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體裁作文>觀後感>

觀《我在故宮修文物》有感(精選11篇)

觀後感 閱讀(8.42K)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觀《我在故宮修文物》有感(精選1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觀《我在故宮修文物》有感(精選11篇)

觀《我在故宮修文物》有感1

當我們遊覽故宮,在千百年前的文物建築前駐足嘆息時,也許從未想到,有這樣一個職業羣體——他們每天就在故宮博物院的黛瓦紅牆裏工作,與古典文物朝夕相處,甚至在這些文物身上“下刀子”。他們,就是故宮的文物修復工作者。

前段時間,一部名爲《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在豆瓣裏拿下了9.4分的評價。這部只有三集的紀錄片第一次完整呈現了世界頂級的中國文物修復過程和技術,展現文物的原始狀態和收藏狀態。片子的開頭便是一陣嘈雜的聲音——剪刀劃開紙面的聲音、小錘子敲打木件的身音、調試鐘錶的聲音。敲在瓷器和青銅器上的如雨落清池,聲音清脆而悠遠;矬子擦過木頭的紋理髮出“沙沙”的聲音,混沌而綿長。在這短短三個小時的觀影體驗中,我禁不住溼了眼眶。

在大機器工業時代,雖然生產技藝不斷提高,但是修復工作仍需要一代一代的師徒傳承下來。故宮博物院的修復部門包括青銅、木器、漆器、書畫、鑲嵌、織鏽、鐘錶等多個部門。他們運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最紮實的手工修復技藝,讓一件件幾近腐朽的文物儘可能地恢復原貌。因爲文物修復過程通常是不可逆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既要膽大心細,選擇最恰當的方式進行修復,避免對文物造成“二次損壞”。同時,又要尊重原創,還原文物最原始的面貌。文物修復一旦與歷史原貌脫節,便失去了它應有的歷史價值。

其中,有一個片段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鐘錶師傅王津和他的徒弟去廈門參加鐘錶博覽會,其主要目的是瞭解鐘錶修復的新型材料和工具。當鐘錶收藏家黃嘉竹先生向衆人炫耀他手上的維多利亞女王的懷錶時,王津只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這大概就是民間收藏家與故宮鐘錶修復工作者的不同境界。收藏家參加博覽會,主要目的是爲了物色喜歡的藏品,將它收入囊中;而鐘錶修復師一生與價值連城的鐘表文物爲伍,卻無法擁有一件屬於自己的藏品。他們在修復鐘錶時,未必是出於個人的喜好,更多的是對文物保護的謹慎與尊重。王津和亓昊楠花費了八個月的時間修復了“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鍾”,最後進行展出時,卻只能讓它安靜地置於櫥窗後面。這些原本上滿弦之後可以活動起來的巧奪天工的鐘表,如今只能待在櫥窗後,供來往的遊客按下快門。來來往往的遊客,沒有人會注意到這個駐足已久的男人,他出神地看着那件鐘表,卻只能淡淡地說一句:“有些心疼。”這些文物不曾屬於他,也不將屬於他。鐘錶匠人將一生的時間都花在了提醒時間流逝的鐘表上,他們的生命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流逝,留下的只有不朽的鐘表技藝。

在紀錄片中,每個修復師在面對自己的工作時所流露出來的專注讓他們散發出一種獨特的魅力。他們都是有血有肉的職業人,會騎車到很遠的地方抽一支菸,會在休息時彈彈吉他,會在銀杏成熟的季節分享自然的饋贈,會在一天的工作開始之前爲故宮裏的野貓投下一把貓糧,也會一次又一次地在故宮的大門前駐足,像其他遊客一樣按下快門。他們是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人,卻幹着不平凡的工作。當我們透過屏幕重新瞻仰這些古文物的面貌時,並不知道這樣一張古畫、一件陶器、一個鐘錶的背後經歷了多少天災和人禍。但是一代又一代的文物修復師,卻總能夠化腐朽爲神奇,讓我們一睹千年文物的原貌。

