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高中作文>高考作文>

2017年高考作文指導:議論文過渡的6種技巧

高考作文 閲讀(2.28W)

議論文中的過渡銜接沒有固定的格式或詞句,可有常用的方法。小編收集了議論文過渡的6種技巧,歡迎閲讀

2017年高考作文指導:議論文過渡的6種技巧

在寫議論文時,我們常常發現,有的文章卻脈絡不明,似斷似連,甚至出現裂痕,缺乏過渡這個段與段、層與層之間的橋樑紐帶。

不妨回顧一下,我們讀過的許多文章,學過的不少課文,之所以如行雲流水般通暢自然,沒有人工斧鑿的痕跡,是與恰當安排過渡分不開的。

今天呢,給大家分享6種議論文的過渡技巧,學會了可以給高考作文加分哦。

一起來看看吧:

一、材料與觀點的過渡,常用的表述方式

(1)這則材料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得到了這樣的啟示……)

(2)這雖是一則寓言,但卻形象地説明了……(這則材料的寓意是……)

(3)由此觀之……

(4)為什麼會這樣呢?

(5)由此,我明白了一個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

(例1)

我曾讀過一本書,是説美國人的消費,美國人都是花未來的錢,而享受現在,‘舉債度日’,我想一旦出現無賴不肯還錢,怎麼辦?原來美國有個信用局,若某君出現信用違規,即通知各大銀行,封殺他的所有借款,此招足以使其無立身之地。這讓我想起了中國的誠信,誠信是國人引以為傲的美德,‘人無信而不立’。”

二、論點與論述之間的過渡

一部分學生寫議論文,提出中心論點,然後結合生活和社會現象對論點進行論證,但缺乏必要的語言過渡,使觀點與材料分離。寫作中,由提出論點到聯繫現實進行分析論證,學生常常使用“現實生活也有同類者”“我不禁想到現實生活中的同類現象”等句子進行過渡,形成觀點與論述之間的自然轉換,文氣貫通。

1、由此,我聯想到我們人類社會……

2、物性如此,我們人類何嘗不是這樣……

3、……這給我們一個深刻的啟示……

4、物猶如此,人亦然。

(例2)

馬卡連柯的話令人深思。對花讚賞之餘,為什麼要手裏拿起鐵鏟、剪刀和巴黎綠呢?為什麼不考慮花是否願意接受呢?這是因為花雖美,但美中也會有不足之處,美中會有隱患。如果不及時清除那些雜枝、病枝、蟲害,再美的鮮花也會衰敗、凋零。物性如此,人類何嘗不是這樣,我們的師長在表揚肯定我們的優點和成績的同時,更要指出我們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也就是説,要想“愛之深”,就得“責之切”。

三、理論論證與事實論證之間的過渡

論辯時理論論證為使論述變得深刻,事實論證為使論證顯得具體,分析説理時聯繫生活實際,避免泛泛而談,內容空洞,兩者結合使用就應注意由此及彼的恰當過渡。

(一)事實到理論

1、“就拿……來説吧”或“例如……”來過渡;

2、縱觀古今,凡是……無不是……

3、古往今來,無數成功者的業績都……

4、縱觀古今中外名人學者的成功歷程,不難發現,他們的成功的祕訣在於……

5、放眼寰球,縱觀古今,大凡有……無不是……

(例3)

古往今來,情感高於理性的事情屢見不鮮,而理性控制情感的例子也不少。

(例4)

歷覽古來聖賢人,無不對事物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在處理事情上力求做到公正不偏私。

(例5)

舉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傑因內心之好惡而慘遭滑鐵盧?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許,將來也如此。

(例6)

歷史上的教訓,足以使我們對此有更為清醒的認識!

(例7)

其實,古往今來,不少人都調準了自己感情的“焦距”,為自己展現出了清晰的世界。

(二)理論到事實

若先事實論證再理論論證,過渡文字一般則是對事實包含道理的分析、總括。

1、有位哲人曾這樣説過:“……”

“這正如……所説……”等詞語或句子進行過渡。

2、在生活中廣為傳頌着這樣一句名言:“……”它告訴我們這樣一個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

3、“……”,不正是……精神的真實寫照嗎?可見……

4、“……”這婦孺皆知的俗語告訴我們一個平凡而又深刻的道理:……

5、“……”這句話曾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然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