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體裁作文>讀後感>

《愛的教育》讀後感

讀後感 閱讀(7.36K)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愛的教育》讀後感1

《愛的教育》——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

這本書在漫長的歲月裏,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可以說,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這本書處處洋溢着濃郁的情感力量,它用愛開啟了人的心扉,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愛自己,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我們對此的態度可能不同,但它一定會引發了我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愛的教育》把愛比成很多東西,讀《愛的教育》,使我步入了恩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

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

這一個個小故事,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從而使他們心存着一份愛。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也享受着許多別人的疼愛、關心與幫助。

我很希望我們享受那份極爲普通的愛的時候,也會付出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愛,不分大小多少,小到一句問候,一個擁抱,大到愛心捐獻,希望工程,社會保障……這其中都包含了愛。但人們常常忽視了愛的存在,就如父母的愛,人們似乎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並不需太多的付出與回報,甚至還無形中拒絕着父母的愛。

這樣的人走不了多遠。《愛的教育》以日記的形式講述了“我”在一學期中所發生的事情,從恩利科的日記中可以看出他們班上的同學的優點,如科列帝的寬容、勤勞;沃提尼的善良;卡羅納的正直納利的堅毅等等。同時也可以看出他們的不足,如沃提尼的嫉妒和愛慕虛榮;弗朗蒂的厚顏無恥、陰險、狡詐。

我們可以從中學習他們的優良品質,也可以自我反省自身是否存在同樣的毛病。愛,像把金鑰匙,開啟了人們的心扉;愛,讓我們奮不顧身地去幫助別人,不怕犧牲自己;愛,是多麼偉大啊!愛自己的親人是應該的,也是容易的,但如果一個人只懂得愛自己的家人,除了家人之外的人一概不愛,那他就是一個可悲的人,他並不真正明白愛。我認爲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愛是人間最爲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昇華。只有愛,能使人變成一個心靈純潔的人,而教育,才能使愛永恆。我想,如果每個人都能體會到別人付出的愛,都能對別人獻出愛,那麼我們社會將變得幸福安寧,我們祖國將繁榮昌盛。

讓我們開啟博愛的門,讓世界充滿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四年級一班的王潤澤,很高興能在這裏和大家分享閱讀的快樂。高爾基曾經說過一句名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歌德也曾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今天我帶來了近期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有兩種不同版本,這也證明了它深受讀者的喜愛。它是意大利的著名作家亞米挈斯耗時10年精心完成的。我的這本是海豚出版社出版的。1986年,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有代表性的歐洲系列叢書》中,1994年,它被列入到國際安徒生獎之中;20xx年,它被教育部制定爲中小學生語文新課標課外閱讀書目。這本書多次被改成動畫片、電影、連環畫……遍佈全世界。成爲一部最富愛心及教育性的讀物,並且是一部人生成長的必讀書。

這個版本的《愛的教育》一共有四十一篇。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四年級小男孩的成長故事,因此又叫《一個意大利小學生的日記》。主人公是純真善良的安利柯和他的一羣小夥伴,有愛打抱不平的安利柯好友——卡隆;有品學兼優兼任班長的代洛西、還有身體瘦弱、對待學習毫不馬虎的潑來可西,也有性格活潑、很懂禮貌的可萊蹄,還有身體殘疾的斯代地,也有喜歡捉弄人的弗朗帶,也有喜歡欺負同學的華梯尼……這本書講述了無數個發生在學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每個故事都充滿了愛。大至國家、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

書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深深影響着我。你聽:一天,羅貝帝正在上學的路上,突然間,一名一年級小學生摔倒在馬路中間,這時,一輛馬車奔馳而來,馬上就要撞到他了,就在這時,羅貝帝跑過去一把推開了他,遺憾的是,自己卻被軋傷了。羅貝帝既勇敢又機智,在危機時刻他只想到了救人而忘了自己,這不正是我們提倡的助人爲樂、見義勇爲的精神嗎?你看:每月故事—愛國少年,倫巴第的小哨兵,敘利奧替父抄籤條,撒丁島的少年鼓手,馬爾科萬里尋母記,等等……都是“愛”的典範,滿滿的正能量!也教育了我要做一個愛家人、愛朋友、愛祖國的時代少年。

朋友們,讓我們捧起這本偉大的愛的經典,用心去感受人間至純至真至愛,相信你會有意向不到的收穫!

