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教育隨筆>

《裝在套子裏的人》(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教育隨筆 閲讀(2.32W)

 一、 素質教育目標  

《裝在套子裏的人》(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一)、知識教育點  

1、 瞭解世界文學史上的短篇小説三巨匠。  

2、 欣賞小説中的語言藝術。  

(二)、能力訓練點  

1、訓練學生分析小説形象的能力。  

2、培養學生初步養成比較閲讀的思維習慣。  

(三)、德育滲透點  

激發學生愛憎分明的階級感情,深入體會小説的現實意義。  

二、 重、難點  

着重認識社會背景與別里科夫人物性格和思想的養成的必然聯繫。  

三、 課時安排 2課時  

四、 學生活動設計  

1、 第一課時,讓學生自讀課文,理清小説結構,注意比較結構安排和《祝福》的不同之處。  

2、 第二課時,師生共同研讀小説的結尾部分,聯繫生活實際,談談這一形象的深刻含義。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過程  

一、重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 導入新課  

關於契訶夫。  

2、 學生快速閲讀,理解課文的內容,理清小説的情節結構,分析結構特點  

(1) 第一部分: 介紹別里科夫的特徵  

(2) 第二部分: 介紹別里科夫的婚事  

(3) 第三部分: 介紹別里科夫的死  

開端:準備結婚  

發展:漫畫事件、騎車事件  

高潮:交鋒  

結局:婚事告吹  

3、 作者為什麼在具體敍寫別里科夫婚事之前,要花很多筆墨去介紹別里科夫的特徵?  

4、 請學生反覆朗讀文章的第一部分,認真體會其諷刺意味,並思考作者從那幾個方面去表現別里科夫的“套子”的特點?  

二、總結與引申  

別里科夫的“套子”到底是什麼?有何象徵意義?  

三、作業佈置  

思考:課後閲讀課文第二、三兩個部分,分析別里科夫為什麼會落得個如此下場,意義何在?  

四、板書設計  

套子  

具體表現:衣、住、行 思想(語言)  

象徵意義:保守、腐朽-- 專制、禁錮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過程  

一、重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 導入新課  

別里科夫的愛情故事  

2、 圍繞別里科夫的婚事,討論以下問題:  

(1)、從始至終,作者只講別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有什麼愛情。為什麼?  

(2)、分小組比較華連卡和別里科夫的性格  

(3)、分析故事的結局  

3、 “埋葬別里科夫”本是“大快人心的事”,可是我們卻為什麼“露出憂鬱和謙虛的臉相”,“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分小組討論,然後選擇發言。  

二、總結與引申  

1、 簡述契訶夫的偉大  

2、 別里科夫這一形象對於我們有什麼現實意義?他的那些套子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示?  

三、作業佈置  

閲讀小説《小公務員之死》,注意比較其諷刺手法,看看有何深刻含義?  

四、板書設計  

別里科夫的婚姻  

別里科夫的“套子”:現實意義  

象徵意義  

.  

  

裝在套子裏的人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4-7-19  

教學目標  

一、正確認識別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時代意義。  

二、學習領會作品中幽默諷刺手法和細節描寫的運用。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一、理清小説結構,分析別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的套子的具體內容。 

二、初步體會小説的諷刺意味。 

整體感知 

《裝在套子裏的人》寫於1898年。小説主人公別里科夫是一個典型的“套中人”形象。 

他不光用一切陳規陋習“套”自己,而且還去約束別人。他是沙皇專制統治的產物,又是沙皇專制統治的社會基礎;既是令人畏懼的人物,又是弱不禁風的可憐蟲。作品問世以來,別里科夫已經成為那些害怕新事物、保護舊事物、反對變革、阻礙社會發展者的代名詞。作者用誇張變形的漫畫手法和強烈的對比手法,造成的幽默諷刺的效果,有力地鞭撻了反動勢力的可厭可憎,無情地嘲笑了他們的極端虛弱。 

教學步驟 

1.導人新課 

 老師出示諷刺詩《“老掌櫃”難捨芭蕉扇》  

“老掌櫃”難捨芭蕉扇 

陳顯榮 

要我換電扇,且慢復且慢! 

不怕花錢多,就怕擔風險: 

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觸電; 

倘若螺絲鬆,飛來大刀片, 

重者削腦袋,輕則上醫院。 

還是穩妥點,仍用芭蕉扇, 

只要拼命搖,照舊能解汗! 

這位難捨芭蕉扇、懼怕電風扇的老掌櫃,僅是一位老實本分的小市民,他文化低,眼界窄,接受新事物遲鈍。現實生活中,不少人與他相似。詩人“幽他一默”,希望這些人思想解放一點,別老捧着那本老皇曆不放。詩人對老掌櫃的典型心態的形象揭示,尤其是“倘若螺絲鬆,飛來大刀片”一句,令人叫絕。從這位難捨芭蕉扇、懼怕電風扇的老掌櫃害怕新事物這一點上,我們想起嘴邊總是掛着“一代不如一代”名言的九斤老太,想起只要鎮上不點什麼動靜就總是憂心忡忡地擔心“可別出什麼事啊”的奧楚蔑洛夫。今天,我們一同來學習契訶夫的另一篇小説《裝在套子裏的人》,領略一下契訶夫筆下的別里科夫是個什麼樣的形象。 

2.快速理清課文結構 

思考:本文主要寫了別里科夫哪些事?根據情節發展可以把課文分成幾部分? 

