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案模板>

【推薦】小學美術教案彙總六篇

教案模板 閲讀(9.85K)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推薦】小學美術教案彙總六篇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畫出植樹時的感人情景。

2、培養學生的記憶、想象能力,發展形象思維,進一步提高繪畫表現力。

3、進行綠化祖國、美化環境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如何生動地表現出植樹時的感人場面。

教學難點:

植樹時的人物動態描繪及構圖處理。

教學準備:

教具:掛圖兩幅、圖釘、幻燈機、投影片、錄音機及磁帶等。

學具:白紙、各種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人課題。

1、課前教師在教室四周擺些綠色植物。鈴聲響,學生人教室,感覺空氣特別清新。

2、教師按下錄音機,播放(百鳥爭鳴》的輕音樂。

3、播放音樂的同時,打開兩幅森林掛圖,幻燈映出樹林燈片。

4、教師用輕柔的聲音導入課題:同學們,空氣清新,鳥語花香是因為有了枝繁葉茂的樹林。

現在正是陽春三月,我們不要錯過了這個植樹造林、綠化環境的好季節,我們國家還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畫一畫植樹時的感人場面好嗎?

板書課題:命題畫植樹

二、新授。

1、啟發回憶:

(1)同學們上星期到植物園開展了植樹活動,還記得當時的熱鬧場面嗎?

學生各抒己見,描述當時植樹的情景:

“有的扛樹苗、有的培土、有的澆水……除了你們小學生外,還有什麼人也在植樹?”

學生記起還有大哥哥、大姐姐,特別是一部分省市領導同志也在那裏植樹,大家都在為綠化祖國出一份力。

2、講解難點:

(1)植樹時的動態是怎樣的?請兩名同學上台表演,教師在黑板上用簡筆人物畫速記。

(2)為生動地表現植樹時的感人情景,同學們最好將人物表現得更充分。比如:充分仔細地描繪人物的表情、服飾、髮型等。教師打幻燈,提供一些具體的人物形象,同時,選擇黑板上的一個動態進行具體描繪。(板書:人物動態生動)

(3)欣賞第10頁的三幅學生作品:

教材左上圖描繪的是小朋友植樹時的熱鬧場面,人物動態各異,造型簡練,構圖飽滿。

右圖畫的是去植樹的情景,人物動態、表情生動,服飾描繪仔細,構圖有主有次,用色大膽。

下圖是一幅想象畫,主題是:"把綠色灑向地球",表達了作者綠化環境的美好願望。

小結:要使畫面生動、耐看,除了注意人物形象的描繪外,還要特別注意構圖飽滿、完整,因此,可添畫周圍環境、植樹工具等,也可進行想象,表達自己綠化祖國的美好願望。

板書:構圖飽滿完整

3、指導畫法:(教師繼續範畫)

(1)構思:可根據記憶進行描繪,也可根據平時的感受進行想象創作。

(2)構圖:先確定主體物的位置,合理安排人物及場景,注意人物之間的前後關係及內在聯繫。

(3)描繪:具體、生動地表現人物形象及植樹場面。

三、學生作業,教師巡視。

1、根據自己的記憶和感受,畫一幅表現植樹情景的命題畫,注意人物動態生動,場面熱鬧感人,可進行想象創作,工具材料不限。

2、教師行間指導。

四、作業展評。

1、學生將作業展示在黑板上,進行集體評議。

2、課堂小結。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採用畫、撕、剪、拼貼等多種手法進行造型活動。

2、通過集體作業,培養學生同他人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3、引導學生關注並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具:錄音機、水粉、範畫、畫掛板、火車圖片。

教學重點、難點:指導學生如何畫出被遮擋物體。

學生用具:蠟筆、水彩筆、水彩、調色盤。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安定情緒

二、導入新課

1.請學生聽錄音(火車開來的聲音)同時教師出示能拉動的火車列箱,並提問學生聽到什麼聲音,導出題目《乘上列車去畫畫》。

三、講授新課

1.教師出示貼有一節車箱的掛板,用各種水果貼片進行貼畫讓學生觀察貼的是否正確、合理,並説一説為什麼?之後,教師講解物體的前後遮擋部分的畫法,物體在車箱裏的繪畫順序是:由下向上畫、由前向後畫。

2.教師演示畫畫箱的車箱畫法四句話:

(1)先畫車箱長方形。

(2)再畫車輪小圓形。

(3)火車鐵軌兩條線。

(4)車身圖案任你添。

其中車身圖案可以用點、線、面來裝飾(注意:自己的本子有多大,車箱的長度畫多長。)

3.啟發學生根據教師在黑板上的範畫的車箱,自己還能畫出什麼樣的車箱外形。

4.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力把火車箱裝滿各種貨物,並讓學生到黑板上來把車箱畫滿自己喜歡的東西。

