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閲讀答案>

《紅樓點滴(三)》閲讀題與答案

閲讀答案 閲讀(2.98W)

紅樓點滴(三)張中行①我是在中等學校唸了六年走入北京大學的,深知充任中學教師之不易。沒有相當的學識不成;有,口才差,講不好也不成;還要有差不多的儀表,因為學生不只聽,還要看。學生好比是劇場的看客,既有不買票的自由,又有喊倒好的權利。戴着這種舊眼鏡走入紅樓,真是面目一新,這裏是只要學有專長,其他一切都可以湊合。自然,學生還有不買票的自由,不過只要買了票,進場入座,不管演者有什麼奇怪的唱唸做,學生都不會喊倒好,因為紅樓的風氣是我幹我的,你幹你的,各不相擾。舉幾件還記得的小事為證。

《紅樓點滴(三)》閲讀題與答案

②一件,是英文組,我常去旁聽。一個外國胖太太,總不少於五十歲吧,課講得不壞,發音清朗而語言流利。她講一會總要讓學生温習一下,這一段空閒,她坐下,由小皮包裏拿出小鏡子、粉和胭脂,對着鏡子細細塗抹。這是很不合中國習慣的,因為是“老”師,而且在課堂。我第一次看見,簡直有點愕然;及至看看別人,都若無其事,也就恢復平靜了。

③另一件,是顧頡剛先生,那時候他是燕京大學教授,在北京大學兼課,講《禹貢》之類。顧先生專攻歷史,學問淵博,是疑古隊伍中的健將;善於寫文章,下筆萬言,凡是翻過《古史辨》的人都知道。可是天道吝嗇,與其角者缺其齒,口才偏偏很差。講課,他總是意多而言語跟不上,吃吃一會,就急得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疾書。寫得速度快而字清楚,可是無論如何,較之口若懸河總是很差了。我有時想,要是在中學,也許有被驅逐的危險吧,而在紅樓,大家就處之泰然。

④又一件,是明清史專家孟心史(森)先生。我知道他,起初是因為他是一樁公案的判決者。這是有關《紅樓夢》本事的。很多人都知道,研究《紅樓夢》,早期有“索隱”派,如王夢阮,説《紅樓夢》是影射清世祖順治和董鄂妃的,而董鄂妃就是秦淮名妓嫁給冒闢疆的董小宛。這樣一比附,賈寶玉就成為順治的替身,林黛玉就成為董小宛的替身,真是説來活靈活現,像煞有介事。孟先生不聲不響,寫了《董小宛考》,證明董小宛生於明朝天啟四年,比順治大十四歲,董小宛死時年二十八,順治還是十四歲的孩子。結果判決:不可能。我是懷着看看這位精幹厲害人物的心情才去聽他的課的。及至上課,才知道,從外貌看他是既不精幹,又不厲害。身材不高,永遠穿一件舊棉布長衫,面部沉悶,毫無表情。專説他的講課,也是出奇的沉悶。有講義,學生人手一編。上課鐘響後,他走上講台,手裏拿着一本講義,拇指插在講義中間。從來不向講台下看,也許因為看也看不見。應該從哪裏念起,是早已準備好,有拇指作記號的,於是翻開就照本慢讀。我曾檢驗過,耳聽目視,果然一字不差。下課鐘響了,把講義合上,拇指仍然插在中間,轉身走出,還是不向講台下看。下一課仍舊如此,真夠得上是堅定不移了。

