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體裁作文>心得體會>

幼兒園主題式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精選10篇)

心得體會 閱讀(2.75W)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主題式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主題式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精選10篇)

幼兒園主題式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

這兩天,我們參加了“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培訓。聆聽了省教育專家張暉老師的講座《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內涵與實施途徑》和陳海青園長的講座《對課程遊戲化的理解》以及張紅儉園長的講座《幼兒遊戲的觀察記錄與分析》,豐富詳實的講座內容,鮮活的案例分析,讓我對課程遊戲化有了一個更深入的認識和全新的解讀。

作爲一線老師,我們常常疑惑於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難題。我們通常只是植單一的插入一些遊戲。爲什麼在教學活動中孩子的興趣缺缺,爲什麼孩子不願意學。透過培訓我瞭解到,課程遊戲化是要站在質量的高度去考慮,幼兒動用多種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現的機會更多一些,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更充分一些。

結合講座來反思自身發現,在以往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年也能注重體現遊戲化,但是在活動中並不能體現幼兒爲主體的自主性遊戲,由於害怕孩子“不會玩”“玩的不好”“玩的有危險”通常在玩的過程中沒能體現孩子的自主,所以往往在玩的過程中孩子沒有自我的意識,孩子游戲中的自由自主和創造就會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導遊戲,應該融入課程文化,形成習慣。課程遊戲化的關鍵在教師,焦點在幼兒,幼兒行爲總能折射教師的思想和作爲。課程遊戲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兒積極投入活動過程並充分探索、交往與表現,是幼兒不斷豐富和發展新經驗,在這個過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師說什麼和做什麼,而是幼兒說什麼和做什麼。

這次的培訓活動,給了我啓發和思考,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學習先進的理念,與幼兒共成長。

幼兒園主題式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2

啓蒙教育好壞直接關係着幼兒的成長方向以及智力水平,以往在幼兒參與遊戲活動的過程中忽略了幼兒主動思考的能力,降低了遊戲開設的有效性,爲此,幼兒教師就需要結合幼兒思考能力以及在遊戲活動中包含的內容,採取適合的方法,更好地引導幼兒進行主動思考。

爲了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省教育廳《關於開展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的通知》有關檔案精神,深化幼兒園課程改革,真正做到把自由自主的遊戲活動還給孩子,以提升保教質量。近日,我園教師參加了兩天半的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專題培訓活動。

教師如何在幼兒的遊戲化課程中進行合理指導,是教師需要思考的一個大問題,那就要求我們老師要進一步加強對《綱要》和《指南》的認識,把裏面的觀念統一到、融入到當前的課程遊戲化實踐中來。教師要從三個層面去理解課程遊戲化:一是幼兒園課程應遊戲化,充滿遊戲精神。所謂遊戲精神應是自由的、自主的、創造的、愉悅的。不是個別環節要有遊戲,而是一日生活都要充滿這種遊戲精神,將這種遊戲精神融入到一日生活中去。二是自由遊戲時間要保證。孩子應有自由遊戲時間,這種遊戲時間不能被“教學”及其他教師直接指導的活動所替代。三是其他活動環節,尤其像集體教學活動環節儘可能採用遊戲方式。一節課某一環節就是遊戲,或整節課本身就設計成遊戲。

我們明白目前課程遊戲化建設有明確的目標,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會努力學習、共同研究、共同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前往目標的道路,真正做到“兒童在前,教師在後”,讓遊戲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幼兒園主題式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3

轉眼間,這次的幼兒園教師培訓已經結束,很榮幸自己能夠參加這次的培訓學習,這次的培訓充實而富有意義,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如幼苗般得到了滋養,此次培訓理論與實例結合,課程豐富多樣,從全方位地精心詮釋了成爲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經過四天的學習,收穫頗多,談談自己的一點學習體會。

一、幼兒教師要培養終身學習的理念

我們的生活日新月異,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更新。爲了適應孩子的求知需求,我們要不斷學習,隨時補充自己的能量,給自己充電。如果只靠原來在學校學的那點東西,遠遠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日積月累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對孩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更是一件不負責任的事。過去,我們是領着孩子在學習,現在我們是和孩子一起學習,如果我們不把自己的知識的海洋裝滿,怎麼才能滿足孩子那一條條求知慾旺盛的小河?教師的業務素質很重要,現在的教育對幼兒教師的要求很高,琴棋書畫,歌舞情樂,只有高素質的人才能更適用這個崗位。所以,我們每天至少學習一篇教學方面的文章,每天練練基本功,讓自己在幼教領域不至於落後。

