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體裁作文>讀後感>

鄉土中國初中讀後感(精選5篇)

讀後感 閱讀(1.35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鄉土中國初中讀後感(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鄉土中國初中讀後感(精選5篇)

鄉土中國初中讀後感1

思修課的老師給我們推薦了幾本社會研究學的書,我的眼球就被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所吸引了,費孝通先生在這本書中分別從鄉村社區、文化傳遞、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權力結構、社會規範、社會變遷等各個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和本色,他讓我懂得了中國鄉土社會有着太多的思想羈絆,人們固執地認爲他們所在地社會很安定、美好,不願意做出改變。

費孝通先生說種地的人搬不了地,長在土裏的莊稼也行動不了,所以侍候莊稼的老農也像是半身插在了地裏不流動。對於這句話我深有體會,我總想讓我媽在閒暇時多出去走走,但她總不願意,我問她爲什麼,她說:在農村種地的人,不在家種地還能幹什麼。我想現在還有挺多人還在受着土地的束縛。

在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每個人都是在一個熟悉的社會裏成長,沒有陌生人。在經歷了長期的共同生活,慢慢的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規矩,“這不是見外了嗎?”這是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聽到的語句,這是出於一種對於熟悉的規矩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中國鄉土社會的信用不是建立在契約之上的,而是建立在熟悉的規矩之上,如果社會的信用是建立在一種熟悉地規矩之上的,什麼事都是約定俗成,這就跟我們現在說所的道德綁架有些類似,這對於我們要去建立一個信用社會和一個法治社會是很不利的。

還有些鄉土社會裏的規矩慢慢演變成了鄉土社會裏的傳統,人們從上一代學到的知識不假思索就運用到自己的身上,周而復始,只知道到了什麼時間該做什麼樣的事,只要方法有效就不必問原由,這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定性思維,思想的不到擴充,思想就侷限在了一代傳授給一代的思想之中,這是可悲。

不是說中國的鄉土社會就是那樣思想落後、固執不前,其實只是說中國鄉土社會知識的匱乏。不過現在的鄉土中國傳媒工具的普及,鄉土社會的思想較以前來看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還是有些固執的思想存在,我們要想社會能夠全面的發展,我們什麼東西都不能落下,一起進步、成長,我們才更容易去構建我們想要的社會。

鄉土中國初中讀後感2

這是一本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共有14篇文章構成,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的社會結構、道德體系、禮法、鄉村權力的分配、血緣地緣等各方面,各篇之間相互聯繫遞進,費孝通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於當時中國基層社會進行了分析與概述,並由此提出了一些具有創造性的想法與觀點。

讀完這本書,我認爲作者的核心觀點是表達了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傳統儒家觀念的影響,是一個追求穩定的、變化漫長的熟人社會。但在這種社會中也在不斷孕育出新的概念,權力的不斷髮展,社會發展產生的變化,對於鄉土社會的衝擊等等,但我們並不能否認,作爲中國社會基層的鄉土社會仍然是當今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部分。無論我們的社會如何發展,都離不開對這個最基本的問題的研究與探索。

該書主要描繪的是四十年代後期中國基層社會的現狀,以及費孝通先生對於鄉土社會的一種展望。隨着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進步,中國的基層社會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對於這本書的學習,不僅僅是透過費孝通先通俗易懂的語言來了解社會學的知識,更加是透過這些文章的閱讀,結合現在發展的現狀,感悟出新的觀點和主張,同時要做到溫故而知新。

受到地理環境、文化作用的影響,鄉土文化是一種我國獨特的文化狀態,幾千年來文化形態的培養造就了我們獨特的國民性和文化性格。至今,我們還是一個熟人社會,人情社會,我們並不能否認儒家思想的價值體系至今還在直接影響着我們。

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變化,我們的“鄉土社會”也在不斷地“打怪升級”,賦予了它一些新的內涵,鄉土社會也意識到了思想解放與學習的必要性。經濟的發展也不僅僅單純的依靠土地,現代工業的下鄉提升了農民的效率,農產品深加工提升效益,新經濟形式的出現和快遞產業的發展,拓寬了交易的範圍等等,鄉土社會保留下來的精華我們仍在繼承,同時鄉土社會爲適應現代新社會的發展也在不斷的努力。

