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閲讀答案>

《西江月黃陵廟》閲讀答案

閲讀答案 閲讀(5.48K)

閲讀下面的宋詞和元散曲,回答問題。(8分)

《西江月黃陵廟》閲讀答案

西江月  黃陵廟

張孝祥

滿載一船明月,平鋪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陽,喚起鱗鱗細浪。

明日風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宮裏奏霓裳,準擬岳陽樓上。

注:這首詞是張孝祥由湖南長沙改任湖北荊州時,途經黃陵山下,遇風阻所作。

[雙調] 沉醉東風  秋景

盧摯

掛絕壁枯鬆倒倚,落殘霞孤鶩齊飛。四圍不盡山,一望無窮水。

散西風滿天秋意。夜靜雲帆月影低,載我在瀟湘畫裏。

(1)這兩首詩描寫的旅程,在時間順序上有什麼不同,請結合具體意象,作簡要分

析。 (4分)

(2)《西江月》上片和《沉醉東風》開頭四句分別運用了哪種表達技巧?兩首詞都描寫了一幅瀟湘秋景圖,但表達的情感有什麼不同? (4分)

參考答案:

12.(8分,每小題4分)

(1)《西江月》寫的是晚上出發,到黃昏滯留,(1分)標誌是明月和斜陽。(1分)《沉醉東風秋景》則是黃昏出發直到夜深,(1分)標誌是殘霞、靜夜和月影。(1分)

(2)《西江月》運用浪漫主義手法,生動別緻的主觀想象,充滿了神話色彩。(答“擬人”也給1分)。(1分)《沉醉東風 秋景》化用了李白和王勃的詩句。(1分)

《西江月》表達了作者雖遇風阻,卻欣然接受的樂觀喜悦。(1分)《沉醉東風 秋景》通過美麗壯闊的場景描寫,表達了作者寧靜悠閒、胸襟開闊的心情。(1分)

詩歌鑑賞:

張孝祥《西江月·黃陵廟》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秋八月,張孝祥離開湖南長沙,到達湖北荊州(今江陵)任職。這首詞是他在赴任途中所作。詞題一作“阻風三峯下”。詞句亦稍有差異。他在給友人黃子默的信中説:“某離長沙且十日,尚在黃陵廟下,波臣風伯,亦善戲矣。”黃陵廟在湖南湘陰縣北的黃陵山。相傳山上有舜之二妃娥皇、女英廟,故稱黃陵廟。可見孝祥在赴任途中曾為風浪所阻,然而他的用意不是在正面描繪洶湧澎湃的波浪,而是着眼於波臣風伯的“善戲”。因此詞人傾注了濃烈的主觀想象色彩。

“滿載一船明月,平鋪千里秋江。”起兩句寫舟泛湘江一路行來的景色。只寫“一船明月”、“千里秋江”,其他美景堪收、旅懷足慰之事,下必細數。以下轉入黃昏阻風情事。“波神留我看斜陽,喚起鱗鱗細浪”兩句,由自我想象而進入一種主觀幻覺心理的境界。詞人不説自己的行船為大風所阻,不得行駛的實況,卻通過生動別緻的想象,寫水神熱情地邀請他欣賞那美好的夕陽景色。這種浪漫主義手法,使人感到似幻似真,從而增強了詞的藝術魅力。

下片借景抒情。“明日風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面對風遏行舟的情況詞人此刻的心境,猶如蘇軾《定風波》詞中所寫:“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那樣泰然自如。不過他的內心深處還是切望風向轉變。如果明天能夠轉為順風的話,那麼今天露宿在江邊也是心情舒暢的。

結尾以“水晶宮裏奏霓裳,準擬岳陽樓上”兩句收結,別具情味。《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比較流行的一種歌舞曲。“岳陽樓”,在湖南嶽陽市城西,面臨洞庭湖。這裏前一句寫一陣陣江中波濤的聲響,就象水府在演奏美妙悦耳的音樂。這種生動的比喻表現出詞人所獨有的'想象。後一句則是表達他內心的願望,當行舟到達岳陽時,一定要登樓眺望雄偉壯闊的洞庭湖面的自然風光。

盧摯《沉醉東風·秋景》

這是元散曲大家盧摯的一首寫景曲。前五句寫黃昏之景,後兩句寫靜夜之景,二者又有機地構成一幅反映時空推移的動態畫面,傳達出詩人悠閒寧靜而略帶蕭瑟的情思。

此曲的特點在於,通過時空的轉換,對景物作動態的描寫,使畫面有所移動,使黃昏與清夜兩個時間範疇同時出現,詩情融於畫意而又多於畫幅。全曲雖僅有45字,其所藴涵的“意”與“景”卻是十分豐富的。

整首小令寫的是瀟湘行舟所見,按時間順序道來。作者的態度感想,更多的是寓於冷靜的觀照之中。視野所及,瀟湘兩岸的山水風物,都使他心曠神怡;雖然西風輕拂帶來了滿天的秋意,傳統的季節感受,加之身在旅途,不能不心生微微的蕭瑟之感;但其時盧摯是在湖南憲使任上,或許是外出公幹,或許正是在赴任途中,所以心境是平靜的。由是,我們欣賞到了一幅氣象闊大、意境飛動的秋光圖。

曲中“掛絕壁枯鬆倒倚”句化用了詩人李白《蜀道難》中“枯鬆倒掛倚絕壁”“落殘霞孤鶩齊飛”句,化用了王勃《滕王閣序》裏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載我在瀟湘畫裏”一句中,“瀟湘畫”指宋代畫家宋迪的《瀟湘八景圖》,是著名的一組平遠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