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學反思>

關於高一物理教學的反思

教學反思 閲讀(2.85W)

物理學科的教學,講究的是科學性、嚴謹性、條理性。因此,有些表面上看起來相近的事物,其本質卻是大相徑庭。而在日常的教學中有些規律我們自認為給學生以講的原理明確,條理清淅。但在學生理解時卻總是表現的似是而非,模稜兩可,這時就要求老師給他們指出一條迷霧中的光明之路。

關於高一物理教學的反思

在第六章《萬有引力》的教學過程中,我就遇到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下面就是我對此的一點反思。

在第六章學習了萬有引力定律後,教材研究了天體的運動,衞星的運動。對於這些運動,都近似認為是勻速圓周運動,而由於地球本身也在自轉,地球上的物體也隨地球一起字轉,也同樣在做勻速圓周運動。研究勻速圓周運動,着眼點一般是向心力由誰提供,由向心力產生的'向心加速度如何隨物體的位置的改變而改變的規律等方面。在此,由於情況類型較多,有多有相似之處,所以學生分析起來往往感到困難,容易混淆,也容易出錯。

有這麼二中情況:

一、在地球表面物體隨地球自轉做圓周運動

向心力F向由萬有引力F萬來提供,但僅是的一部分,而且是較小的一部分,可得

F向《F萬。而地球表面的物體由地球自轉,所以自轉的快慢一樣都是24小時一圈,所以週期T都一樣。

根據a向=F向/m得

a向=4π2r/T2

可得,由於相同,則a隨r的變化而變化。

而的變化有兩種情況:

1、r隨緯度的變化而變化,而緯度越大r越小

結論:a隨緯度的變大而變小。

2、r隨高度的變化而變化,且高度越高越大

結論:a隨高度的變大而變大。

二、在空中繞地球運動的物體。

其向心力F向由萬有引力F萬來提供,而F萬全部用來提供F向

即F向=F萬

可推出ma向=GmM/r2

a向=GM/r2=GM/(R+h)2

其G中是一個常數,M是地球質量也是常數,r可寫為(R+h),R是地球半徑,可得出結論

a隨高度的變化而變化,且是高度越大a越小。

由以上幾種情況可看出,由於原理上的不同,a隨高度的變化可大可小,在這種地方,學生就容易犯糊塗犯錯誤。

在課堂教學時,我按照以上條目把各種情況分析完後,看到下面的學生目光中多帶着些困惑,但我問他們懂了嗎?他們有都説懂了。因此,我就按計劃繼續其他內容的教學,而沒有做進一步的的落實。但課後我心中仍忐忑不安。不斷思考怎樣瞭解學生的掌握情況。

終於,我決定自由設計一道題,看看情況如何。

地球

D

C

B

A

題目是這樣的:

如圖,A、B、C、D處(A、B為空中的衞星,

C、D為地球上的點)

向心加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題目一出,由於只要是排序,不要説原因,所以下面同學反應十分熱烈。有CDAB、CDBA、ABCD、ABDC…。我將結論一一記下,再叫各種情況的代表説明其理由,有些一開始思考不周全的同學,經過分析發現其思考不到位的地方,加以改正。最後統一認識。對此知識點加深了理解和認識。

小結:通過以上一件小事,我反思我在教學中存在的很多問題。首先,落實不到位。本來應該當時落實沒能及時落實。再有就是教學過於死板,平時讓學生參與的機會較少,總是滿足於自己一言堂。不給學生機會出錯,而學生從自己的錯誤中得到的認識會更加深刻。

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只有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自己,不斷的向周圍的人學習和請教,為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一中教師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