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學反思>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精選8篇)

教學反思 閲讀(2.2W)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鳥的天堂》教學反思(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精選8篇)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1

巴金的《鳥的天堂》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文中描寫動靜結合,韻味十足,遣詞造句精妙準確,表達感情充沛細膩,的確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的佳作。而這篇文章的重點是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鳥的天堂的熱鬧景象。所以在教學中我着重引導學生感悟作者這兩次所看到的景象。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一、初步設想

這篇文章層次清楚,學生理解起來也非常容易,所以我採用與

學生交流以的方式開始。首先介紹一下作者巴金,然後讓學生自由讀文,談一談你對鳥的天堂的印象。教師介紹鳥的天堂的資料。第二步讓學生再閲讀課文説一説鳥的天堂的特點,總結出樹很大、很茂盛,鳥多等特點。第三步讓學生再讀課文,畫出表現這些特點的句子或詞語。然後讓學生帶着這些感情去讀,讀出他的特點。第四步總結作者的寫作方法,瞭解這樣寫的好處。

二、課堂成功之處

1、重視朗讀訓練這是本課一個較成功之處,主要採用自主朗讀,談感悟的方法。同時《鳥的天堂》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感情真摯,很適合學生自己去體會,去領悟。我抓住寫樹和鳥的幾個重點段落的閲讀,從“分”到“合”,讓學生充分感受“樹”和“鳥”互相依存的融洽關係,感悟大自然中無處不在的整體和諧性,使學生實現了一次人文精神的昇華,進一步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尊重學生,發揚民主,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因此,我這樣引導學生學習:

(1)抓段落,談感悟。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説説鳥的天堂給自己的感受。在領悟作者兩次所看到的景觀時,又讓學生閲讀其中的重點段談感受。在交流中,去再現生機勃勃的大榕樹,去再現鳥兒在枝頭歡唱,去感受美的畫面、美的韻律、美的語言、美的生命、美的情感。

(2)抓品讀,促感悟。這是一篇訓練學生朗讀的好課文。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品讀”。當學生領悟到了景觀的美之後,再讓他們感情朗讀,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對照畫面讀等多種形式,進一步促進學生對美的感悟。

2、《鳥的天堂》一課寫得極有畫面感,因此,這一節課中所運用的多媒體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學生感悟到了榕樹的美后,讓他們觀看榕樹的畫面;學生感悟到了鳥的熱鬧場面後,再播放畫面,這些都對學生的情感感悟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特別是最後的情景朗讀讓學生對整個鳥的天堂有了更全面和準確的感悟。

3、同時,在教學中我又抓文本空白,引導學生去想象。“為什麼這個地方會成為鳥的天堂”,引導學生聯繫實際,聯繫上下文去理解,想象,這一問題的探討也讓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得到了提高。

三、不足之處

《鳥的天堂》一文也是學習寫作方法的好範文,抓特點,對葉子的細膩描寫、動態描寫、靜態描寫等等,我的課堂上缺乏了對領會表達方面的指導,同時有些方面領悟的不夠全面,沒有讓學生深入領會榕樹的遠觀的美,沒有重視好學生對作者表達方法的領悟,最後一句話由於時間原因沒有及時引導學生去領悟它的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意。

四、幾點反思:

1、備課必須要深挖教材,越細越好,上課時心裏越有數。

2、課堂上要滲透對寫作方法的指導,為寫作課打好基礎。

3、重視引導學生對錶達方法的領悟。

4、要重視引導學生通過重點語句中的重點詞語去感情朗讀。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2

《鳥的天堂》是一篇傳統課文,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文章有動有靜,動靜結合;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有聲有色,聲色兼美。

以前也教過這篇課文,主要通過學生的讀、老師的講解以及引導學生想象美景。對於文字這麼優美的文章,學生往往是學文,而不進入文章所描寫的意境。

這次教學這篇課文時,藉助學生收集的資料進行教學,感覺輕鬆多了。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從中心句入手,引導質疑問題,接着細讀課文,體會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情景,認識大榕樹奇特、美麗、大而茂盛的特點。由於學生沒有親臨過鳥的天堂,對大榕樹的大和美缺乏感性認識,瞭解不多,難以激發學生的情感。那麼,依據學生交流收集的資料,把遠的事物拉近,把抽象的事物變實。在教學第三大段鳥多、鳥歡時,我又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開始我播放了羣鳥在榕樹上活動的錄音,讓學生用心去傾聽,用心去感受。這羣鳥雀躍,嬉戲玩鬧的場面就促使學生情不自禁地產生想親眼看到畫面的情感。情感的投入,使課堂教學效率大增,也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它能再現語言文字所表現的紛繁世界,使語言內容變抽象為具體、生動,使文字教學信息傳遞由靜態變為動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教學活動的慾望。