這一部紀錄片只有短短三集,卻讓我回味無窮。除了爲視頻中精美的古文物和精湛的修復技藝所折服外,更多的是對中國文物的思考。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伴隨着各個朝代的各式器皿、書畫誕生,留給後人的似乎只是冷冰冰的器件。近年來,不乏聽到中國古文物在外國的拍賣會上賣出高價的消息。當這樣的消息傳入我們的耳中,悲憤者有之、怒罵者有之、摩拳擦掌者有之、捶胸頓足者有之。這些流失海外的古文物,是我們中華文明的一部分,是我們生生不息的華夏精神的載體,我們又如何能夠承受這喪權辱國之痛?當拍賣槌高高落下,我們的心彷彿也受到了震顫。然而,當我們把過多的關注放在那些流失海外的文物上時,我們國內的文物卻在倉庫裏腐朽。文物修復師終其一生也只能接觸有限的文物,能夠修復頂級文物作品的機會更是難得。文物修復工作不僅需要後繼有人,更需要後繼有能人、有潛心者、有技藝開拓者。

一生只爲一事來,是工匠的職業操守。而最令人動容的,往往是細節。歷史,從遙遠的大河文明中走來,從戈壁狼煙的塞北大漠中走來,從杏花春雨的江南水鄉中走來,被凝固在一件件文物上。今天的人們,試圖透過修復技藝來還原文物面目,還原歷史真相。千百年後,我們的古文物又將在哪裏大放異彩?

觀《我在故宮修文物》有感2

最近,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在網站收穫超過百萬次點擊,豆瓣評分高達9.4,甚至高過《舌尖上的中國》。“慕名而來舔屏”的年輕人絡繹不絕。

要說之前,文物紀錄片給人的常是一種高冷、神祕、刻板、枯燥的印象,彷彿都是關於遙不可及的東西,和百科知識別無二致,與普通人的生活多有隔膜。所以,不少作品往往是“牆內開花牆內香”,頂多能賺圈兒外人的幾眼好奇。

有網友說,當別人推薦《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片子的時候,我以爲拍的是故宮,沒啥特別的興趣,沒想到卻講的是故宮裏一羣人的故事,而這一羣人,實在可愛又可敬。於是一口氣看了三遍。

我想起上學那會兒,同學們經常一起嘀咕:真不明白博物館裏的老古董有啥看頭?我不認識它,它更不認識我,冷冰冰的有意思嗎?爾後,逐漸有一些機會聽到收藏家回憶他們和某一文物相遇、相守的故事,或關於因緣際會,或充滿人情世故,或有彼此堅守,交織着個人的情感,也打撈起歷史的點滴。我便開始對文物有了新鮮的認識,似乎還感受到老物件的溫度。原來“文”是中心,“物”只是載體。正如紀錄片裏的木雕佛像修復師屈峯說的,“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幹嗎?文物的目的就是讓它傳播文化,而不是爲了保留一個物品放在那。”鐘錶修復師王津說,以往大家看到的文物都是靜態的,這部片子讓很多觀衆看到了文物背後的故事。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當看到有一羣和我們一樣朝八晚五的普通人,在一個時光慢悠悠、充滿生活氣息的“自家後院”裏,執着而從容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後,網友們油然而生的親切感。這時的文物,儼然褪去了厚重的塵埃,充滿人情的味道;這時候的觀衆,也開始“心疼”“點贊”“自豪”,關切這些文物的傳承和命運。這是一種奇妙的互動。

互聯網的強大力量,讓這種互動的影響迅速擴散和放大。《我在故宮修文物》的走紅路徑是這樣的:最初在央視播出並沒引起多大的反響,後來,當故事被上傳到某彈幕視頻網站後,迅速躋身熱搜榜,俘獲了大量90後粉絲。

不少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傳承面臨危機,最大的抱怨是缺乏年輕人的關注和熱情。當今年輕人難道天然與傳統絕緣、和文物有隙嗎?《我在故宮修文物》顯然已經給出了答案。

這必須從資訊傳播思路上找找原因――在互聯網時代,應該利用怎樣的方式與年輕人同頻共振?在文化生活多元時代,能從哪些方面開啟年輕人興趣的大門?否則,恐怕“酒香也怕巷子深”了。

總歸來講,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在大衆的心中活起來,根本還是要使大家體會到文物本身與現代生活並沒有不可跨越的距離,文物的命運也是一件與每個人有關的事。有更多親近,便有更多自覺。