二、幼兒教師加強道德素質的培養

講到了幼兒教師道德素質的重要性,他說“人才分四種:一是有德有才;二是有德無才;三是無才無德;四是有才無德”爲什麼有才無德還趕不上無才無德,那是因爲有才無德的人更容易對社會造成傷害,是潛在的定時炸彈。所以幼兒園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品德,還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如果老師沒有責任心,品質惡劣是不能更好的照顧幼兒,培養不出好孩子的。才能可以培養,而一個人的品德出了問題是很難糾正和改進的。說到品德,我又想到責任心,幼兒教師沒有責任心,是不能很好的照顧幼兒的,保教質量就會下降,何談更好的教育?所以,這就要求我們遇事多從他人的角度考慮,以誠待人,平時照顧幼兒的時候多注意細節,不讓任何潛在的危險傷害到孩子。

三、教師應具備良好的師德和職業道德

德高爲師,身正是範,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能否成爲一個好教師,要有“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走”的精神。熱愛、尊重、理解幼兒是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核心。

愛是兒童正常成長的必要條件,我們要學會理解、關愛幼兒。

四、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

要實施創新教育理念,創新型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種業務素質:

(1)有豐富的知識結構,這是教師發揮創造性的基本保證。

(2)有較高的管理藝術。管理包括兩方面,一是班級的整體管理,二是針對每個學生的個別指導。

(3)有豐富的情感。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誦,熱情洋溢的讚賞以及在與學生接觸時的儀態、表情和舉止所表現出的積極情感能隨時地激發、調動學生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因“親其師而信其教”,變苦學爲樂學,單純的知識傳授變成了雙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樂、學者亦樂。

總之,經過此次培訓,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學到很多知識,認識了很多朋友。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不斷努力,學以致用爲孩子上好課,成爲孩子的好朋友。

幼兒園主題式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4

近期,我一直在網絡上學習《幼兒園音樂遊戲課程》的一些內容,我深刻地知道了音樂教育其實不僅僅是讓孩子掌握一些音樂技能,更重要的是透過音樂活動讓孩子獲得身體、智力、情感、個性、社會性的全面和諧的發展。本次的課程學習中,它既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又有課堂的教學活動視頻,以及專家的講座等,這些可以說給我帶來了視覺與聽覺的享受。那麼,到底何爲”遊戲化“?“遊戲化”爲何?“遊戲化”何爲?本次網絡培訓它就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爲我們做了生動的闡述,使我們深受啓發,受益頗深。

一、在幼兒遊戲化音樂教學中,我們最注重的是什麼?

孩子在學習音樂活動時我們一般只注重他們的結果,只要孩子最終學會了這首歌、這個舞蹈就行了。而忽略了過程,那什麼是過程?就是應用舊知識建構新知識,會做人,做學問,做事情,追求並獲取的成長快樂。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的教學應與幼兒的遊戲結合起來。平時,我們只注重了傳授,而且傳授的是沒有創新的老遊戲,我想,在平時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創設遊戲情境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創設時要如何把握好“重心”也很重要,這就要求我們在音樂教學中,要不斷應用舊知識建構新知識,讓孩子們在遊戲中獲取知識,幫助他們與音樂進行溝通,提高、鞏固對歌曲或樂曲的理解,加深他們情感上的共鳴。

二、幼兒遊戲化音樂中的遊戲如何來創編?

如何來創編幼兒音樂遊戲?這一直是我們工作中的困惑,我們以前在遊戲創編上存在諸多問題,在選音樂遊戲時,侷限性太強,總想孩子應該運用兒歌音樂較好,其實,節奏感較強,幽默風趣的流行音樂仍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創編遊戲動作時易忽略孩子的年齡特點,動作較難,只注重了動作的優美,而缺少來源於孩子生活中的動作。例如孩子的拍臉、撓頭、說話交流等都可以成爲遊戲中的動作,這些動作幽默風趣,孩子易做,他們就會特別感興趣,特別對年齡較小的幼兒,我們可以運用適當的重複動作來降低難度,使他們很快掌握,提高對遊戲的興趣。

