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現代作家>梁實秋>

梁實秋散文《談友誼》

梁實秋 閱讀(1.65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看過散文吧?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短小精悍,表現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問題。爲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瞭解散文,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梁實秋散文《談友誼》,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梁實秋散文《談友誼》

梁實秋散文《談友誼》 篇1

朋友居五倫之末,其實朋友是極重要的一倫。所謂友誼實即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良好的關係,其中包括瞭解、欣賞、信任、容忍、犧牲……諸多美德。如果以友誼作基礎,則其他的各種關係如父子夫婦兄弟之類均可圓滿地建立起來。當然父子兄弟是無可選擇的永久關係,夫婦雖有選擇餘地,但一經結合便以不再仳離爲原則,而朋友則是有聚有散可合可分的。不過,說穿了,父子夫婦兄弟都是朋友關係,不過形式性質稍有不同罷了。嚴格地講,凡是充分具備一個好朋友的條件的人,他一定也是一個好父親、好兒子、好丈夫、好妻子、好哥哥、好弟弟。反過來亦然。

我們的古聖先賢對於交友一端是甚爲注重的。《論語》裏面關於交友的話很多。在西方亦是如此。羅馬的西塞羅有一篇著名的《論友誼》。法國的蒙田、英國的培根、美國愛默生,都有論友誼的文章。我覺得近代的作家在這個題目上似乎不大肯費筆墨了。這是不是叔季之世友誼沒落的徵象呢?我不敢說。

古之所謂“刎頸交”,陳義過高,非常人所能企及。如Damon與Pythias,David與Jonathan,怕也只是傳說中的美談罷。就是把友誼的標準降低一些,真正能稱得起朋友的還是很難得。試想一想,如有銀錢經手的事,你信得過的朋友能有幾人?在你蹭蹬失意或疾病患難之中還肯登門拜訪乃至雪中送炭的朋友又有幾人?你出門在外之際對於你的妻室弱媳肯加照顧而又不照顧得太多者又有幾人?再退一步,平素投桃報李,莫逆於心,能維持長久於不墜者,又有幾人?總角之交,如無特別利害關係以爲維繫,恐怕很難在若干年後不變成爲路人。富蘭克林說:“有三個朋友是忠實可靠的——老妻、老狗與現款。”妙的是這三個朋友都不是朋友。倒是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最乾脆:“我的朋友們啊!世界上根本沒有朋友。”這些話近於憤世嫉俗,事實上世界裏還是有朋友的,不過雖然無需打着燈籠去找,卻是像沙裏淘金而且還需要長時間的洗煉。一旦真鑄成了友誼,便會金石同堅,永不退轉。

大抵物以類聚,人以羣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爲好。交朋友也講究門當戶對,縱不必像九品中正那麼嚴格,也自然有個界線。“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於“自輕肥”之餘還能對着往日的舊遊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邊去麼?漢光武容許嚴子陵把他的大腿壓在自己的肚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風,但是嚴子陵之毅然決然地歸隱於富春山,則尤爲知趣。朱洪武寫信給他的一位朋友說:“朱元璋作了皇帝,朱元璋還是朱元璋……”話自管說得很漂亮,看看他後來之誅戮功臣,也就不免令人心悸。人的身心構造原是一樣的,但是一入宦途,可能發生突變。孔子說,無友不如己者。我想一來只是指品學而言,二來只是說不要結交比自己壞的,並沒有說一定要我們去高攀。友誼需要兩造。假如雙方都想結交比自己好的,那便永遠交不起來的。

好像是王爾德說過,“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之間是不可能有友誼存在的。”就一般而論,這話是對的,因爲男女之間有深厚的友誼,那友誼容易變質,如果不是心心相印,那又算不得是友誼。過猶不及,那分際是難以把握的。忘年交倒是可能的。禰衡年未二十,孔融年已五十,便相交友,這樣的例子史不絕書。但似乎是也以同性爲限。並且以我所知,忘年交之形成固有賴於興趣之相近與互相之器賞,但年長的一方面多少需要保持一點童心,年幼的一方面多少需要顯着幾分老成。老氣橫秋則令人望而生畏,輕薄儇佻則人且避之若浼。單身的人容易交朋友,因爲他的.情感無所寄託,漂泊流離之中最需要一個一傾積愫的對象,可是等到他有紅袖添香稚子候門的時候,心境便不同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因爲淡所以才能不膩,才能持久。“與朋友交,久而敬之。”敬也就是保持距離,也就是防止過分的親暱。不過“狎而敬之”是很難的。最要注意的是,友誼不可透支,總是保留幾分。Mark Twain說:“神聖的友誼之情,其性質是如此的甜蜜、穩定、忠實、持久,可以終身不渝,如果不開口向你借錢。”這真是慨乎言之。朋友本有通財之誼,但這是何等微妙的一件事!世上最難忘的事是借出去的錢,一般認爲最倒黴的事又莫過於還錢。一牽涉到錢,恩怨便很難清算得清楚,多少成長中的友誼都被這阿堵物所戕害!