書是知識的海洋

我願是一葉輕舟

載着理想之帆

在海面上盪漾

書是知識的海洋

我願是一條小魚

在海的懷抱裏心情歡暢

用畢生的熱血開發書中的寶藏

書是知識的海洋

它富饒浩瀚又寬廣

它美麗、博大

蘊含着祖祖輩輩的希望和嚮往

《愛的教育》讀後感3

寒假期間,我懷着激動好奇的心境,再一次光臨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意大利的埃迪蒙託。德。亞米契斯。他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主人公安利柯在小學生活當中經歷的許多百感交集是的事情:離開以前的教師,理解新教師、新同學的那種陌生,應對各種各樣的同學、見到那捨己救人的場面,認識了一個願意饒恕人的卡隆。羅納的勇敢、善良、寬厚……

在這本書中,我明白了離開一個很要好的朋友是一件多麼難過的事,光陰似箭,我們總要依依不捨地獄朋友分別,無比悲傷。但我們要勇敢堅強地應對。在這本書中,作者巧妙地用一個字---“愛”,把所有的故事聯繫了起來,讓我明白了世界上的愛是多種多樣的,父母的關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愛,愛就像是空氣那樣無影無蹤,但卻至關重要,如果沒有了愛,世界將會變得冷淡。

《吵架》這篇文章,講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幫生病的同學抄寫每月故事。坐在旁邊的克萊蒂忽然碰了一下她的胳膊肘,墨水滴到了筆記本上,把本子弄髒了。他們雙方都很生氣,約定好放學後在一條街上相見。過了一會兒,安利柯的氣也全消了,覺得自我不應當那樣做,但又不好意思向他道歉。放學後,克萊蒂主動向安利柯道歉。安利柯回家告訴了父親,原本想讓父親高興一下,卻遭到了父親的批評。《少年愛國者》講述了一位意大利青年流亡國外,一次,他想坐輪船回到自我的國家。在輪船上,幾位來自異國的紳士明白了他的身世後,便給他了一點錢。但隨後聽到那些人罵意大利人是土匪,騙子。這讓青年感到很氣餒。早上,他便把這些錢還給了那幾位紳士,並說到:我不會要誹謗我們國家的人的錢,我寧願餓死在荒郊野外,也不會要不尊敬我們國家的人。這讓我感到這位青年爲了不讓國家受異國人的誹謗,甘願犧牲自我的生命,讓我很感動。這種愛國之情,在這位青年身上徹底體現了出來。

在生活中,父母很愛我。有一次,我得了一場病,還讓我父母打了120救護車。在醫院裏的時候,我朦朧的感覺到父母一向守護在我身邊,寸步不離。我明白,父母一夜也沒有閤眼;我明白,父母是愛我的;我明白,父母爲了我,犧牲了許多許多……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真誠的;師生之間的愛,是關懷的;同學之間的關愛,是友好的;警察與民衆之間的愛,是負責的;醫生與病人之間的愛,是關愛的。只要我們細細體會,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愛。有時,愛像無形的手,託付着你,即使摔倒它也會把你輕輕地扶起來。有時,愛像是幾句言語,在你悲痛時,它會把你從悲痛的地域,拉回到現實生活中。愛的力量,是無限的。愛的教育,是偉大的。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展示了我們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彷彿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一樣。還展示了現代孩子的優點、缺點。我們要將缺點改正,優點儲存。讓我們一齊努力吧!《愛的教育》,讓我受益匪淺。這是一本擁有極大的教育意義的書,期望你有機會來閱讀一下。

《愛的教育》讀後感4

《愛的教育》這部作品,我覺得很好看,每一篇都在教我們做人的道理,裏面有歡樂、有悲傷、眞的很有教育價值!最讓我感動的是第九十四頁《伍藍地的媽媽》這篇,伍藍地的媽媽真的好偉大,竟然爲了伍藍地苦苦的向校長哀求,希望校長讓伍藍地從返校園,但伍藍地實在太不應該了!竟然看見母親苦苦的哀求也不爲所動,看到這一篇,讓我覺得真的好感動!父母對孩子的用心,我想是世界上最爲寶貴的吧!

