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都>勵志作文>道德作文>

【精選】道德作文600字3篇

道德作文 閲讀(2.94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道德作文600字3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道德作文600字3篇

道德作文600字 篇1

有一個名字,家喻户曉,他叫雷鋒;有一種精神,深受人們的推崇,它叫“雷鋒精神”;有一門功課,老少皆學,它叫做“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

當嚴冬悄悄離去,春姑娘又回大地。萬物復甦,三月也到了。三月裏的春風和着輕雲綠柳一同彈唱着學雷鋒的歌兒,這讓人們學習雷鋒的熱情也逐漸高漲了起來。

生活中,有着許多的活雷鋒:清潔工人每天起早貪黑打掃街道,為城市的美化做着貢獻;人民警察捨身取義抓壞人,與犯罪分子作殊死搏鬥,維護着整個城市的治安;志願者為人民服務,不求回報;人民教師宛若一位位辛勤的園丁,孜孜不倦地用知識的甘霖來滋潤我們的心田,為中國的教育事業作着巨大的貢獻……無數的“活雷鋒”恰似無數只辛勤的蜜蜂,為了人民的廣大利益而辛苦地採“花蜜”.

每每想起雷鋒叔叔,我心中的敬佩之情便會從心底油然而生。從“活雷鋒”身上,我們可以看見雷鋒叔叔那高大的身影。雷鋒叔叔22歲就因公犧牲了,可他的精神卻永遠不會隨着雷鋒一同消逝!

我敬仰雷鋒,因此我決心要學習雷鋒,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弘揚雷鋒精神。

過馬路時,看見盲人或老奶奶,我回小心地扶着他〔她〕過馬路;乘公交車時,我會為老人、孕婦及年齡較小的兒童讓座;我會積極捐款給災區或山區的孩子、百姓;我還會積極地參與校內校外的志願者活動……

我們--二十一世紀的紅領巾、新時代的建設者,將永遠繼承雷鋒的精神,踏着雷鋒的足跡,闊步邁向光輝燦爛的明天,讓鮮豔的五星紅旗在祖國上空永遠迎風飄揚,讓五顆星星更加璀璨明亮!

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夠學習雷鋒的螺絲釘精神,做好人來感化他人,一同為廣大人民謀利造福!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強,立場堅定鬥志強!……”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的話温暖着我的心……

道德作文600字 篇2

俗話説:“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真正的美莫過於個人的道德修養,那如何才使得自己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呢?

有人可能認為道德只有在人與人之間才能有所展現,其實,在我們獨處時,道德無處不在。對於個人,馬克思曾説過:“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達到彼岸。”薛文清又説過:“正以處之,廉紀律己。”可見,一個人的道德離不開個人的自強,自律和自愛。

而就家庭而言,打從上幼稚園起,老師就教育大家要孝敬長輩,要過健康的生活,勤勞節儉,或許那時候你不以為然,可現在這3點就可作審定美的標準。當父母生病時,你是否可以寸步不離地照顧他們,是否少説話,多做事,紮紮實實,埋頭苦幹,是否知道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而在學校,我想是最能表現中學生道德修養的地方吧!在我們成長的歷程中,濃濃的師愛,真摯的友誼,温暖的集體一直伴隨我們走過一個又一個的年頭,所以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關心集體,是我們必不可少的道德準則。

社會是我們一個大家庭,我們和社會中的其他人都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們要明禮,守法,誠信,助人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和睦關係。不可辜負中國禮儀之邦的美名。做一個有教養的文明人。

道德的體現不僅限於人與人之間。人與大自然也需要道德,同為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我們應該善待自然,保護自然,尊重自然。首先我們應該綠化我們的環境,使起充滿生機,其次我們應該保護動物,維護自然平衡。我們還得過一種低碳生活,讓世界減少垃圾,多一點新鮮。

再就是網絡。可以説,網絡如水,人類如舟,水可載舟。所以我們要正確正當地使用網絡,文明上網。不沉迷於網絡。還得尊重網絡知產權,好好利用網絡。

道德還體現在很多方面,評定一個人道德修養似乎很容易,可是真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卻很難。可是,不去嘗試又怎説不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吧!

道德作文600字 篇3

“跌倒老人扶還是不扶?”這個問題一直被社會關注,討論聲不斷。

最近這樣一張照片在網上走紅:街頭上,一名女孩跪在地上給老人喂米線。

這一舉動立即引起眾網友圍觀,不同聲音從四面八方傳來,有人質疑——這是不是在作秀?

好在監控記錄下了經過:老人摔倒以後,無人敢扶,後來被一名阿姨扶起。於是女孩決定幫忙,去附近小店買了米線餵給老人。以防萬一,才讓同伴拍照留證。

於是我不得不感慨一聲:“做好人真難!”一邊是道德良心的考驗,一邊又要面對外表之下那顆複雜的人心。好像選哪邊都是種“冒險”。

做好事要留證據來證明,這行為看似莫名其妙,令人費解,背後卻潛藏着可悲的社會現實。

不是這個社會好人太少,而是壞人猖獗,好人都怕壞人,繞道而行。“人心隔肚皮”“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些道理已深入我們心中,所以對於這類事情大多謹慎的保持着半信半疑的態度。當有人不忍心看着一個生命在她面前痛苦,決定義無反顧的出手相助時,多疑的旁觀者們,又不免發揮想象。不知真想的眾人,一人兩滴唾沫芯子,加起來就可以把人淹死。

道德是和諧社會的基礎,我們共同希望擁有一個美好社會,卻又在同時製造不信任。它不是洪水猛獸,卻比這還要恐怖。輿論的威力大家都清楚,當兇猛的浪潮襲向最後一點點希望的火星,人們就會變得麻木。還有誰願意當一個“好心沒好報”的老好人?還談什麼“社會道德”?

我們要做的,不是去揣測別人的善意,而是給予信任與肯定。壞人不可能消失,但好人依然存在。要知道你一道信任的目光會帶給那些善舉多大的鼓舞。如果我們人人這樣做,好人會越來越多,社會正能量會越來越強大,那些陰暗角落遲早被光明照射,壞人就會無地自容。

唯願,人們之間能給道德留些空隙,不要讓猜忌與不信任佔據。