網友調侃說,“《我在故宮修文物》是故宮最好的招聘帖:工作在北京一環內,跟最頂級的文物打交道,春天賞花、夏天摘果、秋天看落葉、冬天觀雪景,過着四季分明的生活。”這些網友最終可能並不會從事文保事業,但是從這裏,我們已經看到了他們和文物相互靠近的美妙畫面。

觀《我在故宮修文物》有感3

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吸引了衆人的眼光。城門外的我們第一次看到城門裏的故事,神祕又日常,古老又鮮活。繁複的修補和整飾,這羣有情懷的匠人手中塑造和傳承的其實是中國文化最基本的形態。

鐘錶組的王津師傅十幾歲進入故宮,從事鐘錶修復工作。讚歎古人鐘錶技藝精湛的同時,我們也佩服於王津師傅長年累月的堅持。是他們讓鐘錶重煥光彩。“總想給後人留下些什麼”,一句平淡而樸素,卻道出他們最樸實的心願。文物的修復,使現在與過去聯繫起來。

唐代三彩馬的'修復工作爲王五勝師傅帶來了不少的挑戰:一點點修復,一點點上色,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亦是對文物的尊重。爲了精益求精,他還去參觀了許多陳列館,使作品達到極致。他們長年累月專注於他們的修復工作,每一個小小的細節,他們都一絲不苟地對待,這都是匠心的體現。

木雕組的屈峯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修復師,他對文物有着自己的見解:文物同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在修復文物的過程中,不斷地對文物體悟。文物是爲了傳播文化,不斷地傳承下去。還有漆器組的閔峻嶸,紡織組的陳楊,他們都是有深厚的職業責任感的,不斷的付出着。無論是哪一個修復組,他們的匠心精神令我們感動。

工匠精神在這個時代十分的可貴,更十分需要。他們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貫之;他們苦心技藝、甘於寂寞、堅持不懈。工匠的日常生活讓浮躁的心平靜下來,讓快步走的人且行且欣賞,讓一味追逐潮流的人,感悟到真正的美。

說到這些,想起了李宗盛的《致匠心》,他說:“一個人的天分與出什麼樣的作品並無太大的聯繫,我有耐得住性子的天分”傳承工匠精神。文物修復也是如此耐得住性子才能成就一件好的作品。

我們需要有工匠精神,對待任何事情不着急,不匆忙,靜下心來,靜靜地感受;我們要有追求完美的態度。另一方面,我想《我在故宮修文物》還想告訴我們的是:傳承文化。我們癡迷於現代科技發展的成果,是否漸漸淡去了對“過去”的懷念呢?

殊不知,真的美就是那些傳統!那些文物一直都有鮮活的生命,它們賦予我們瞭解過去的方式,使我們感悟美,使我們喜愛那些文化。因此,我們要重視傳統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做一個愛傳統文化的人。

這個世界,需要匠心精神,也需要傳承文化。

觀《我在故宮修文物》有感4

大歷史,小工匠。擇一事,終一生。

有一批文物修復師們靜靜地待在故宮幽深角落,他們與喧鬧的世界隔絕,但走出故宮,又是另一個世界,他們在歷史的河流裏,逆流而上。

他們被人們稱爲“匠人”,他們有着很平凡的名字,卻有着一顆不平凡的匠心。他們仔細、認真、執着。他們一生只幹這一件事,每當看着修好的文物,總會爲之喜悅。

在那冷冰冰的古董、幾百上千歲的文物背後,有着生動的故事——像鄰居家串門一樣,隨口說一句“我去壽康宮打個水”,在院裏逗逗“御貓”的後代,給它們餵食;或在樹蔭下散步,穿過層層宮門……也正是這些有趣的日常生活,讓這些身懷絕技的人更加鮮活。

這些匠人們能巧妙地構建一種“快與慢”的和諧,“張和弛”的有道。

我現在雖然不能像他們那樣爲國家做事,因爲這是他們的本職。而我作爲一名小學生,應該認認真真學習。爲解出一道題而花上半個小時也不爲過!正如王津先生一樣,肯爲修復一尺馬車鐘錶花了3年時間,無一句怨言,無一聲不滿。他是爲別人、爲國家修文物,而我們學習是爲了自己的美好未來,我們更應該有一顆執着的心。

不要想着一腳邁進高人的世界,腳踏實地纔是做人根本!