⑤最後説説錢玄同先生。錢先生是學術界大名人,原名夏,據説因為庶出受歧視,想扔掉本姓,署名“疑古玄同”。早年在日本,也是章太炎的弟子。與魯迅先生是同門之友,來往很密。他通文字音韻及國學各門。最難得的是在老學究的隊伍裏而下筆則詼諧諷刺,或説嬉笑怒罵,他是師範大學教授,在北京大學兼課,講“中國音韻沿革”。錢先生有口才,頭腦清晰,講書條理清楚,滔滔不絕。我聽了他一年課,照規定要考兩次。上一學期終了考,他來了,發下考卷考題以後,打開書包,坐在講桌後寫他自己的什麼。考題四道,旁邊一個同學告訴我,好歹答三道題就交吧,反正沒人看。我照樣做了,到下課,果然見錢先生拿着考卷走進教務室,並立刻空着手出來。後來知道,錢先生是向來不判考卷的,學校為此刻一個木戳,上寫“及格”二字,收到考卷,蓋上木戳,照封面姓名記入學分冊,而已。這個辦法,據説錢先生曾向外推廣,那是在燕京大學兼課,考卷不看,交與學校。學校退回,錢先生仍是不看,也退回。於是學校要依法制裁,説如不判考卷,將扣發薪金云云。錢先生作復,並附鈔票一包,雲:薪金全數奉還,判卷恕不能從命。這次爭執如何了結,因為沒有聽到下回分解,不敢妄説。總之可證,紅樓的容忍風氣雖然根深蒂固,想越雷池一步還是不容易的。

(選自《故園人影》,有刪節)

【注】紅樓,指原北京大學文學院,作者曾就學於其中的中國語言文學系。

11.閲讀第①、⑤兩段文字,回答下面的問題。(6分)

(1)在作者看來,合格的中學教師要具備哪些條件?請概括説明。(3分)

答:

(2)從作者的敍述來看,錢玄同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點是什麼?請簡要分析。(3分)

答:

12.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6分)

(1)學生好比是劇場的看客,既有不買票的自由,又有喊倒好的權利。(3分)

答:

(2)講課,他總是意多而言語跟不上,吃吃一會,就急得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疾書。

答:

13.第四段舉孟心史先生的例子,作者為什麼要不惜筆墨交代“他是一樁公案的判決者”這一背景?(4分)

答:

14.作者通過回憶在北大學習的親歷往事,集中表現“紅樓的容忍風氣”,行文條理貫通,親切自然。請從結構安排和人物描寫兩個角度進行探究。(8分)

答:

試題答案:

11.(1)(3分)要有相當的學識,口才要好,儀表至少要過得去。

(2)(3分)堅持自己的處事原則,為人固執。他堅持不判考卷,即使校方申明將扣發薪金也拒絕調和。

12.(1)(3分)運用比喻的修辭,將學生比作看戲的觀眾。説明(中學)教師要讓學生滿意不容易:學生有選擇上什麼課的自由,也有提出批評、表示抗議的權利。

(2)(3分)運用細節(神態、動作)描寫,摹寫顧頡剛先生在課堂上一肚子話要説卻無從表達、只能靠快速板書補救的着急而又無奈的尷尬情態。

13.(1)通過這件事,強調孟先生是一位精幹厲害的人物,學有專長,極盡欽佩之情;

(2)與下文敍述其課堂的沉悶刻板形成對比,略表失望之意,説明孟先生優點突出,缺點也明顯。

14.示例

結構安排條理貫通:(1)以“總—分”方式結構全文。首先拿中學任教的普遍情況和北大的風氣進行對比,明確全文的中心,引出下文;然後分別追述三件往事,記敍四位老師的表現和行事,具體闡釋北大“容忍”的風氣。(2)層次清晰,前後呼應。寫四件事,先寫老師突出的優點,再寫他們獨特的個性,結構一致;寫四位老師,緊緊圍繞開頭的“只要學有專長,其他一切都可以湊合”,説明北大對待教師的寬容精神。

人物描寫親切自然:(1)畫形取神,娓娓道來。如運用白描寫外國胖太太和顧頡剛老師,簡筆勾勒,人物舉手投足如在眼前;寫孟、錢兩位先生則詳加敍述,不避繁詞,使人身臨其境。(2)既記大師,更寫常人,真實親切。選取北大名人在教學生活中的處事為人,從不同側面表現其常人常態,樸實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