這部作品內容豐富,裏面有許多很好的例子,讓人覺得這部作品具有非常高的教育意義,這部作品讓我體會到什麼是同學之間無法摧毀的友誼,什麼是師生之間的關懷,什麼是父母永無止境的愛!這些都是具有很高的價值,我相信有了這些東西的人,一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希望這部作品可以繼續傳給下一屆的學弟學妹們,讓還不知道什麼是愛的人明白,愛有多麼重要!有多麼珍貴!

人,是感情動物,愛是最基本的需要。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教育界又一次高呼“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一永恆不變的真理。本文中,筆者就職高學生自卑情結化解、職高後進生轉化以及職高教師職業枯竭防治等方面,闡述了“愛的教育”在職高教育中的積極作用以及實踐經驗措施,提倡教育需要愛,也要培養愛,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養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的“以人爲本”教育觀。

在愛的教育的情景中,學校、家庭、社會都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上,建立在愛的基礎上,滿懷的愛心就是滿心的喜悅。作爲教師,看着自己的學生一個個茁壯成長,成爲祖國的棟樑,“桃李滿天下”,那是一種怎樣的喜悅啊!有了這種成功,看到了自身的價值,教師就會對工作產生極大的熱情,就能夠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耕耘,甘當蠟燭,甘爲人梯,安貧樂教,樂於奉獻。更是在這樣的師生心靈交融中,教育教學變成了師生雙方共同用心靈的彩筆去創造的一幅美妙的藝術品,這樣的創造過程充滿了美感。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創造性地精心雕琢着自己的`藝術品(學生),整個雕琢的過程中充滿了美,教師給學生美的教學內容,運用美的手段、美的教學語言、自身美的魅力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引起了學生豐富的想象、聯想,把他們帶入了嚮往的美的境界,這種充滿了社會情感美、理智美、德性美的活動過程讓人深深地陶醉於其中,感受它並受它感染,淨化了人的靈魂,昇華了人的品格,這是何等的一種幸福!作爲教師,我們熱愛着自己的祖國,所以我們深愛着祖國的孩子;作爲教師,我們深愛着孩子,所以我們關心每一個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需要愛,也要培養愛;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養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的教育》讀後感5

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終於把這本厚厚的《愛的教育》讀完了。讀完後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爲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動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裏保持着聯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後,就和家裏失去了聯絡。家裏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終於,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並不遜於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讀到這裏,我不禁爲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馬可爾同樣的歲數,卻顯得那樣無知,那樣渺小。只要發生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是太不應該了……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爲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想更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

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爲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

朋友們、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愛的教育》讀後感6

這部作品的作者是德·亞米契斯。他憑着對生活的深刻熱愛,對孩子的真正瞭解,真正關懷,已經成爲影響世界家庭教育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序中說這本書也可以叫做一個小學生一學年的故事。這本書是意大利學生安利柯,在一個學年的12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其中,也有他父母對他勸戒性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小故事。《愛的教育》很吸引我,它訴說着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爲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咱們對此的態度行爲可能不同。所以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愛,其實隨處可見,卻也隨處不見,因爲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咱們所忽略,可是咱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更讓我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

而面對咱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爲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對於生活的熱愛。

書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儘管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但我依然相信愛的偉大,相信生活中依然存在着愛,而每一個人也感受和付出着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7

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小男孩,十二歲的安利柯。關於在家庭、學校還有社會共同的影響下的安利柯是一個什麼性格的男孩,書中並未具體描寫。然而,我們要知道,孩子對事物的理解和成人完全不同,孩子是根據自己獨特的興趣來理解事物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記錄了什麼,他就是什麼。

我讀到,他是一個善良、關懷他人的人。在《煙囪掃除人》中,一個做煙囪清掃的小男孩因爲丟了自己的工錢而傷心啜泣,路過的學生一齊自發爲他捐出自己的零花錢。安利柯這樣寫道:"一個可憐的煙囪掃除人,被圍在美麗的衣服、搖動的帽羽、髮絲帶、鬈毛之中,那樣子真是好看。"那樣子真的好看嗎?我們在什麼時候會感嘆好看?應該是在看到春花秋月、夏荷冬雪的美景,或是真正長相精緻的人物時纔會由衷讚歎好看吧。滿臉墨黑、衣衫破舊的煙囪掃除人在正中間被圍着,真的好看嗎?爲什麼安利柯會這樣寫。我相信,他是一個善良的孩子,他的性格里有一種關愛和體察別人的特質,他看到哭得傷心的小男孩,覺得應該去關懷他,他看到紛紛伸出援手的其他孩子們,覺得這幅畫面令他感動,他從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輝。所以他以一個孩子的質樸口吻,真誠地感嘆"那樣子真的好看".