遺憾的是,班級的多媒體不能使用,我們無法在課堂上展示大榕樹的枝繁葉茂,鳥的嬉戲玩鬧及眾鳥翻飛的熱鬧場面。只能讓學生在家看視頻,讓其感受,在課堂上讓其敍述。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3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佳作。課文描寫了兩次到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榕樹枝繁葉茂,眾鳥歡躍歌唱。作家巴金用樸實優美的語言讚美了大自然這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境界,讓我們的心不由顫動,讓我們的情為之動容!帶着美好的夙願,我開始了新的探索,想讓這樣一篇經典的文章同樣煥發新的活力。

一、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

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課堂真正活起來,讓朗朗書聲伴隨課堂,這也是我這節課比較突出的地方。語文課程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所以我們的教學研究必須不斷創新。老師要發揚自己的教學個性,學生要萌發自己的個性意識,課堂教學就要創設個性學習的天地。 其主體參與,合作互動設想是:小組生生互動,集體師生互動;積極探討中提高學習能力,自然滲透中培養人文素養。

二、在教學結構上,注意以“疑”為線索,以“思”為核心

整個教學過程,採用了變序的結構。從結尾段的中心句入手,以“疑”為線索,以“思”為核心,設計了“引疑—質疑—析疑—解疑”的教學思路。在速讀全文後,我有意識地抓住文章結尾段的中心句,引導學生提出了“昨天眼睛騙了我”是什麼意思?“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一句中為什麼前一個“鳥的天堂”要用引號?這些問題,力爭起到從中心句入手、引疑的作用。接着,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插入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閲讀思考、討論交流加以解決,使析疑、解疑的過程成為語言文字訓練和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

三、在教學方法上,形式多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1.把質疑問難貫穿於教學的始終。上課之初引導學生質疑,在析疑、解疑過程中,仍不忘讓學生質疑問難。培養學生帶着問題學,針對問題學,同時掌握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語言文字訓練及朗讀訓練中,讓學生讀、思、勾畫,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如詞語訓練中,用解釋、比較、聯繫上下文等方法;又如指導讀,有默讀、齊讀、自由讀、有感情地朗讀等形式,並注意啟發學生讀的慾望,提高學生讀的能力。

3.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在研讀課文的過程中,我運用了多媒體手段,體現了文字與形象的結合。例如,研讀“羣鳥紛飛”這一部分時,教師動情的介紹羣鳥紛飛的情景,然後是播放課件,給學生直觀的感受,接着讓學生談感受,在回到文章中去感悟語言,最後為畫面配解説詞,在這樣的活動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感。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幾許的遺憾,使我深刻認識到教學中細微之處是課堂,上完這堂課,這一環節深深印在的腦海中,就是學生板書時,寫字不規範,然而我沒有指出,孩子們不良的習慣不正是我們沒有及時地去糾正造成嗎?在今後的教學道路上我會一如既往的堅定信念: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4

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通過情景創設,協作學習,促進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發展聯想思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結構的主動構建者,因此在語文教學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下面就簡單談談我在語文教學中是怎樣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

(一) 提供正確的感知形象,縮短時間與空間的距離

感知是人們認識事物的開端,沒有正確的感知,就不能獲得任何知識。語文教材內容異常豐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無所不包。小學生的感知水平不高,限於生活經歷和知識積累,有些教材內容很難正確感知。利用現代多媒體就能縮短學生的認識和客觀事物之間的距離,在學生心中喚起強烈的真實感。如《鳥的天堂》一課,學生沒有親臨過鳥的天堂,對大榕樹的大和美缺乏感性認識,瞭解不多,難以激發學生的情感。那麼,依據多媒體能夠通過聲,光,色,形,把遠的事物拉近,把抽象的事物變實這一點,我在教學中設計多媒體超文本的教學軟件,向學生展示大榕樹的實景,從而拉近學生與鳥的天堂的空間距離。

