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學反思>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5篇

教學反思 閲讀(1.04W)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5篇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5篇1

《小數乘法》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小數乘法,我大膽改變教材沒有使用課本上的情景圖,安排了複習積變化的規律,通過例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之後安排了一些練習鞏固。而在實際的學情中,有大部分學生都會算小數乘法,知道當成整數計算,然後點上小數點,但對於為什麼要這麼算,豎式的寫法還很模糊這一現象,我想如果按照教材的編排進行,這樣的問題沒有挑戰性,學生不會感興趣,於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安排:

1、突出積變化的規律

在教材中積變化的規律是複習,我在教學中卻將當它是新知,引導學生髮現規律,體驗發現的樂趣。充分理解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縮小)多少倍,積就會擴大(縮小)相同的倍數。引導學生直接運用這個規律計算出0.3×2,同時運用小數乘整數的意義進行驗證,感受規律的正確性。整2、突出豎式的書寫格式。

有了前面對算理的理解,當遇到用豎式計算3.85×59時,學生不再感到困難,但要他們説出為什麼這麼寫,部分孩子還是不能理解,所以我抓住小數點為什麼不對齊了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已經將3.85擴大100倍,計算的是385乘59了,所以根據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計算,而不是小數`乘法了,最後還得將積縮小100倍。

3、突出小數的位數的變化。

小數位數的變化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因此我為這個安排了兩個練習,一個是推算小數的位數,二是判斷小數的位數,在判斷小數的位數後選擇了兩題讓學生計算,認識到並不是積的小數的位數和因數的小數位數都是一樣的。

在整節課的學習中,學生開始對學習充滿興趣,積極的思考,運用發現的規律去解決問題,能正確計算小數乘整數,而讓我覺得困惑的是,在前面這一部分我讓學生髮現規律,運用規律去口算,然後去筆算,一切都在我的安排之中,教學的過程是流暢的,順利的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和擴展,學生掌握的情況也是很好的,

但過多的暗示是否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如果不鋪墊,直接出示小數乘整數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對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否好些?

課的下半部分,學生對計算已經不感興趣了,有幾個孩子已經開小差了,事後調查得知,他們覺得問題太簡單了,就是積的小數位數的問題,只要移動小數點位置就行了,計算沒有什麼多大意思.學生説得是實話,最近學的都是計算,都是討論計算方法,而計算方法的發現有時不需要讓他們經歷發現、探究的過程,更多的是老師的提醒和告訴,充滿好奇心的孩子怎麼喜歡被動的接受呢。看來計算的教學還需要教師將練習的形式變的豐富些,吸引學生的眼球和大腦。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5篇2

本學期的課堂教學中努力將新課程改革的精神滲透在其中,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學習到喜歡的數學和有用的數學。但經過反思,意識到在操作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沒能更大限度地給學生創造展示自己的空間,學生的思想的閃光點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二、不能最大面積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的程度不夠。

三、問題的引入:

如果能利用具有實際意義的背景引入會使學生更有興趣去研究,也可以調整課堂知識比較單調的的不足;

四、例題的研究:

以現在學生的能力足可以將例題解決,我想要是講幾個例題一起交給學生去研究,研究解決的方法和各個題的結構特點,由學生做一個簡單的總結每種情況應如何做,應注意什麼問題,這樣會給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也有利於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五、練習的方式:

練習的方式方法應多種多樣,不僅可以編制題組進行訓練,也可以總結題形之後,由學生自己進行編題,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熟悉題型的結構,同時也有助於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高,從根本上改進計算不準確的不足,也能更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也是新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新課程要求的教學改革,應當貫徹“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主人”這一策略思想,把思想觀念的變革同模式與方法的變革結合起來,是教學過程成為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于思考,注重培養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通過質疑、調查、嘗試、研究、體驗的活動,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的、生動活潑地、富有個性的學習。還要在教學中突出自主學習,弘揚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為宗旨。激發學生的內在需要,將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學生有了學習興趣,特別是直接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説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有興趣的學習事半功倍。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性,積極鼓勵學生獨立學習,從而讓學生髮揮自己的獨立性,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努力實現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對“為什麼學習、能否學習、學習什麼、如何學習”的問題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對學習自我計劃、自我調整、自我指導、自我強化。在學習活動中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學習狀態、學習行為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審視、自我調節;對結果進行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自我補救。讓學生對學習自我監控,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5篇3

