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節日作文>婦女節作文>

三八,送什麼禮物給母親作文

婦女節作文 閲讀(2.34W)

導語:送你一支花,快樂帶回家,送你一顆樹,平安又幸福,送你一杯水,健康永相隨,送你一句話,婦女節快樂,願你生活甜,天天露笑臉。接下來小編整理了三八,送什麼禮物給母親作文,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三八,送什麼禮物給母親作文

三八,送什麼禮物給母親作文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我沒有什麼好的禮物送給媽媽,就寫一篇作文當作禮物送給親愛的媽媽。

媽媽,您有一雙勤勞的手,這雙手雖小,卻流下了歲月的痕跡,顯得粗糙不堪。不過,我們家卻離不開您這雙手。每天,這雙手為我和爸爸還有這個家操勞:一大早,您就忙開了,燒早飯、拖地、澆花……晚上下班回來還要燒晚飯、洗衣服……總之,每天都有一大堆的事等着你去做。我每天開着你忙忙碌碌的做事,我真希望自己快快長大,能為您分擔一點家務事。現在,我只能對您説:

"媽媽,您辛苦了!我現在一定好好學習,不辜負您對我的期望!"

媽媽,您還有一雙靈巧的手。從小,我就喜歡穿媽媽您織地衣服,現在,我還穿着您做的棉褲去上學。您還用這雙手為我扎許多各種各樣很漂亮的辮子。您還寫得一手的好字,作文寫得也不錯,經常為單位裏的報刊寫文章。媽媽,我還想對您説:

"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節日快樂!"

三八,送什麼禮物給母親作文

前天是三八婦女節,於是我就想給我媽媽一個驚喜,可是中間出了一點小差錯,禮物晚了一些。

那天,我的同學來我家裏玩,我媽媽為我們做了美味的飯菜,我們吃的很高興。吃完飯後我就想給媽媽做一個禮物,我想用電腦做一個禮物送給媽媽,可是,我的同學非要拉我去玩電腦,於是我抵擋不住誘惑,就去玩的了。過了一會我弟弟來我家睡了,我又和弟弟玩了起來把給媽媽做禮物的事忘得一乾二淨。

我把同學送走以後,我媽媽就悶悶不樂的,我弟弟也發現這一點,就陪我媽媽聊天,而我就在玩遊戲。過了一會,我突然聽到弟弟提到給他媽媽禮物,祝他媽媽三八婦女節快樂時,我聽見媽媽吸了吸鼻子,好像很難過的樣子。我就做了二張幻燈片來祝媽媽三八—婦女節快樂,在祝福語的後面加上一個荷花的背景。我想我媽媽喜歡荷花,就以荷花為背景。過了一會兒後,我終於做好了。我端着筆記本來到了媽媽面前。媽媽看了非常高興,一下子抱住了我,我感到了絲絲温暖。

我從這一件事後,知道了媽媽其實很辛苦,如果在婦女節,給媽媽一個驚喜或禮物,她就會感到幸福。

三八,送什麼禮物給母親作文

三八節,是普天下婦女的節日,對孩子而言,它也是母親節。有了獨立思想的女兒她們,隨着三八節的日益臨近,也變得神祕起來,幾個女孩子在一塊嘀嘀咕咕的,也不知都説了些什麼。

那天早上,女兒一睜開眼睛,就一骨碌從牀上爬了起來,一邊穿毛衣,一邊咕噥:“我今天得提前到校。”我感到有些蹊蹺,便追問了一句:“那麼早到校幹嘛呀?”“嗯,我們幾個在一起商量點事。”女兒欲言又止。呵呵,還商量點事,有這麼隆重麼?我不由得對她們好奇起來。

“是麼?你們遇到什麼難題了?可以跟我説説嗎?”我開始和女兒實施心理戰術。

“……”女兒忽閃着眼睛,不置可否。

“也許,我可以幫你們出出主意。”重磅甩出,成與不成在此一招。

果真,女兒的眼裏開始閃現出期待的光芒。“嗯,那我給你説説吧。我們想商量一下,三八節給媽媽送什麼禮物好。”

哈哈,原來因為這個讓女兒她們寢食難安呀?可愛的孩子們哪!既然有言在先,那我一定得有一些好的建議給孩子們。

“其實,你們不一定非得花錢給媽媽買什麼禮物。何不試着在三八這一天,幫媽媽打掃一次衞生、幫媽媽做一頓飯、幫媽媽洗洗衣服呀什麼的,讓媽媽感覺到:我的孩子真的長大了,都會關心媽媽了……”意見很平常,但我感覺很實用。

中午放學,我向女兒求證我的意見在她們中間的反應。“媽媽,我説了你可別難受呀。”女兒很抱歉地看着我,“本來我不打算給你説,可你問了,我還是告訴你吧。她們説,你的禮物真土。”

聞言,我不由得笑了起來,原來,我是個土包子媽媽呢!我倒想聽聽孩子們的意見。“嘿嘿!那她們都有什麼好的打算呢?”

“有的説送個精美的茶杯吧,有的説送花吧……”

“那你的意見呢?你怎麼看。”

“我覺得吧,你的意見好是好,但是不能做為禮物送給你。因為我們小孩子有時淘氣吧也是控制不住,你們大人發脾氣也可以理解。你平常要上班,要接送我,要為我做飯、洗衣,還輔導我功課,挺辛苦的,做家務是我們小孩子應該做的,所以不能做為禮物送給你們。”

仔細研究了女兒的看法,我覺得還真是這個理兒。孩子們做為家庭的一員,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當然應該適當分擔家庭勞動。然而,在我們的家庭中,孩子成為了我們的眼中寶,往往是幾個大人轉着一個小孩轉,早上起牀有人叫,穿衣有人幫,飯也是做好了晾得涼熱正相宜,恨不得嚼碎了喂嘴裏去。上學轎車送到校門口,放學帶着點心接到教室裏。回到家裏有熱呼的飯等着,吃完了嘴都不用自己擦。當孩子偶爾要求洗洗碗、掃掃地什麼的,都被“好心”的`大人拒絕:“洗什麼碗呢,做好你的作業就行了。”“你洗不好,還是我來洗吧。”久而久之,孩子們就養成了思維定勢,這些家務沒有我的份,我不做也沒什麼不對,家長所有對自己的付出都是應該的,一旦有些微的忽略和不足,便會心生不滿,不由得會怨聲載道,所謂的“白眼狼”就這樣產生了。

如今的一些學校,往往在勞動節、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感恩節等一些特殊的日子,會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大多采取的是這種形式。在這樣的日子裏,晚上回到家,勞累了一天的父母,突然會很欣喜地收到孩子的禮物,或是為媽媽打來了洗腳水,幫媽媽按摩,或是在飯後主動收拾碗筷,讓父母有點受寵若驚。在愜意地享受之餘,會聽到孩子説:“這是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不知聽到這句話的家長們有何感想,我覺得把這樣的勞動冠上“作業”的名稱,是極不和諧的。

當然,孩子因為年幼,學業又緊,可能承擔不了長期、重一些的家務勞動。我們做為家長,在平常應該有意讓孩子在允許的範圍內儘量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即使條件所限大人包辦了孩子的一切,也應該讓他知道,大人是在幫助他,並不是必須要為他做的,他有義務對大人為他付出的勞動説“謝謝”,要教會他從心底裏知恩、感恩、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