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案模板>

小班科學教案:水寶寶搬家

教案模板 閲讀(1.7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科學教案:水寶寶搬家,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科學教案:水寶寶搬家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合適的工具幫助水寶寶搬家,體驗活動的樂趣及成就感。

2、鼓勵幼兒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

【活動重難點】嘗試用合適的工具幫助水寶寶搬家。

【活動準備】材料準備:漏勺、提籃、小筐、塑料袋、果凍殼、茶葉盒、玩具、網籃、小碗、小杯子等。

【活動過程】

一、手指遊戲導入。

一個手指頭一個手指頭,變變變成毛毛蟲;

兩個手指頭兩個手指頭變變變成小白兔;

三個手指頭三個手指頭變變變成小花貓;

四個手指頭四個手指頭變變變成螃蟹爬;

五個手指頭五個手指頭變變變成小青蛙

(手指遊戲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關注自己能幹的小手)

二、出示一杯水,引出課題。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麼?你在哪裏見過水啊?它可以用來幹什麼呢?

水寶寶可以幫我們做這麼多的事情,今天水寶寶們也遇到困難了,需要我們幫助,我們幫幫他們好嗎?原來啊水寶寶們要搬新家了,看,他們的新家多漂亮啊,可他們沒有想出好的辦法,我們替他們想個好辦法吧。(幼兒自由發言)。

活動中:幼:把盆端過去。

師:這個方法不錯,可是,裏面住着太多的水寶寶,太沉了我們小朋友搬不動。我們再想想還有什麼好的方法呢?我們可以用什麼工具呢?

幼:小碗、勺子、杯子、小盆……

小朋友們想的辦法都很好,老師也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一些工具。提要求:請每個小朋友來選擇一種工具來幫水寶寶搬家,我們給水寶寶搬家的時候,,要注意不能把水寶寶撒出來丟在半路上了,否則水寶寶會迷路的,我們要把水寶寶安全送到新家。

下面請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做,小手小手伸出來,袖子袖子捲起來。

三、選擇工具第一次運水。

小朋友過來取工具吧。

1、幼兒用小工具操作運水,老師邊參與幼兒一起運水,邊仔細觀察幼兒活動情況,並作適當引導。

2、集中幼兒:小朋友們快來休息一會兒,把你的小工具放在小腳的前面,老師做示範。

活動中:

師:你剛才是用什麼工具幫水寶寶搬家的呀?為什麼沒有用這種工具的啊?(漏勺、洗澡筐等)。有個別幼兒一開始用漏水工具但一實驗不行接着有換了,於是我就問為什麼你換工具了?

幼兒:因為用這樣的工具水會漏下去。

師小結:因為他選擇的工具下面有許多的小孔水寶寶漏下去了,用這樣的工具運水成功嗎?(不成功)。那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工具?還有的水寶寶沒有住進新家,我們再來幫幫他們好不好?小朋友也可以互相交換工具。

四、第二次運水,體驗活動的`樂趣及成就感。1、幼兒再次操作運水,互相交換工具。

師:這次我們在運水的過程中,可以和好朋友互相交換工具也可以和老師桌子上的工具交換一下,而且在運水時要注意不要把水寶寶漏出來了……

幼:漏出水會滑到人。

2、鼓勵孩子在運水過程中,要有合作精神。

活動中:

最後盆子裏還剩下一點水小朋友們用已有的工具已經盛不出來時,師:現在大盆裏的水寶寶我們用工具盛不出來了,小朋友快幫它們想想辦法吧?這時幼兒都説直接把盆端過去,於是,我就和小朋友一起抬着大盆幫剩餘的水寶寶搬進了新家。

五、結束部分

1、體驗成功感:

師:孩子們,我們幫水寶寶搬好家了,快過來參觀一下水寶寶的新家。今天多虧我們小朋友那麼能幹,想出那麼好辦法,水寶寶才能那麼快住進了新家,水寶寶要老師對你們説“謝謝”,我們跟水寶寶説再見吧!

2、今天,我們也累了,快點把工具整理一下,我們回家休息去嘍!

活動自評:

這節課選自省版教材小班主題七,次主題一中的科學活動《水寶寶搬家》,我的活動目標有兩個:1、嘗試用合適的工具幫助水寶寶搬家,體驗活動的樂趣及成就感。2、鼓勵幼兒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

小班幼兒的思維還處於直覺行動向具體形象過渡的階段,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過自己的親身活動來實現,因此,整個活動以幼兒的親自感知、操作為主。小班的幼兒特別喜歡聽故事,所以我把東西擬人化,賦予他們感情、思想,於是我就把水比喻成水寶寶,以幫水寶寶搬家為情節把整個活動串起來,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學內容。在一開始我問到如何幫水寶寶搬家時,由於小班幼兒的思維能力有限,大部分幼兒只是説把盆搬過去,沒有想到用小勺、盆等工具,於是我讓幼兒試着搬了搬,告訴幼兒因為盆裏住着許多水寶寶太沉了,我們搬不動,可以用什麼工具呢?我們平時在家、在幼兒園用什麼盛水呢?在我的進一步啟發下幼兒想出了用小勺、杯子、小盆等工具。

在做實驗時我讓孩子做了兩次實驗,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和操作,並提供豐富的可供操作的材料,為幼兒進行探索提供了條件。第一次操作活動是讓孩子自由選擇工具,大部分孩子有過玩水的經驗所以他們選擇的是不漏水的工具,有的孩子對漏勺、小提籃等感興趣,想試一試所以選擇了漏水的工具,但一實驗不行接着又換了不漏水的工具,並引導幼兒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第二次運水進一步強化了幼兒運水的要求,提醒幼兒在運水時不要把水漏出來。幼兒在活動中積極地運用不同的工具體驗快樂,他們和好朋友互相交換工具,也和老師交換工具,體現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