規勸乃是朋友中間應有之義,但是談何容易。名利場中,沆瀣一氣,自己都難以明辨是非,哪有餘力規勸別人?而在對方則又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誰又願意讓人批他的逆鱗?規勸不可當着第三者的面前行之,以免傷他的顏面,不可在他情緒不寧時行之,以免逢彼之怒。孔子說:“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我總以爲勸善規過是友誼之消極的作用。友誼之樂是積極的。只有神仙與野獸才喜歡孤獨,人是要朋友的。“假如一個人獨自昇天,看見宇宙的大觀,羣星的美麗,他並不能感到快樂,他必要找到一個人向他述說他所見的奇景,他才能快樂。”共享快樂,比共受患難,應該是更正常的友誼中的趣味。

學問與趣味。

前輩的學者常以學問的趣味啓迪後生,因爲他們自己實在是得到了學問的趣味,故不惜現身說法,誘導後學,使他們在愉快的心情之下走進學問的大門。例如,梁任公先生就說過:“我是個主張趣味主義的人,倘若用化學化分‘梁啓超’這件東西,把裏頭所含一種元素名叫‘趣味’的抽出來,只怕所剩下的僅有個零了。”任公先生注重趣味,學問甚是淵博,而並不存有任何外在的動機,只是“無所爲而爲”,故能有他那樣的成就。一個人在學問上果能感覺到趣味,有時真會像是着了魔一般,真能廢寢忘食,其能不知老之將至,苦苦鑽研,鍥而不捨,在學問上焉能不有收穫?不過我常想,以任公先生而論,他後期的著述如歷史研究法,先秦政治思想史,以及有關墨子佛學陶淵明的作品,都可說是他的一點“趣味”在驅使着他,可是在他年輕的時候,從師受業,誦讀曲籍,那時節也全然是趣味麼?作八股文,作試帖詩,莫非也是趣味麼?我想未必。大概趣味云云,是指年長之後自動作學問之時而言。在年輕時候爲學問打根底之際恐怕不能過分重視趣味。學問沒有根底,趣味也很難滋生。任公先生的學問之所以那樣的博大精深,涉筆成趣,左右逢源,不能不說的一大部分得力於他的學問根底之打得堅固。

我曾見許多年青的朋友,聰明用功,成績優異,而語文程度不足以達意,甚至寫一封信亦難得通順,問其故則曰其興趣不在語文方面。又有一些位,執筆爲文,斐然可誦,而視數理科目如仇讎,勉強才能及格,問其故則曰其興趣不在數理方面,而且他們覺得某些科目沒有趣味,便撇在一邊視如敝屣,怡然自得,振振有詞,略無愧色,好像這就是發揚趣味主義。殊不知天下沒有趣味的學問,端視吾人如何發掘其趣味,如果在良師指導之下按部就班地循序而進,一步一步地發現新天地,當然樂在其中,如果淺嘗輒止,甚至躐等躁進,當然味同嚼蠟,自討沒趣。一個有中上天資的人,對於普通的基本的文理科目,都同樣的有學習的能力,絕不會本能地長於此而拙於彼。只有懶惰與任性,才能使一個人自甘暴棄地在“趣味”的掩護之下敗退。

由小學到中學,所修習的無非是一些普通的基本知識。就是大學四年,所授課業也還是相當粗淺的學識。世人常稱大學爲“最高學府”,這名稱易滋誤解,好像過此以上即無學問可言。大學的研究所纔是初步研究學問的所在,在這裏作學問也只能算是粗涉藩籬,注重的是研究學問的方法與實習。學無止境,一生的時間都嫌太短,所以古人皓首窮經,頭髮白了還是在繼續研究,不過在這樣的研究中確是有濃厚的趣味。