總之,音樂教育活動對幼兒具有重要意義,設計和上好每一節音樂活動是每位幼兒園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所以,在今後的音樂教育活動中,我們要努力成爲幼兒的“進階玩伴”,做到循序漸進的“逗你玩”,讓幼兒始終能夠“我要玩、我要玩,我還要玩”。

幼兒園主題式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5

金秋十月,我們長豐縣六十多名園長在基教科領導的帶領下,來到寒意漸濃的首都,參加由北京師範大學承辦的爲期四天的培訓學習。在這短暫而精彩的幾天裏,我們充分感受到了各位專家和帶班老師的專業精神和熱情指導,所有參訓的園長們似乎又回到了學生時代,認真學習、積極參與互動,在快樂中完成了此次學習。

每一次的培訓學習都可以瞭解到最新的教育理念,這對我們日後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最有價值的是能夠將先進的理念與本園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

北京哈佛搖籃的陳亞男園長在最後一天給我們介紹了國內外教育發展的現狀,在對比中指出了國內教育存在的弊端讓我感觸很深,其實作爲教育工作者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創造良好的環境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然而在當今急功近利的社會背景下,幼兒教育似乎陷入了一種僵局。結合2008年國家頒發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到2020年是學前教育發展的黃金時期,而對於我們則是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面對這樣的前景,我們要做的:一是改變以往陳舊的管理模式,二是探索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課程模式。

10月27日,學習的第二天,我們認識了北京師範大學“四大名嘴”之一的楚江亭教授。楚教授以《特色幼兒園創建與園長領導力》爲主題進行“參與、互動、多步式SIDR模式”演練,讓我們在真切的互動環節和輕鬆幽默的授課風格中收穫頗豐。

楚教授認爲幼兒園發展的步調應先做到規範化,這是做好幼兒園的基礎,其中包括各項規章制度的確立,教學課程目標設定及教師專業成長等。落到實處其實就是幼兒園教師的工作就要圍繞幼兒的一日活動展開,而教師工作的表現要靠園長的管理及對其專業素養的打造。只有先做到規範,才能探求特色化,最後才能創辦出具有品牌效益的精品幼兒園。

結合自己幼兒園的現狀,我發現我們的管理仍處於一種粗放型的原生狀態,離規範化似乎還有一定的距離。面對我們的困惑,楚教授詳細介紹了SIDR(思德)模式。所謂SIDR模式,就是透過制定和實施學校發展戰略(發展規劃)的過程,促進學校管理方式更新、特色形成,可以運用園本管理、社區參與、技術採用、專家引領來提高幼兒園的自治能力和綜合辦學水平。

其中,楚教授就技術採用介紹了“SWOT分析”,這四個字母分別代表着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楚教授告訴我們,用“SWOT分析法”科學地分析自我,在充分自知的基礎上,可以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自我發展規劃,促進專業成長;對幼兒園進行科學的“SWOT分析”,可以制定出科學的幼兒園發展規劃。這個方法可以運用到園長本人及教師隊伍的自我評價工作中,幫助老師們更好的認識自我。另外還有一種非常新鮮的方法,就是畫“社區資源圖”。楚教授要求我們每個人回去都繪製一份以幼兒園爲中心方圓500m內的“社區資源圖”,包括周邊的中小學、商場、醫院、派出所、馬路等,並標記出一級資源、二級資源和三級資源。結合“SWOT分析”和“社區資源圖”,我對我園的情況又有了新的認識:我園地處縣鎮老區,周圍公共資源如醫院、學校集中,但環境衛生方面欠缺;另外,老區面臨改建,周圍住戶減少速度較快,這些不利因素對我們是有一定影響的。優勢是我園建園已有十五年,園內有一批經驗豐富的骨幹教師,在鎮內具有一定影響。大致的分析,讓我對幼兒園的優、劣勢和周圍環境有了新的概念,接下來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抓住機遇和挑戰,利用周邊有利資源。

改變以往的管理模式的同時,在以保育教育爲主的幼兒教育中,探索出一套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教學理念也是至關重要。視情教育張巨河專家和北京哈佛搖籃陳亞男園長都向我們介紹了現國內外流行的幼兒園課程模式,例如蒙臺梭利教育、華德福教育、加德納的多元智能學說等。

