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國中優秀作文>初一作文>

關於智慧的書香人生作文

初一作文 閲讀(1.34W)

導語:“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歎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説。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初一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閲,謝謝!

關於智慧的書香人生作文

【篇一】

“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歎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説。近日,棗強農發行以“關愛女性,閲美人生”為主題開展了女職工讀書活動,培養女職工閲讀習慣,引導女職工愛讀書、讀好書,在閲讀中,不斷髮掘個人魅力,陶冶道德情操,全面修煉自身,為家庭和諧、社會和諧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奉獻力量。

活動開展以來,廣大女職工積極踴躍參與,學習熱情高漲,紛紛加入讀書隊伍中,充分利用業務時間,認真品讀,交流心得體會,互薦好書。

讀紅色書籍,提高思想水平。以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為契機,開展重温紅色經典讀書活動,每人閲讀一本紅色書籍,通過回顧歷史、緬懷先烈,激發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

讀專業書籍,提高業務能力。從本職崗位工作要求出發,引導女職工將讀書與崗位技能提升相結合,閲讀金融、法律、計算機、寫作等專業書籍,努力鑽研業務,掌握業務技能,通過讀書不斷提高自身競爭力,成為業務發展中的骨幹。

讀文化書籍,提高自身素養。根據女職工個人興趣喜好,鼓勵女職工廣泛閲讀各類書籍,向女職工推薦《陽關心態》、《信仰的力量》、《苦難輝煌》、《平凡的世界》等書籍,使女職工開拓視野、陶冶情操、激勵心志,不斷提升人格品位和人文素養。

通過開展讀書活動,使女職工養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習慣,營造了“閒時求知”的良好學習氛圍。

【篇二】

《智慧人生》的第一輯討論了一個人在吃穿住行方面應該摒棄哪些不良習慣,同時又應該培養哪些文明禮儀,倡導民眾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生存環境,讓“美”充盈我們的人生;第二輯,討論了男女青年該如何擇偶,婚後又如何營造浪漫温馨的家園以及如何教育兒女,一言以概之,作者切望天下所有人“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第三輯,探討女性如何才算真正的`美,華衣錦服、濃粧豔抹都不算美,只有心地善良兼具智慧,女人才美,本輯是專門為女性朋友量身定做了心靈綵衣;第四輯,更多地是關懷人類的終極問題,讓我們對自己作為人類這種動物的本質,有更深層次的認識,讓我們在思想境界上有所提高和昇華,使我們在精神上更輕鬆自由。《智慧人生》的言語字字珠璣,結構逐層深入,讓你領略一位國學大師質樸而雋永的人生智慧和思想。

《智慧人生》的國學大師葉曼的思想自傳,匯通儒釋道的人生大智慧!智慧二字的組成,是日知而心彗。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真正智慧的人,深知人性,了之人生,所以方能寧靜淡泊以處事,忠厚仁義以待人,便成為眾望所歸的大好人。有真智慧的人,方能使人生真平等,真自由,真幸福,真圓滿 。有真智慧的人,他的一生消極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積極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換句俗話説:“我們希望別人如何待自己,我們便如何去待別人。”這便是“智慧人生”。

葉曼女士是當今世界極少將儒、道、佛文化融會貫通的國學大師之一。其父是世家子,與王雲五、韓德清是結拜兄弟。葉曼從小就聰慧過人,幼承庭訓,六歲以左傳開蒙。一九三五年時任北京大學大文學院院長鬍適之(胡適)先生親點探花,從北師大挖牆腳,把她留在北大,就讀於北大法學院經濟系。在北京大學就讀期間,葉曼選修胡適之「中國哲學史」、陶希聖「中國古代社會史」、錢穆「通史」,聞一多「楚辭」和 葉公超「英語正音」,這些大師級學者的授課,為她日後得以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介紹中國文化的精髓,打下深厚基礎。

大學畢業後,葉曼與同年考入北京大學的同學,當年的全科狀元田寶岱結為伉儷。後隨身為外交官的夫婿,作為大使夫人輾轉於美國、日本、菲律賓、澳大利亞、沙特阿拉伯等地駐外總計二十五年,後旅居美國洛杉磯。葉曼接觸過基督教、伊斯蘭教等不同西方宗教,後並研學佛教、道家、儒家多年,對東方和西方文化、哲學與宗教有獨到的見解。中年為明瞭生死而學佛,先後師侍南懷瑾先生、陳健民上師等大德,屢有所得。

六十年代,葉曼為傳播中國儒、道、佛三大文化在台灣成立“文賢學會”。七十年代,在美國洛杉磯位於哈岡的家中成立“文賢書院”,每週六免費開講《四書》、《道德經》、佛教的故事等課程,身體力行,為海外僑胞講説中國文化,期能帶動更多修心向學的風氣。

八十年代中,葉曼曾代表中華佛教居士學會(台灣),當選世界佛教友誼會副會長,期間與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戲劇性的相識,讓他們成為摯友。後經樸老邀請到北京拜訪北京雲居寺時,發現雲居寺已在日本侵華時被毀損,當即發下宏願,要重建雲居寺。一九九○年,葉曼來往香港、美國、新加坡等地,共籌得三十二萬美金善款。其中三十萬美金捐贈用於重建雲居寺,受到了時任北京市副市長何魯麗以及十世班禪大師的接待,樸老也特意作一條幅贊其功德。其餘二萬美金捐作雲南以及貴州興辦希望小學,迄今為止,已建成十三所文賢希望小學。一九九二年,葉曼獲得世界佛教協會及二十七國代表參加的佛教大會贈予的金獎。

葉曼曾任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婦女雜誌主編,並以葉曼信箱為讀者所稱頌。其豐富的東方與西方人生經歷、通達的處世態度與洞察人性的智慧,在家庭、愛情、婚姻、信仰等人生目標與問題的抉擇上,為現代人傳道解惑。藹藹學者的風範和對國學的瞭解,更讓她成為無數海內外朋友的精神導師。葉曼傳承國學各類經典課程數千講,並著有多項著作文集,在海內外享有極高的聲譽。

二零零六年末,鳳凰衞視《文化大觀園》對葉曼進行了專題訪問,十一月應北京大學邀請在北京大學世紀大講堂為莘莘學子進行了題為“中國一定強”的演講,同月,應長江商學院邀請為商界精英從科學的角度講解“一命二運三風水”。二零零七年四月,應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葉小文之邀,參加西安舉辦的“國際道德經論壇”。二零零七年六月三十日,應邀前往北京市廣華寺作《佛法在中國》的演講,並多次在北京朝陽區望京街道的"中國城市論壇-望京奧運大講壇"向觀眾教授以歷史、儒家以及道家為主要題材的傳統文化。今後,葉曼老師將把她的餘生,她的畢生所學回報給祖國,讓文賢書院在祖國的土地上生根發芽,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