四、學生練習

1.再次提示學生物體被遮擋部分畫法。

2.教師巡視指導(放音樂)。

五、課堂總結

1.再次提示學生作品一個連一個貼在黑板右側變成一列裝滿貨物的火車,並讓學生評説哪個車的好與壞。

2.教師總結髮言,引導學生説一説應把這麼多的東西送到祖國四面八方,最後放一段火車漸漸開走的,表示司機叔叔開着火車帶着學生的心願走遠。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青花盤和青花瓷作品,瞭解祖國傳統文化的藝術特色。

嘗試用單色彩筆設計新穎、別緻的青花盤。

培養學生欣賞美、表現美的能力,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在圓盤內設計畫面。

難點:畫面的安排要適合圓形,畫面要簡潔、生動、線條流暢。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青花瓷,紙盤、顏料等

學生準備:收集有關青花瓷和青花盤的圖片或實物資料,紙盤和顏料。

教學過程:

感知與體驗

1、畫圓比賽

*教師徒手在黑板上畫個又大又圓的圓,然後請學生在自己的作業紙上試試;

*通過對比討論,選擇比較好的一種方法再來畫個圓。

2、點題

*教師出示用布蓋住的瓷盤,請學生猜:“老師這有個圓東西,你能摸一摸,猜出它是什麼嗎?

*你們家中有這樣的盤子嗎?説説它們的用處。

*,這種質地的盤子我們稱它為瓷盤,盤中繪有青色圖案的瓷盤我們又稱它為青花盤,板書——青花盤。

學習與創作

1、簡介青花瓷:青花瓷是我國陶瓷藝術中的珍品,潔白的瓷和深沉的青藍色,對比鮮明而又色調單純,顯得樸素雅緻、清新自然。

瓷器的英文與的英文同為:‘CHINA’,可見,瓷器是一種代表的藝術,外國友人認識從認識瓷器開始。

2、初次嘗試:

*用藍筆在剛才畫的圓上進行添加,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裝飾;

*將畫好的圓盤沿邊剪下

*同座位互相欣賞,介紹自己的青花盤

3、選擇兩種不同的學生作業進行比較

4、你知道盤子還有哪些形狀?

5、學生練習:以單一藍色設計一任意款式的青花盤

展示與:

1.開個青花盤的展覽,選出你最喜歡的青花盤

板書設計: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學分析:

本課是小學美術一年級上冊的內容,自然界的魚類有各種各樣的形狀,色彩也是五顏六色。我通過帶領學生欣賞美麗的魚兒,誘導學生表現魚兒的慾望,啟發他們用自己手中的畫筆、剪刀、靈巧的雙手以畫、剪、撕、捏等製作方法來描繪美麗的魚兒,和魚兒做朋友。學生在創作過程中不必拘於自然與現實的色彩及形狀,要大膽、富於想像,裝飾豐富多彩,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分析魚兒的結構,引導學生大膽誇張表現各種各樣的魚。增長學生的知識,懂得珍借自然,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2、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愉悦的氛圍中大膽想象。

3、在畫、剪、撕等製作過程中,讓學生體驗藝術之美,提高審美能力和協作精神。

課前準備:

水彩筆、橡皮泥、彩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家喜歡看動畫片嗎?這節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小動畫片,大家想看嗎?(課件:《海底總動員》) 師:這是《海底總動員》裏的一個小片斷,誰能説説你剛才看到了什麼?

(生從故事情節、魚的樣子兩個方面交流)

師:這個動畫片不但故事情節非常有趣,裏面的景色也十分的迷人。

師小結:其實,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大一部分是藍色的海洋,在這廣闊的海洋裏生活着各種五彩繽紛、形狀各異的魚,他們在海洋裏快活地遊着,同時也上演着許多精彩有趣的故事。

(設計意圖:精彩的動畫片緊緊地抓住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動畫片中感受海底世界的美麗和魚兒們之間精彩有趣的故事。)

二、觀察、比較

師:課前老師蒐集了一些魚類的圖片,想看嗎?老師有個要求看完之後要説説海底的魚類長的都是不是一樣的,哪不一樣?

師:是一樣的嗎?魚類都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生:魚頭、魚尾、魚鰭、魚鱗、眼睛、嘴

師:魚一般都是由這幾部分組成的。那他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1、形狀:

師:常見的魚都有哪些形狀?(生説師在黑板上畫)

2、顏色:

師:除了形狀不同還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師:這些魚和我們平時見過的不一樣,他們都穿着鮮豔的花衣裳。你們看,這條魚穿着藍黃相間的條紋衣服,這條穿着紅白相間的衣服??