在初學的階段,由小學至大學,我們與其倡言趣味,不如偏重紀律。一個合理編列的課程表,猶如一個營養均衡的食譜,裏面各個項目都是有益而必需的,不可偏廢,不可再有選擇。所謂選修科目也只是在某一項目範圍內略有揀選餘地而已。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猶如一個科班出身的戲劇演員,在坐科的時候他是要服從嚴格紀律的,唱工作工武把子都要認真學習,各種角色的戲都要完全諳通,學成之後才能各按其趣味而單獨發展其所長。學問要有根底,根底要打得平正堅實,以後永遠受用。初學階段的科目之最重要的莫過於語文與數學。語文是閱讀達意的工具,國文不通便很難表達自己,外國文不通便很難吸取外來的新知。數學是思想條理之最好的訓練。其他科目也各有各的用處,其重要性很難強分軒輊,例如體育,從另一方面看也是重要得無以復加。總之,我們在求學時代,應該暫且把趣味放在一邊,耐着性子接受教育的紀律,把自己鍛鍊成爲堅實的材料。學問的趣味,留在將來慢慢享受一點也不遲。

梁實秋散文《談友誼》 篇2

他說,“朋友居五倫之末,其實朋友是極重要的一倫。所謂友誼實即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良好的關係,其中包括瞭解、欣賞、信任、容忍、犧牲......諸多美德。 ”友誼一度被人們評價爲最美好的東西,但後來友誼已經被增添了新的色彩,褻瀆着我們曾經付出的青春,它隨着時間的碾壓,變得一文不值,漸漸稱爲人們懷念過去的一種方式,實至名歸,“五倫之末”。

漢代詩人曾這樣抒懷:“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也許,這種相偎相依,勝於骨肉般的友誼,只能在爺輩中才能見到了。幾位老友幾年未見,在街上偶遇,老遠就招手示意,握手擁抱,熱情洋溢,再普通的話題他們也不厭倦。逢年過節,家裏的電話不斷,每次都是一句“老地方見,不見不散”。而我的卻極少,開啟微信,接二連三的都是羣發消息,是否真心可見一斑。他們的友誼建立在共和國最艱難的時期,生活的動盪與痛苦更加讓他們重視這份特殊的感情。在冰涼的年代,忠誠的友誼是他們所獨有的,是最美好的。每當他們一方有困難時,總會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將他們拉離深淵。我們在感慨他們的落伍時,卻是在諷刺自己。當我們看到他們的友誼如此厚重時,理應自愧不如。而如今,90後的友誼便是成羣結隊,你染髮他着窄腳褲,手裏還叼着一根菸,看似高高在上似得,爲你出那所謂的“風頭”,你感動得一塌糊塗,以爲這就是“兄弟”,孰不知,你早已被他們“出賣”了自己的靈魂,這樣的.友誼早就與美德背道而馳。待你後來想想,竟可笑無比。這又應證了樑秋實老師文章的一句話“大抵物以類聚,人以羣分。臭味相投,方能永以爲好。”有怎樣朋友,便註定了你的一生該走怎樣的路。

樑先生又說,“就是要把友誼的標準降低一些,真正能稱得起朋友的還是很難得。”是啊,一起摸爬滾打在同一分數線的朋友,突然有人領先了,而且是遠遠超過,大舉獲勝,自然而生的優越感,令仍原地踏步的朋友,難免隱隱失落,悄然拉開距離。心裏的不平衡感,再也無法使你們之間親密無間。久而久之,一個瞻望,一個俯看,換言之便是一個嫉妒一個嘲諷,朋友就是這樣走散的。倘若若干年前我聽到別人對我說這樣的故事,我會困惑不已,朋友間不應是相互激勵相互幫助相互進步的嗎?爲什麼會變的如此可怕?他們並不是真正的朋友吧?而如今經過時間的沉湎,我想,可能天生人性就是這樣,無關感情的真假,它總會在陰暗角落悄然萌發然後成蔭。

毋庸置疑,友誼對人的一生來說,是極其重要的。雖如今時代的大手會刨掘出深淺不一、縱橫交錯、難以逾越的鴻溝,但我們仍要堅信我們的內心對它的渴望。渴望者與渴望者相遇,便有了家。在人生之路上,正是有了衆多對友情渴望的人一起攜手努力,纔會有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樣敞亮的守望。

那些細碎而美好的存在,絕不會因爲它擁有陰暗面而失去原本的意義。厚重的友情,是不需用太多華麗的詞藻去形容的,只要你放寬心,好好用心去感受,你就會發現寒冬中也能擁抱一片萬紫千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