(二)多媒體為學生提供陶冶情感的教材。

情感是兒童學習的動力。現在媒體在具有智力功能負載的同時還具有審美功能的負載 。課文中的事物形象是有語言文字構成的,怎樣變文字形象為活生生的,訴諸於情感的實體形象,去產生激發人,愉悦人的審美效果呢?現代多媒體提供了形聲同步的立體教材。所以,我經常採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渲染氣氛。如:在《鳥的天堂》一課,開始我播放了一段悦耳動聽的鳥叫聲,讓學生閉上眼睛用心去傾聽,用心去感受。那麼,利用音樂的語言,使課文語言的形象激活了生活中原來積累的相關的表象,並融合在一起。這羣鳥雀躍,嬉戲玩鬧的場面就促使學生情不自禁的產生想親眼看到畫面的情感。情感的投入,使課堂教學效率大增。影視的形象更能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它能再現語言文字所表現的紛繁世界,使語言內容變抽象為具體、生動,使文字教學信息傳遞由靜態變為動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教學活動的慾望。因此我在《鳥的天堂》一文的設計中,結合教材重點內容和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發展水平,有目的的恰當適時的運用電教媒體,將學生帶入語言文字所描繪的美的情景中去,接受美的教育。如:為了讓學生感受榕樹的枝繁葉茂,播放了榕樹的實景錄相,伴着優美動聽的鋼琴曲,並配上老師優美動聽的語言描述,讓學生在活動的畫面中,在感情充沛的語言描述中,十分自然地進入路綠色極濃、情境宜人的境界,親身體驗大榕樹那充滿生機的靜態美。此外,在教學作者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我又播放了一段錄相,這段錄相很生動,在一棵茂盛極具生命力的大樹榕上,棲息着成千上萬只各種各樣的鳥,鳥們白天自由翱翔,盤旋飛舞,交互更替,唱歌嬉戲,場面頗為壯觀,真有“鳥喧林愈靜”的感覺。讓學生感受到了羣鳥雀躍的動態美。學生邊看邊發出讚歎,從而,在感官上獲得了美的`享受。活了原本凝固的語言,而主體意識就在其間逐步形成,逐步深化。由此還例如我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時,我用錄相再現了五壯士英勇跳崖的感人情景,學生看着聽着,眼裏噙着淚花。接着我用問:“什麼地方使你受到感動呢?”問題一提出,各個學生爭先恐後的發言。就這樣,五壯士那英勇豪邁不怕犧牲的精神,五壯士頂天立地、氣吞山河的悲壯之美在學生心中樹起一座不朽的豐碑。因此,形象的畫面,動態的世界,兒童暢遊其中,飛向藍天,潛入大海,越過崇山峻嶺。心靈在體驗,思想在碰撞,精神在對話,有了發字內心的感歎,充分激看來,形象的畫面,動態的世界,兒童神遊其內,飛向藍天,潛入大海,越過崇山峻嶺,趟過歷史長河,心靈在體驗,思想在碰撞,精神在對話,有了會心的微笑,感動的淚水,由衷的讚歎,充分激活了原本凝固的語言,而主體意識就在這其中逐步形成,逐步深化。

(三 )多媒體的利用要取長補短,因課制宜

現代媒體與教學的整合,改變了課堂的教學模式,用音畫交融,聲請並茂的手段以知激學,以情激學,寓教於樂,打破了機械分割,平面運動,岸上游泳的鬆散結構,注意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創造能力,更重視課堂教學向課外延伸。但現代媒體的開發和利用要從教學的實際出發,對媒體特徵認真分析,努力發揮媒體的特長。如:是用來創設情景,展示事實,還是來顯示過程,推導原理,擴大知識面等。其次,是要精心組合多媒體,儘可能取長補短,相互補充,交融成一個新的整體,為構建的課堂結構服務。