“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閱讀《鄉土中國》這本書,不僅僅是爲了瞭解當時的基層社會的狀況,更加是發覺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探尋現代社會發展的規律。

鄉土中國初中讀後感3

當下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城鎮化進程日益加快。借這篇報告的寫作之機,我想就寒假返鄉的所見所聞和《鄉土中國》的閱讀理解,對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差序格局”是費孝通先生針對中國鄉土社會結構與西方社會提出的新概念。中國的鄉土社會的鄉土性、不流動性和地方性,造就了由私人社會關係遠近決定社會範圍的獨特社會結構,進而衍生出了因時因地富於伸縮的社會範圍。

然而,在城鎮化刻不容緩,鄉村邊界一退再退的今天,“差序格局”的產生原因——取資於土地的傳統農業社會已近不復存在,更多的是沒有土地、轉向現代社會謀生的“新農民”。

同時,現代法治社會對傳統鄉土的侵蝕也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典型的例子即爲“長老政治”的趨於敗落。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這麼說:綿延數千年的“差序格局”是否也隨之消失淨盡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他們仍然聚村而居,墾地種菜,生活並未因遠離土地發生較大改變。我返鄉後的經歷或許可以爲此做出一定解釋。

本次春節撞上新冠肺炎疫情,作爲外地返鄉人員的我自然在回家路上遭遇了一定的困難,而其中又以在門禁上發生的一系列瑣事最具典型性。

我所居住的商品房小區主要爲回遷的原李家壕村村民,我祖父母所居住的另一個小區則主要由我所隸屬的原紅廟坡村民構成。問題就出在我出於必要往返於兩個小區之間的時候。

我首次返回小區時被保安攔下,簽了一份居家隔離承諾書並測了體溫,確認無明顯症狀後居家隔離十四天,順利拿到出門條。但在我持有出門條和身份證的前提下,保安仍然拒絕放行並與我發生爭執,說什麼都不肯放我——這個對他而言完完全全的陌生人——出村。此時,我在這個小區居住已久的姑姑爲我解了圍:她認出了我,並向保安確認了我的身份。保安順利放行。

而在另一小區,保安認得我,因而簡單檢視出門條之後就爽快地揮手放行。同樣的劇情發生在兩天之後我出門買菜時,不過這次的關鍵人物換成了同樣認識我的另一位村民。

這很有趣:一個試圖進入社羣的陌生人,會因爲不熟識而被排斥,但在另一成員確認他處在以自己爲中心的社會關係網裏後,又能被迅速接受——這實際上是社會關係的綿延。如同兩個石塊投入水中泛起的漣漪,本就不甚清晰的界限被迅速模糊、抹平,兩個以個人爲中心,社會關係爲主線的社羣自然而然地在同一點相交。

關於我和保安之間產生的糾紛,其實可以用差序格局下的伸縮性來作出解釋:規矩既然可寬可嚴,那麼自然應有作出伸縮的標準:這標準就是社會關係的遠近,往往以血緣、業緣、地緣三大關係爲限。遠到“一表三千里”,近到父系一方的祖父母,都可以劃歸血緣;業緣和地緣的邊界則更加模糊。

這實際上可以作爲“差序格局”仍然存在的又一證據——這就是紮根實際研究的理論魅力。即使時移世易,但經典不會蒙塵:它永遠歷久而彌新。

鄉土中國初中讀後感4

看到書名的瞬間,我最先關注的不是“中國”,亦不是“鄉”,而是“土”。我們現在提到“土”,更多的有一種蔑視、看不起的感覺。比如別人說你穿的很土氣,沒人會以爲別人是在誇讚他。但是在閱讀完《鄉土本色》這一章後,我的態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費孝通先生開篇就點出中國社會的本性是擁有鄉土性。這“鄉土性”帶有三方面特點:其一,土地的重要性。其二,不流動性。其三,熟人社會。