3、總結:魚的種類很多,世界上大約有13000種魚類,他們五顏六色,形狀也是千奇百怪,只要我們畫出魚身體的形狀,在添上魚頭、魚尾、魚鰭、眼睛、嘴,無論多麼美麗的魚我們都能很容易的畫出來,在裝飾一下,給他穿上美麗的花衣裳就更漂亮了!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比較魚兒之間的不同點,讓學生感受到魚兒種類之多,形狀、顏色各不相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三、欣賞

師:自古以來人們就喜歡魚,不僅因為魚美麗、可愛,還因為他象徵着吉祥和富裕,所以人們喜歡用魚來裝飾和美化我們的生活。

課件出示小朋友的作品

師:不但小朋友們喜歡魚,很多藝術家也很喜歡。讓我們看一下小朋友的作品和藝術家們的作品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課件出示用各種材料創作的魚)

(設計意圖:讓學生欣賞同齡人和藝術家用不同材料創作的作品,在學生感受魚兒美麗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鑑賞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慾望。)

四、創作

師:我們欣賞了動畫片里尼莫和馬林的精彩表現,欣賞了小朋友筆下的魚以及藝術家們用不同材料創作的魚,你

心中最美的魚在幹什麼?

生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交流心中最美麗的魚,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師:這麼有趣的故事,你想不想把他表現出來?你準備用什麼方法表現?

生:捏、剪貼、畫

師:現在同學們就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可以剪、可以畫、可以捏將你心中最美麗的魚表現出來吧!畫完之後可以為你的起個有趣的題目。

生創作,師巡視。伴着動聽的`音樂播放魚兒的圖片。

五:展示評價,情感昇華

師:同學們用自己的小巧手通過畫、剪、捏創造了一片美麗的海底世界,這就是集體的力量,大不大? 誰願意下來介紹一下自己的畫,説説你創作的魚是什麼樣的,在幹什麼?

生介紹自己作品

師:介紹了自己畫,誰想下來評評別人的畫?哪個地方畫的好,你要向他學習,哪個地方還有不足,需要改進?

六、總結

師:海洋裏的魚類五顏六色、千姿百態很是漂亮,他給我們帶來了快樂,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可是由於人們過度的捕撈和對環境的污染,大海里的魚種類越來越少,有的甚至已經滅絕。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周圍的環境,保護我們的海洋,讓魚兒生活的更加快樂,讓我們的地球變得更加的美麗!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美麗的染紙》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美術教材第六冊中的一課,該課主要以紙為材料介紹我國傳統的民間扎染藝術。染紙就是將吸水紙用摺疊、絞夾、捆紮、孔卷、搓揉、捏皺等方法進行加工,並通過點、漬、接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紋樣的一種表現方法。它工具簡單,製作方便,色彩鮮豔,紋樣千變萬化,可以產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瞭解染紙特點,初步掌握染紙的方法。

2. 技能目標:學會不同的摺疊方法,掌握單色和多色染制方法,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3.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給學生創設表現美、追求美、創造美的條件,從而對生活的更加熱愛。

教學重點:不同的摺疊方法和染制方法。

教學準備:染法不同的花布或物品、生宣紙、毛筆、彩色墨水、各種染紙作品。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相互問好後讓學生安靜坐好,檢查學生學習材料的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看,今天老師都帶來些什麼?

老師出示所帶來的那些花布和物品,讓學生仔細觀察它們有什麼不同?

(有的圖案清晰工整,色彩明快,重複出現的圖案完全相同。有的色彩具有濃淡變化,邊緣有一種自然滲透的感覺,重複出現的圖案不是完全相同的。)

説得非常正確,這裏物品花紋確實屬於兩種不同的染法。這種(老師出示)圖案清晰工整,色彩明快,重複出現的圖案完全相同,它完全是由機器操作染成的,叫印染。(再出示一些)

象這種(出示一件扎染物品)色彩具有濃淡變化,邊緣有一種自然滲透的感覺,重複出現的圖案不是完全相同的這種染法完全是由手工完成的,這種染法叫扎染。(再出示一些扎染物品)

説起扎染,它還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在很早以前有個人不小心將紙的一部分弄上了些顏色,開始非常懊惱,可後來卻發現被弄上顏色染的紙很好看,於是便開始了多種多樣染紙方法的試驗,經過反覆試驗,便發明了這種扎染。

扎染的方法就是把布上需要有圖案的部分用繩子紮起來放在顏色裏一染就形成了。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與扎染很相似的圖案染染制方法——美麗的染紙。

(板書):美麗的染紙

三、講授新知:

老師出示一張染紙作品,問學生:“這張染紙圖案復不復雜、色彩亮不亮麗、圖案優不優美?”