我還讀到,他是一個嚮往美好品格的人。在《好友卡隆》中,他描寫了自己的好朋友卡隆。在他的筆下,卡隆是一個見義勇爲、無私助人、孝順父母的好孩子。他寫道:"我真歡喜卡隆……我的確相信:卡隆真是能犧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這種精神,從他的眼光裏很顯明地可以看出。從他那粗大的喉音中,誰都可以聽辨出他所含有的優美的真情。"安利柯真誠地讚美了他的好友,毫無保留。但是,真的誰都可以辨別出卡隆的真情嗎?並非如此,因爲在其它篇章中多次有提到,班裏經常欺負弱小同學的搗蛋生因爲經常被卡隆喝止而跟卡隆勢不兩立。可見,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卡隆身上流露的真情。而安利柯卻仰慕卡隆,正說明了安利柯對美好品格的嚮往,他也希望自己可以成爲具備這種品格的人。這說明了他積極陽光的追求。

我也讀到,他是一個欣賞勞動精神,不貪圖安逸的人。在《朋友可萊諦》中,安利柯路過同學可萊諦家,發現可萊諦忙得不得了。因爲父親不在家,他既要去柴市進貨,又要一捆一捆地搬柴,還要接待客人、做飯、煎藥、照顧生病臥牀的母親,同時還忙裏偷閒複習功課。可萊諦很羨慕安利柯還有散步的空閒,說"你真幸福啊".安利柯並不覺得,他寫道:"啊!可萊諦!其實不然。你才比我幸福呢。因爲你既能用功,又能勞動;能替你父母盡力。你比我要好一百倍,勇敢一百倍呢!好朋友啊!"面對好友的羨慕,他沒有沾沾自喜,相反,他覺得慚愧。對於一個十二歲的小男孩來說,覺得慚愧是多麼可貴的一個品質啊!

《愛的教育》讀後感8

晚上8:30分,我準備入睡,孩子把湯小團的書熱情的推薦給我,我隨意的翻了翻。於我們這樣的年齡來講,讀湯小團這樣的兒童讀物顯然讀不進去。在我的童年時期課外讀物少之又少,印象中有《西遊記》、《水滸》連環畫可看外,在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就只有跟隨姐姐看她的課外讀物《簡愛》成人版、《青春之歌》及爸爸的成人書籍《警世名言》、《醒世恆言》等。所以,兒童讀物對於我來說,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概念。看到旁邊的《愛的教育》,源於對世界名著及在一個多世紀裏在世界文學史上都暢銷不衰的書籍的好奇,我拿過此書和孩子一起閱讀起來。

當我們閱讀到第三個小故事的時候,這本書就深深的吸引了我,當然,吸引我的不再是它是世界名著的文學價值的頭銜,而是裏面每一個小故事的表達方式及細膩情感的文字敘述。一直讀下去,漸無睡意。整本書由 00多個小故事組成,作者把師生之愛,父子之愛,同學之愛及對祖國的愛都寫得深入肺腑,讓人感懷。

《愛的教育》是一本淨化靈魂、提升個人修養的好書。有它陪伴孩子們一代一代的成長下去,它的愛也將一直在這個世界延續……我想管仲先生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思想也莫過如此了。而《愛的教育》用 00多個小故事以日記式的手法,用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文字爲我們詮釋了這個世界愛的美好,洗滌了每個人心中的污濁之氣,弘揚了正能量的精神。

每個故事展示的都是心靈美的舞蹈,都讓人感動。最觸動我心靈的是《20美金的價值》這個小故事。之所以觸動我的心靈,源自在今天這個快節奏的生活裏,每個個體及大小家庭的團體都在忙碌着,思維高速運轉着,精神緊張着,前進的步伐快着,很多家長都似乎早已經忘記陪伴的重要性,包括我。此刻,我沉思着……

思緒帶着我回到我的童年。我的童年是幸福而愉快的,那時候天是藍的,雲是潔白的,河流是清澈的,我想原始部落的景象也不過如此了吧;小狗狗,小兔子在愉悅的歡跑着,小鳥在不同的樹上來回飛跳着,我沒事就和夥伴們一起與天上的白雲賽跑着……反觀今天的孩子們,看起來,他們(她們)生活在一個最好的時代,享受着這個社會最好的物質福利,父母給予的最好條件的愛。可最好條件的愛並不是最好的愛。《愛的教育—20美金的價值》告訴我,最好的愛是陪伴。