蒙氏教育在國內實行已近二十年了,合肥也有很多以蒙氏課程爲主的幼兒園,她以兒童爲中心、用豐富的教材與教具以誘發兒童自我學習的樂趣的理念深得人心。來自北京交通大學附屬幼兒園的兩位老師,給我們展示了很多教具的圖片以及幼兒在操作教具的視頻,我特別喜歡幼兒在操作教具時專注的眼神和探索的精神,作爲老師都羨慕起幼兒能夠接受到這麼好的教育。但是,如果應用到我們的幼兒園就有一定的困難了,例如我們能否擁有一批高素養的教師隊伍?我們的資金能否承受得起大量的教具開支?縣鎮地區的家長是否能接受這樣的教學方法等等。於是,我認爲結合目前的條件和背景,我們應該學習蒙氏教育中以兒童爲中心的觀念,在教學活動中開展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讓幼兒在快樂中專注於活動,抓住幼兒發展敏感期發展幼兒肢體、語言、感覺等能力。

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符合我國的新課程改革,現廣泛應用在中小學的學科課程中。對於幼兒的發展,我們需要改變以往的學生觀和學科觀,也就是要善於去觀察幼兒,記錄幼兒的點點滴滴。因爲每個孩子都在不同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智能,或者說是天賦。我們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幼兒,更不能由此要求幼兒。然而,現實中有爲數不少的家長存在期許過高的現象,甚至要求年幼的兒童要像小學生一樣,集中表現在重視數學和語言智能,忽略身體運動、音樂、自然觀察等智能,或者簡單的將其歸結爲參加才藝興趣班。對於這些我們老師看在眼裏,痛在心裏。家長的溝通工作我們還需努力。

經過幾天的學習我獲得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最後,我還是要感謝上級部門領導對我們民辦幼兒園的關心和重視,將在京學習的行程安排的充實且妥當。希望類似的學習活動以後能夠多多組織,幫助我們做出規範、精品的幼兒園,爲當地的學前教育增添微薄之力。

幼兒園主題式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6

今天上午我和園裏其他幾位老師參加了區裏組織的青年教師培訓,培訓的課題是幼兒園課程再認識,培訓的主講人是秦皇島市教育局的骨幹教師李老師,參加這次培訓的新老師都很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整個培訓過程的學習氣氛十分濃厚,參加培訓的每位老師都在專心致志、認真地聆聽和記錄,彷彿回到了學生時代。

此次精彩的培訓學習主要心得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認識教師的含義及教師成長的三條通道,不斷進取,做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

從前作爲一名學生,對教師的工作一直十分崇敬,畢業後自己也加入了教師的隊伍,任教雖然也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對如何才能夠成爲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還是缺乏認識的。今天李老師在講座中向我們詳細的介紹了教師的含義及教師專業成長的三條通道,自我反思是基礎,同伴互助是關鍵,專業引領是先導,講座中李老師還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每個人一個蘋果交換後還是一個蘋果,但如果每個人一種思想交流後就會有更多更新穎的思路出現”,所以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要多與其他教師交流,共同成長,一起進步。

二、讓自己更加了解幼兒園的課程內容與目的,瞭解具體的幼兒園一日活動安排。

雖然自己此前已經做了一段時間的教師,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但作爲一名幼兒園教師,對其中許多的規範和制度還是有些陌生的,李老師這次講座中也給我們詳細介紹和講解了幼兒園課程與幼兒的一日活動安排。

幼兒園課程包括三方面,生活課程、遊戲課程與活動課程,透過各種課程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堅持體爲首位、健康第一的原則,引用知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的一句話,“全部的課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課程都是生活,一切課程都是生活”,生活中時時有教育,處處皆教育,事事是教育,身爲一名幼兒教師要時時在生活中爲孩子做一個好榜樣,言傳身教。

三、深入瞭解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開展原因、目的以及怎樣開展。

在園裏工作也有一段時間了,對幼兒園區域活動也算有一定的認識,而今天很高興有機會可以系統深入地跟李老師深學習一下幼兒園區域活動開展區域活動一是要轉變教育小學化傾向,二是凸顯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特點,三來區域活動有着集體教育不能替代的教育作用,開展區域活動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開展區域活動有利於幼兒個體充分的發展,開展區域活動有利於教師對幼兒因材施教。圍繞怎樣開展區域活動,李老師講了以下五點:

