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文學教育>對聯>

小學生寫景對聯收集

對聯 閱讀(2.16W)

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 楹聯或 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 竹子、 木頭、 柱子上的對 偶語句。對聯 對仗工整, 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 孟昶。對聯是 中國 傳統 文化瑰寶。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小學生寫景對聯收集 ,歡迎閱讀

小學生寫景對聯收集

寫景的對聯一

【橫批:無】

上聯:似有花開絃動後

下聯:依稀月滿桂香時

【橫批:無】

上聯:不許塵封春故事

下聯:何妨等待夏風情

【橫批:無】

上聯:雲深只掩一時月

下聯:雁過還留萬里愁

【橫批:無】

上聯:唯有清風能識我

下聯:聊憑濁酒獨怡懷

【橫批:無】

上聯:擡頭望月相思瘦

下聯:對酒當歌寂寞多

【橫批:無】

上聯:人生自古一臺戲

下聯:歲月從來幾首歌

【橫批:無】

上聯:幸有詩書陪我老

下聯:豈無山水供人閒

【橫批:無】

上聯:竹露荷花,有時香遂遠風去

下聯:青苔碧柳,到處影隨斜月來

【橫批:無】

上聯:散發行歌,驚心歲月青松老

下聯:披襟臥壑,撲面風霜苦竹疏

寫景的對聯二

上聯:花芯有露常招蝶

下聯:玉宇無枝不掛雲

上聯:一路蟲聲隨步歇

下聯:半輪霜月對湖妝

上聯:波上啼鴻聲斷夢

下聯:池邊落木葉沾衣

上聯:水畔雲低天落鷺

下聯:山間霧重夜歸人

上聯:坐觀流水無榮辱

下聯:面仰雲天寡是非

上聯:處士門前植五柳

下聯:商山石上採三芝

上聯:蟬鳴聲斷續

下聯:竹動影參差

上聯:芸案風浮一鐸喚醒千古夢

下聯:寒窗月映五經鑿破半生心

上聯:靖節徑荒歸去有辭非妄語

下聯:文清居近讀書無錄不名言

上聯:新日垂帷幾行芳樹搖春色

下聯:故園高枕萬朵晴雲繞座飛

上聯:雲霧初開悽悽風寒柏樹綠

下聯:山河晚眺融融日麗柳條青

上聯:住杖林間香風飄舞花間度

下聯:班荊竹下好鳥和鳴枝上啼

上聯:柳綠桃紅聚花飼雀成佳趣

下聯:柴門陋巷把酒談心需至人

上聯:三五約車蒼苔芳徑林中靜

下聯:十千沽酒綠柳碧桃野外春

上聯:當檐竹色溪邊綠

下聯:隔岸荷花鏡裏香

上聯:棋局酒尊花間不賞無三日

下聯:澹煙細雨竹下論交有幾人

上聯:花解留人惜無長水穿蘿徑

下聯:竹能棲鳳喜有春風度草堂

上聯:牆頭柳絮風前舞

下聯:窗外竹枝雪後低

上聯:醉裏登樓恍惚楹前花覆地

下聯:醒來尋路依稀竹外鳥迎人

上聯:養病咫園簾前松竹生虛白

下聯:卜居精舍几上詩書橫古今

上聯:涑水映園敢道名成薄豸繡

下聯:條山當戶不將心賞負雲霞

上聯:山鳥堪呼追隨不拘道人偶

下聯:漁樵可侶談笑何妨隱者來

拓展閱讀:對聯歷史探源

楹聯者,對仗之文學也。這種語言文字的平行對稱,與哲學中所謂“ 太極生兩儀”。即把世界萬事萬物分爲相互對稱的陰陽兩半,在思維本質上極爲相通。因此,我們可以說,中國楹聯的哲學淵源及深層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陰陽二元觀念。陰陽二元論,是古代中國人世界觀的基礎。以陰陽二元觀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國人思維方法。這種陰陽二元的'思想觀念淵源甚遠,《 易經》中的卦象符號,即由陰陽兩爻組成,《易傳》謂:“ 一陰一陽之謂道。” 老子也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爲和。”(《 老子》第42章。) 荀子則認爲:“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合而變化起。”(《荀子·禮論》)《黃老帛書》則稱:“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陰有陽。”這種陰陽觀念,不僅是一種抽象概念,而且廣泛地浸潤到古代中國人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萬事萬物的認識和解釋中。

《 周易· 序卦傳》“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有禮儀有所措。”《 易傳》中,分別以各種具體事物象徵陰陽二爻。陰代表坤、地、女、婦、子、臣、腹、下、北、風、水、澤、花、黑白、柔順等;與此相對應,陽則代表乾、天、男、夫、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黃、剛健等。這種無所不在的陰陽觀念,深入到了中華民族的潛意識之中,從而成爲一種民族的 集體無意識。而陰陽觀念表現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徵之一,就是對以“兩”、“對”的形式特徵出現的事物的執着和迷戀。對聯格式嚴格,分大小詞類相對。傳統對聯的形式相通、內容相連、聲調協調、對仗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