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知識文庫>實用文檔>

《維護眼睛》課程教學反思

實用文檔 閱讀(2.85W)

《維護眼睛》課程教學反思

《維護眼睛》課程教學反思

品德與生活課程以兒童生活爲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爲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它具有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尤其健康平安地生活是兒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礎,它旨在使兒童從小懂得珍愛生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獲得基本的健康意識和生活能力,初步瞭解環境與人的生存的關係,爲其一生身心健康地發展打下基礎。

《維護眼睛》這一課,爲了突出“平安、健康地生活”這一教育主題,提高增強維護眼睛的意識,本節課我沒有唯教材是從,而是適當地進行了增、刪、添、改。課本只給了話劇《小眼鏡找朋友》的幾幅畫,以和關於視覺誤差遊戲的幾幅圖片,還留了兩處空白讓同學自身製作宣傳畫。課文中只介紹的是一些用眼衛生常識,而這些知識同學早就瞭解,因此教學中我沒有在較低層次徘徊,而是利用課堂情境,注重教學資源的生成和整合,延伸時空,拓展課堂,增加見識,激活知識,養成習慣。

教師是同學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同學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我充沛相信、尊重、賞識同學,營造了一種接納的、支援的、寬容的課堂氣氛,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同學,同學能做的不代替,能說的不代替;但也不放棄“平等中的首席”的責任,當同學出現疑惑時也做必要的講授,因而教學成爲師生互動、情感交融的過程。

生活是教育的動身點和歸宿,教育只有植根於生活的土壤,纔會開出鮮美之花,結出香甜之果。尤其是道德知識的獲得,道德情感的發生和道德行爲的形成都依存於生活之本。對於同學來說,聽到的會忘記,看到的記憶不深,只有作到了才幹理解。因此我十分注意課堂與生活的連接,從課前的情境扮演準備、投影教材圖畫、資料收集、遊戲等,都以生活爲源泉,讓同學在實踐中、活動中獲得情感體驗,促進知識內化和習慣養成。同時,着力把課堂變成實實在在的生活空間,讓教學過程成爲情趣盎然的生活場景的演義再現。

當然也有一定的缺乏。比方同學收集資訊的途徑不夠廣,處置資訊資料的能力較弱。雖然平時也注重培養這方面的能力,但總覺效果不大。如何提高此能力,則有待於師生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