感謝老師佈置了親子共讀這個課外作業,讓家長有更多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交流情感。透過共讀,與孩子共同學習,一同成長,既創造了和諧的親子關係空間,又讓孩子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透過共讀,爲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潛移默化的培養了孩子閱讀的習慣;透過共讀,感受到了更多的親情,也讓我增長了更多的知識;最重要的是對孩子有了更多時間的陪伴。

夜,漸深。愛是什麼?我在想:“用我們中國的文字詮釋“愛”,愛是用心組成的陪伴;愛是信仰,是付出,是無條件;愛是最柔的風,最強的力量;愛是暖,是人間的四月天……”

《愛的教育》讀後感9

《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頌揚的地方。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啓示,附在日記後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小說在漫長的歲月裏,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可以說,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它讓我感受到了人們多麼需要互相關心,互相理解,互相幫助.這本書裏有很多的人物:有頑強拼搏的斯代地,有愛集郵票的卡洛斐,有捨己救人的費魯喬,有被父親虐待的波來可西,有保護弱者的卡隆.可是,我最欣賞的是波來可西和卡隆這兩個人物.先說說波來可西吧.他是一個經常遭到父親虐待的孩子.

父親總是無緣無故的毆打波來可西,把他的作業本摔得滿地都是,這還不算什麼,最慘的一次是波來可西向父親要錢買作文書,父親不但不給錢,還把波來可西從樓梯上扔下來,真慘啊!波來可西的爸爸不僅是酒鬼還不務正業,成天東遊西蕩不幹正事,交上了一幫地痞流氓,經常在外尋釁鬧事.家裏甚至連飯也吃不上,波來可西在學校實在餓不下去,就吃卡隆給他的麪包,或是那個帽子上插着紅羽毛的老師給他的蘋果.父親對他不好的事情,在學校裏他總是守口如瓶,甚至千方百計的不讓同學們知道.波來可西最最簡單的想法是:讓同學們覺得他也是個幸福的孩子.他自尊又很有自信,最終他透過自己的努力,超過了全班54名同學,得了二等獎.父親被他感動得哭了,最後也改掉了自己的壞毛病,開始好好工作了.波來可西,你是好樣的,我真爲你驕傲.在這麼艱苦的條件下,你很樂觀.不但自己考了好的成績,還挽救了父親.讓他也成了好人.接下來要介紹的是爲人厚道,喜歡助人爲樂的卡隆.卡隆在班上個子最高,力氣也最大,爲人厚道,不管同學們問他什麼,只要他知道的,都毫無保留的告訴他.

其實和他們兩個比起來,生活上我是多麼的幸福,我提出的要求爸爸媽媽都能滿足,穿新衣服,吃肯德基,滑滑板,玩遊戲,可是今年的期末我沒有考好,在這麼好的環境裏,我的成績還不如波來可西呢,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新的學期裏,我要以波來可西和卡隆爲榜樣,學卡隆的守紀律,聚精會神的聽課,學波來可西的自信自強.做個有大進步的好學生.

《愛的教育》讀後感10

《愛的教育》,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一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

《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啓示,附在日記後面還以第二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小說在漫長的歲月裏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可以說,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這本書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和歡迎,可以說超過了任何一種《教育學》或《教育概論》。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援,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遊。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爲了某—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脫而幹沉重的活;那麼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遊,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

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爲—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

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麼,我認爲這就是對於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爲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爲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爲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

我不需爲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爲榮的尊嚴與情緒。

《愛的教育》讀後感11

整整一個月的時間,終於把這本厚厚的《愛的教育》讀完了。讀完後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爲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

例如,每月故事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裏保持着聯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後,就和家裏失去了聯絡。家裏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更冷請了。

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終於,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並不遜於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

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讀到這裏,我不禁爲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馬可爾同樣的歲數,卻顯得樣無知,那樣渺小。只要發生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是太不應該了……“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爲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想更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爲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朋友們、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部流傳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個小孩的日記方式來寫的,雖然每篇的篇幅不長,但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愛”,一個多麼閃亮,多麼令人鍾愛的字眼。人們追求愛,也希望能擁有愛,愛能使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加美好。我們要完全的擁有它,就必須去充實它,讓我們攜手,共創出人世間最美好的愛。這本書裏也正是想表達這一點。