《相遇》

本節課是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數學與交通”中的第一課。課後我進行了反思,從中也總結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具體分析如下。

相遇問題這節課的教學是學生在掌握行程問題基本數量關係的基礎上,理解相遇問題的運動特點、數量關係和解題思路,並能解答簡單的相關問題。原來人教版的教材在學生理解了相遇問題的基本特徵之後,分了兩個步驟:①已知兩物體的運動速度和項與實踐,求路程。②已知兩物體的運動速度和路程,求想與時間。而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北師大版教材直接進入第二步驟的學習,在這內容上有了一定的跨度,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本課教材給學生提供了“送材料”的情境,通過簡單的路線圖等方式呈現了速度路程等信息。然後要求學生根據這些信息去解決3個問題。

①讓學生根據兩輛車的速度信息進行估計,在哪個地方相遇。

②用方程解決相遇問題中求相遇時間的問題。

③解決“相遇地點離遺址公園有多遠”實際上就是求麪包車行駛的路程。

我一改教學情境,將本班的學生設為本堂課的主人公,利用學生常見的上學、放學的相遇情境,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從而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寬鬆愉悦的氛圍中完成了本課的學習任務。

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説,隨着年齡的增長與思維水平的發展,他們的學習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除去課堂學習這一重要途徑外,幾乎每個學生都有通過其它途徑接受信息、積累知識的能力。同時,他們已經在三年級接觸了簡單的行程問題,四年級上冊,學生就真正的開始學習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係,並用三者的數量關係來解決行程問題。而本節課正是運用這些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進行相遇問題的探究。而且本節課學生對相遇問題的理解也有難度,所以我想只有站在學生學習的起點上,尊重學生髮展的基礎上多設計一些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操作過程中,使所有學生通過本堂課都能有所收穫。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教材編寫的特點,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出發,制定了一體化的目標:1、會分析簡單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提高用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2、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3、進一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我將本課重點制定為:會分析簡單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提高用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難點制定為:對相遇問題中速度不同、時間相同的數量關係的分析。

如下是我對這節課的教法學法體現。

1.突出主體與注重體驗

學習不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同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基於這一觀點,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在學生體驗相遇問題中兩人或兩物體運動的速度不一樣,但所用的時間相同這一難點,讓學生模仿相遇過程和用手勢表示相遇過程,使學生體驗並理解。有助於學生對難點的突破。再如:學生對相遇問題中路程、時間的變化有了初步的認識之後,從線段圖入手幫助學生理解。這裏並沒有把線段圖直接呈現給學生,而是把“指揮棒”交給學生,“如果我們用線段圖來將相遇問題的過程表示出來,你們説應該先畫什麼?後畫什麼?”這樣一個問題就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2.鼓勵探究,自主探索

《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基於這一觀點,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經歷畫線段圖之後,提出“你現在最想知道什麼?”這一問題鼓勵學生自主地從線段圖上尋找自己想要知道的問題,從而引出出發後幾分相遇。所以學生可以在小組內自主探索,尋求解題的方法。

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過程設計為以下三個環節。

(一)複習舊知—引出事例—導入新課

(二)模擬情景—發現問題—探究新知

(三)鞏固新知—課外延伸—總結深化

在第一個環節中,首先我問學生:“在班裏,誰是你的好朋友?”一句簡短的話釋放了學生上課前的緊張,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從而引出班裏一對好朋友也是這節課的主人公是中心小學五(3)班的“田曉斌和陳嘉彥”。課件出示“田曉斌從家裏坐車出發,每時走40千米,走了0.5小時,到達陳嘉彥家,通過這些條件誰能提出一個問題?學生會説:“共走了多少千米?”實際上求的是什麼?是路程,從而引出已學過的數量關係:速度×時間=路程。利用學生們所熟悉的同學引出舊知,不僅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達到了複習舊知的目的。然後出示“有一天,陳嘉彥放學回家打開書包發現不小心將同桌田曉斌的作業本帶回了家,他趕緊打電話給田曉斌,兩人商量了一會兒。如果步行的話,有幾種方法可以讓陳嘉彥將作業本還給田曉斌呢?這一情景用學生經常碰到的問題入手,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學生可能會想到:①陳嘉彥將作業本送到田曉斌家。②田曉斌到陳嘉彥家去取。③兩人同時出發,約定地點,拿到作業本。經過商量,認為第三種方法最省時間。這時教師小結:陳嘉彥到田曉斌家的這一段路,可以一個人走完,也可以有兩個人一起走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兩個人或物體運動的行程問題,引出新課。(板書:相遇)