中國社會具有鄉土性,在農村生活,以種地爲最普通的謀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貴。鄉下人離不開土地,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這一陣子疫情有了好轉,我們就去後山上挖野菜。現在想想,野菜的出現真的很神奇,你不播種它也能自己生長。我們挖的是薺菜和苦菜,挖它們並不困難,後山的田地裏到處都是,拿着小鋤頭不一會兒就能挖一小筐,帶回家後用水沖洗一下,蘸豆瓣醬就能直接吃。我想也許沒有食物的饑荒年,人們也能從這些田地裏的野菜果腹,這也許就是土地給辛勤的人們的饋贈吧。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農業文明爲主,人們被禁錮在土地上,自然也受土地的影響很大,“安土重遷”的性格、“落葉歸根”的思想已經深深融入我們的血液中,即使我們換了居住地,也仍然會選擇先進行農業生產,文中也舉了一箇中原人即使到了適合放牧的內蒙古還要進行土地耕種的例子。人與空間的關係上是不流動的,耕地是固定的,糧食的富足,人們開始繁衍生息。隨着人地矛盾不斷激化,同等的土地養不起那麼多人,就會出現分家的情況,一些人就要出去尋找新的出路。雖然人與空間的關係上是不流動的,重視安土重遷,但是各自保持着孤立與隔膜。

費孝通先生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中國社會有一個數量很大的階級——農民階級。農村人員流動性差,農民之間互幫互助,一起耕種勞作,一起保衛家園。爲了各個方面的便利,聚居在一起。農民因爲土地的影響,安土重遷,久而久之,聚居的人們之間變得熟絡,形成了所謂的“熟人社會”。所以,鄉土社會是個熟人之間的社會,這纔有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讀完《鄉土中國》,我對“土”這個字的態度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我也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之前我們提到農村,印象可能是破舊、貧窮,人們都是從農村去城市生活,但現在很多城市人返回到農村,去呼吸更新鮮的空氣、去體驗農家樂……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本色這一章概括總結了中國鄉土社會的本質是人們對土地的依賴,也就是在文中提到的“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整章都是圍繞這句話展開的。讀完《鄉土中國》之後,發現費孝通先生的語言風格將原本晦澀難懂的專業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值得反覆回味。

鄉土中國初中讀後感5

清晨,最後一縷炊煙消散,幾隻不知名的鳥雀飛過,遠處的山坡上牛羊淺唱,村頭牙齒稀鬆的老人依着古樹,用長久積累的經驗洞悉氣候變換,估算來年收成。紮根在土地裏的生命有天然的厚重感,時日愈久,愈是能磨出最清透的智慧和最有效的法則,這是鄉土的本色。費孝通先生在社區研究的基礎上從宏觀角度探討中國社會結構,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後期寫成了《鄉土中國》一書。系統的描述了當時中國鄉土社會的情形,從不同角度洞悉鄉土中的智慧。在歷史滾滾的車輪中,中國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基層社會的格局也在悄然發生着改變。

一、鄉土本色:從“有機”到“機械”

中華文明世代相傳,生生不息,中華民族的靈魂深深紮根在泥土裏,費孝通先生說只有有賴於泥土的.生活纔會像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古老的中華大地上先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在春秋變換和斗轉星移中悄然逝去。這種恆定的生活也形成了恆定的社區。在社會學裏,我們常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一種是沒有具體的目的,只是因爲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這是一種“有機的團結”。在禮俗的社會中,人們自然而然的形成一個社區,從小在一個地方生長,鄰里之間有天然的親近感。村落的一個很大的特徵是穩固。其一是房子。鄉里人修房子一定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修的穩固一些,以便在以後能作爲“家業”傳承給後輩。“老房子”是一個家族人丁興旺,一脈相承的代表。其二是人口的穩定。這種穩定是從人和空間關係來說的,中國的農業發展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以小農經濟爲主,家庭的生產滿足自給自足就可以了,倘若某一家的地比較多,就要動用鄰里以及關係要好的家族人前來幫忙,而別人幫助過其所花的時間和精力都會在其心理做相應的權衡,以便日後有一天對方有需要的時候再去“還工”。這是一個非常巧妙的過程。既然選擇的是與自己關係比較要好的同鄉或親戚,這裏的得失也就彼此不計較了。靠土地生活的鄉土社會人口流動性很小,“地在那裏,家就在那裏”。這種生活方式的特點使得他們也形成了比較保守的思想,“安土重遷”是這種穩定的格局不易被打破的一大心理因素。這種天然形成的有複雜的血緣關係網絡的社會,是費孝通先生所說的“禮俗社會”,人與人之間是一種“有機的團結”。