一輩子很短,也許只夠做一件事。

現在,我將這本書推薦給你,希望你也能步入慢生活。

擇一事,終一生,每個人都應爲夢想靜心……

觀《我在故宮修文物》有感5

曾看過一本叫《啞舍》的書,很喜歡裏面的一句話“啞舍裏的古物,每一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承載了許多年,無人傾聽,因爲它們都不會說話”。當一個朝代覆滅,一段歷史結束,時光慢慢消磨了那些真實的故事,我們也只能從這些歷史的吉光片羽中去找尋當年文化存在過的痕跡。

《我在故宮修文物》以一種極爲親和的態度,爲我們展現了文物修復者的工作,沒有驚心動魄,沒有激動人心,有的只是平淡溫馨的日常。曾經我認爲,他們與文物之間的態度就像是臣子和皇帝,帶着敬畏與小心。但我發現自己錯了,那些文物修復人員與文物的相處沒有我想象中的如履薄冰,反而帶着一種處驚不變的悠然。

文物修復工作肯定是比較枯燥無味的,紀錄片中他們反覆強調:做這項工作第一就是要坐得住。經過歲月洗禮的文物們身上都帶着一股安靜的味道,在被故宮的紅色宮牆隔絕出的另一方世界裏,浮躁喧囂的人是無法真正做好這份工作的。這些人身上,尤其是那些幾十年的老師傅,有着現代社會上的人很難見到的堅持。

在故宮這些老師傅中,王津老師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位儒雅的老人看着展窗裏那些被修復好的鐘表,細細回憶着當年修復它們時的點點滴滴,真是溫柔極了。我想,那些曾被他修復過的文物,一定也會記得,有一雙溫暖的手,帶着耐心與細心,一點一點輕柔地撫平他們身上的傷疤。突然覺得,文物修復不僅是一項工作,更是對文物的一種陪伴、一種長情的告白。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想找一種方法,讓自己在世界上留下存在過的痕跡,可是歲月總是會無情地抹去一切。但我想只要文物這種歷史的見證者還存在,人們就不會忘記這些文物修復者的名字。

總有一個詞讓我感動,它叫傳承。許多老師傅深受父輩的影響選擇這門工作,手藝也是從父輩或者師傅那裏傳下來的。直到現在,故宮採取還是傳統的師徒傳承方式。這種手藝之間的代代相傳,又何嘗不是在保護文物?畢竟文物護養也有着悠久的歷史。我很開心,如今還是有很多年輕人,願意去承擔起這份護養文物的責任,去成爲傳承中的一環。

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天空之下那片土地已換了不知道多少個王朝,但總有一些東西躲過時光的侵蝕。故宮簡樸的房間裏,那些得歷史青睞的人和物,相知相伴,守得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觀《我在故宮修文物》有感6

記得四五年前我獨自去北京辦簽證。等待遞材料的日子又長又無聊,我幾乎把能叫得上名字的地方都去了一遍,最後再沒地方可以逛,就去了故宮。不爲什麼,只是覺得那是個氛圍挺沉重的地方,不適合我當時焦灼的情緒。

春末的北京陽光那麼好,因爲並不是節假日,故宮裏並沒有太多的人。我一個一個進去那些光線幽暗的展廳,玻璃展櫃上粘滿了無數遊客留下的手印子和臉油印子。那些展品發着暗暗的雅雅的光澤,我很緩慢的一件一件看,很精美,想着它們被儲存下來所經歷的那些歲月或是戰火,不由得肅然起敬。

後來我不止一次逛過盧浮宮,龐大的館廳和擁擠的人羣,註定我只能走馬觀花的略一遍那些舉世聞名的畫作和雕塑,使勁舉着手機拍一些滿是後腦勺的照片發發朋友圈。巴黎那麼熱鬧的地方,總有更帶勁的去處,博物館只是浮躁的匆匆一瞥,我是最典型的盧浮宮遊客之一。

這記錄片一下子把我拉回到四五年前的那段時光裏。我一個人揹着小包,裏面裝着711買的海苔包飯礦泉水跟一點零食,在故宮裏晃悠一直到廣播說關門,隨時走累了就坐下曬曬太陽,春風和煦的吹拂着我的臉和手臂,心裏對未來期待又惴惴不安。即使我現在回想起這一切來,也覺得微微的震盪,曾經嚮往的遠方終於在腳下。

