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案模板>

大自然的語言之優秀語文教案

教案模板 閲讀(3.12W)

教學目的:

大自然的語言之優秀語文教案

1、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第一課時)

2、學會概括文章內容要點。(第二課時)

學習重點:

1、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

2、學會運用中心句概括文章內容要點。

 教學難點: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及步驟:

第一課時

本節教學設想與要點:本文為説明文,但文章開頭二段寓説明於描寫之中,將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觀寫得生動形象,如同展現一幅四季風光畫卷,既引人入勝又使人聯想,激發了讀者的閲讀興趣,是生動説明語言的典型段落。因此,本課教學着力點為品味本文生動形象的説明語言,並安排課內的練筆,力求一課一得。

教學過程與步驟:

一.複習知識,導入新課:

1、我們學過許多詩句,都有明顯季節特徵,請寫出描寫“春夏秋冬”的詩句。參考:

春天——幾處早鶯爭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夏天——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秋天——晴空一鶴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冬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也可以從第六單元的'課文中找出一些)

其中“早鶯爭曖樹”、“新燕啄春泥”都是大自然以它獨特的語言和我們交流,只要認真傾聽,你就能聽懂“大自然的語言”。板書課題。(出示課題)

二.學習課文第1、2段——品味生動形象的説明語言

1、默讀1-2段,思考問題。

出示問題:

1、閲讀第1段作者在寫四季時抓住了各季節哪些特點?試説一説。

2、用“大自然的語言”題目有什麼好處?

2、研讀第1自然段。

(1)你覺得哪些詞語準確生動地寫出了季節特點?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句子説一説。

請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參考:

A.“萌”字準確地反映了草木開始生長的狀態;

B.“次第”貼切地表現了花開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氣息;

C.“漸漸”,確切地表達了葉子枯黃的過程;

D.“簌簌”,摹擬風吹落葉的聲音,使人感到秋天肅殺;

E.“載”,即充滿,恰當地描寫了風雪飄落的程度;

3、研讀第2自然段。

(1)學生齊讀第2 段。

提問:課文中寫道:“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布穀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

這句話:也可以改作:“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大自然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布穀鳥唱了,也好像大自然在催促要趕快割麥插禾。”

(2)這兩句話你更喜歡哪句,為什麼?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參考:

(1)認為第一句好,運用擬人、引用的修辭方法句子形式有變化,活潑。

(2)認為第二句好,採用排比、擬人的修辭方法。整齊美。

4、品讀題目特點。

我們這篇課文,介紹的就是物候學知識,為什麼不用 “簡介物候學”,“物候學與農業生產”作標題,而用“大自然的語言”為題呢?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明確:以“大自然的語言”為題,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顯得新穎別緻,引人入勝。而另兩個則顯得呆板、乏味。

三、課堂練筆:二選一

(1)從下邊詞語中任選五個寫一段話。

萌發 次第 翩然 孕育 銷聲匿跡 衰草連天 風雪載途 周而復始 草長鶯飛

(2)仿寫詩歌

大自然的語言

別以為人才説話,

大自然也有語言。

這語言到處都有,

睜開眼就能發現。

蝌蚪在水中游泳,

不就像黑色的“逗點”?

大自然在水面寫着:

春天已到人間。

大雁集隊南飛,

不就“省略號”一串?

大自然在藍天寫着:

秋天已在眼前。

四、佈置課後預習:閲讀3-12段,用一句概括各段內容,並想想作者在介紹時用了什麼説明順序。

五、板書設計:

大自然的語言

用詞生動傳神:翩然、簌簌等

生動形象: 句子生動形象:比喻、擬人、引用

標題新穎傳神:比喻、擬人

六、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