《愛的教育》讀後感12

“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愛是無私的,是博大的。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他將每張每節都把“愛”表現的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致國家,小至父母,師長,朋友的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它透過一個小學生記日記的形式,講述了很多小故事,從中使人感受到了人類是多麼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而這種關心、理解,都離不開一個最核心的東西——“愛”!而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真諦。

整部小說,沒有豪言壯語,只是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自然生動,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例如賣菜婦女、賣柴人、鐵匠的兒子、老石匠的兒子、賣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父親的老師、帶病上課的教師……這些平凡的小人物的命運和情感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陣陣感情的漣漪。尤其是那些講述同齡人的故事,如“我”的好朋友卡隆,他不僅品學兼優,而且樂於助人。當一個同學丟失了買筆記本的錢,站在大街上哭時,他就把自己的錢給了他。卡隆更是個同情弱小、能爲朋友敢於犧牲自己生命的人,他常常斥罵甚至動手打那些欺負別人的人。他非常愛他的母親,他會花幾天時間給母親寫一封長達八頁紙、四周還畫上花邊的信,作爲生日禮物獻給母親。

這是一個充滿着愛心的,多麼可敬的孩子啊!還有那個年僅11歲的愛國少年,爲了祖國的尊嚴而拒絕施捨(儘管他十分急需那些錢);還有爲救最低班的小學生而被車壓碎了腳骨頭的洛貝諦;還有那個既熱愛學習、又熱愛勞動,把勞動當作娛樂,善於利用時間的可萊諦;鐵匠的兒子——潑來可西,他雖然身體瘦弱,但學習十分用功。原來常遭受酗酒的父親的打罵,但只是忍氣吞聲,不願讓同學知道。後透過努力獲得過賞牌,也使得父親發生改變。還有……這些平凡而樸素的小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生活充滿愛,爲他人奉獻愛。正因爲他們的愛,“我”們的世界才變得更加美好。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爲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我們生活在愛的海洋裏,如果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

《愛的教育》讀後感13

假期裏,我看了一本意大利亞米契斯着的《愛的教育》,《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一部著作。這部書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個小學生的名義,透過日記本的形式,講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後將“愛的教育”融入這些故事,用以培養年輕一代的思想情操。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裏,纔會享受愛。而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境。

這是意大利的一名叫亞米契斯的作家在三年級寫的共一個學期的日記,日記裏寫了每月故事中的人物和在學校的同學關愛同學、孝敬父母、熱愛祖國、尊重殘疾人……的精神。例如,《一個不幸事件》中,羅貝蒂爲了救一個快被車撞到的男孩,不幸被軋斷了一條腿;《佛羅倫薩的小抄寫員》中的朱里奧爲了減輕爸爸寫封套的勞累,他準時晚上12:00起來偷偷地寫封套,卻因白天勞累遭到父親誤解;《倫巴第的小哨兵》中一位棄兒受命令做了哨兵,不顧子彈襲擊,爬上樹偵查情況,不幸中彈身亡……而這些事的思想,都出自同一個思想,同一個信念,那就是“愛”。愛的力量是強大的,也是弱小的,需要我們去做,去發現。

我記得還在上幼兒園時,看見了一位殘疾人,他走路手一拐一拐的,腳也跛了。當時我不懂什麼,也學着他的樣子走,覺得好玩,結果小夥伴們都笑掉大牙。現在,我感到很慚愧,因爲我沒有尊重他,如果他知道,一定會讓他心裏永遠留下這樣一道傷口。

在我們生活中,愛是到處都有的。我們也應該學會並做到關愛同學、孝敬父母、熱愛祖國、尊重殘疾人……這樣才能做個好學生,還會得到同學、老師和父母的讚許和尊重,這就是愛的強大力量。

讀完這本書,我發現愛,離我們並不遠,只要我們做到。用“愛”來感化學生,真誠地爲學生提工服務,在生活中做學生的朋友。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爲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

《愛的教育》讀後感14

在20xx這個特殊的新年裏,我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這一個月都宅在家讀書看報。當我讀完了《愛的教育》,滿心滿眼氤氳着無限的愛。

