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教師之家>閲讀答案>

最新《閲讀是一個民族持久的功課》閲讀試題及答案

閲讀答案 閲讀(2.05W)

 閲讀是一個民族持久的功課

最新《閲讀是一個民族持久的功課》閲讀試題及答案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原副局長鄔書林訪談錄

記者:全民閲讀今天已經成為一股熱潮。從2006年中宣部等八部委提出開展全民閲讀活動至今已近10年。今天回過頭來看,您認為我們做得怎麼樣?

鄔書林:我認為現在態勢很好,中央重視、社會認同、民眾參與、活動健全,經過10年努力,全民閲讀有了非常堅實的基礎。現在全國31個省700多個市都已開展了形式多樣、民眾廣泛參與的閲讀活動。閲讀不僅僅是個人的事,閲讀已經走進學校、社區、軍營、農村甚至高牆。江蘇、湖北、深圳、遼寧等地先後完成了全民閲讀的地方立法工作,確定了全民閲讀在建設學習型社會中的法律地位,把全民閲讀上升為法律法規,我認為這是一個標誌性的重大進展。

對一個民族而言,閲讀是一項長久的文化工作,絕不是一時的。如何把全民閲讀作為一項基礎性的長期性的工作持之以恆地開展下去,需要好好總結前10年的經驗。

記者:您認為有哪些經驗值得總結?

鄔書林:把全民閲讀作為中華民族提升整體國民素質的重要工作長期不懈地抓下去,需要總結過去10年的經驗。我認為,首先要提高認識,要對閲讀的功能、意義,閲讀的本質給予進一步的認識。閲讀的本質是通過閲讀去借鑑、吸收和掌握前人已有的知識、經驗與智慧。現在有很多人認為閲讀主要是用來提升修養,我覺得這不是閲讀行為的本質。閲讀的本質是要獲取知識,在獲取知識的基礎之上有了生產生活科學研究的能力,同時再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這兩者並行不悖。

今天我們要很好地用閲讀這個工具來提升國民素質,用全人類的圖書把中華民族武裝起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知識基礎。

記者:對於全民閲讀重要意義,現在社會和民眾已有共識,那麼國家、政府層面還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鄔書林:我們不是一般地提倡全民閲讀,而是要把全民閲讀持久深入、實打實地推進下去,這就需要做很多工作。這幾年的兩會,我都聯合政協委員上交關於儘快出台《全民閲讀促進條例》的提案,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將推動全民閲讀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公共圖書館和農家書屋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另外,養成閲讀習慣是一門科學,0到6歲是閲讀的啟蒙階段,使兒童通過閲讀養成閲讀興趣,從閲讀中找到快樂;6到12歲小學教育階段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使孩子基本掌握閲讀的方法;12到18歲是鞏固閲讀習慣,提升閲讀水平的關鍵階段。打好這三個基礎,終身閲讀才有可能,活到老、學到老才有堅實的閲讀習慣基礎。專家學者要為整個國家提升閲讀水平做好表率,同時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記者: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一總理説到中國人閲讀量不足有些國家的1/10。從近年調查情況來看,國民閲讀率雖然在上升,但速度比較慢。您如何看待中國國民閲讀率低的問題?

鄔書林:對這個問題要實事求是地看。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國家的文盲率是80%,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文盲率是34%,最近這次人口普查統計顯示文盲率是4%。解決閲讀問題首先要解決文盲,我國的文盲問題才剛剛解決,國民閲讀率不可能有多高。我堅信孩子的閲讀率會越來越高。其次,現有的閲讀率的統計指標還要進一步完善。要把圖書館的數據和其他形式的閲讀數據也納入其中。第三,我國的國民閲讀率的確亟待提升。

不過,現在信息技術的進步,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為我們閲讀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閲讀的人數大增。我最近反覆強調這個觀點,不要以為通過手機閲讀就不是閲讀,不要以為通過電子閲讀器閲讀就不好。相反,新技術極大提升了閲讀效能。根據美國所做的一項統計,網絡時代科學家的閲讀量比原來增長了25%,普通民眾也增加了5%。因為不需要跑圖書館了,買書便宜了,看書更方便了。所以,既要重視傳統閲讀,更要關注現在信息技術條件下的閲讀,兩者並行不悖。我相信,隨着閲讀意識的提高,閲讀設施的完善,閲讀氛圍的濃厚,我國國民閲讀率一定會趕上先進國家的。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⑴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鄔書林認為全民閲讀經過10年的努力有了堅實的基礎,無論是國家重視程度,還是全民參與程度,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B.鄔書林在總結經驗時主要從對閲讀本質的理解和認識上做出了總結,認為閲讀主要是用來提升人的修養的。

C.記者由一總結在兩會上説的中國人閲讀量不足有些國家的1/10切入問題,準確恰當,並且突出了時效性和針對性,容易引起被採訪者的重視。

D.鄔書林認為移動互聯網技術改變了人們的閲讀方式,新技術極大提升了閲讀效能,隨着信息技術條件下的閲讀的進一步發展,我國國民閲讀率一定會超過先進國家的。

E.記者與被採訪者鄔書林就全民閲讀的情況以及經驗等問題展開了訪答,對相關問題進行了較全面的'探討,引人深思。

⑵鄔書林認為要提倡全民閲讀,需要做好哪些工作?(6分)

⑶鄔書林對全民閲讀相關問題的回答有何特點。請舉例説明。(6分)

⑷鄔書林認為中國國民閲讀率低的原因是什麼?請從個體角度談談如何提升閲讀率。(8分)

 參考答案

12.(1)AE(答E給3分,答A給2分,答D給1分;答B、C不給分)(B項,認為閲讀主要是用來提升人的修養的表述有誤,從原文現在有很多人認為閲讀主要是用來提升修養,我覺得這不是閲讀行為的本質來看,鄔書林不認同這一觀點。C項,容易引起被採訪者的重視無中生有。D項,一定會超過曲解文意,原文是一定會趕上。)

(2)①國家立法,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將推動全民閲讀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②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創造全民閲讀條件;③按照閲讀規律辦理,養成閲讀習慣;④專家學者要做好閲讀表率併為大眾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每點2分,答出3點即可)

(3)①有條理。如:鄔書林在談如何看待中國國民閲讀率低的問題時,使用了首先其次第三這樣的詞語,層次清晰。②有説服力。如:鄔書林在談全民閲讀情況及新技術提升閲讀效能等問題時,列舉數據,既客觀又有説服力。③客觀。實事求是地評價了我國全民閲讀的相關問題。如:對近十年來開展全民閲讀活動做得如何持肯定態度;對國民閲讀率低的問題時,承認問題確實存在,並指出亟待提升。(每點2分,共6分。答其他特點言之成理亦可給分)

(4)原因:①歷史原因。我國一直存在文盲問題,而解決這一問題經歷了較長的過程,國民閲讀率不可能有多高。②統計指標還不完善。圖書館的數據和其他形式的閲讀數據尚未納入其中。(每點2分,共4分。照抄原文的每點給1分)

做法:①提高閲讀意識,認識到閲讀的重要性。要充分意識到閲讀不僅能獲取知識,而且能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提升國民素質。②注重多種方式的閲讀。既要重視傳統的紙質閲讀,更要關注信息技術條件下的電子閲讀。③遵循閲讀規律,制定閲讀計劃,努力做到終身閲讀。(每點2分,答出其中兩點的即可給4分。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