明確:故事的主要情節是別里科夫的戀愛以及最後失敗,按照情節的發展可以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別里科夫的外表、生活習性和思想性格(1-5段) 

第二部分:別里科夫與華連卡戀愛以及最後失敗(6-37段) 

第三部分:埋葬別里科夫,但生活中還有許多“別里科夫”(38-40段) 

3.與我國小説不同的是,有很多外國小説在故事開始之前,先對故事主人公作-個全景式的描寫。本小説也是如此,在具體敍寫別里科夫的婚事之前,花了很多筆墨去介紹別里科夫的特徵,為什麼要這樣安排? 

初看起來,好像這樣入題慢,前後聯繫又不緊密。然而,作者在寫婚事之前,先對別里科夫加以描繪和議論,突出別里科夫與眾不同的、甚至是怪異的生活習性和思想,先聲奪人,給讀者以強烈的印象。既有利於直接揭示別里科夫的醜惡腐朽本質,又能激發讀者的閲讀慾望一一這種人,竟然還“差點結了婚”,一箭雙鵰,安排巧妙周到。 

4.請學生反覆誦讀文章第一部分,認真體會其諷刺意味,並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去表現別里科夫的“套子”特點? 

作者以嚴肅的態度,用誇張、比喻和反覆的修辭手法,極力地刻畫別里科夫與常人迥異的“套子”式的生活習性和思想,在發笑中達到否定的目的。 

在生活習性方面,主要從穿、住、行等方面表現其“套子”特點,其中穿着修飾方面寫得最詳盡;居住方面着筆不很多,但寫得逼真;至於“行”,則突出其與人隔絕、與世隔絕的特點。在思想方面,則主要寫其評判是非的標準及語言。他的標準,就是要服從政府的禁令。凡是政府明文禁止的事情,他都擁護;甚至於連政府已批准或默許的新鮮事物他也要遏止。他的口頭禪是,“千萬別出什麼亂子”,表明了他的恐懼心理“,對於現行秩序、既成傳統以及代表着這種傳統秩序的官方、政府的恐懼。 

5.別里科夫整天戰戰兢兢。他怕的是什麼呢?而他只不過是中學裏的一位普通的希臘文教師,為什麼能“轄制全城整整十五年”呢?  

別里科夫整天戰戰兢兢、六神無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會變革,害怕動搖了舊秩序。“全城人戰戰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是因為他的言行與思想都是與沙皇專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覺維護着舊制度舊思想。周圍的人還沒有勇氣敢與他鬥,所以都怕他,受他轄制。別里科夫的可恨在於,他不但要把自己裝在“套子”裏,而且還想把周圍的一切也裝進“套子”裏。這兩種“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們結合當時的情況想一想,就會發現總根源都是沙皇專制制度。別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統治,一方面是極力加強反動統治,在全國造成了沉重壓抑的氣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將滅亡,搖搖欲墜。革命的風暴還未到來,革命力量還很弱小,大多數人還感到迷茫,不敢起來鬥爭,所以別里科夫還能“轄制”全城。  

6.總結、擴展 

別里科夫是他生活的那個反動時代的產物。 

別里科夫自己懷着無盡的憂慮和恐怖,縮進“套子”裏,然而,被“套子”精神浸透了的別里科夫卻又要用這個“套子”去“套”周圍的人,去“套”那個中學,那個城市,而那個學校和城市也居然被他“轄制了整整十五年”。 

這裏的“套子”實際上是一種象徵,象徵着別里科夫維護舊制度、舊秩序,害怕和反對一切新事物的保守與腐朽;象徵着沙皇政府的一切法令和專制統治。 

7.佈置作業 

課後認真閲讀課文第二、三兩個部分,分析別里科夫為什麼會落得個如此下場,意義何在?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分析別里科夫這一形象的諷刺意義。 

2.拓展延伸,探討“套子”的現實意義。 

3.領會作品中幽默諷刺手法和細節描寫的運用。 

整體感知 

契訶夫是俄國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最後一個傑出的作家。當時,沙皇政府為防範革命活動而公開施行高壓政策,進步雜誌被迫停刊,能合法出版的都是“為買而笑”的刊物。為了生計,契訶夫不得不迎合刊物的胃口,寫了許多逗人發笑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不免流於粗俗,但有相當一部分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表面上寫俄國社會日常生活中的笑話,實際上卻無情地嘲笑和揭露專制警察制度和小市民的奴性心理,如《小公務員之死》、《變色龍》等。從庫頁島考察回來後,契訶夫果斷地和反動報刊斷絕聯繫,其作品題材更廣泛,思想更深刻,技巧也更為成熟。《裝在套子裏的人》就是契訶夫在這一創作的繁榮和成熟時期而誕生的優秀作品。 

教學步驟 

1.導人新課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熱烈地讚美過純真的愛情,那麼,躲在厚厚的“套子”裏的別里科夫在愛情的面前將會怎樣呢?請仔細研讀小説第二部分。 

2.圍繞別里科夫的婚事討論: 

從始至終,作者只講別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有什麼愛情,為什麼? 