這本書是以一個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描寫的也是極爲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動不已。例如:每月例話中----瑪爾可六千英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瑪爾可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裏保持聯絡。可自從上次瑪爾可的媽媽寫信說身體不適後,就和家裏失去了聯繫。家裏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更冷清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瑪爾可想媽媽想得快死了。終於,13歲的瑪爾可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

瑪爾可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這個理解事物程度並不遜於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一切,瑪爾可開始了六千英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的時間,憑藉着瑪爾可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

瑪爾可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瑪爾可和媽媽終於重逢了……讀到這裏,我不禁爲瑪爾可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瑪爾可同樣的歲數,卻顯得那樣無知,那樣渺小。只要發生一點芝麻豆點的小事,就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是太不應該了……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白衣戰士們面對兇狠的病毒卻勇敢地挺身而出擋在全國人民的面前;鍾南山84歲高齡卻仍心有大愛駐紮疫情第一線;再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爲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加以體會。

生活中從不缺乏愛,上一年的暑假,我自己騎車去上暑假班的時候,然後到了半路,前面有一塊大石頭,我下車試着搬開,可是我力氣太小了,搬不動,忽然有一雙粗糙而有力的手放在石頭上,一下子搬開了那塊石頭,我擡頭,看見了一個叔叔,是他幫我搬開石頭的,我看了看時間,噢,快遲到了,我連忙說了聲謝謝就走了。啊!這個世界真是處處充滿愛啊!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常常會怨天尤人,甚至抱怨這世界上沒有人愛自己,有的想得更悲觀,想去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其實,如果我們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啊!當你能夠感受到那極爲普通的愛時,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

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心,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你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愛的人生。

因爲有愛,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愛的教育》讀後感15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被認爲是意大利人必讀的十本小說之一,如此被評爲一個可讀性極高的作品把我吸引住了。說實話我看過不少的西方著名文學作品,例如《麥田裏的守望者》《哈姆雷特》《神曲》,在接觸西方名著之前我曾以爲那些由外文翻譯過來的語言會讓我難以接受,但其實不是,這些語言都很溫柔。

《愛的教育》這本書,說實話我並沒有讀完,並不是因爲難看也不是因爲不想看,而是沒有時間看,但我對它的印象很深刻,這部用一個個故事,一個個接連起伏的感情篇章由主人公安利柯的角度分別展現在人們的眼前,雖然其中包括着美與醜,善與惡,但描述的也不過一個字:愛。

在本書中,我記憶最深刻,深入肺腑的一章:嫉妒。在這篇文章裏,主人公有瓦提尼和德羅斯和卡羅。諾比斯,瓦提尼一直很嫉妒德羅斯的成績,甚至處處都在針對他,有時還甚至怨天尤人的抱怨老師抱怨同學抱怨家長,卻從來不從自己的身上找到任何的毛病。而作爲本文主人公的“我”卻清晰的看見,德羅斯的包容之心。

就是文章最後一個小小的動作,德羅斯替瓦提尼撿起那團被揉亂的紙條,還非常友好的幫他裝進了書包裏,並繫上了書包的繩子,最後瓦提尼並沒感謝德羅斯或是用感激的神情看着德羅斯,雖然沒有這樣做,但他的內心已然充滿了矛盾與掙扎,他也許已經開始反思自己的嫉妒,那條有着劇毒一樣的嫉妒的毒蛇。

在看書的時候,我彷彿覺得自己好像融入了一個世界中,我與這個“我”一個意大利的小學生安利柯變成了一個人,我代替着“我”去看待這些事情,好像這些事情親眼發生在眼前一樣的真實,然而“我”看到的每一個東西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情都深深的打動着我的心。

總共是一個學年十個月,七十六篇的日記,雖然每篇的字數很少,但它卻包含着濃濃的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它給了我很深的教育,並不僅僅是在愛的方面。

這種深刻的感覺教會了我如何去感受身邊的點點滴滴,如果我們不去接受這些,不去改變這些,不去努力爭取這些,我們的生活還有什麼意義。我們的身邊,每天會路過有各式各樣的人,他們千羅萬象姿態各異,他們性格我們一無所知,可也許當你受難了,這些人會施以援手,也許當你難過了,這些人會來撫慰你受傷的心靈。

我們時常會忽略周圍,那個被大衆所忽略的東西,我並不知道該稱它爲什麼,也許是愛,這些東西陪伴着我們成長,它帶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歡樂與溫暖感動,我們需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接受,這片炙手可熱的心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