第二個環節,我設計讓陳嘉彥和田曉斌模仿相遇過程和學生用手勢表示相遇過程兩個活動,讓學生通過觀察、實踐加深對相遇問題的理解,感受到所謂“相遇”就是兩人或兩個物體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對而行,在途中相遇這樣一個過程,在學生腦袋裏建立一個清晰的相遇問題的模型,然後接着問:“剛才在陳嘉彥和田曉斌走的過程中,你還有什麼發現?”這時學生髮現陳嘉彥的速度快,田曉斌的速度慢;他們倆所走的路程就是兩家之間的距離。或者學生還能發現“從出發到相遇兩人用的時間一樣”,這時課件出示路線圖讓學生根據兩人的速度信息估計在哪裏相遇。因為陳嘉彥的速度快所以相遇地點應該在離田曉斌家近的地方。理解“兩人所用時間一樣“是本節課的難點,班裏大部分學生對這一問題還不理解。所以,通過課件播放路線圖,讓學生直觀地感受。

在學生觀看路線圖的過程中,分了三個小步驟。首先,播放一分鐘陳嘉彥和田曉斌所走的路程,提問:陳嘉彥走了多少千米?田曉斌走了多少千米?用了多少時間?其次,繼續行走了1時,用了多少時間?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兩人所用的時間是相同的,但為什麼相同呢?這又引起了學生思維上的衝突,這時再將課件重放一遍,學生就會發現她們是同時走同時停的,從出發到相遇他們所用的時間是相同的,這一難點在學生觀看中,探索中自然而然的突破了。

緊接着,我設計結合線段圖討論分析“如果老師用線段圖來表示他們相遇的過程,你們想怎麼畫?”數學教學中,運用線段圖的目的,不僅僅是幫助學生解決某些具體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數學的思考”並放手讓學生從自己的知識經驗出發,自主構造線段圖,增強學生運用線段圖的自覺性。通過學生的思考和老師的操作,完成線段圖。“看見這個線段圖你知道了那些數學信息?根據數學信息説一説你最想知道什麼?”根據學生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回答會出現兩種情況。方案A:如果學生提出田曉斌走了多少千米?陳嘉彥走了多少千米?我還繼續追問要知道他們所走的路程還要知道什麼?引出要知道兩人所走的時間。方案B:如果學生直接提出“兩人走了幾時”這時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及時地肯定和表揚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此問題的探討。這也正是本節課重點解決的問題。要幫助學生理解知道兩人所走的路程和速度,還應知道走這段路所要用的時間,通過小組討論分析來解決。因為,行程問題的基本數量關係是:速度×時間=路程。求時間要逆向思考,所以要引導學生體會用方程解決問題,所以老師帶領學生探索如何用方程來解決,首先尋找等量關係,陳嘉彥走的路程+田曉斌走的路程=50千米。基於學生在前面的環節已充分理解兩人所用時間相同,設所走時間為“x”,列方程60x+40x=50從而求出時間。在學生髮現用方程解決比較簡便之後追問:“你還有其他的方法嗎?”這時,學生有可能出現用方程(60+40)x=50來解決,或者用算術方法解決用算術方法解決要引導學生理解在兩人相對行走的過程中,他們每時共行走60+40千米,兩人相遇時所走的路程的和是50千米。求出幾時走50千米,就是幾時相遇,列式為:50÷(60+40)。對於這兩種不同的.解題思路教師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較高的評價,從而調動其他學生解題的積極性,體現方法的多樣化。

本環節我注重營造一個認知、生活、情感等協調互動、共同融洽的多層次的大課堂,使學生在具體的數學活動中理解相遇問題。

在第三個環節中,我從學生出發,由淺入深設計了兩個題目。

題目一:在十一月份我們學校舉行的田徑運動會咱們五(3)班裏跑步最快的曾文康每秒跑6米,曾菲菲每秒跑4米,兩人從50米跑道兩端迎面同時起跑,幾秒後相遇?這道題有意讓學生通過對相遇問題的理解來獨立解決,達到鞏固的目的(效果已達)。

題目二:曾文康3秒跑18米,曾菲菲2秒跑8米,兩人從50米跑道兩端迎面同時起跑,幾秒後相遇?本題在上一道習題的基礎上講速度作為隱含條件呈現給學生,讓學生通過所給條件先求出兩人的速度,再求幾秒後相遇。

