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案模板>

《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教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教案模板 閲讀(2.23W)

孫養妮

教學目標:

1、在朗讀中領會詩歌所含的深刻哲理。

2、。

3、通過學習本詩,體會人生的意義,樹立正確高尚的人生觀。

4、體會詩歌的特點。

教學重點:

1、在朗讀中領會詩歌所含的深刻哲理。

2、理解詩中所運用的對比寫法及其表達作用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本詩,體會人生的意義,樹立正確高尚的人生觀。

教學設想:

1、詩歌篇幅短小,語文精練,感情分明,愛憎強烈,因此,通過的反覆朗讀,讓學生受感染,漸入佳境,品出詩味。

2、對關鍵詞語及對比寫法進行討論分,達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目的。

3、啟發學生聯繫生活,深思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一、導入新課:

師: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同學們知道這是誰的作品嗎?

生:這是魯迅的《自嘲》

師:(鼓勵)哪一句體現魯迅先生甘於給人民當牛馬的崇高品德?

生: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師:在中國最困難的時候,魯迅先生棄醫從文,喚醒了沉睡的民眾。同時,他以筆為武器,和敵人進行頑強的鬥爭。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就是臧克家為了紀念魯迅逝世13週年而寫的。

二、簡介作者

1、由學生彙報自己收集的關於臧克家的知識。

2、師總結:

臧克家,我國現代著名詩人主要作品收在《臧克家文集》中。1949年10月19日,是魯迅逝世13週年紀念日,全國各地第一次公開隆重舉行各種紀念活動,詩人蔘加了首都人民的紀念活動,瞻仰了魯迅的故居,於11月1日寫下了這首詩。

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詩集《烙印》,長詩有《罪惡的黑手》、《自己的寫照》、《泥土的歌》、《寶貝兒》、《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

三、初讀全詩,整體感知:

1、放範讀音頻。

2、朗讀要求:

正確、流利、有感情

3、以第二小節為例,指導朗讀:

有感情就是要進入角色,這裏通過兩種人的形象對比,表達了愛憎之情,這種感情朗讀時就體同在語氣和語調上。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 偉大!”↑

(狂妄、輕浮)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莊重、崇敬)

4、學生放聲自由讀。

5、指名配樂朗讀。(師生互評)

四、品讀詩理

1、生:觀看《有的人》視頻、結合詩文討論:

①有的人分別誰?

②怎樣理解兩個“活”和兩個“死”?

③兩種人的不同表現是什麼?

④兩種人的下場分別是什麼?

2、全班交流。

①第一個“有的人”指反動統治者,他們只是為了自己而活,生命毫無意義,因此,他們雖生猶死;第二個“有的人”指魯迅一樣為人民服務的人,他們即使生命已息,但精神永駐人間。

②第一個“活”指軀體活着,第一個“死”指精神死了;第二個“死”指生命結束,第二個“活”指精神永存。

③反動統治者:騎在人民頭上 把名字刻入石頭

他活着別人就不能活

革命者:給人民當牛馬 情願作野草 為了多數人更好的活

④反動統治者:人民把他摔垮;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革命者:人民永遠記住他; 到處都是青青的野草;

羣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3、合作探究 品味佳名及對比寫法

生:合作探究

①把名字刻入石頭想幹什麼?“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是什麼意思?

②怎樣理解”情願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燒”?

③為什麼有的人,他活着別人就不能活?

④怎樣理解“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針對以上問題,學生可自由舉例談。

①師生共同交流。

②男女對比讀,體會特點。

4、鏈接生活:

師:本詩為紀念魯迅而寫,卻遠遠超出了紀念魯迅的範圍,是對人生價值的議論。你能結合當今,聯繫實際談談“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嗎?

5、你認為人應該怎樣活着?

學生自由發言

①人,就應該怎樣活着?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並甘於吃苦,樂於奉獻.

②應該像魯迅那樣,樹立為大眾,為革命的人生觀.

③對人民的不同態度,必將得到人民的不同回報.

……

五、自由表演讀,總結全文。

六、作業:

1、背誦這首詩歌。

2、小作文

蒐集身邊讓你受感動得人和事,寫一篇小作文。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