時代在迅速變遷,中國的鄉土社會也在時代的浪潮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於年輕一代思想觀念的轉化以及生存的需要,外出打工和移民政策使得鄉土社會的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尤其在一些移民區,因爲生存問題他們被集體搬遷到一個自然環境相對較好的地方,但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急速下降,比較陌生的鄰里關係打破了原來的社會格局,變成一種爲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這是一種“機械”的團結。筆者在調研寧夏某移民區時瞭解到當地的移民是從不同的地方搬遷過來的。之前相互之間並沒有什麼交集,搬遷過來後要抽籤決定住那個院子,所以之前的社區徹底打亂重組,幾個不同地方搬遷過來的人混合住在一起。筆者在調研期間想要了解這種地域和結構的變化對人的影響,在問到一位移民過來的老人時,他說:“這裏的自然環境當然要比我們原來住的山區好,原來那個地方真實能苦死人,一年辛苦下來還沒有什麼收成。移民到這裏來生活條件當然是好了。但是再也找不回在原來村子裏的那種親切的感覺了。我年紀大了,走路不方便,找之前的老鄰居也比較困難。這裏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沒有之前好啦,就算大門緊閉也時不時會有偷盜的現象發生。但是沒辦法,好政策總會有弊端嘛。我當時一點都不想過來,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就希望最後也能埋到那個地方,但是村委一直來做我的思想工作,沒辦法,不能拖政策的後腿嘛。”

從老人無奈的嘆息中筆者深刻體會到當代社會社區變遷過程中人們的生活狀態不再是“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熟人”社會逐漸被打破,“陌生人”社會逐漸形成。費孝通先生說在社會的急速變遷中,“鄉”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了。若干年後,或許很多在泥土中長大的孩子甚至會找不到“鄉”了。

二、長老統治:從“專制”到“民主”

鄉土社會中,秩序的維持除了法律之外,更重要的是“長老統治”。鄉土社會中的權力機構是一種很微妙的存在。法律對鄉民們行爲的約束力並不是很強。鄉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法律意識也比較薄弱。除了村委會外,每個社區都有幾個年紀較長的、有權威的人掌管整個宗族的大小事務。鄉民們對違反法律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但是“長老”的話一定要聽,否則就會遭到整個宗族其它成員的唾棄。長老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社區中就像家長一樣要管理諸多事務。雖然付出與回報不能成比例,但是成爲“長老”的稱謂和地位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榮譽。筆者在調研時做過一個訪談,一位老人講述了他年輕時記憶最深刻的事情之一。他說:“當年村裏的人物質條件都很差,糧食物資比較短缺,隔壁的叔公去世後,膝下的四個孩子都不願意拿出自己家裏的糧食辦喪事,因爲拿出來就意味着自己的小家後半年就要餓肚子。當時四個兒女僵持不下,村裏人的流言不斷。這事傳到了我們村子裏比較有威望的一個長者的耳朵裏,他氣沖沖的拿着一根棍子去叔公家裏,把披麻戴孝的子孫一頓棍子趕出去,說我們村不能出這種丟人現眼的事。你們拿不出東西我來拿,說着回頭竟然讓自己家裏人真的拿來了自家的米麪,而這位長者也因爲生氣而一病不起,不久也辭於人世。”

現在我們看來這種事情有些匪夷所思。在這個過程中這位長老除了獲得很好的聲譽外並沒有得到什麼好處,但是作爲鄉民心目中德高望重的人,他有高度自覺的責任感按照自己的道德法則來維持鄉里的秩序。而鄉民們並不認爲這是“多管閒事”。隨着經濟的發展我們的物質生活在不斷的上升,但是人性之私也愈加表現的明顯,在“陌生人”的社會中,大家都是“只掃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隨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和外界資訊的不斷傳入,鄉民們的觀念逐漸轉變。隨着老一輩步入暮年,很少有人再願意無償的參與鄉民的各種日常事務。同樣,隨着思想的解放,年輕一代有了自己的主見和處事法則,他們也不再無條件服從長者的統治和教化。長老的“專制”力自然也就下降了。