(圖案複雜、色彩亮麗、圖案優美。)

對,其實象這種圖案複雜、色彩亮麗、圖案優美的染紙作品製作起來並不複雜,而且非常簡單,只要大家掌握好了它的特點、方法,就很容易染出來。

老師再出示一些風格各異,色彩絢麗的染紙作品,給學生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和美的享受,極大地調動兒童的學習興趣。

現在我們就來學習是染紙中最常見的一種摺疊方法——米字格摺疊法。

1.摺紙

(1).老師示範米字格的折法:拿出一張摺好的米字格紙,打開來讓學生觀察是什麼形狀,再演示米字格折法。

第一次對摺 第二次對摺 第三次沿一角對摺 展開效果圖

(2).學生練習摺紙

請同學們拿出一張紙,按照老師剛才所示範的方法摺疊一張折米字格的紙。

學生練習,老師巡迴輔導。這一練習,學生很快就會完成,老師給予表揚,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染紙中,為了達到各種不同的效果,還有其它各種不同的折法,如:田字法、摺扇法、輻射法、揉紙法、捲雲法、任意法等等。

老師可簡單的示範幾種折法以吸引學生。

2.染色

為了達到不同的色彩效果,就要用不同的染色方法,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染色法:

浸染法:把摺好的紙需要染色的部分浸入顏色中就叫浸染法。

點染法:用毛筆把顏色點在摺好的紙上就叫點染法。

衝染法:在染過色的地方蘸上水或酒精,並立即用抹布或吸水紙吸去多餘的顏色,叫衝染法。

破淡法:在淡色的地方再染上較濃的顏色,叫破淡法。

在染色的過程中,為了使染出的圖形色彩均勻,有時需用一隻大鐵夾夾緊,再用手擠壓,以便顏色染得透。有時細小的地方可以不染色,形成空白,這樣畫面還會更加好看。

(1).老師示範染色

老師將摺好的紙分別把浸染法、點染法、衝染法、破淡法一一慢慢的示範給學生看。同時也可叫幾名學生上台當助手。

(2).學生練習染色

叫學生把自己剛才摺好的紙用你喜歡的染色方法染色。

學生練習,老師巡迴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染得好的,展示表揚。

3.學生自我評價

抽幾個同學談談自己的感想,説説自己今天學得如何,對自己的染紙作品是否滿意?

學生講完,老師收集並展示一些學生的優秀作業,説明這是同學們染的第一張作業,做得很不錯。再具體説明每張作業好在哪些地方。同時鼓勵大家只要在染的過程中敢於想象、膽大心細、總結經驗、取長補短、不斷改進,就一定能染出美好的作品來。

四、小結

1.總結本課內容要點: a.紙的折法 b.色的染法

2.為作業優秀的同學發獎。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課題:會爬的玩具

教學目的:

1、利用廢舊材料,設計製作會爬的玩具。

2、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和協作。

3、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設計和製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學重點:

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教學難點:

如何種使玩具爬起來

教學學具:

師:舊掛曆紙、包裝紙、蠟筆、水彩筆、剪刀、膠水、彩色紙等各種繪畫和手工材料。

生:製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檢查用具

三、導入

1、出示會爬的玩具,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導出課題。

師:小朋友門,老師這兒有一個小玩具,同學們仔細觀察和思考:小玩具和我們以前製作的有什麼不同?

生:思考,討論、回答。

四:授新

1、學生髮言,引導學生思考

師:對,(出示課題)會爬的玩具。我們的小玩具會爬,可是它為什麼會爬呢,還有什麼其他的方法讓小玩具爬起來麼?仔細觀察,四人小組討論。

生:觀察,思考、討論、回答

2、示範説明集中會爬的玩具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師:真好,通過同學們的觀察,大家發現了,要玩具爬動,必須是腹部貼地挪動身體。而我們今天製作會爬的玩具的小祕密是什麼呢?

生:(略)

師:你們觀察得很仔細,非常好,知道了它,我們就能製作出會爬的玩具了。

3、欣賞其他學生作品,開拓學生的思維。

師:可是,用什麼材料,什麼方法制作呢,我們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製作的玩具,想好自己要製作的玩具和製作方法。不同的玩具可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呢,還有不同的裝飾方法。(畫、撕剪啊、拼貼等造型手段進行美化。)

生: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自己製作玩具的想法。

五、佈置作業:

師:小朋友們,我們已經知道製作會爬的玩具的方法,想不想馬上動手製作玩具嗎?拿出你們的材料,開動自己聰明的腦筋,做出一個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會爬的玩具。四人小組裏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誰的玩具爬的最好,最長。比一比誰的作品和別人不一樣,最有創意。

六、製作

七、教育學生愛護環境衞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桌面,保持教室環境的整潔。

八、拓展:

今天我們初步學習製作會爬的玩具,而且我們把一些廢品裝飾後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玩具,生活中還有許多的“廢品”有待我們發現進行裝飾,充分利用成為有用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