小學生在活躍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激情與效率。

三、總結語

快樂教學法是一種適應新課改的教學要求、符合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現狀的新型教學模式,教師應正確認知快樂教學法,採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開展語文知識教學活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