兩道習題在學生感知理解的基礎上,通過鞏固訓練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開拓思路,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在全課總結時我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談學習收穫,這樣可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學生的收穫不僅只有知識,還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總的來説,本節課我聯繫了學生的生活實際,接近了學生的心理距離,學生接受起來比較主動,消除了以往應用題給他們帶來了“恐懼感”。學習氣氛是輕鬆的、愉悦的、課堂是開放的、生成的,真正實現讓學生成為主人。課後之餘,我把“相遇”問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不僅體現在行程問題上,而且在諸多如:兩人同時打一篇稿件,幾分後打完;兩個工程隊共修一條路,幾天修完?等等,這些問題也可用“相遇”問題的解題方法來解決。針對這一點,我在下一節課設計了讓學生解決這類問題,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以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5篇4

《數松果》是北師大版第二單元《乘法口訣(一)》的第一課時。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5的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難點是怎樣去熟記並利用乘法口訣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根據教學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任務。

一、情景教學法。

首先讓學生在採松果的情景圖裏發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進而激發學生解決一共有多少個松果數學問題的興趣。

二、以探究式的小組合作的形式來組織教學。

體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識,在共同討論中完成學習任務。這節課的教學,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5的乘法口訣,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對5的乘法口訣算式的比較觀察,培養了學生初步的函數思考能力;通過對情景圖的提問題與解答,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編口訣的過程學生獨立完成,針對個別問題反饋強調編口訣的注意事項,學生掌握了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為後面學習其他乘法口訣打下紮實的基礎。達標檢測達成率高,學生學習效果達到預期目標。

三、不足之處:

1、課堂上部分學生格外活躍,出現爭着説、搶着説的不好課堂行為習慣,部分學生成了主角,沒給更多的學生提供機會。

2、在練習題的設計上,採用不同的題型來開拓學生的思路,課件準備了一些挑戰性知識以及一些活動安排,但時間有限,不能得到展示,説明教師對課堂的時間和練習量估計不準。

3、在這節課中,我雖然利用了即時評價,但對學生使用的激勵性語言不夠豐富,評價的過於形式,不夠具體。

4、教師還缺乏機動靈活性,如果放手讓學生完成拓展延伸並及時反饋出現的問題比較好。

總之,每一次公開教學就是一種歷練,需要教師對每一個教學環節掌控自如,要對學生的學情和教材把握準確,並能合理的做出課堂的預設,靈活的處理課堂生成,學生的自主和教師的點撥相機結合。教學即藝術,需要的是教師的綜合素質和駕馭課堂、教材、學生的能力,教學是個不斷修煉的過程。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5篇5

一、教學應還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

讓學生自主探索,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本節課我在這一主導思想的引領下,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創設各種學習情境。請學生摺紙與塗色,並在學生的摺紙與塗色中,不提任何規定性的要求,同樣在學生自己列出算式後,請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算式,結合作品圖進行估算,探索算法,講解做法,對這些做法進行全面評析,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學生説得精彩極了,把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中會出現的問題,如結果約分,是假分數可以化成帶分數,通分時用最小公倍數做公分母簡單等各種情況全部剖析清楚。當得到老師的認可時,他們興趣盎然。整個過程,我沒有評析對錯,是否科學、合理,而是在學生的探索中一一澄清,真正做到了讓每一個學生經歷了數學化和再創造的學習探究過程,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

二、教師應成為善於挖掘教材的優秀挖掘者,善於設計的設計師。

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是一個全新的知識,也是分數加減法中的一個難點。為了化難為易,我打破教材的設計,從學生喜歡的摺紙活動入手,引出異分母分數加法的四個有代表性的算式,並且讓學生先估算,後計算,為學生的後續學習做好準備。在挖掘教材的過程中,我意識到異分母分數減法也不容忽視,尤其是含有帶分數的減法,於是拋出瞭如何驗算它們這一問題,不僅使學生學會了驗算,而且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異分母分數減法的學習,可謂巧妙的設計,取得一舉兩得的功效。

最後的練習也可以説恰到好處,很好地體現了把計算問題還原到實際生活情境中的數學思想,它不是給這節課化上句號,而是添上了一個問號,使學生的思考從課內延展到課外。實踐再一次證明,教師做好挖掘者、設計師,給學生一個廣闊的漁場,讓學生自己提供相關的學習素材,會使他們對知識有更全面、更系統的領悟。這樣的學習,既有温度,又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