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三篇

教學計劃 閲讀(1.66W)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教學計劃了。教學計劃怎麼寫才能切實地幫助到自己將來的工作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計劃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計劃三篇

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大部分學生的英語都不錯,有個別同學在上學之前未曾接觸過英語學習,因此英語底子比較薄弱,但他們聰明好學,通過一學期的英語學習。相信在以後的學習中會後來居上。他們的表演慾望很強,這就為學習英語創造了積極的英語環境。希望他們以後能成為我們學校的驕傲。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共有三十課,分上下兩個學期完成,第一學期我們需完成前十五課,每週一課,每週六個課時。其中每週拿出一節課進行考試,複習或是練習。每課都以一首小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所以學生讀起來比較上口,但要讓學生理解就需要深入淺出的講解,學生掌握裏面的知識比較吃力。所以就要求學生多讀,多練,多寫。手耳並用。做到手到,眼到,心到。

三、教學內容:

本學期一年級一班以童年的英語為英語教材,它雖不能完全起到補一個英語童年的作用,但它確實可以幫助學習者建立一定的英語思維,為初學者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有一定英語基礎學習者的口語和英語思維。因此與以往的教學不同,本書要求學生能運用語言、學會組織和創造,突破口語的表達,他們處於小學基礎教育低段,要求學生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語法知識的學習,再有要掌握音標的識讀,同時要積極為孩子創造一個輕鬆,愉悦有趣的英語會話環境。口語教學工作,與外籍教師共同探討如何實施英語教學,讓學生和外籍教師多接觸、多交流,培養學生説英語的自信心。

四、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語感和節奏感,增加學習興趣。

2、提高發音的正確性,掌握基本語法知識。

3、通過學習瞭解風土人情,西方文化。

五、教學重點:

1、強化對知識的應用,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實踐。

2、掌握知識的準確性,多聽多練。

六、教學難點:

要求學生識讀單詞,背誦及理解課文。要求學生能默寫課文中的需要掌握的單詞。學生能自主的用英語進行表演對話。

七、教學措施:

培優轉差:對優秀學生儘量的多提高自身素質,多看英語讀物,多落知識點。對差生則多利用課堂,課外的時間抓基礎知識,努力糾正發音,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主動開口説英語。爭取全班統一進步。

八、教學前教具準備:

生活卡片,錄音機,多媒體投影儀.掛圖,彩色圖片。

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意見》精神,落實陽光體育活動,決定開展大課間活動,以保證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鍛鍊身體的時間,增強學生體質,促學生身心健康、使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大課間體育活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並形成健康意識和終身體育觀,確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實處。

2、在大課間體育活動中,讓學生有選擇地參與、學習、享受體育,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潛能。

3、通過大課間體育活動,促進師生間、學生間的和諧關係,提高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和交往能力。

4、通過大課間體育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積極向上的學風。

5、開展“大課間”活動。開展大課間活動是提高學生健康水平的有力手段,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大課間”活動器材,一部分由學校提供,更多的則由學生自己動手製作。製作的毽子、沙包、橡皮筋、等小器材,既充實了活動內容,又節約了學校經費,挖掘了學生的潛能,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創建“以班級為試點、班主任配合、學生實踐、體育教師指導、學校領導監督完成”的工作機制。

三、活動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

四、活動結構

1.準備部分:繞籃球場跑3圈15分鐘

2.基本部分:廣播操5分鐘

3.結束部分:放鬆5分鐘

五、活動內容

1、廣播操(希望風帆)

2、跳、踢(如跳短繩、跳長繩、跳皮筋、踢毽子)

4、投(投沙包)

5、放鬆活動(跟音樂的節奏進行集體放鬆練習)

六、注意事頂

1、大課間開始一段時間必須由班主任同時到場負責管理,做到必須的技術指導。

2、加強安全防範管理,各班主任可多加強思想教育,引導學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參加各項活動。使大課間健康的進行,綠色校園,運動課間,讓校園運動長久、讓生命更加丰采。

教學計劃 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道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會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

2、通過實驗會測量數據,會正確記錄數據。

3、 樹立不迷信權威,不迷信書本,以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思想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會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

2、實驗方案的設計

三、教學準備小球、斜面、鐘錶、刻度尺。

四、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説明活動目的:探究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變化?如何變化?活動器材:斜面、小球、鐘錶、刻度尺活動的過程和方法:

a 。提出問題:本小組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制定的計劃:本小組探究計劃的要點是______________。

1、實驗成功的關鍵:會測時間。小車開始運動的同時開始計時,發生碰撞時馬上停表。必須專人操作。所以正式實驗前應該練習幾次,熟練之後會使測量的數據更準確。

2、(1)為了使實驗操作方便,斜坡的坡度不宜太大,即坡度要適中。用木塊將帶槽的斜面支成坡面,測出斜面的長度s,使小球從斜面的頂部滑下,測出小車通過的路程s的時間t,把測得的結果填入表中路程運動時間平均速度s1=t1=v1=s2=s-s1t2=t-t1v2=s=t=v全=

(2)測出小球從斜面頂端滑過斜面上半段路程s1所用時間t1,算出小球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

(3)求出斜面後半段路程s2,及後一段路程所用的時間t2,算出後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將結果填入表中,比較v1、v2得結論。c.實施計劃。d.探究結論;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半段路程小球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鞏固練習:課本28頁1或2選做一題。思考思考聽講操作實驗填寫數據學生動手操作交流、討論引起學生興趣教師誘導,防止秩序混亂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習慣,同時可減少課堂中出現的不必要的麻煩,節約時間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得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總結能力五、板書設計:第四節 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提出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定方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記錄表格(略)探究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