、明確認識幼兒園常見的活動區。

2、依據教學目標擬定活動區目標。

3、圍繞目標創設適宜的活動環

4、促進幼兒充足的入區活動時間。

5、關注幼兒活動狀況及指導策略。

四、進一步增強了對幼兒常見的活動區域的認識。

李老師講座的後半部分重點介紹了幼兒的活動區域,幼兒常見的活動區域有八個,分別是建構區、語言區、益智區、科學區、美工區、表演區、角和生活區,李老師還一一講解了每個區的設定目的,並在課件中向大家展示了許多對應不同的活動區域製作的優秀玩教具,對我以後製作玩教具有很大的啓迪。

總之,透過一天短暫的培訓學習,我收穫頗多,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在理論素質、工作水平、思想觀念中存在的差距與不足,今後,我要把握各種學習的機會,還要透過多種途徑來豐富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學習和工作任務在後面,要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靈活運用今天學到的幼兒園課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成長學習,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爲孩子創設一個快樂的童年成長氛圍。

幼兒園主題式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7

在《幼兒園整合活動課程》培訓前,我有困惑、有錯解,但經過這次的培訓,我對這套課程有了新的認識與思考,當我們接觸到這套課程時,首先要對這套課程中的“整合”這個概念進行界定,如果連什麼叫整合都沒認識清楚,我想就無法去實施這套課程。當然存在此想法有它的根源性,長期以來,我一直將幼兒學習的內容分爲六科,課程觀是以知識爲中心,導致了只重幼兒的知識與智力的發展,忽視了直接經驗,因而也不利於幼兒情感的陶冶和個性的全面發展。

當我們能科學地認識課程整合觀後,我對課程整合有了正確的方向,在實踐中我會多角度、多層面地對整合課程進行反思,整合課程主題活動內容的選擇、設定應依據孩子們的興、生活,在孩子們已有的經驗上來安延伸。孩子們認識世界有其獨特的方式,因此,我鼓勵孩子透過自己的探索、實踐來獲得多方面的經驗,從而使課程內容自然的整合。那麼,課程內容的整合有領域內的整合,也有領域間的整合。相對於以往的分科教育而言,領域已經對教育內容進行了一定的整合。因此,領域的內容必然比學科內容整合程度大。但是這並不意味着領域的內容已不需要整合。要使領域真正成爲領域,必須加強對領域內容的整合。在實施這套課程中,我們應努力使這些內容之間儘可能地相互聯繫,有機整合。

《幼兒園整合活動課程》體現了“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形成與方法上的整合需要教育實踐的經驗,需要對幼兒活動水平的`洞察能力、組織活動的應變能力。幼兒園活動的整合課程提倡融生活、遊戲、學習爲一體。幼兒的學習是在遊戲和生活中實現的,教師要充分挖掘過去被大家忽視的其他方面的教育價值。

在課程整合活動中爲幼兒提供了一個供生活、遊戲、學習爲一體的課程。生活活動是幼兒園課程設計和實施的現實背景,是幼兒在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晨間活動、用餐、午睡、日常勞動等,都是孩子們在園的生活活動。如果課程脫離了幼兒生活,就難以產生教育。幼兒的生活能力與習慣的養成均是在生活活動中逐漸形成,慢慢積累的。幼兒的發展特點和學習能力決定了幼兒園的課程必須是與幼兒生活相關聯繫,我們應將課程儘可能納入幼兒的生活之中。在實施主題活動中要求教師善於捕捉幼兒生活中的教育契機,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透過這次《幼兒園整合活動課程》培訓,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啓發。“整合課程”是一種課程模式,它倡導課程綜合,是強調課程內容的有機聯繫,把課程的各個部分要素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課程,注重教育影響的整體性,它更能讓幼兒全面和諧的在自主的活動中發展,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較多成爲主動、積極有效的學習者。

幼兒園主題式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8

這兩天,我們參加了“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培訓。聆聽了省教育專家張暉老師的講座《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內涵與實施途徑》和陳海青園長的講座《對課程遊戲化的理解》以及張紅儉園長的講座《幼兒遊戲的觀察記錄與分析》,豐富詳實的講座內容,鮮活的案例分析,讓我對課程遊戲化有了一個更深入的認識和全新的解讀。

作爲一線老師,我們常常疑惑於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難題。我們通常只是植單一的插入一些遊戲。爲什麼在教學活動中孩子的興趣缺缺,爲什麼孩子不願意學。透過培訓我瞭解到,課程遊戲化是要站在質量的高度去考慮,幼兒動用多種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現的機會更多一些,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更充分一些。