當今社會是一個資訊多元化的時代,尤其是自媒體發展迅速。網絡全面普及,絕大部分人都會使用智能手機或者其他電子設備及時獲取外界的資訊。人的眼界範圍迅速放大,在知識型的社會中,並不是年齡越大經驗越多的人懂得的知識和技能就越多,相反,年輕一代頭腦靈活反應敏捷,反而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知識。很多時候傳統的辦法已經不能解決新的問題,“長老”的權威性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

“長老”是古老的村落中在穩定的社會環境下形成的產物。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變遷,“長老”的職能和權威勢必會逐漸削弱,“長老”的稱謂也會變成一個時代的代名詞。接受過現代教育的一個羣體在一起也就不會先問貴庚,長幼成爲沒有意義的對比,尊卑也就不在年齡上了。拋開權威的“專制”,“民主”的思想也就逐漸深入人心。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彼此的尊重纔是一個社會良性發展的動力,一味的順從和崇拜只會阻礙先進生產力的發展。

三、文字下鄉:從“自我”到“他者”

文字是一個民族和國家形成發展的必要要素之一。在鄉土社會中,雖然很多人不識字,但是文字總是在不經意間以另外一種更加生動的形式表現出來。很多老太太在聊天的過程中會妙語連出,或雅或俗,都會讓很多讀書人心生佩服。一輩子生活在鄉土社會中,他們的習慣和關注點也自然是他們眼界範圍中的人和事。“結繩記事”在自詡博學的人看來也許是一種比較愚蠢的做法,但是站在鄉民的角度,沒有什麼辦法是比這種方式更爲先進和實用性強的了。傳統的鄉土社會中有很多隻有鄉民們才懂的“特殊語言”,這些特殊的語言可以擺脫字句的固定意義,形成約定俗稱的意思。不論是對人的稱謂還是肢體動作都是“一方水土養一方文字”,鄉民們會按照自己的理解形成彼此之間的心照不宣。當然這也是鄉土社會長期的穩定性所致。但是隨着社會觀念的改變,每一個爲人父母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學一些文化,多接受一些正規的教育,雖然買菜不需要高等數學,談話也不需要文言文,但是多學文化知識帶給他們的是更好的生命狀態和選擇人生的權利。“下鄉的文字”無法幫助他們走的更遠,父母們深知這個道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也就愈加急迫了。筆者在調研發現當前鄉土社會中人們的教育觀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只有一小部分人認爲“讀書無用”,而在這一部分人中“酸葡萄心理”佔了絕大多數。自己家的孩子沒有按照自己的意願完成學業,或者沒有接受高等教育。出於私心會說“讀書無用”,其實在其表情和語氣裏還是充滿對“知識分子”的仰慕。

從鄉民的角度看,“文字下鄉”是一個從“自我”向“他者”轉變的過程。生在“熟人”社會中,對鄉民的各種行爲方式都比較瞭解,對特殊的語言和約定俗稱的意義都習以爲常,但是隨着城鎮化和現代化的發展,物力空間的改變和思維方式的改變完全打破了原有的鄉村禮俗,很多“下鄉的文字”就會被人們遺忘,曾今對這種“鄉土文化”熟於心的“自我”也就逐漸變爲“他者”了。

一棵大樹支系的繁茂程度取決於其根系的發達程度,中華民族的生命是深深紮根在土地裏的,匍匐在大地上堅韌的靈魂纔是後輩們飽滿的精神脊樑。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是對中國進行社會結構分析的嘗試,對後人研究中國的農村社會發展有建設性的意義。民族學研究的主體是日常生活和草根社會,對該學科的興趣促使我深入研讀費老的著作,隨着城鎮化和現代化的迅速發展,傳統的農村社區被迅速打破,由於各種原因“熟人”社會正在迅速轉向“陌生人”的社會。《鄉土中國》一書是以往傳統社會的見證,也是後人繼往開來的線索。從“有機”到“機械”,從“專制”到“民主”,從“自我”到“他者”,社會的發展會自然淘汰一些弊端,留存良性的法則。但願往昔可鑑,但求來着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