觀《我在故宮修文物》有感7

有一種類型的片子,是你的心靜不下來,就沒法看下去的。

我在故宮修文物就是屬於這類的紀錄片。

給這部片子打上標籤的話,我想到是工匠精神、匠人、匠心、禪者、手藝人的信仰。

如果你的內心滿是喧囂,看到這樣平淡瑣碎的日常片段,沒有精湛的剪輯,炫目的特效和悅耳的配樂,你肯定忍不住想按下快進鍵。

白天身軀爲了生活奔波忙碌,夜晚靈魂需要一個棲息的地方。

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看這部片子最適合。

你隨着鏡頭來到故宮,看着四合院裏這些手藝人們,幾十年如一日地專注地幹活。

文物修復手藝人們的一天是從享受陽光開始的,蹬着自行車,踩過皇城腳下,在歷史與現代相融合的這座城市,最原始最古老的地方,開始自己的手藝活兒。

因爲一件文物,穿越到另一個時代。

在書畫裏和唐宋才子對話,在瓷器裏領略明清風貌。

每完成一件作品的修復,都彷彿記錄和還原了那段歷史。

我相信,每一位手藝人心裏都是有着信仰的。這是對文化的信仰,對傳統的敬畏,對每一件經手作品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每完成一件作品,手藝人們內心都會感受到巨大滿足感和喜悅感吧。這種由內心發散出來的喜悅,是多少外在的東西都替代不了的。

那位修復鐘錶的師傅,在展館裏面的會心一笑,畫面一直在我腦海裏面揮之不去。那是一種打心底裏的散發出來的幸福感。

我在想,自己有多久沒有露出過那樣的笑容了。

不爲了任何功名利祿,那一刻的專注只爲了讓自己的內心更加豐盈一點點。

這讓我想到了《禪者的初心》裏面描述的“初心”。專注於當下,品味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我所理解的初心的狀態,是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真正的活在當下而不是感受到一種活在當下的感覺,是一種真正的忘我而“無我”的狀態。

關於禪,我目前還只讀了這一本書,就已經感受到了禪的藝術,以及它帶給我內心的平靜與平和。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在漫漫人生路上繼續修行。

觀《我在故宮修文物》有感8

這兩天看了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這個片子首次把鏡頭對準了故宮裏的文物修復師。由於這個羣體平時“深藏不露”,紀錄片甫一播出,好評如潮。同名電影和書相繼推出,我還沒有看,這裏不加評論。紀錄片的確不錯,看了以後,改變了我對文物、對匠人和對職業的認識。

文物

我以前的看法,文物是珍貴的,因而往往藏而不露的,也是“不近人情”的。偶爾的謀面,它們也總是藏於厚重的玻璃罩內,靜靜的陳列,一幅“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狀態。這部紀錄片改變了我的這種看法。文物是有生命的,有和人一樣的生老病死。它們是可以被觸碰、被親近的。修復師們就可以近距離感受它們的美貌和脾性,也可以親手爲它們體檢治病。

文物是人們創造的,也在被親近、被觸摸、被修復、被體悟的過程中塑造着人們自身。它們在與修復師的“互動”時,一方面延續着自己的生命,同時深刻地影響着修復者的情趣、審美、品味、人格,乃至生命。修復後的文物,也更好地傳遞着美感,讓觀賞者更便於認知和感悟。這些正是文物本身生命力的彰顯,也是現代意義所在。

匠人

近兩年,“工匠精神”是個熱度很高的詞彙。但是,什麼是匠人,什麼又是工匠精神,在我的頭腦中一直沒有形成準確的概念。看完這部紀錄片後,我清楚地意識到,這些修復是顯然就是我正尋找的匠人,他們身上的特質正是工匠精神的完美詮釋。

首先,他們有“匠技”。這些修復師或者擅長裝裱、臨摹幾百年上千年前的書畫,或者可將木器、銅器修復得盡善盡美,或者可以讓宮廷收藏的各類鐘表重新煥發活力。總之,他們都掌握着一門世人難以企及的絕技。

其次,他們有“匠心”。面對繁重的修復任務,或者十分棘手的難題,他們透過縝密的思考,總能獨運匠心,用創造性的方法加以解決。正是由於他們用心、專心做事,才能使一件件國寶得以修復、有機會再現於世。