結合講座來反思自身發現,在以往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年也能注重體現遊戲化,但是在活動中並不能體現幼兒爲主體的自主性遊戲,由於害怕孩子“不會玩”“玩的不好”“玩的有危險”通常在玩的過程中沒能體現孩子的自主,所以往往在玩的過程中孩子沒有自我的意識,孩子游戲中的自由自主和創造就會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導遊戲,應該融入課程文化,形成習慣。 課程遊戲化的關鍵在教師,焦點在幼兒,幼兒行爲總能折射教師的思想和作爲。課程遊戲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兒積極投入活動過程並充分探索、交往與表現,是幼兒不斷豐富和發展新經驗,在這個過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師說什麼和做什麼,而是幼兒說什麼和做什麼。

這次的培訓活動,給了我啓發和思考,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學習先進的理念,與幼兒共成長。

幼兒園主題式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9

20xx年x月x日,我參加了沿河縣教育局組織的新課程改革培訓。一天的培訓時間,讓我回想起了母親經常給我嘮的一件家常:小時候家裏窮,一年到頭就只能喂兩頭豬,一頭賣了用來貼補家用,另一頭用來過年改善生活。生活的捉襟見肘讓母親把這兩頭豬當做寶貝一樣看待。有一年運氣不好,養的豬病了,食兒吃得少,少了股歡騰勁。請來的獸醫讓父親母親把豬捉住好打針,結果這畜生呼一下來了精神,幾個人愣是捉不住它。獸醫換了個方法,找了點豬草餵它,順便給它撓撓癢,等它舒服了,沒留神,一針就紮了進去。

就這個故事的教育功能而言,它對我有如下啓迪:

1、目前的沿河教育,至少是我們實驗小學的教育,是生了病的教育。課改已然進行了十多年,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雖然是每個教師知道甚至明瞭的教學價值取向,但是無論是我們進行培訓還是推行繼續教育,教師們的教育觀仍然被家長的要求乃至社會的輿論綁架着,仍然習慣以學生擁有知識量的多少來衡量自己的教學成就,分數、排名成了衡量學生素質高低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一把標尺,學校的辦學理念無法在課堂上予以體現。課堂教學改革在沿河就像是水土不服的柑橘,無法開花結果,教師甚至是學校都沒有魄力對自己進行改變;

2、作爲課改的主要實施者,教師觀念上的改變才能讓課改實施下去。我們學校集中的是全縣最優秀的教師,擁有的是全縣最好的教學設施。單純從教學資源而言,至少在沿河,我們的教師不但具有上好課的能力,還具有推進課改、切實踐行新課標的能力。可一旦走進我們的課堂,你會發現我們從事的依然是最原始、最落後的“機械勞動”,作爲實驗小學的校長,我從不願苛責我的教師,我知道我的教師們對工作的兢兢業業,不過這根治不了新課堂教學改革推行不力的病根。教師觀念上不更新,不接受變革,素質教育、優質教育、公平教育如何在現實課堂中生根發芽?

3、無論是因循守舊,還是推陳出新,我們的目的都是爲了學生的發展,那學生的感受和獲得應該是檢驗課改是否成功的試金石,課堂教學改革是否是有效的,學生的評價擁有最直接的話語權。言歸正傳,今天聽了中國報刊社專家的培訓,讓我對學校管理下了決心:實驗小學的課堂教學要革命,我們就要敢於在課改中打翻我們一直顧忌的那些罈罈罐罐(所謂的“教學質量”、對學生教師過於單一的評價、學校統考排名)。在這場革命中,教師觀念的轉變無疑是我們這場攻堅戰最關鍵的一環。以下兩點是我就課改中的兩大主體談的一點初淺的想法:

1、學校的規劃是學校辦學的導向,對課改的理解更應透徹。在育人還是單一地認可知識傳授的選擇上,我們要摒棄以應試爲目的、以知識目標爲唯一目標、以講授爲主要手段的教育教學觀念,必須要有接受課改就必須接受陣痛的勇氣。