(四)巧妙結合,突破難點

課堂教學引進了現代化的認知工具,使學生獲得了更多的語言文字,情感和操作的信息。教學的過程要重視信息的反饋和調控,以利於組織嚴緊的結構,優化教學過程,強化學生成功的體驗。例如我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有一個句子“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是學生理解的難點,為了讓學生獲得感知的信息,我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悟説一説體會,當發現學生理解不夠準確時,我又及時做了調控——出示了一段錄相,錄相清楚的再現了那榕樹翠綠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在一陣微風的吹拂下,那鮮亮翠綠的葉子一動一動的,彷彿在長呀長。看到這,學生茅塞頓開。例如我在教學《詹天佑》一課時,學生對中部鑿井法,兩頭鑿進法和人字形線路缺乏感性認識,於是我把它製作成動畫,課上播放,一目瞭然,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效果很好。

(五)計算機多媒體教學

雖然在教學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它畢竟是在探索階段,要充分發揮其作用,還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投影屏幕不能完全代替教師板書。作為傳統課堂教學象徵的 黑板在某些方面是現代教學媒體無法取代的。首先是黑板及時重現力強,隨寫隨看,內容還可方便增刪。另外板書有提綱的作用,學生抬頭一看,便對本節課的重點內容一目瞭然。

(2) 使用多媒體教學是不能忽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多媒體本來是一種教學工具,教師不能只當解説員,而應通過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和靈活多樣的操作,使多媒體發揮最佳教學功能。同時要從人與多媒體、教學內容與多媒體的關係入手,探求多媒體在教學運作中的基本教學規律和要求,是多媒體在教師的駕馭下有的放矢地發揮作用。

(3) 此外教師還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學會電腦操作,並能自如的運用電腦軟件,更應潛心探索多媒體教學的思路和方法,不斷提高自身教書育人的綜合素質。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5

《鳥的天堂》是巴金先生一篇經典的文學作品,文章語言樸實,感情真摯,動靜結合,情景交融,文質兼美。文章記敍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説明大榕樹的繁茂奇特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名副其實,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文章還告訴讀者這樣一個道理:只要人類遵循自然規律做事,大自然就會給人類以豐厚的回報,鳥的天堂這一人間奇特景觀的產生,正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結果。

一、激發思考,質疑景觀奇特的天堂。

孔子曰:“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敢於奇思妙想,擺脱原有知識範圍和思維定勢的影響,把頭腦中已有的知識信息進行重組,從而產生創造性的新發現、新設想,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思考從驚訝和問題開始。如果沒有問題情景就不會有思維。因此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從課文的閲讀中去發現問題,從而產生思維的動機。這堂課最明顯的,就是在學習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過程中貫穿着質疑探疑這種學習方式,在學生理解“鳥的天堂”特點的基礎上,讀中生疑,以疑帶讀,以讀求疑的方式突破學習的淺層目標,進入理解文章的高層次,在質疑探索中完成對課文的理解和美的欣賞。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體驗,有所感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還要求教師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學中,一方面靈活地利用教材,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將純淨的目光投向美麗的大自然,投向美好的生活。

二、以讀代講,感悟枝繁葉茂的天堂。

朗讀訓練時,主要採用自主朗讀,暢談感悟的方法。《鳥的天堂》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感情真摯,很適合學生自己去體會,去領悟。教師抓住寫樹和鳥的幾個重點段落的閲讀,引導學生學習:抓句子,談感悟。先引導學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反覆閲讀,細細品味,從文章的字裏行間去尋找美。再組織學生討論,來談感受,談見解,在交流中,去再現生機勃勃的大榕樹,去再現鳥兒在枝頭歡唱,去感受美的畫面、美的韻律、美的語言、美的生命、美的情感。

文中描寫動靜結合,韻味十足,遣詞造句精妙,表達感情細膩。這篇文章文質兼美,作者深情地向人們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以樸實優美的語言讚頌了這自然景觀。在設計本課時,我緊緊圍繞“《鳥的天堂》為何能成為鳥的天堂?”讓學生進行質疑,然後分別學習了大榕樹的枝葉繁茂,生命力旺盛;鳥的快樂、幸福的生活,最後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我的整個教學過程由淺入深,注重學生的朗讀感悟:朗讀、品讀、美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力求讓學生在充分閲讀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以“看不清”與“看清”為教學線條。