最重要的,他們有“匠德”。片子中講述了修復師們的身世,我瞭解到,他們中的很多都幾十年如一日,甚至幾代人做着同一件事。他們之所以有這般定力,肯花這麼長時間去堅守,是因爲他們深愛着自己的手藝,深愛着這份事業。愛,讓他們任勞任怨,讓他們無怨無悔。

職業

在看這部紀錄片之前,我並不知道在故宮裏海油這個集體,也並不知道在我看到的展覽文物中,很多都是經過精心修復的。這種默默無聞,也許就是他們的偉大之處。畢竟他們所從事的,是一份“不足爲外人道”的職業,他們的業績也“不可爲外人感”。若外人從文物中看出了修復的痕跡,恰恰說明修復師的工作是失敗的。對於某些文物,修復師也許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我們看到它們時,只會認爲它們原本就是這個樣子。

他們的職業,除了要有這種默默奉獻精神外,還要有很強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集中體現在對技藝的傳承上。畢竟,修復師往往透過收徒的方式延續事業,徒弟的技藝和品德如怎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師傅。他們爲了避免讓技藝失傳,便有了地傳承的極強責任感。就像片中一位修復師所說:“我得想着,我們的職業生涯能留下點什麼給後來人。”我的立即,這句話中的“後世”,不僅包括那些繼承衣鉢的年輕人,也包含着走進展覽館欣賞文物的後來者。

我們在工作中,也需要這樣的思考。對崗位的繼認者,我們要透過自己的創新創造,使工作效率更高、工作方法更多。對於我們工作的服務對象,也要想着如何讓他們有更好的服務體驗,以及在接受服務時有更多獲得感。

觀《我在故宮修文物》有感9

故事總要有個開頭,文章總要有個開始,但若到了不知如何言語之時,棄就棄了,何故那麼世俗。

王津老師看着相隔一層玻璃的鐘表,那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惋惜,比面對那件珍貴的維多利亞懷錶的淡然,更讓人心折服,那一件件珍貴的古董鐘錶,跟大多數的古董一樣,在修復之前他們就被安放在故宮最黑暗、破舊的倉庫裏,任由歲月腐蝕,當他們落入這羣匠人手裏,猶如馬遇伯樂,玉遇卞和,他們的價值才真正被開發出來,王津老師熟悉那一件件修復過的鐘表,不僅看見過他們奢華的外表,還研究過裏邊最複雜精緻的工藝,修復一件物品的難度並不比創作他簡單,所謂的修復過程,更多的是一種瞭解的過程,那種跨越時空和古人對話的感覺,使他們感嘆前人多能之時,又附帶着對歲月的敬畏,就是這份對傳統的敬重之情,漸漸的使他們懂得了細心、耐心、責任心。

然而那一件件經手過的物件,現在卻又那麼的陌生,和那塊維多利亞懷錶一樣陌生,擺放在展櫃中的他們,世人在讚美他們精美的同時又給他們定義了一個世俗之價,這份陌生更多來自於對他們價值的理解,對這羣平和的修理匠來說,當手中的物件完成修復之後,那份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遠遠要比物件本身的世俗價值高的多,就像那件黃花梨大櫃子,世人也許更在意的是他的用料是珍貴的四大名木,他的使用者是乾隆的生母,而無人關心製作櫃子上精美雲龍紋的工匠會是誰,像這羣故宮師傅一樣,當完成製作的一瞬間,木匠已經明白櫃子已經不再是自己一雕一刻的朽木了,他的價值將被更多的人賦予,但不管櫃子的價值高低,那份造物的成就會一直跟隨木匠一生,這纔是來自於古代匠人的精神傳承,既熟悉又陌生。

天育萬物,龍生九子,人對“格物”的理解各不相同,一幅字畫,一些人看到了歷史、一些人看到了技藝、一些人看到了情懷、一些人看到了名利等等,物件本身的價值,是人內心塑造出來的,雖不說是一面鏡子,但也能反映出其身的一些人生價值,若放以前,我定論出個孰是孰非,但現在我只想借蘇東坡的一句話“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

觀《我在故宮修文物》有感10

自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走紅後,點擊量破萬。不少年輕網友紛紛求王師傅收徒弟,只想安靜地掃掃地。面對日益科技化的時代,王津師傅是靠着勤勞淚水,不辭辛苦的工作,弘揚着工匠精神,復甦着鮮活生命。豈能被輕易視之?那些沒有兢兢業業、踏實艱苦態度的人,那些沒有追求,不能正確對待勞動的網友,豈不令民衆笑之?汝若盛開,清風自來!