新課程目標倡導“一切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要求我們的教學要以學生髮展爲本。以往,我們走了許多彎路,並不是我們不知道大的方向,只是在抉擇時我們還在猶豫,教育局甚至上級教育部門潛意識裏都會以期末考試、期末考覈的結果來衡量學校的工作,這種一葉障目的做法左右了我們的思想,左右了教師們的思想:一方面,覺得“以學生爲本”是一種先進的理念,另一方面,又擔心“以學生爲本”下的課堂教不了學生知識,教師們的責任心讓我們不忍再去苛責教師不把課堂還給學生,不去踐行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與其說是教師的瞻前顧後,不如說是我們教學評價機制上的猶豫:學校的工作評價雖不僅限於結果,卻忽視了過程的重視。我們對教師常規教學活動的監督,往往只能“程序化”地只評價到教師的完成情況,對過程缺乏質的雕琢,久而久之,形成積弊。

倡導課改,我們就要倡導、甚至是規範我們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課堂教學要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關注學生的主體要求與主體意識的培育,注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育以及對學生人格的完善。只有這樣,教師們纔會在教學中貫穿發展的理念,纔會有指導自己教學的根本性綱領要求。

2、教師是課改的主體,只有教師真正在課堂踐行“學生爲主體”的教育,不僅“授業”,更要“傳道”,課堂纔可能實實在在地還給學生。

作爲課改主體的教師,在課改中我更擔心是教師的理念而不是能力,實驗小學的教師,從教工齡大多在xx年以上,歲月不僅沉澱出了經驗,也容易讓教師偏信於自己的經驗。甚至在長期的教學中,滋生出疲憊睏乏乃至厭倦的心理,工作只是由“慣性”來進行,從而忽視了教育工作的藝術性及創新性,這對於課改而言是致命的。

課改的第一步就必須解決教師的教師的心態,教師要悅納自己,悅納自己的工作,理性地分析職業存在的使命感,正確認識職業帶來的種種壓力,增強處理問題的自信心,這就要求我們在教改時注重策略:

(1)促進教師觀念上的改變首先需要學校爲其創造寬鬆的育人環境,提供其展示自身價值的交流平臺,杜威曾說:教學猶如做買賣,只有教師積極地賣,沒有學生主動地買,買賣沒有做成,也不會有真正的教學與教育。我對這句話倒有這樣的理解,要想讓“教師要積極地賣”,必定得讓教師認爲這“買賣”是他喜歡的職業,是能體現他自身價值的職業,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感受到自身工作的價值所在,會一定程度地消除消除教師的倦怠情緒。

(2)透過名師課堂示範及課改專家組的培訓,要求教師在課堂貫徹“以學生爲本”的人文理念,教學評價及常規考覈要重視教師對學生的備課。新課改所貫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學是一個平等交往和對話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從傳授知識的核心角色中解脫出來,充當起教學活動中組織者、引導者。促進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教學觀念的變化必然導致教師、學生角色的變化,這要求我們的教師在教學中實質性地適應這一改變。

(2)從教研活動看,教師本身就是教科研者。教師在教學中要突破教材的限制,對教材不斷拓展、補充與創新,深入探究適應學生的教學模式。這一過程是教師由教書匠角色逐漸轉化爲教科研者角色的過程。

我知道課堂教學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堅持不懈地在新課改的道路上不斷地實踐、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創新,才能真正構建出完全符合新課改所需要的創新教學模式。我堅信,只要我們實驗小學的廣大教師能夠積極投入、大膽探索,各方齊心協力,新課程改革一定能夠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幼兒園主題式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0

幼兒教師心得_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要成爲一名全優的教師,必須要具備三個條件,即師德;因此需要我們樹立良好的幼兒教育觀念;

(一)、樹立正確兒童觀;兒童和成人一樣,是享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他們的需求;

(二)、樹立科學的幼兒教育觀;當我們把幼兒看做是主動的學習者,我們要清醒地認識;

(三)、良好的教師觀;新的教師觀念認爲:教師工作不僅僅在付出,在同時也;所以,我們幼兒教師應該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要成爲一名全優的教師,必須要具備三個條件,即師德、師智、師能。

師德主要指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師智主要指有廣博的知識、精湛的業務和敏捷的思維;師能主要指具有勝任教師工作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創新能力和教育教學方法。

教師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起決定作用的是教師的師德和人格。

因此需要我們樹立良好的幼兒教育觀念

(一)、樹立正確兒童觀兒童和成人一樣,是享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他們的需求應受到尊重並得到滿足。

