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節日作文>新年作文>

我的新年400字作文

新年作文 閲讀(2.38W)

過年了!過年了!我可開心得不得了,因為過年既可以吃豐盛的年夜飯,又可以盡情地放煙花。以下是專門為你收集整理的我的新年400字作文,供參考閲讀!

我的新年400字作文

我的新年400字作文一:

“過年了”,“過年了!”孩子們高興喊着,穿着漂亮的新衣服,穿着亮麗的新鞋子,到處走動大聲説:“新年好”。

最有意思的是春節,家家户户都會放鞭炮,在這聲音裏感受到新一年來到了。

春節還是親情充盈,一家團聚的節日,在外地的親人總要團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的過個新年。

新年到,到處新氣象。家家户户都貼上春聯,到處生機勃勃,還要把福倒着貼,代表着福到了。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

除夕一到,就要吃年夜飯,媽媽總是會炒許多菜,往往不會少了“魚”,而且,“魚”還不能吃完,要年年有餘。

正月初一,就要拜年,早上起來,往往先要給長輩拜年,長輩總會給壓歲包,然後,再到處拜年。

過年時,天氣寒冷,自然少不了下雪,下雪是我們小孩子喜歡的一件事,堆雪人、打雪仗、滾雪球等等。

當一片片雪花飄落時,當一個個鞭炮炸響時,代表着這一年已經過去,又長大一歲,變得更成熟了。

我的新年400字作文二:

過年啦!睜開雙眼,耳邊響着鞭炮聲,蓋上被子,心煩意亂,不得不爬下牀來,收拾東西,準備去外婆家過年。舅舅開車過來了,放置好東西后開着車去外婆家!路過一條石子路,我們在車上晃晃悠悠的,真刺激!

我們到了外婆家我先和弟弟一起玩,爸爸媽媽去做飯。我反反覆覆跑向廚房問媽媽:“媽媽,飯做好了嗎?”媽媽每次都不厭其煩地對我説:“好沒呢,貪吃鬼!”我等待中……飯終於做好了。我們開始吃飯了,今天的才有西瓜、牛肉、飲料……真豐盛啊!外面沒有聲響,今天過年,不該熱鬧熱鬧嗎?我買來煙花和爆竹,放了起來。舅舅和弟弟一起去放煙花,放了很多很多呢!舅舅説:“我們再玩!”弟弟説:“好!”舅舅拿起打火機小心翼翼點燃煙花,煙花在空中絢爛多彩,想七色花,像彩虹,想霓虹燈……外婆給了我紅包,我很高興。我們要回家了,外婆再見!

今天真開心!

我的新年400字作文三:

春節到了,我和媽媽、大伯、大媽去了廈門姑姑家過年。

廈門是一座美麗的島嶼,也是一座乾淨的海濱城市。廈門有許多旅遊景點,有鼓浪嶼、植物園、胡裏山炮台、南普陀寺等等。還有很多好吃的特產,有土筍凍、沙茶麪、餡餅和肉鬆等。

我們去了南普陀寺。南普陀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寺廟,在一座大山的`腳下,附近有美麗的廈門大學。每年大年初一,南普陀寺里人山人海,都是來燒香拜佛的,祈求發財和一生平安。

我們還開車去了福建南靖土樓。四周有四座圓形的土樓,中間是一座方形的土樓。土樓是用泥巴壘起來的,每座土樓只有一扇大門,是以前老百姓用來防強盜而建的。

最後一天,我們在環島路上租了雙人自行車在海邊上騎行。看見了以前的碉堡、金色的海難、海邊遊樂園,海上還有快艇,海對面是台灣的金門島。

我在廈門過年玩得十分高興,我喜歡廈門。

我的新年400字作文四:

過年了!過年了!我可開心得不得了,因為過年既可以吃豐盛的年夜飯,又可以盡情地放煙花。

我們當地有一個風俗習慣舊年的最後一天和新年的第一天,天未亮我們就得準備吃年夜飯。初一天矇矇亮我和爸爸來到了廚房,發現廚房裏的聲音很大。只見大家正忙碌着新年的第一餐飯菜。待了一會兒見自己也幫不了什麼忙,於是我只好回到客廳一邊玩一邊耐心地等待美食。不一會兒,聽到爺爺叫我吃飯的聲音。我飛奔似的從客廳跑到了餐廳。只見滿桌子都是香氣四溢的飯菜。有:魚肉火鍋、雞肉炒青椒、芹菜炒豬肝、豬血圓子……爸爸告訴我魚肉火鍋代表年年有餘;豬血圓子代表全家團團圓圓。所以我們要多吃一點魚肉火鍋和豬血圓子,這樣才能大富大貴。開始敬酒了,大人們舉起酒杯,小孩子們端起果汁杯相互祝福。我給爺爺敬灑祝他老人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爺爺聽説:“謝謝孫子並祝你學習進步。”吃完年夜飯,我就和爸爸來到樓上的倉庫裏拿煙花準備放煙花。

一開始我看到旁邊鄰居家放起了五彩繽紛的煙花。心裏特別羨慕,可是該我自己放的時候心裏又特別害怕。一開始我還不敢放,在爸爸的鼓勵和幫助下不一會我就敢單獨一個人燃放煙花。我慢慢地走到了煙花旁用打火機點燃引線,然後快速跑到了一邊。只聽嗖的一聲,煙花如閃電般迅速向空中飛去。然後炸出美麗的光芒,有的像花朵一樣只見一眨眼的時間就凋謝了。有的如一道流星劃過天邊。還有的像星星一樣只見一眨眼就閃出金光,彷彿在對我眨眼。望着滿天的花朵,聽着砰砰的煙花聲,我完全陶醉在新年的幸福中。

過年可真好啊!讓我回味無窮。

我的新年400字作文五:

窗外的夜空,偶爾會升騰起一多多絢麗的煙花,這一切都告訴我們:新年的腳步正在悄悄走近。

臨近新年,山村裏的年味和城市裏的真的很不一樣,山村裏進入臘月人們就開始為新年而忙碌了。

臘月二十三這一天,按照習俗是送灶神上天過年的日子,人們會準備一些甜甜糯糯的食物,如臘八粥、糖水年糕、糯米湯圓,送灶神,希望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為自己多美言幾句。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户户準備了好酒好菜隆重地把灶神接回來,讓灶神爺在一年當中好好照看整個家。

送完灶神,接下來家家户户就開始撣塵了,撣塵就是把家裏的積塵打掃得乾乾淨淨,清清爽爽地迎接新年。

除夕這天,人們最開心也是最忙碌,貼春聯,掛燈籠,貼門聯、貼窗花,把家裏打扮得熱熱鬧鬧的。

到了晚上才上過年的重頭戲,家家户户都會準備一桌特別豐盛的晚餐,餐桌上肯定會有一條魚,但這條魚是不能吃只能看的。因為“魚”和“餘”是同音,餐桌上有魚,就代表着年年有餘的意思。吃完了年夜飯,小孩子可開心啦!不僅可以拿到鼓鼓的紅包,還可以盡情的放鞭炮,“九龍戲珠”真像九條龍在天空中嬉戲飛舞。“哨聲月旅行”也很有意思,就像有誰吹着優美動聽的哨子,更重要的是不受大人的約束,想多晚睡就多晚睡,因為這叫“守歲”。

鄉村的年過得可真是有滋有味,那種年味兒我想沒有親自品嚐過是永遠感受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