王津修文物,是日夜辛苦地奮鬥工作,一絲不苟,極度認真用心的踐行,那些歷史悠久的古鐘古琴在沉睡中復甦,被世人所歌詠。那是對事業的敬仰盡責,讓文化花壇裏鳥鳴花更香,山高谷更幽。汝若盛開,清風自來!

不必羨慕王津,他只是做好本職工作而已,纔會享有應得的名譽。如果你能用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事無大小,不論是清潔工人、交警、邊遠山區的志願者,抑或現在的高三畢業生,只要我們懇切堅持做好本職工作,自會有溫煦的清風在你盛滿淚與汗的雨季輕拂!

那麼多網友紛紛求拜師收留,哪怕在故宮掃掃地,是因爲如今一批大學生不能樹立正確價值觀,盲目追逐,不能盡才所用,人才資源浪費現象嚴重。三本的退卻,讓人人都有資格成爲大學生,卻不知在大學勤奮刻苦,不斷武裝自我。

當然,勤學用功,一絲不苟的榜樣也有。南開學子郭鑫建立“誠信通”跨境通電子商務平臺,把退耕還林地區農民生產的產品藉由這一平臺銷售到國外,幫助人們增收,踐行環境政策與經濟發展同步。郭鑫也因此受到農民及大衆的好評,沒有去故宮,做好本職工作,不也實現了人生價值嗎?對工作持敬仰之情,一絲不苟,勤懇堅持,汝若盛開,清風自來。

有那麼多網友想去故宮掃地,顯然不可能!更深一步,當今時代,勞動者應樹立正確價值觀,敬業愛業,同時政府促進就業,鼓勵創業,培育工匠精神,弘揚敬業愛業風尚!

汝若盛開,清風自來!沒有波瀾不驚的光芒,亦有石破驚天的感動!尼采有言:“誰終聲將震天,必將長久緘默!”做好本職工作,在盛開的花季沐浴清風!

觀《我在故宮修文物》有感11

物質社會中的.喧囂太多,很少有無爆點的東西能輕易讓人停下腳步。然而去年春節,《我在故宮修文物》這一波瀾不驚的紀錄片卻走紅網絡,不少年輕人對文物修復心馳神往,何也?人們追求沉靜也。

在人頭攢動的鬧市中,你坐於樓閣之上,靜靜地享受着清風,看着樓下疾步的人羣,好像時光停止流動,在嘈雜的公交站旁,人們各自交談,你坐着望天,望車輛,望樹,不說話,像浸潤在水中,柔軟透明。在所有人都去趕時代的步伐,步履匆匆的時候,你能夠冷靜地、清醒地思考自己的人生、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你能忍受暫時落在後面,但你不會驚慌,不會惶恐,因爲你清楚自己的方向,你胸有成竹。我認爲在浮世中沉靜就是有方向、有原則並且堅定不移。

於浮世中追求沉靜,能提高個人境界。李健早期在娛樂圈中與校友盧庚戌成立水木年華組合,後來逐漸地消失在公衆視野中。他的夢想是做自己喜歡的音樂,所以當別人在浮華的圈中各種炒作時,他忠於自己的內心,始終保持學生的狀態,靜心接受新事物。在很久以後他的歌聲傳入大衆耳朵裏時,李健又重新爲人所認識。許多人聽他的《貝加爾湖畔》時,會完全進入那個境界,安靜又美好。是沉靜讓他的靈魂得到洗禮,使他的歌聲恍若天籟。

於浮世中沉靜,需要專注。身爲華大基因的創始人之一,汪建在公司困難時期並沒有驚慌失措,放棄這個項目,而是全心專注於此,不分晝夜地鑽研,終於他把這個項目做成了。

于敏是我國的氫彈之父,在他從業中的幾十年中,他始終默默無聞地做着核科技研究,專注的力量讓他在浮世中獲得了沉靜,踐行着“寧靜以致遠”的座右銘。

或許人生短暫,每個人都想留下痕跡,但在浮世之中,追求沉靜纔是美好的樂事。在你汲汲於功名之時,不妨慢下來休息一會兒,品味這靜好歲月,把心隨風飄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