因此教師與幼兒交往時的態度、方式都應讓幼兒感到安全、沒有壓力、受重視,讓孩子感受到教師的愛和尊重。

(二)、樹立科學的幼兒教育觀當我們把幼兒看做是主動的學習者,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教師教了,不等與幼兒學了,教師教完了,不等與幼兒學會了。

老師準確地把握把“教”,什麼時候“教”, “教”什麼。

在幼兒園中重教育過程,輕教育結果。

教育內容是全面地、啓蒙性的,是以遊戲爲基本活動形式,以培養興趣爲前提教育活動。

(三)、良好的教師觀新的教師觀念認爲:教師工作不僅僅在付出,在同時也在發展着自己,完善自己,是教育過程的研究者,是一個不斷充實、完善的自我發展者等教育觀。

所以,我們幼兒教師應該成爲一個終身的學習者,不斷學習,不斷自我成長, 才能促孩子發展,才能爲孩子一生髮展奠定基礎。

二、幼兒教師的基本素質《幼兒園工作規程》頒佈以前,不少人誤將教師畫、跳、唱、彈等技能視爲教師的教育素質,但實踐表明,這種想法是片面的。

這種個人專業技能方面再好,也不一定是合格的幼兒教師。

透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覺得,幼兒教師的素質關鍵是教師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的觀念和能力。

那麼幼兒教師要具備那些素質和能力:(一)要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二)要有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必備的專業技能記得有一位園長說過這樣一句話:當一個好的幼兒園教師的難度,不比當一個好教授的難度小。

(三)教師要有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和施教能力一是生活化,選擇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爲教育內容,利用身邊現有的材料和場所,二是興趣性和生成性教育內容應該是幼兒感興趣的,不是感興趣的也要透過一定方式讓孩子感興趣。

這就要求教師要了解每個孩子的情況。

因爲都學過教法這點就不多講了。

利用我們所學的遊戲的方法,用幼兒能接受的教學語言,面向全體幼兒,全面施教。

幼兒園教師要做全才。

幼兒園教學是不分科的,各領域相互滲透的。

(四)、要有較強的觀察力(撲捉資訊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對孩子的觀察、對其他事物自然想象的觀察等。

比如:落在地上的雪,同樣都是陰面,是土地上的先化,還是落在石頭(鐵蓋)上的先化?爲什麼?這就需要做教師的去觀察、主動去探究。

再如:世界上最小的鳥是什麼鳥?(蜂鳥)最大的鳥是?(鴕鳥)大家都知道,小動物是孩子最感興趣的,他可能會問老師鳥都吃蟲子嗎?有吃蟲的、也還有吃米粒的(還有吃草葉等植物的鳥),鳥都怎麼吃蟲子?(有的鳥很聰明藉助於小棍捉蟲吃,是人與自然節目播的)。

(五)、要有使用媒體教具和自制玩教具的能力主要是自制玩教具,因爲我們周圍生活中的自然資源很豐富,我們要動腦、動手去製作符合教育需求的玩教具。

豐富幼兒的生活,美化環境。

另外,實際生活中使用多媒體是必不可少的,如:正確使用實物投影儀、會用電腦查找資料,製作課件等等。

(六)、要有合作和溝通的能力要學會與孩子交流方式方法;要學會與同事合作藝術;還要學會與家長溝通技巧。

教育幼兒不單是幼兒園教師的事,家長有義務配合幼兒園工作。

與家長溝通不等於告狀,要在溝通中使家長知道幼小的心靈需要我們共同呵護。

因此在形式上,對採用一對一的形式,顯示出對孩子的尊重。

有的可以一對多,就是採用召開家長會的形式;還可以採用書面形式。

內容上,可以介紹孩子在園一天參與活動的表現如何,情緒怎樣,習慣養成等現象;也可以是發現的個別現象(比如:孩子老咬指甲,都出血了,就是不聽話。

與家長一起找原因)不管怎樣,教師與家長講話要講究策略,不能信口開河,語氣要婉轉,表達要清楚。

不要以爲與家長熟了,就把孩子的毛病直接講給他聽,如:你們孩子老咬指甲,都出血了,就是不聽話。

孩子聽見了心理緊張,家長聽了這小毛病你都不改,打!家長也可能採取管不了就不管的消極態度。

那麼就沒有達到溝通的目的。

應和家長一起分析孩子咬指甲的原因??孩子咬指甲或咬其他物品是內在精神壓力的一種表現方式。

例如:孩子不願上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