教學設計的過程是一個由簡單到複雜,又複雜再到簡單的艱難推進的過程,教學分為“榕樹”和“小鳥”兩部分。我緊緊扣住“看不清”與“看清”這兩個抓手,讓學生在閲讀的基礎上理解看不清“榕樹”的原因是因為距離遠、榕樹太大,“看清”的是茂盛、碧綠、美麗的榕樹;看不清鳥兒的原因是鳥兒的顏色多、數量多、種類多,看清的是畫眉鳥和一隻大鳥,讓孩子們從文字中體會“鳥的天堂”裏鳥兒的幸福快樂。

教學中滲透寫作方法的指導,作者按照時間的順序,由遠及近,詳細描寫了傍晚的大榕樹,接着又詳細地描寫了早晨鳥的天堂,作者又運用了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採用對比的寫法,細膩地表達了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欣賞如詩如畫的天堂

1、課文結束時,我安排了一個“我是小小導遊”的活動:假如你是“鳥的天堂”的一位小導遊,你會怎麼向遊客介紹“鳥的天堂”呢?導遊詞的要求:向遊客介紹時要有禮貌,儘量口語化,可以加上自己查閲的有關資料。

2、鳥的天堂就像一首詩,出示田漢的詩歌《鳥的天堂》,這首詩是著名劇作家田漢1962年到廣東天馬河,遊覽鳥的天堂時即興而作。 “三百年來榕一章,濃蔭十畝鳥千雙。並肩只許木棉樹,立腳長依天馬江。新枝還比舊枝壯,白鶴能眠灰鶴牀。歷難經災從不犯,人間畢竟有天堂。”

3、鳥的天堂就是一幅畫。出示茂密的大榕樹圖片,讓學生看着大榕樹説一句話。(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4、鳥的天堂就是一首歌。播放《鳥的天堂》音樂。出示歌詞:水幽幽,天藍藍,榕樹底下小路彎彎。船悠悠,水茫茫,碧波倒映甜蜜臉龐。湖心島,鳥的天堂,你是日夜嚮往的地方。湖心島,鳥的天堂,你是幸福快樂的港灣。風輕輕, 雲淡淡,榕樹底下月色朗朗。葉青青,岸長長,榕樹旁邊漁歌晚唱,湖心島,鳥的天堂。你是日夜思念的地方。湖心島,鳥的天堂,你是幸福快樂的港灣。

五、預設與教學實踐的遺憾。

本節課的時間安排不是很妥當,課堂內容太多太滿,一個課時無法完成原定的教學內容,教學節奏前鬆後緊,最後只能精講“茂盛的大榕樹”部分,後面的寫“鳥”的部分只能粗略讀後感知一下,顯得課堂效率不高,還有教學組織及教學語言方面的問題。教學中沒有設計書寫的環節,新課標提倡每堂課都要有書寫的訓練,後面僅僅安排孩子做導遊的説話訓練,沒有融入書寫與寫話的訓練,這也是一個遺憾。對於學生不是瞭解,學生的互動有點拘謹,沒有放開自己的手腳,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以上是我對自己《鳥的天堂》課堂教學的反思,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吸取教訓,總結經驗,爭取教學中的遺憾降到最低。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6

告別了“鳥的天堂”,巴金的心情是留戀,而我心裏更多的卻是遺憾。“遺憾是殘缺的美吧!”我想。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遺憾中辨析得失,將遺憾減到最少。的確,當我一次次反思着這堂課,回味着這份遺憾時,卻覺得,不只是遺憾了!

這次遺憾,讓我看到了自己作為教師,在教學機智上的缺憾。《鳥的天堂》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説,要理解課文內容,並不是什麼難事,對於搞清楚課文對於事物的表達方式,學生也能夠比較容易的掌握。但是,如何在朗讀中讀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何在閲讀中昇華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在這節課裏我都沒有實現。

由於自己的經驗不足,能力的制約,教學過程中出現了諸多不盡人意之處:尤為突出的是的教師指導表面化。一是表現在指導朗讀方面,首先是我的語感比較平緩,也不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不起學生的朗讀情愫跟興趣;其次是沒有明確朗讀的要求,沒有深刻地指導學生朗讀,從而在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時,感覺不是學生的切身體會,而是老師硬套給他們的。二是在展示多媒體課件時,也沒有任何的指導跟激發性的語言,沒有靈活、恰當地把課件與教材所設置的情境相結合,效果不佳。

