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學設計>

《蝗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閲讀(1.76W)

教學目的:

《蝗蟲》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1.知識方面

(1)理解蝗蟲的形態結構特點和生理特點;理解蝗蟲的發育(不完全變態和世代的概念)。

(2)掌握昆蟲的主要特徵。

(3)知道蝗蟲對農作物的危害。

2.能力方面

通過觀察蝗蟲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的小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1)通過蝗蟲的外部形態與生活習性相適應的特點,培養學生樹立生物的形態、結構與功能相統一和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生物學基本觀點。

(2)通過我國治蝗工作取得的成就,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的思想情感。通過了解蝗蟲的生活習性和對人類農業生產的危害,樹立保護生態環境意識。

教學難點

1.蝗蟲的形態結構特點和生理特點是本課的重點。因為:蝗蟲是昆蟲的典型代表動物,其形態結構和生理知識是學生學習昆蟲的基礎,也是學習其他節肢動物的基礎。通過蝗蟲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的學習,對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徵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時蝗蟲又是曾在我國歷史上造成嚴重災害的農業害蟲,人們對蝗蟲的研究,比較清楚。

2.蝗蟲的發育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其一是幼蟲的“齡”,即“齡蟲”,對於初一的學生不能立刻弄明白。齡是指在一定齡期中的具體昆蟲幼蟲的蟲態。所謂齡期是指昆蟲幼蟲在連續兩次蜕皮之間所經歷的時間。其二是生長髮育過程中的變態是指形態的改變。其三是世代的概念,所謂一個世代是指昆蟲由卵開始,到成蟲產生後代為止,個體發育經過一個週期。世代的長短,因昆蟲的種類而不同。

3.昆蟲的主要特徵也是本課的重點。運用昆蟲三個共同特徵來判斷哪些節肢動物是昆蟲,哪些節肢動物不是昆蟲。

4.蝗蟲的口器和呼吸是本課的.另一難點,各種昆蟲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口器的形式各不相同,有咀嚼式、嚼吸式、刺吸式和虹吸式等不同的類型。其中咀嚼式是最原始的,其他類型都是由咀嚼式演化而來。觀察蝗蟲的口器的順序不能搞亂。蝗蟲的呼吸方式是學生不知道的,其結構也不易觀察到。

教具準備

活蝗蟲、雌雄蝗蟲標本、蝗蟲模型、活螞蟻(或蟑螂)數只、白糖5g和沙粒(或木屑)5g、解剖盤、鑷子、解剖針、放大鏡、膠水、實物投影儀、教學課件(或掛圖和投影片)、蝗蟲發育過程標本。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教學過程設計思路:

由知識回顧進行設疑啟動導

出課題→觀察蝗蟲發育過程的標本,識別卵、若蟲、成蟲→通過課件展示蝗蟲發育過程理解其發育史→歸納不完全變態的概念和昆蟲的主要特徵

二、教學過程説明:

(1)知識回顧:圍繞上節課學習的基礎知識,可以讓學生聯繫生產和生活實際,舉一反三地實現知識的遷移。如:蝗蟲有哪些形態結構適應陸生環境?為什麼使用胃毒劑農藥噴灑在農作物上?為什麼向空氣中噴灑起毒殺作用的氣體能殺死昆蟲?為什麼在收藏衣物的箱櫃裏放些樟腦球就可防治蛀蟲?

(2)由知識回顧,引入課題。關於蝗蟲的發育過程比較複雜,學生難以理解,教師先讓學生觀察蝗蟲發育過程的實物標本,識別卵、若蟲、成蟲,特別是若蟲和成蟲的區別。然後教師通過課件展示蝗蟲發育過程的動態過程,並用板書來引導學生理解跳蛹、若蟲、蜕皮、成蟲、不完全變態、一個世代的概念。

關於什麼是夏蝗和秋蝗,教師引導學生推測這兩種蝗蟲發育過程,然後進行歸納。蝗蟲的發育過程快,在我國有的地區一年能夠發生夏蝗和秋蝗兩代,因此有兩個世代。夏蝗是蝗蟲秋天產的卵,在土裏越冬,到了第二年,大約在五月間,越冬卵就孵化成第一代蝗蟲,即夏蝗。夏蝗發育成成蟲後,經過十多天,就交配和產卵。卵經過十多天,便孵化為第二代,即秋蝗。學生理解了蝗蟲的發育史,就能分析出滅蝗應抓緊消滅三齡前的跳蛹,關於蝗災課前佈置學生查閲蝗災和治蝗的有關資料。蝗災在我國是與水災、旱災並稱的三大自然災害之一。蝗蟲給我國人民造成的災難真是馨竹難書,從公元前707年至1935年的2642年間,我國曾發生蝗災796次,平均每三年發生一次。

在我國曆史上曾記載過較大的蝗災有300多次,其情景極為悲慘:先是“遮天蔽日”然後是“赤日千里”。“飛蝗蔽空日無色,野老田中淚垂面;牽衣頓足捕不能,大葉全空小葉折”,這正是蝗災的真實描寫,1927年,我國山東發生的蝗災,就使700萬人流離失所,四處逃荒。

建國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對蝗蟲的防治工作,蝗蟲從未大面積成災,但是近幾年,由於生態環境的惡化,蝗災在局部地區比較嚴重,關於治蝗,學生會説出很多治蝗的方法,那麼哪種方法較好呢?請學生討論後,得出正確的結論。

最後歸納出昆蟲的主要特徵。由教師説出幾種節肢動物,請學生判斷哪些是昆蟲,再請學生舉出一些屬於昆蟲的動物例子。

板書設計

第一節 蝗 蟲

三、發育:不完全變態

四、昆蟲的主要特徵。

1.身體分頭、胸、腹

2.頭部:觸角一對、複眼一對、口器一個

3.胸部:3對足,2對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