先看別里科夫準備結婚的原因:別人的撮合遊説;華連卡表示出的好感;華連卡長得不壞,招人喜歡;華連卡出身較高,有田產;華連卡是第一個待他誠懇而親熱的女人。以上種種,都是外人施加的因素,或是一種外在的誘惑,而別里科夫內心並未萌發一種真正的愛意,他準備結婚,是因為“昏了頭”,不是因為“愛”。 

再比較別里科夫和華連卡的性格:一個孤僻、古怪、保守,懼怕任何新事物;而另一個則美麗、活潑、愛熱鬧,愛新事物,愛新生活。兩個人性格截然不同,甚至於完全對立,能發展成真正的愛情嗎? 

最後請看婚事的結局:通常“結婚”是件使人高興的事,但在別里科夫卻成了一場大災難,一次僅僅是可能的喜事,結果卻成了真正的'喪事。他的套子使他感受不到愛的温馨和幸福,他的套子使他對“戀愛”充滿氣憤,以至於看到那漫畫便氣得臉色發青、嘴脣發抖。作家只講其“婚事”,而不提他有什麼愛情是意味深長的。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作家對社會生活的觀察是多麼深入細緻,對人物的刻畫是多麼準確真實。 

3.“埋葬別里科夫”本是“大快人心的事”,可我們卻為什麼“露出憂鬱和謙虛的臉相”,“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別里科夫之死大快人心,表明人們對他的厭惡、憎恨,表明人們對完全自由的無比嚮往。但像他這樣的愛打小報告的沙皇政府的鷹犬還大有人在,所以,“一個禮拜還沒過完,生活又恢復了舊樣子”。人們懼怕的不是別里科夫本人,而是別里科夫深受其毒害而又為之效忠盡力的沙皇專制統治。雖然,別里科夫一笑即死的脆弱,預示着專制統治的一觸即潰,但只要反動政府沒有被推翻,它就會作垂死掙扎,甚至於變本加厲地鎮壓革命,殘酷地殺害有進步思想的民眾。小説的結尾,使人觸目驚心,發人深思,啟迪人們起來和反動勢力做鬥爭。 

4.別里科夫這個世界文學史上著名的典型形象,至今還鮮活地存在於人們的印象之中,一定還將永遠流傳下去。請問,這一形象對於我們有什麼現實意義?他的那些套子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示? 

頑固、保守,不僅僅是別里科夫反對新事物、反對進步的套子,也可能成為生活在新社會的我們反對新事物、反對進步的套子。人是很容易滿足的,滿足於已經取得的小小成績、滿足於眼下比較舒適的生活,於是不再努力奮鬥、不再積極進取,“滿足”便成了一種套子。不僅自己身受其害,而且還無情地嘲笑、甚至阻止其他人的進步,成為社會前進的絆腳石。其實,在現世,“驕傲”是一種套子,“虛榮”也是一種套子,“嫉妒”是套子,“自私”也是套子。我們只有根除自身的陋習、驅除心中的邪念,才可能擺脱“套子”的束縛,大步向前。 

5.討論課文中諷刺手法和細節描寫的作用。  

結合課文中的實例來討論諷刺手法的運用。  

諷刺是用漫畫或嘲諷的語言描繪刻畫對象,以達到否定和貶斥的效果。課文中的諷刺有以下一些特色:①誇張的語言和漫畫式的勾勒,如大熱天穿雨鞋帶雨傘,穿暖和的棉大衣,從樓上摔下卻安然無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②揭示人物荒謬的生活邏輯。如別里科夫將教師騎自行車與學生用腦袋走路聯繫起來,反映他腐朽落後,害怕變革的思想。③含蓄的對比,如別里科夫轄制着全城,人們都戰戰兢兢,反過來他自己又是戰戰兢兢不能入睡。這些描繪和刻畫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別里科夫腐朽醜惡的靈魂。同學們讀這類文章,笑過以後要將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內心,認真進行思考,才會有所悟,有所得。  

6.佈置作業 

課外閲讀小説全文,進一步加深對小説的理解。另閲讀《小公務員之死》、《變色龍》,比較其諷刺手法,摘錄小説當中最具諷刺意義的文句或文段。 

板書設計 

別里科夫結婚不是為了愛情   “套子”的象徵意義、現實意義 

教案點評: 

分二課時:第一課時理結構,分析別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的套子的具體內容,並初步體會小説的諷刺意味。第二課時進一步探討人物形象的諷刺意義和“套子”的現實意義,領會本文幽默諷刺手法和細節描寫的運用。供教師設計本課教學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