正如張老師所説的,網絡已走近我們的課堂,網絡究竟能給目前的教學帶來什麼?在教學中該如何最大限度的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而儘可能地避其弊?在網絡環境下如何建構更有效的教與學的模型?網絡教學環境中的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分別該怎樣定位……在進行語文的教學設計構思和實踐中,值得我們深思。

還有我在課堂上對待學生的態度,並不那樣民主平等。在學生的生成和預設的教案之間,我選擇了後者。看來,我還是沒有從課堂的主宰者這個高高的階梯上走下來,還沒有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而我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這正是教師必須具備的一種教學才能和素養,在以後的語文教學實踐中,真的需要指導老師的幫助,向各位學員學習,謝謝大家!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7

《鳥的天堂》是我國著名作家巴金的名篇,是一篇藴含着豐富人文內涵的文章,文筆優美,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大而茂盛的榕樹以及多而快樂的鳥,使我們從中感受到了動靜結合這一描寫方法的妙處,並從中悟出了這樣一個哲理:人類保護大自然,大自然才能更好地造福於人類。

本文可抓的語用訓練點頗多,如在第12、13自然段,運用了“點面結合”的描寫景物的方法,作者在描寫羣鳥活動的場景時,運用了兩個“到處”,四個兩字短詞,三個“有的……”對羣鳥活動的情景進行了總體的描述,讓讀者直觀地感受到了鳥多。尤其是13自然段中“應接不暇”一詞,在教學時,我拋出這樣一個問題“你從哪裏感受到眼睛應接不暇?”學生自然而然找到了“看清楚了這隻,又錯過了那隻,看見了那隻,另一隻又飛起來了。”在品詞賞句中,在感悟朗讀中,學生充分感受到了羣鳥紛飛的熱鬧場面,這是對“面”的描寫。在此基礎上,作者重點描寫了一隻畫眉鳥的表現,“一隻畫眉鳥飛了出來,被我們的掌聲一嚇,又飛進了葉叢。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着,那歌聲真好聽。”把它的姿態與叫聲刻畫得生動逼真,這就是對“點”的描寫。此時,我趁勢引導學生可以將這種點面結合的描寫方式運用於自己的習作之中,如在寫下午的大課間活動時,可以先從整體上描寫大課間跳繩的壯觀場面,然後抓住某個學生的動作、神態等進行“點”上的細節刻畫,點面相結合的寫法,一定會讓自己的習作更加出彩!

本來的預設是教師點撥寫法之後,給學生以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嘗試説一説這一場景,真正將點面結合的描寫方法內化吸收,但課堂上因時間所限,在點撥寫法之後,學生缺少了實踐的機會,在課堂上只是方法的領會。課後靜心反思,實踐才是從方法到內化運用的橋樑,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立足於學生能力的培養,大膽取捨、整合教學內容,真正使學生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不斷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鳥的天堂》教學反思8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佳作。課文描寫了兩次到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榕枝繁葉茂,眾寫歡樂歌唱。作者巴金以樸實優美的語言讚頌了這自然景觀。首先,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網絡這個信息渠獲取資料、運用資料,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時代飛速發展,信息技術衝擊着我們的生活。教學要創新,首先要緊隨時代步伐。在學習課文時,學生不僅渴望瞭解作者,更想身臨其境去看一看那榕樹、那鳥。網絡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為課堂教學插上了翅膀,學生的實踐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得以不斷激發。其次,課文課程不僅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同時也應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及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的影響。

教學過程實際上是師生情感交流和碰撞的過程。教師應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語文課上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課文本身就有語言形式上的美,並從中可以展開想象,感悟作者美好的感情,並結合生活實踐受到沒的感染,培養了審美的情趣。這節課中學生感受到了動物間以及人與自然間的和諧統一的美,感受了巴金飽滿的情感,培養了發現美、感受美的樂趣。使學生實現了一次人文精神。教學中將學生引入了物我同一的境界。我既是樹,你既是鳥,樹鳥相互欣賞,形成整體。最後,在課堂中倡導學生充分朗讀,自主體會,獨立創作,力求體現主動參與,合作互動的教學境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但由於教學時間調空不當,致使學生在讀文時讀得不夠充分,後面的自主感悟、換位整合沒有充分展開,使學生未能淋漓盡致的表達自己的感受。今後,我應倍加努力鑽研、探索、提高自身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